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米盖耳·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诺(1547—1616 年)生于阿耳卡拉·德·埃纳雷斯镇。父亲是个潦倒的外科医生,经常在瓦利阿多里德·马德里·塞维利亚等地行医,塞万提斯也跟随父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因为家境不好,他只上过中学。1569 年他充当红衣主教胡利奥·阿克夸维多的随从,游历了那不勒斯、罗马、威尼斯、米兰等地,接触到一批文人学者,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这是他一生中最悠闲的岁月。1570 年塞万提斯从军,被派到西班牙战舰“候爵夫人号”上服役。1571 年参加抗击土耳其的勒班多海战,身负重伤,左手残废。 1572 年

至 1573 年,塞万提斯曾在纳瓦里诺和突尼斯的拉·哥列达等地作战。1575 年他带着统师堂胡安向国王请求把这位屡建战功的年轻士兵升为军官的推荐书,和一起在军中服役的弟弟启程回国,却遭到土耳其海盗袭击,

塞万提斯被带到阿尔及尔。因为他带的书信被土耳其人当作重要人物, 索取巨额赎金。家人无力筹措,只好先赎出他的弟弟。在阿尔及尔,他 5 次组织逃亡,但都失败了。1580 年神父胡安·希尔和安东尼奥·德·拉·贝利亚前往阿尔及尔营救俘虏,才被赎回国。他以一个英雄的身份回来, 后半生却一直贫困潦倒。他曾任军需官,受到乡绅的诬谄,而且数次入狱,都是因为有“亏欠公款”、“帐目不清”等嫌疑,每次在狱中时间都很短,因为总能查清事实证明他的清白。1603 年他结束了税吏工作, 在瓦利阿多里德的下等公寓居住,与酒馆和妓院为邻,但他坚持写作, 完成了《堂吉诃德》第一卷。出版后轰动一时,可他个人生活又屡遭不幸。但他仍顽强地坚持创作,而且又有人出版了《堂吉诃德》下卷的伪作,内容恶毒,促使他加快《堂吉诃德》下卷的写作,1615 年出版。1616 年他完成了最后一部小说《贝尔西莱斯和西希丝蒙达历险记》,同年逝世。塞万提斯的一生是不幸的,尽管他丰富的经历可以使他深刻地了解西班牙的社会风貌,使他的作品不朽,但却无助于生活的改善,而且还由于强烈的批判精神而与时代格格不入,这也是许多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共同的命运。

他很早就开始写诗,写过长诗、十四行诗、哀歌等。他的十四行诗大多轻松迷人。他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一首诗是《在塞维利亚大教堂里·腓力二世的灵台前》,讽刺教会僧侣的铺张,反映人民的不满。 1613 年他发表长诗《帕尔那索斯游记》,传说帕尔那索斯代表诗文之神所在地。在这首诗里,他介绍了西班牙重要诗人,赞美了他欣赏的,嘲讽了他厌恶的,并提出了自己的创作主张是一种”虚构近似真实”。他写过剧作

《努曼西亚》,是他著名的悲剧,以古代努曼西亚 4 千居民抵抗 8 万罗马侵略者为背景。伟大的努曼西亚人民沉着而坚定为自由独立而战斗, 宁与城市共存亡,决不作罗马的奴隶,最后放火烧毁了城市,毁灭了自己的生命。这部壮烈的悲剧,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场面:一个孩子被罗马军队放在高塔上,让他授予军队入城的钥匙,孩子从塔上跳下,宁死不从。这部剧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性格强烈影响了西班牙人的精神,马德里被法西斯包围时就上演过这出戏。而且塞万提斯还塑造了一些群体的英雄形象,这种表现手法很有独创性。他 1615 年出版的《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反映爱情与风俗,其中著名的有《审判离婚案件的法官》、

《萨拉曼卡的山洞》等。他还写过忧郁的田园小说《伽拉苔亚》,发表于 1584 年,影响不大。他的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发表于 1613 年, 内容及形式独具个性,具有永久的魅力。塞万提斯认为“训诫”的含义是注重作品的美学价值,寓教于乐。他在自序中写道:“我写这些小说就像在我们社会的广场上摆一张桌球台,每一个玩球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乐趣而不会受到损害”,因为“诚实而愉快的游戏会使你得到益处而不是伤害”。训诫小说有 12 个短篇,有写才子佳人、王公贵族、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浪漫小说,内容轻松,格调高雅,也有属于流浪汉小说风格的作品以及哲理对话作品。名篇有清新幽默的《吉卜赛姑娘》、人文主义思想的《慷慨的情人》,还有以两只狗为主人公,在明媚的夜晚软和的草垫上聊天评价主人的《狗的对话》。《玻璃硕士》写一位硕士发疯之后认为自己是玻璃制成的,有许多明澈聪敏的感受,但病愈后,就和世人一样浑浑噩噩了。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贝尔西莱斯和西希丝蒙

达历险记》充满了惊险离奇的故事,歌颂坚贞的爱情,而且运用了他一贯的幽默的手法。而且书中不时出现一些名言警句,如:“没有一个情人对他心爱的人会不担心丢失,没有一种好运会稳定得没有一丝波动, 没有一个钉子会如此坚固能停止命运的车轮。”“没有长久的福,也没有长久的祸”等。有人认为塞万提斯即使没有《堂吉诃德》,只凭上述作品,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我们还是希望有这部深刻的名著。别林斯基说过:“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都》, 第一卷叙述拉·曼都的一个穷乡绅,沉醉于骑士小说的境界,虽然一贫如洗,年老孤独,却从骑士小说中找到了理想,决心担负起在全世界锄暴安良的重任,过一种游侠骑士的生活。他改名为堂吉诃德,骑上一匹瘦马,穿一身破烂盗甲就出发了,而且把邻居一位女子作为心中美人, 决心为她赢得荣誉。这也是骑士的习惯。他热情疯狂,眼前的世界变成了他想象的世界。他出门后把客店看成城堡,把妓女看成贵妇人,解救了一位正遭毒打的少年,他走后这位少年又遭到更重的毒打。之后又遇到一些商人,他以骑士名义要求他们承认他的邻居妇女是世界最美丽的女人,结果遭到痛打。邻居把他送了回家。堂吉诃德仍忠于理想,尽管这种理想不断使他处于屈辱挨打境地。他还说服了邻居桑乔·潘沙作他的持盾侍从,两人骑着各自的牲口又出发了。堂吉诃德的事迹更加新奇了:他大战风车,因他认为是巨人,结果被风车卷落;把羊群看成军队, 结果被牧羊人打落了牙齿;把理发师的铜盆当成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作受迫害的骑士,前去解放,结果被囚徒打了一顿,剥去了衣服。他干了无数想入非非的事,执迷不悔,他的邻居理发师和教士设法把他装进木笼,送回家去,上卷就到此结束。

下卷叙述堂吉诃德主仆又出发去行侠仗义,内容更有趣,思想更成熟。本来他邻居的一位学士想出了根治他这种疯狂的办法,就是扮成骑士与之比武,打败他,使他遵守诺言,回家养伤。不巧这位学士的坐骑不听指挥,堂吉诃德打败了他,于是又开始冒险。在下卷里,公爵夫妇如何捉弄他们主仆,桑乔怎样当总督,治理海岛,堂吉诃德与狮子挑战, 驴叫的纠纷等,都是有趣幽默的情节,人物刻画也更深刻了。后来那位学士又打败了他,他决定回家作牧人,在重病临死前遗嘱规定,他的侄女必须和一个从来没有看过游侠小说的人结婚,否则就不能继承他的遗产。

《堂吉诃德》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世界各国对此书共翻译了 1300 多次,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因为作品的深刻、真实和生动以及现实主义的描写有一种读不尽的韵味。

《堂吉诃德》写作宗旨是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诸如城堡贵妇、英雄美人扫荡干净。书中描写在真实的阳光照耀下,这一切是多么可笑,而且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世界,但作品的意义远远超过对骑士小说的嘲弄。小说中有近 700 个人物,几乎包括各个阶层,有贵族、地主、市民、士兵、农民、妓女、教士、囚徒、强盗等,没有丰富的生活为基础是写不出这样真实而广阔的画面的。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西班牙走向衰落时期

的社会生活,具有彻底的反封建内容,反映了西班牙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书中对压迫、奴役的痛恨,对自由的热爱,也是所有人民的共同心愿,具有普遍意义,而且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的,越是深刻清楚地反映现实生活,越能揭示一切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现实主义也是使这部小说成为不朽的一个因素。

而堂吉诃德这个可悲可笑又可爱的人物形象,也具有永恒的意义。他的缺点是明显的,他不理解现实,所以对主持正义、制服坏人的事业越执着,就越可笑。他的英雄行为使他疯狂,行侠仗义的理想是有价值的,但环境却是变化的,在真实的生活里没有骑士生活。作者用幽默的笔调嘲弄了他的经历,而且指出他这种经历的无意义,比如他并不能真正解救那位遭受毒打的少年。这种幽默同时也是包含着悲哀的,因为堂吉诃德所热切追求的理想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他一次次去尝试,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位消瘦的,骑着一匹饥饿疲惫的马,穿一副漫画式的盔甲,为理想准备承受种种艰难困苦,甚至自己生命的贫穷的老人,所得的只是必然的打击、嘲弄和侮辱。纯真善良却毫无用处,因为他也不能正确地理解自己,不知怎样才能为善。

但堂吉诃德的身上却有一种与疯狂同样强烈的理想主义光辉。尽管这个理想是荒唐的,这使他可笑,但他对待理想是严肃的,这使他可悲可敬。他活着毫无自私打算,随时为了除恶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他食物贫乏,衣服简单,却充满了自我牺牲精神,这种精神伟大而又勇敢。他同时热情而又温顺,从不怀疑他的理想甚至不存在(当他看见他那蠢笨肮脏的意中人时,相信一定是魔鬼把她变成这样),而且具有坚强的道德观念,在关于骑士以外的话题上他表现得清醒而又深刻,明确而又富有哲理,他是一个正直的好人。尽管这些美德使他发疯,但他的信念和真诚是动人的。他被囚犯打得不能动还毫不怀疑自己事业的胜利,有时带一点天真的自我欺骗,尽管瞒不过桑乔,却使他可爱。他临死说的话也极为动人,桑乔安慰他说他们马上又要出发去从事骑士事业时,他说:“不,这一切永远过去了,我请大家宽恕;我已经不是堂吉诃德, 我又是仁慈的阿龙索,过去人家这样叫我的。”这是书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到这个名字,却指出了他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仁慈和爱。堂吉诃德用种种疯狂去追寻的就是仁慈和爱,骑士的一切都过时了, 但仁慈和爱是永存的。这样我们对他的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桑乔·潘沙是一个完全清醒而现实的人物, 他实际胆小怕事,却跟随疯狂地惹事生非的堂吉诃德三次离开家乡,遭遇各种不愉快的事,还忠于他,信任他。也许因为堂吉诃德的某些品质是他的理想,而且还因为他的质朴、善良,有一种无私的热情。他的形象不仅是堂吉诃德的衬托,而且还象征人民的优秀品质,有一种高贵的单纯。

堂吉诃德的形象出自塞万提斯遭受囚禁、饱受痛苦的心。许多善良的心在与环境冲突,经验丰富之后会变得残酷刻薄,但他却依旧柔和, 用一种宁静、质朴、安祥的甚至温柔的心情写堂吉诃德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这部天才的巨著,使每一个悲剧的理想主义者都能从堂吉诃德那里得到安慰。他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