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限制之中显本领

23 岁那年,杨振宁将要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了,他想到美国去,追随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和威格纳从事实验物理研究。

1945 年,杨振宁考取了清华留美奖学金,获得了赴美国深造的机会。但在当时,费米和威格纳都在从事绝密的原子弹研制工作。在芝加哥大学,杨振宁设法与费米多次会面,费米解释说他不能指导他写学位论文。后来,费米把杨振宁推荐给著名物理学家泰勒。

泰勒发现,杨振宁在实验物理方面并不太擅长,尽管辛劳备至,却没有显示出出色的才华,而在理论物理的学习和研究方面,则表现得能力超群, 于是便建议他专攻理论物理。这使原来立志于实验物理的杨振宁感到痛苦和失望,他苦苦思考了两天两夜,终于下定决心,放弃原先的主攻方向,转向理论物理。

从此,杨振宁在理论物理方面很快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硕果。1949 年,

杨振宁同费米一起,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模型,被称为“费米—杨模型”。1954 年,他与密耳斯合作,提出了“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在研究自然

界的四种基本作用力的过程中,这个理论已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如 1979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在所从事的基本粒子之间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的研究中,就使用了规范场理论。1956 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哥伦比亚大学的美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领导的实验小组完全证实了这一理论,这样,曾被物理学家视为不可动摇的宇称守恒定律打破了。为此他和李政道共同获得了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的非凡成就令他的老师费米深感自豪,他说过:“杨振宁是今世最杰出的科学家,他跟中国古代著名学者不求闻达的态度完全一样。能够结识他,深以为荣。若说他是我的学生,诚愧不敢当。”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每当与他的学生讨论基本粒子科学问题时,也时常悄悄地笑着说:“让那位姓杨的中国小博士也来动动脑筋,他的想法有时要比你我还要高明得多。”

1981 年 7 月,杨振宁到中国科技大学讲学时说,当时他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果断地作出改变主攻方向的抉择,是他走向成功的转折点。

1997 年 10 月 15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出生在美国的

华裔科学家朱棣文教授,与法国和美国的二位学者一起分享 1997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由此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华裔科学家。

与杨振宁有所不同的是,朱棣文是一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制造精巧实验装置的专家和第一流的工程师。朱棣文总是在关注物理学的最新方向并进行思考,而与此同时,在他看来,当认识到对于取得进展的关键因素之后, 接下去便是一个工程学技艺的问题。他认为在实验室工作是一种享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节假日也不休息,这使他的实验技巧越来越娴熟,过去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实验,后来只需几天至多几个星期便能完成。不少实验,别人去做,几乎都做不出,而他则屡屡成功。

朱棣文是因为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原子的方法而获奖的。他用激光束从六个方向照射原子,使大于超音速的原子速度减慢到如同小虫蠕动一般的速度,就像一粒灰尘陷进泥浆中那样。朱棣文用“光学粘胶”这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这个实验。激光冷却的物理思想早在 1975 年就有人提出来了,朱棣文

1987 年才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但终于后来居上,用一系列难度极高的实验, 使人们能对悬浮在空间近乎不动的原子进行研究的愿望得以实现。

朱棣文开始是在他的导师尤金·科明斯的影响下,在实验中找到了乐趣, 后来他终于意识到,实验室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场所。正如杨振宁专注于方程式一样,朱棣文钟情于实验室,一个做“猜想”,一人做“证明”。抓住一个主攻方向,并为之竭尽全力,是他们成功的相通之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有所作为,只能将主要精力投向自身潜能的最佳发挥点上。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放弃的过程。“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有所取,必有所舍,不愿接受这一平实真理的人,应该温习这样一篇寓言:一头驴,在两垛青草之间徘徊,想吃一垛青草时,却发现另一垛青草更嫩更鲜,于是,驴子来回奔波, 没有吃上一根草,最后饿死了。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 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世界上有趣味的东西异常之多,西班牙诗、化学、政治、音乐都很有趣味,如果有人对这些东西都感兴趣,我们决不能说他不对。但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内,如欲有所成就,他必须专注于一事,而不可分散他的精力于多方面。”在表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之间的辩证关系时,黑格尔的语言已丝毫不显得晦涩难懂。

有所不为,同时也是面对五光十色的生活时,对种种诱惑的摆脱。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提倡回复简朴的自然生活,除了一个饮水的杯子和一个盘坐的土瓮外,别无长物,有一天见到幼童用手捧水喝,便把饮水的杯子也扔掉了。当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拜访他,问他想要什么恩赐时,他只是说:“只要你别挡住我的阳光。”比第欧根尼早一个世纪出生的颜回,称得上是他生活的知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曾连声称赞道:“贤哉,回也!”

第欧根尼与颜回的那种生活方式,我们尽可不必赞同,但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于滚滚红尘之中,心无旁骛,对享乐加以限制,而又“不改其乐”, 是应该提倡的。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