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15.6

〔目的〕研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J2459 型示波器(或 0~15V 电压表),0~3A 电流表,电源, 0~10Ω滑线变阻器,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导线若干根。

〔步骤〕

  1. 将线框 S 与通电螺线管分别置于图 15-17 的 R 处,将线框中的一组线圈抽头与电压表(或示波器,下同)的正、负接线柱分别用导线连接在实验装置的正、负接线柱上,让一根螺线管的接线端(即 a 与 a′b 或 b′ 与 a′b)与电源、变阻器及电流表按图 15-17 中的连接方法接成通路,调节变阻器,使螺线管中的电流为 1A 左右。

  2. 扳动操纵杆,使通电螺线管进入线框中,读出电压表上的示数,并记入实验表格中。

  3. 调整线框 S 与滑块 Q 的位置至 2R 或 3R 处,重复步骤 2,分别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入实验表格中。

  4. 把线框 S 与滑块 Q 均固定在 R 位置,让两根螺线管通电(即电路中的导线与 ab′相连),调节电源电压和滑线变阻器,使螺线管中的电流仍和步骤 1 中的电流值相同,以步骤 2 中的速度扳动操纵杆,使通电螺线管进入线框中,读出电压表上的示数并记入实验表格中。

  5. 将线框的两组线圈串联后接入电路(即将 cd′端接到正、负接线柱上),重复步骤 2,读出电压表上的示数并记入实验表格中。

在做本实验时应注意两点:

  1. 每次做实验,应及时控制复位开关,使电压表及时回零。

  2. 复位开关拨在一侧时,能显示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而拨在另一侧时,指针停留在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处。实验中可根据需要加以选用。

〔记录〕

通电螺线管的电流 A。

实验条件

实验次序

通电螺线管数

线圈数

通 电 螺 线管 插 入 线

圈的速度

电压表( 或示波器)显示感应电动

势读数(V)

单只螺线管和

1

单只线圈,改变

螺线管插入线

圈的速度

2

3

改变通电螺线管 和 线 圈 数目,保持螺线管插入线圈的速度不变

4

5

6

通电螺线管穿入线圈的速度反映了磁通量变化时间△t 的长短;穿入线圈的通电螺线管数反映了穿过电路磁通量变化量△Φ的大小,线圈的多少反映了磁通量变化量△Φ的倍数。

〔结果〕

  1. 磁通量的变化量△Φ一定时,感应电动势 E 跟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时间△t 成 比。

  2. 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的时间△t 一定时,感应电动势 E 跟磁通量的变化量△Φ成 比。

精确的实验结果表明,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Φ/△t 成正比。即

E = k △Φ

△t

这个规律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的,因而叫做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上式中的 k 是比例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中,磁通量变化率的单位是韦/ 秒(Wb/S),感应电动势的单位是伏(V),由于

1Wb/s=1T·m2

Nm2

/s=1 Ams =1J/C = 1V,因而k=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所考虑的是单匝线圈的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 为了获得较大的感应电动势,都采用多匝线圈。若线圈的匝数为 n,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就等于单匝线圈的 n 倍,即

E = n △Φ

△t

这一点,通过上述实验也可得到证实。

感应电动势的有无与电路中磁通量是否变化有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则决定于磁通量的变化率;而感应电流的大小,不仅与感应电动势有关, 还与电路的电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