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的发现

由于原子核的质量大体上是质子质量的整数倍,假定原子核全部由质子组成,那么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就可以预言它的原子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氧的原子序数是 8,原子量是 16;铀的原子序数是 92,原子量是 238 等。除了氢之外,所有元素都反映出类似的情况,这就使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原子核中除了质子的质量之外,多余的质量应当怎样解释呢?卢瑟福根据这一事实,预言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跟质子的质量相等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

1930 年,用α粒子去轰击铍、锂、硼等元素,发现有一种穿透力很强的不带电的射线放出,它几乎不能使气体电离。当时物理学家们以为这是γ射线。1932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这种射线通过石蜡时,竟从石蜡中打出了质子来(图 19-16)。根据能量的测定和计算表明,光子绝对不可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来。后来由卢瑟福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

(1891~1974)于同年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这种新的射线是质量接近于

质子的不带电的粒子流,这种粒子叫做中子,其符号可写作1n。

图 19-16

发现中子实验的核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9 Be + 4 He→12 C +1 n。

4 2 6 0

后来,科学家又做了许多实验,发现在α粒子的轰击下,原子核可能放出质子,也可能放出中子。这就表明中子也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中子由于不带电,经过物质时不会和原子中的电子发生电磁作用,因而能量损失很小,中子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几十厘米厚的铅层); 同时又不会受到原子核电场的推斥作用,容易进入原子核而使核分裂。实验表明,α粒子只能分裂轻元素的原子核,而中子几乎能使一切元素的原子核分裂。所以中子是进行原子核人工转变良好的核“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