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文明史

历史的范围一直在逐渐扩大,直到它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现在没有人敢再同意西利和弗里曼的主张:前者说,历史是列国的传记;后者说,历史是过去的政治。各民族和帝国的成长、活动家的功绩和各党派的兴衰,依然是最能吸引历史家注意的问题。但是,自然界的影响,经济因素的压力,思想和理想的起源和转化、科学和艺术、宗教和哲学、文学和法律的贡献、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群众的命运,这一切现在也同样要求历史家的注意。历史家必须不断地观察生活,也必须全面地观察生活。

这类包括文明之中各个非政治方面的著作,最好称之为文化史①。它的创立人是伏尔泰;他的《路易十四时代》是一部描述一个民族的全面生活的著作。他的《论风尚》是第一部真正的文明史,这本书第一次企图把无数条线织成一幅单独的图案。伏尔泰开风气之先,其他历史家接踵追随。温克尔曼②把古代艺术史作为希腊精神的表现来论述。黑伦① 探索了商业的发展。尤斯图斯·莫泽尔②探索了农民的状况,并揭示出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之间的联系。赫德尔和浪漫主义派倾听了民族精神的微弱呼声。虽然施洛塞尔和基佐的历史著作③已在广大的前线上进军,但在19 世纪上半期文化史的全部重要性还是很少得到承认的。

1848 年的革命使政治家和历史家们的注意力转到了第四等级。这件事大体上决定了里尔的终身工作④;他是三大历史家之一⑤,他们被后来的文化史家看作是自己行业的开拓者。洛伦茨选择他作为这个历史类型的主要代表,而施泰因豪森则认为布克哈特和古斯塔夫·弗赖伊塔格应占首席地位。的确,里尔从未写出过一部第一流的著作,而且在德国以外他也很少为人所知;但是他在长期的教授、作家和巡回讲演者的工作上竭力宣传了历史社会学的重要性。他的父亲是拿骚公爵城堡的总监, 他在作视察旅行时带着这孩子。那个热情对待人民创造力的浪漫主义运动以及在格林兄弟鼓舞下的日耳曼派研究的发展又影响了这个莱茵兰青年的思想。他由于住在奥格斯堡,也加强了对老德意志城市生活的兴趣。

① 参阅约德尔:《文化史的编纂》,1879 年;绍姆克尔:《德意志文化史编纂的历史》,1905 年。——原注

② 温克尔曼的代表作《古代艺术史》(二卷 1764 年)是希腊文化史最早的著作之一。——谭注

① 黑伦著有《论古代主要国家的政治、交通和商业》,1796 年。——谭注

② 莫泽尔著有《奥斯纳布律克史》一书,在书中提出了一国的政治组织来源于深厚的社会经济力量之中的观点。——谭注

③ 施洛塞尔比较重视民族文化对政治史的影响,著有《世界史》、《十八世纪史》等。基佐著有《欧洲文明通史》、《西罗马灭亡后的法国文明史》等。——谭注

④ 参阅西蒙斯费尔德:《W.H.里尔》,1898 年;戈泰因,见《普鲁士年鉴》,1898 年 4 月;洛伦茨,《历史科学》,1886 年。——原注

⑤ 指他和下文介绍的弗赖塔格和伯克哈特三人,都是文化史专家。——谭注

1854 年,他三十一岁时被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召到慕尼黑,并成为后者圆桌上的贵宾。阿克顿曾听过他的讲课,很久以后他记下了对里尔的印象。“一个活着的人对于社会的流动力和固定力都能同样地理解。三十多年前,在布克哈特或弗里兰德、巴克尔或西蒙之前,里尔已开始讲授文明史,向他的幸运的听众显示出对历史的新看法;那是比任何以前的著作中的看法都更深刻的。”

他宣称,民俗的研究是在前一世纪创始的,但它的资料则与历史同样古老。荷马诗篇和《旧约全书》原料丰富;希罗多德对于人种志具有清晰的概念,他不仅是历史学的创始人,也是民俗研究的创始人。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亚志》里最早系统地叙述了居民与国土的联系。直到社会史的真正创立人尤斯图斯·莫泽尔,才又向前迈出了一步①。《奥斯纳布律克史》是人民群众取得他们应有地位的一部历史著作。在以后半个世纪里,对历史社会学的贡献,从各方面源源而来——来自阿肯沃尔所创立的统计科学、亚当·斯密的经济生活的论著、卡尔·里特尔对地理学的重视②、萨维尼的自然法学史方面,尤其是来自格林弟兄的神话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方面。现在一般人已承认,人类只能在大自然所规定的限度内获得发展。里尔正是在这些基础上写出了他的主要著作:《德意志人民的自然史》。在该书的第一卷《土地与人民》的序言里,他说: 他在国内漫游时了解到,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其明确的历史的和自然的根源。人民以前在图画中仅仅是一个点缀的背景,而现在他们成了主要的形象;历史家和政治家都应以了解他们成长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其中最基本的是自然因素。他把德意志分成三个地区:气候、土壤、山区或平原的差别导致风俗、土地的使用、食品、衣服、房屋甚至信仰的差别。市镇很快摆脱地域偏见,而乡村生活却还照旧进行,这种状况取决于政府的行动或思想的渗入少,取决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多。他关于自然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作用的分析,富于启发性;读他的文字,有登高望远的感觉。

里尔在第二卷里进而系统地阐述了社会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有两大势力,各自体现于两个阶级中。第一种,即惰性或社会的保守力,主要由农民代表,但它是一种民主的保守力。在法国革命时期,当城市为要求人权而沸腾时,农民则要求森林和草地的特权。第二种代表执著或惰性的,是贵族阶级。施泰因明智地承认:除去贵族的压迫性特权便是加强并永远保持它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第二种基本力量,即运动的力量,主要是在城市里起作用,国家的健全和幸福取决于能否维持执著的力量与运动的力量二者之间的平衡。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里尔在第三卷内进而论述了“家庭”,即社会的最后的希望。他宣称,“我们在国家和社会里改变越多,我们就越依附于家庭。”家庭是根据两性间的自然分工的;而文化的发展使他们更进一步分工,因为妇女在原始社会里的工作是和男人一样的。他还使人们注意那些使各个家庭各有特性的传统的或非传统的因素。这种家庭的个性反映在路德维希·里希特

① 参阅克拉森,《尤斯图斯·莫泽尔》,1936 年。——原注

② 里特尔(KarlRitter1799—1859 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持地理决定论的观点。——谭注

的图片上①;他恳求他的同胞保持它。他称这一卷为“德意志家庭的田园诗”。

里尔关于法尔茨州的研究,是打算作为对集团心理学的一种贡献; 他在那里精确地应用了《自然史》中所推荐的方法。关于这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居民的历史、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时代的名胜古迹、村庄和城市、服装和食物、政治和社会特点、宗教和方言,他都加以评述。他在研究奥格斯堡时也做了一个类似的尝试,这本著作有时被称为他的杰作。他宣称:“在民风的研究里象在自然科学里一样,不存在什么微不足道的事情。”他在任何地方都看到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有机联系。他的方法应用于一部奉国王之命编辑的巨大的集体著作《巴伐利亚的土地和人民》里,也用在慕尼黑国立博物馆的创立方面,他是这个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他在文化史工作上的一个主要部分,是他对艺术的特别重视。他本人就是一个音乐家和音乐批评家,他主张音乐也象诗或科学一样,在文化中是一个巨大的因素;音乐形式的演进解决了德意志民族感情史上的许多问题。其次,他认为,过去时代的大教堂和其他古迹构成关于土地和人民的一部附有插图的历史。除了他写历史著作外,他还写了很多故事书,旨在说明德国千余年时期的生活。“每一篇只是一小幅风俗画, 但他们合起来就成了一大幅历史全景画。”

里尔对自然与人类之间的联系虽然有锐利的洞察力,但并没有同时认识到其他一些因素。相形之下他对国家的态度漠不关心,这使特赖奇克轻蔑地称他为“沙龙”政治家。与雅各布·格林相同,他宁取典型而舍个别。他先看活着的人民而后才看刊印的文字。他是最缺少职业特性的历史家。他的成绩,在于强调了对人民生活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并查究它被什么影响所决定,并通过什么途径表达自己。戈泰因证明了他同时代的人怎样愉快地欢迎里尔的描写,他们怎样进行旨在观察和发现的徒步旅行。他从最枯燥乏味的地方和人民中间找到兴趣和意义,并化腐朽为神奇。自由主义的批评家们有时称他为 1848 年后反动势力的理论家,但他属于那种温和的、诗意的保守主义,他留恋“美好的昔日”。他为文化史提出了最高要求,称之为真正的历史哲学。他拒绝承认政治与文化间的矛盾。“这种二元论将消逝,文化史将成为一根树干,以国家、教会、艺术及其他部门作为它的分枝。”

古斯塔夫·弗赖伊塔格①和里尔同样是热爱祖国的德意志人,他在塑造德意志人民的历史生活的尝试上赢得了比里尔大得多的声誉。他出身于西里西亚,在那里,斯拉夫世界的阴影使种族的自觉心激化起来,因而他在早年时期已对德意志文学和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被拉克曼引入中世纪语言学领域后,他以关于德意志戏剧诗起源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继之以研究罗斯威塔②的论文。他在早年时期关于半异教、半基督教的古老祝祭剧、神秘剧、喜剧的探索,使他领会了人民的生活和呼

① 里希特(Richter,AdrianLudwig,1803—1884 年)德国画家和插图专家。——译者

① 参阅弗赖伊塔格:《回忆录》,1887 年;阿尔伯特:《古斯塔夫·弗赖伊塔格》,1885 年;汉施泰因:

《古斯塔夫·弗赖伊塔格》,1895 年;林道:《古斯塔夫·弗赖伊塔格》,1907 年;多费:《弗赖伊塔格和特赖奇克的通讯选集》,1900 年。——原注

② 罗斯威塔(Roswitha,约 932—1002 年)德意志修女,拉丁语诗人。——译者

声。1848 年的事件使他走上了论坛。他买下了《边境邮报》,迁到莱比锡,使它成为鼓吹德意志在普鲁士霸权下完成统一这一原则的喉舌。从此,他把政治与历史结合在一起。就在他自己的报纸栏内,他从 1852 年开始发表他的《德意志历史图景》。很久之后,他在自传里写道,“在政治事件的暗流中流逝的人民的生活——千百万微贱男女们的境地、悲哀和欢乐对我来说一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他收集了很多小册子、传单、木刻及其他珍品。“我从这些小书里获得了关于风俗和生活方式的各种知识;关于这方面,大书是不谈的。”他开始时只写 16、17 世纪的概述,到后来,由于它们受到热烈的欢迎,他才决定写全部德意志史。弗赖伊塔格的《图景集》共分五册,概述了德意志人民从古至今的

生活,普通读者和学者都给予高度的赞扬。这本书既是爱国主义的,又是科学和艺术的著作。舍雷尔宣称,“这本书是我们有过的最好德意志历史;如果这话说得过分,我们可以说,从那里可以比任何别的历史著作找到更多的我们要求于一本好的德意志史的东西。”埃里希·施米特把他列入第一流的日耳曼学家和历史家中间。直至今天,这本书还是无与伦比的。他曾希望这本书成为“家庭之友”,这个希望实现了。由于把人民放在画面的前景,他使二千年时期的历史有了统一性;通过摘录当代人的证词,他使过去活现在眼前。特赖奇克说,“笔锋所及之处, 你总是注入一片赤心。”舍雷尔写道,“在雅各布·格林之后,没有任何人象你那样使我满怀对我国人民的热爱”。可是,他坚持不把过去理想化。他宣称,德意志人要寻找美好的昔日,是徒劳无益的。在过去, 任何时代的生活都比今天艰苦得多。在过去,很少安全,很少权利,没有舆论,个人也较少自由。他避免了只谈群众而忘却个人这种危险。他有一次谈到文化史时说,他是多半象一爿估衣铺——堆着服装而没有人穿。他充分认识到卓越人物的重要性。他所叙述的第一个威风凛凛的人物是查理大帝;他以爱护的心情描写了红胡子,“最后的真正的德意志皇帝”。整个著作的中心是路德,他关于这个宗教改革家的描写成了新教德意志的宝贵财富,正象米什莱关于贞德的描写向法国学校里注入了爱国理想主义那样。在重要性上稍逊的,是关于腓特烈大帝的功绩和性格的详细论著。如果说这些描写是该书最受欢迎的部分,它最有价值的部分则是关于三十年战争的图景。他描绘了军队、兵营生活、村庄、城市、迷信和恶习、盗贼和警察。在历史家中间,再没有人更现实地显示出一场斗争的精神的和物质的灾难;这场斗争使德意志倒退了一个世纪。

该书是在 1866 年完成的,当时德意志的统一已经在望。弗赖伊塔格写道,“这一年,德意志人重新得到了在许多人看来已经变得象民族大迁移或十字军运动一样陌生的东西——他们的国家。做德意志人已成为一种幸福;德意志人不久将被看作世界各民族中的一个巨大的光荣。” 他还写了一部关于他朋友马蒂的传记,该书可以看作是这个故事在另一种形式下的续编;马蒂是巴登的一个大臣,德意志统一拥护者之一。但是弗赖伊塔格的著作就阐明德意志人民生活来说,是不完备的。在他的自传里,他叙述了 1870 年的战役怎样使他产生了一些幻象,后来这些幻象在《祖先》里又有显著发展;在这次战役中他曾陪同皇太子到过前线。这个种族的整个历史好象在他的眼前展开了一幅地图。他写道,“我历

来深感兴趣的是人和他的祖先的联系以及他们对他身心的神秘影响。科学所不能测度的事情,诗人可以尝试。”他制定了一个计划,按照这个计划一个单独的家庭应参加德意志历史上一些决定性的事件。维利巴尔德·阿列克西斯的小说曾讲述勃兰登堡,其它各邦的成员对之没有多大兴趣,可是弗赖伊塔格决心要使统一的德意志的每一个公民都感到兴趣。第一分册于 1872 年出版,叙述英戈①在罗马危险时期的命运;第二分册叙述斯拉夫人的侵入东方和卜尼法斯的来临②;第三、四分册叙述骑士制的兴起和衰落;第五分册,《马尔库斯·柯尼希》,叙述到宗教改革运动,以托伦的一个商人的事业来反映这一运动;这个商人受波兰的统治,但他的感情则属于德意志方面;第六分册描述三十年战争;第七分册描述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统治;第八分册包括解放战争并包括有关他自己家庭的事情。这个家庭的最近成员维克托·柯尼希于 1848 年成为新闻记者。弗赖伊塔格称自己的著作是分为八个乐章的交响曲。但个人虽然被描写成时代的继承人,他却从来不受传统的长链所限制或阻碍。祖先是一种鼓舞力量,而不是一种负担。虽然珍珠是串在一条几乎看不见的线上,但这一连串却具有情绪的统一性。在 1870 年德意志统一后的时期中,《祖先》被热烈地阅读;它使关于过去时代的无数回忆生动地呈现在统一的德国眼前。这部书的地位可作为《图景集》的诗的释文, 正象席勒的华伦斯坦剧本产生于他的《三十年战争》那样。他的这两部著作使全世界的德意志男女都对他们国家的历史感兴趣;在这方面,它们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别人的工作为多。

在里尔和弗赖伊塔格致力于德意志人民和平常人的命运的时候,一个比他们更有声望的同时代人(瑞士人)布克哈特③促使人们注意思想和行为、宗教和艺术、研究和思索——他要重现过去时代的精神和道德气氛。里尔喜欢农民,弗赖伊塔格喜欢市民,而布克哈特偏爱优秀分子。这三个人都扩大了历史的范围,但这两个德意志人只叙述了他们本国的历史,而这个瑞士学者的叙述则包括文明的整个领域,他的名声也传播于各国。在柏林,他听过博克、雅各布·格林和兰克的讲课,但弗兰兹·库格勒①对他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后者的《艺术史》那时正开始出版。在二十岁的青年时期,他已写了关于瑞士大教堂的论著;在进入波恩大学后, 他又写了关于莱茵兰教会的著作。在 1844 年,他被聘为巴塞尔大学的历史和艺术讲师;他开始吸引好学的听众;尔后,在半个世纪里他的教室是经常满座的。1847 年,应作者的请求,他编订了库格勒的《绘画手册》,

① 英戈是生活在日耳曼历史萌芽时期的本册的主人公。——谭注

② 卜尼法斯,盎格鲁撒克逊人,723 年来到大陆,在法兰克人,巴伐利亚人,图林根人中间创建克尔特式的居留地。——谭注

③ 参阅特罗格:《雅各布·布克哈特》,1898 年;纽曼,见《全德名人传记集》;格尔策:《小品文选集》,

1907 年;戈泰因,见《普鲁士年鉴》,第 XC 卷;迈内克:《兰克与布克哈特》,1948 年;克里特迈尔:

《雅各布·布克哈特》,1949 年;威纳·基吉:《雅各布·布克哈特》,第Ⅰ卷,1947 年;第Ⅱ卷,1951 年。他著作的十四卷精装本,出现于 1929—1934 年。他的《通讯集》第Ⅰ卷,由马克思·布克哈特编辑,

出版于 1949 年。——原注

① 库格勒(Kugler,F.T.1808—1858 年)德国艺术史家,《艺术史手册》(Hand-buchderKunstgeschifche,

1841—1842 年)是其代表作。——谭注

并加上了他自己的资料。

虽然布克哈特的研究工作以前大部分是在艺术界里,但他第一部相当大的著作表明:他是锐敏地注意文明的其他方面的。1842 年,他写道, “对我来说,背景是主要的考虑;而背景是由文化史提供的;所以我愿致力于这一方面。”他的《君士坦丁大帝时代》,于 1852 年出版,旨在抓住一个迅速过渡的时代的各种特征。当他为演讲而研究第四世纪时, 他痛感一般人对这个时代的气氛一无所知。他想描写出这个时代的心理状态,在这个时代里主要的特征是不安全,而支配的倾向是对新奇事物的渴望。旧的和新的世界集中表现于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身上。他评述了在旧世界中酝酿着,并为基督教准备了道路的各种要素,但他认为君士坦丁本人是一个精于计算的现实主义者。有些人认为:这个统治者的宗教信仰是一个秘密;而他却回答说,他是没有什么信仰的。而且,当基督教成了官方宗教以后,它本身就很快地堕落了,一些优秀分子则躲进了禁欲主义和修道生活里。该书全面地综述了帝国和它的政府、行省和大都会的生活、异教、新柏拉图主义和秘密的宗教仪式、对基督教徒的迫害、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他作出结论说,旧世界既不是被蛮族,也不是被基督教,而是被它本身破坏的。这本著作受到了学者们的欢迎, 但是,它虽然使作者一跃而成为第一流的历史家,它却从来没有成为一部普通人爱好的读物①。

布克哈特的最主要,最强烈的爱好是艺术。他已经走马看花地访问过意大利;在完成《君士坦丁》以后,他又在半岛上住了一年多。结果是他编成了他的《古迹指南》,即意大利艺术古迹的指导书;它是长千余页的一种小型本,分成建筑、雕刻和绘画各篇。这本著作赢得了库格勒和其他艺术史家的热烈称赞;它以后的版本经过别人修订,成了无数旅行者的向导、哲人和伴侣。虽然他的早期建筑学著作是专讲哥特式的, 他却热烈地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强调指出它在处理空间上能别出心裁。他对于雕刻不太熟悉,但他关于绘画的论断却是具有鼓舞力的。在全书里,他提出了自己的印象,而不拘泥于传统或专家的意见。在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以后,他转而探索它的生活的其他方面。他决定使意大利也受到象他曾对君士坦丁时代所做的同样深刻的分析,而这个新题目比那个旧题目更合适于他。他对基督教不太同情,所以不能了解第四世纪的某些方面;但是他非常熟悉 15 世纪的精神上的勇气、它的

艺术和学术。他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①出版于 1860 年,立即跻于第一流历史著作之列,因为它向世人显示了文化史的潜力,并把它提升到史学著作类型中的一个权威的地位上。没有任何历史家曾以更大的魄力和洞察力来抓住并解释一个时代的心理。他宣称,在中世纪时代,一个人是一个阶级的成员、一个社团和一个家族的成员;社会是一种等级制度,传统是至高无上的。随着文艺复兴的出现,人发现了自己,而成了一个精神上的个人。千余年来的锁链从此被打破,自我实现成了目标; 对于世界和人的重新估价也风行一时。象皇帝腓特烈二世这一类型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人物,在中世纪时代曾出现过一两次,而现在在行动、思

① 英文译本于 1949 年出版。——原注

① 此书的全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DieKulturderRenaissanceinItalien)。——谭注

想和艺术世界里,这种“全面的人物”已是司空见惯。“15 世纪首先是一个产生多才多艺的人的时代。”这些奇葩异卉所由成长的土壤包含了许多因素——城市国家的紧张生活、古代艺术和哲学的复兴、权威的削弱和信仰的瓦解。暴君和雇佣兵队长,尽管有残暴行为,却是政治艺术家,是从庞大模型内铸出的人物。贵妇人中发出了一种以前或以后的妇女所未曾有过的才华的异彩。

布克哈特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家,所以中世纪时代与宗教改革时期之间所闪出的光彩并未能使他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本书以关于道德和宗教的详细分析作为终篇;它并不企图掩盖当时的野蛮和兽性,以及同无限怀疑并存的粗野迷信。他由于切萨雷·博尔贾和西吉斯蒙多·马拉泰斯塔②的“肆无忌惮地耽于作恶”而感到震惊,可是他认识到,上层阶级的基本的恶习,即放纵的个人主义,倒是这个时代之所以伟大的一个条件。“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人,必然要承受一个新时代的第一次强大冲击。通过他的才干和他的热情,他成了他的时代内容的所有高度和深度的最有特色的代表。”文艺复兴时期尽管有自己的缺点,但却是近代世界的春天。布克哈特的杰作是历史文献中最有创见的著作之一。许多读者惋惜书中略去了艺术;泰纳回答说,我们并不为此而觉得不足,因为我们感兴趣于人之为人甚于人之为艺术家;尽管如此,略去艺术毕竟使这本著作美中不足。另外有些人认为他过分夸张了那从中世纪晨光熹微到文艺复兴时期骄阳普照的过渡的速度。他极其熟悉文艺复兴的文献资料,但对中世纪时代却从未作过深刻的研究。有些批评家说,他对文艺复兴的看法失于过分颂扬,另外有些人认为,书中关于政治诸章不够充实。他所在的国度对国家的重视比欧洲任何别的地方都少;他作为这样一个国家的公民,对于政府问题也就不大感兴趣,而对于帝国,无论新的或旧的,他都觉得没有什么用处。有些读者埋怨说,他过高估价了关于重新发现古典世界①的影响;也有人认为他忽略了意大利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且他的论述把各个不同的世代混在一起。这些批评意见虽然都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却无伤于这本书的声誊,用阿克顿的话说,它依然是“现有的关于文明史的著作中最警辟,最精微的”。

布克哈特虽然后来还活了近四十年,但却没有再出过另一本的王朝。马拉泰斯塔(1417—146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强大的雇佣军头目之一。因反对教皇庇护二世被逐出教会。——谭注书。他为演讲而殚思极虑;关于这些演讲的丰富内容和创造性,尼采及其他听讲者都能证明。当兰克退休以后,柏林大学卑辞厚礼地聘请他接替这个老历史家的讲座;他却拒绝了。他晚年的主要工作是根据自己的讲义来编著关于希腊文明的百科全书式的概述。1897 年他逝世时,有两卷已经编成多年, 另外两卷是由他的一个门生编好付印的。1868 年,他曾提纲挈领地讲授过一个关于“古代精神”的课程;后来他还常常以希腊为题作讲演。由于听讲者的坚决要求,他编成了讲义,但他始终认为这些讲义太不完备,

② 博尔贾,C.(约 1476—1507 年),教皇亚加大六世之子,枢机主教。凶狠奸诈,孤立其父,谋杀其兄弟与部属,攻城掠地,自封为罗马尼阿公爵,试图在中意建立独立

① 塞勒里:《文艺复兴的性质和起源》1950 年,这本书对布克哈特关于这个时期突然变为光明的说法提出了最新的反驳。——原注

不宜出版;直到弥留之际,他才允许出版。在被敦促的时候,他总是讽刺地回答道,“不——这样一个可怜的门外汉可不敢,我是旁门左道, 不学无术;我将被方家硕学攻击得体无完肤的。”如果我们要了解他的著作的不完备处和专家们的尖锐批评,必须记住这些事实。当这份手稿放在他的书桌上时,对希腊的研究正在大踏步前进。他知道自己是已经落后了,但他相信只要完全掌握文献资料就足以防止严重错误。他从未领会到铭文及其他新证据的重要性。

他的《希腊文明史》是一部详细的综合性概述①。他宣称,“最高级的文化只能在那由强权保护的安全的土地上兴起。”但是,他并不把文化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他还承认天才至高无上。特别是,在国家衰弱的时候,艺术是可以繁荣的。他以整个一卷篇幅来论述宗教。第三卷叙述了艺术和文学、科学和哲学,第四卷描写了个别的希腊人从荷马到保塞尼亚斯各个接续阶段中的发展。布克哈特反对象库齐乌曾从奥弗里·缪勒、歌德和温克尔曼所沿袭下来的那样,把希腊世界理想化。他不是一个专家,他在研究了其他领域以后较晚才来研究希腊;正是这一事实, 使本书格外新鲜。它最突出的特征,是揭示阴暗面的深度。他曾受到指责,说他目眩于文艺复兴;但他肯定没有被希腊所眩惑。他强调指出它的残暴、不容忍态度和奴隶制的污点。虽然他有时被称为“异教徒”, 但他对基督教伦理的接受是不让于任何人的。威拉莫威兹竟斩钉截铁地宣称:这本著作不是为科学而写的,但象霍尔姆和卡斯特这样优良的判断者却都称颂它。在布克哈特看来,内部生活比起形式和制度等外部世界具有更多的意义;他之所以重视外部世界,主要是因为它们为表达内部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他这种深入一个时代的灵魂的能力曾鼓舞起泰纳的热情。他是过于独往独来,因而不能组成一个学派,但哪里有从事解释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历史家不为他的泉源所沉醉呢?

当里尔、弗赖伊塔格和布克哈特使文化成为一时风尚的时候,涌现出一批研究工作者,把他们的方法带入新的领域。弗里德兰德对罗马帝国的文明作了无与伦比的描述,继他之后①,出现了勒启的有吸引力的著作:关于理性主义和道德的历史。象格雷戈罗维的巨著《中世纪时代罗马城的历史》、沃斯勒关于但丁与其时代的论著、拉希达尔的中世纪大学总论、桑代克关于中世纪科学与幻术的详细纪录①,亨利·亚当斯的《圣密歇尔山与夏尔特尔》②(即关于 13 世纪基督教国家的一个同情的解释)

① 关于本书的最好评论,是卡尔·纽曼的《布克哈特关于希腊文化史的概念》,《历史杂志》第 XXXV 卷。

——原注

① 弗里德兰德著有《早期罗马帝国的生活与风习》,共四卷,1862—1871 年。——谭注

① 拉希达尔的著作为《中世纪欧洲的大学》(UniversitiesofEuropeintheMiddleAges)共二卷,1895 年。—

—谭注

② 圣密歇尔为法国诺曼底之著名寺院,山以此寺为名。夏尔特尔,法国西部城市,有建于 13 世纪的著名教堂。此书以游记而涉及 11 至 13 世纪法国建筑、文学、哲学诸多方面,将中古文化与 20 世纪文明进行对照,

以及孔帕雷蒂关于《中世纪的维吉尔》的影响的惊奇故事等,这类著作都丰富并扩大了历史的概念。在为理解近代欧洲思想所作出的著名贡献中,可以举出下列著作:西蒙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鲁菲尼的《宗教自由的历史》、鲍尔森的《德国高等教育史》、莱斯利·斯蒂芬的《十八世纪英国思想》和《英国功利主义者》、库诺·费希尔的《近代哲学史》(根据他在海德尔堡大学的讲稿编写)、梅尔茨的《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海姆关于赫德尔和洪堡的传记、尤斯蒂关于温克尔曼与他的时代的出色描写以及迪尔泰的《从宗教改革到施莱尔马赫的德意志思想家》的解释性论著。罗舍尔③把历史的方法引入了经济学研究,这就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到了社会史方面。哈兰曾叹息说,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中世纪的英国农村生活;而在半个世纪以后,索罗尔德·罗杰斯以他的七卷

《农业和物价史》奠定了英国农业史的基础。坎宁安和阿什利第一次企图综合地论述我们的经济发展④。

勒瓦瑟长期从事追述法国工人阶级的命运①。尼茨在柏林大学讲演德意志人民的社会史②。伊纳马—施特内尔格写了第一部有学术性的德意志经济史③。科瓦列夫斯基回溯了欧洲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的经济发展

④,桑巴特和马克斯·韦伯追述了 16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演进⑤。施莫勒学派以施莫勒⑥早期关于施特拉斯堡的织布工业的论著作为典型,编写了一些最高标准的专著来阐明每个国家的经济情况。这位柏林大学的年高望重的教授的学术讨论班曾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生。没有人象他那样有力地强调指出经济现象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

还有一些人热心地研究文明史,他们是在 19 世纪中期科学的发现和总结的冲击之下写作的。孔德的有限的历史知识使他的关于文明发展概论的价值打了折扣;他的三阶段规律也是过分简单化了⑦。马克思拘泥于他的经济决定论的体系。巴克尔⑧的未完 merce)共二卷,1882 年阿什利著 有 《 英 国 经 济 的 历 史 与 理 论 导 论 》

(IntroductiontoEnglishEconomicHistoryandTheory〕,共二卷,1888

探索两种文化的一致性。1913 年初版。——谭注

③ 罗舍尔(Roscher,W.1817—1894 年),兴起于 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经济学界中的“历史学派”代表人物。这派重视经济史,提倡采用历史方法,强调个别记述和研究,忽视理论与概括否认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谭注

④ 坎宁安著有《英国工商业的发展》(GrowthofEnglishIndustryandCom-

① 勒瓦瑟著有:《1789 年以前的法国工人阶级与工业》

(Histoiredeclassesouvrièresetdel’industrieenFranceavant1789 ),1859 年。《1789—1870 年的法国工人阶级与工业》(Histoiredeclassesouvriersetdel’indú strieenFrancedepuis1789à1870 ),1867 年等。——谭注

② 尼茨著有《德国人民史》(GeschichtedesdeutschenVolkes)共三卷,1883—1885 年。——谭注

③ 书名《德意志经济史》(DeutscheWirtschaftsgeschichte)共三卷,1879—1901 年。——谭注

④ 书名《欧洲经济发展史》共七卷。——谭注

⑤ 桑巴特著有《近代资本主义》(DermoderneKapitalismus)共二卷,1902 年。马克斯·韦伯著有《经济通史》(Wirtschaftsgeschichte),1923 年。——谭注

⑥ 施莫勒著有《施特拉斯堡行会史》、《十九世纪德国手工业史》等。——谭注

⑦ 孔德把社会历史发展分为: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和实证的即科学的三个阶段。——谭注

⑧ 参阅 L.M.罗伯逊的挑战性著作:《巴克尔及其批评者》,1895 年。——原注

—1893 年。——谭注成著作①,在刺激人们思考事件的原因和联系以及强调自然条件的持久影响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他关于英格兰与苏格兰,法国与西班牙的智慧发展的精彩叙述,可以列入最有吸引力的历史著作之林。他的雄心是要对政治和文化的整个广袤领域进行比较和归纳,以此为坚实基础把文明史从编纂转化为一种类似科学的东西。他曾主张进步就是知识增长的成果,这个论点受到了尖锐的责难;但他虽然同意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的不花力气的教条主义,他的书却在许多读者的生活中标志着一个时代,并为历史的社会学调查方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赫尔瓦尔②是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由于拥护一个类似的自然主义观念,他在 1874 年写了《文明的自然发展史》。他写道,“我试图考查超自然力量在说明文明现象上是否必要这个问题”。他给以否定的回答,并宣称,文化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以种族、地理和气候为条件的。文明意味着控制自然和开化人类,而不是指道德的增长。为生存而斗争支配着历史生活的整个过程。该书最好的部分是讲述史前时期的部分,那时自然力在统治着象一个专制君王,而不象一个立宪君主。虽然赫尔瓦尔关于世界史的知识是有限的,他的语调是可商榷的,他的哲学是肤浅的,但这本书却大受欢迎。在他死后刊行了第四版,经过专家修订,并附有精彩的插图。黑尔莫尔特也编辑了大部头的集体著作:

《人类的历史》;它同样强调自然界和地理的绝对的影响。原始文明已经被包括进历史研究的范围。布歇·德·佩尔特斯在索姆河流域的发现和皮特-里弗斯在英国的发现①,把人类戏剧的开幕时间提前了几千年, 并开创了史前时期的考古科学。在泰勒和麦克伦南、曼哈特和拉策尔·弗雷泽和威斯特马克等人②笔下,人类学成了一门科学;我们祖先的习惯和信仰变成可以理解的了。梅因③以他的广博知识从事解释古代的法律。

由于文明史日益受到欢迎,就引起了关于它的性质和重要性的长期争论。戈泰因与舍费尔之间的争论以及由兰普雷希特的《德意志史》所带来的争论引起了最广泛的兴趣。迪特里希·舍费尔④是以研究汉萨同盟知名的;他于 1888 年在图宾根大学的就职演说中宣称:如果历史要有统

① 这里指的是巴克尔的《英国文明史》(HistoryofCivilizationinEngland,共二卷,1857,1861 年)一书。巴氏立志研究世界文明历史,以上两卷仅仅是其计划撰写的专著的一个序论。——谭注

② 参阅《全德名人传记集》。巴尔特在他的《作为社会学的历史哲学》(1897 年)里,讨论自然主义学派。卡洛·安托尼,《关于历史主义与社会学》,1940 年,这本书是有用的。——原注

① 德·佩尔特斯,法国考古学家。1830 年在索姆河流域的文化遗址发现了燧石工具和武器,被学术界审定为旧石器时代人的遗物。皮特·里弗斯,英国将军、考古学家以搜集史前遗物和人种志标本知名。——谭注

② 泰勒(Taylor,E.1832—1917 年),英国人类学家,首先提出人类社会进化经由蒙昧、野蛮、文明三阶段的观点。麦克伦南(McLennan,J.F.1827—1881 年),英国人类学家,以研究婚姻进化史知名。拉策尔

(Ratzel,F.1844—1904),德国人文地理学家,强调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威斯特马克

(Westermarck,E.A.1862—1939 年),芬兰人类学家,以研究人类婚姻进化与伦理观念的起源与发展知名。

——谭注

③ 梅因(Maine,H.1822—1888 年),英国法制史家,著有《古代法律》(AncientLaw,1861 年),通过古代法律研究文明的起源。——谭注

④ 《历史研究的适当范围》。——原注

一性和科学性,它就必须集中注意力于国家方面。在我们的民主时代, 许多著作家认为,历史的关键在于群众,因而他们所研究的人类的习惯和生活情况,而不是研究人类的最高才能的表现。卷帙浩繁的著作竟用于叙述中世纪时代的房屋这类琐事。现在应该重申:生命的呼吸永远必须来自国家;没有这种呼吸,历史只是一大堆死的知识。甚至文艺复兴也大部分是政治性的;它的典型人物是马基雅维里。宗教改革使人们有了民族自觉;路德还宣布了国家的神圣的起源。“历史家的任务是使国家了解它的起源、它的任务和它的生活条件。”如果他进入了宗教或法律、文学或艺术的领域,他就必须记住:他是走在岔路上了。

这种对传统的政治的坚持,引起了德国的一个最有才干的年轻的文化史研究者的答复①。戈泰因曾以研究南意大利文明的论文而引起注意; 他的声誉又因关于罗耀拉和反宗教改革的巨著②而得到提高。他宣称,对于日益增长的科学,我们无需急于限制其范围。国家只是人类社团的一种形式。它可能是最大的,但一切都是必不可少的。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宗教、艺术、法律、经济——包括并预先假定一个它们都是结合在一起的更高的统一体;那是一个有机体,它们是它的肢体。舍费尔曾谈到文化史,好象它只是讲述物质生活条件。戈泰因驳斥文化史忽略个人这种说法;他宣称:弗赖伊塔格最能接近个人生活与群众生活关系的大奥秘;他所描写的路德与腓特烈高耸于人群之上,就象橡树在矮林中一样。对于文化史会缩小国家作用这个批评意见,他回答道,在人类发展的许多紧要时刻,主要关键都不在政治领域。在君士坦丁时代, 基本事件是从异教向基督教的过渡。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时期,思想的力量捣毁了古代的模型,并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关于这些时期,只有文化史家才能够从政治的混乱状态里找出条理来。普鲁士的成长基本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但这样的例外是罕见的。事件是力量的产物,而力量乃是思想的产物。舍费尔的答复①结束了这项争论。他承认, 历史包括生活的一切方面,但他争论说,没有一个人的思想能够掌握全部;并指出,兰克及所有其它伟大的历史家都把他们的视线集中于国家方面。他对认为有些时代几乎完全是文化期② 这一论点提出挑战。他宣称,如果没有民族感作为后盾,路德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如果没有墨西哥和秘鲁的财富,反宗教改革也是永远不会赢得轰动的成功的。争论双方各执己见,谁也不能说服对方,因而他们各自继续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但是戈泰因要求扩大历史家的任务的概念是有益的,因为这种要求不仅扩大了政治学派的眼光,而且提醒文化史拥护者注意他们更重大的责任。

那由于兰普雷希特的《德意志史》③的出版而引起的争论,是更激烈

① 《文化史的任务》,1889 年。——原注

② 书名《罗耀拉与反宗教改革《(IgnatiusLoyolaunddieGegenreforma-tion),1895 年。——谭注

① 《历史与文化史》,1891 年。——原注

② 按兰普雷希特采用文化分期的概念即所谓“文化期”(Kulturperiode)。——译者

③ 关于论述兰普雷希特的著作很多。关于争论的有用的随笔,见哥德弗里德里希:《德国的历史思想》, 第 431—465 页,1902 年;贝尔海姆:《历史方法教程》,第 710—718 页,1908 年;克茨希克与蒂尔:《卡尔·兰普雷希特》,1915 年;《近代欧洲的若干历史家》,施密特编辑,第 10 章。——原注

更持久的。兰普雷希特曾以论述中世纪时代摩泽尔河与中莱茵河流域经济生活的厚本专著④而赢得声名。他把一个德意志地区所曾有过的最大量的原始资料汇编成册,这项工作的辛苦,是得到一般承认的,但他在使用他的资料方面却受到尖锐的批评。贝洛夫宣称,他的方法是武断的; 他的解释是反复无常的。基尔克惋惜说,他的法律概念是不清晰的。施莫勒声称,这本书出版得太快,思想模糊,阅读困难。1891 年,《德意志史》开始出版。它原来没有序言来说明作者的目的,但在三年后出版的第一卷的第二版里,他补充了几句导言。他宣称,纯粹政治历史家应同兰克一起追问,“它实际是怎样的?”他自己要知道“它为何成为那样的?”这个发生学(Genetic)方法,必须替代叙述法,而这个方法包括论述事件所由发生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整个情况。生活在一个科学时代里历史家必须考查因果关系。关于该书的政治部分,他未曾声称作过研究工作,但关于论述社会组织和文化方面,他却是有充分根据的。该书的主要目的是追述德意志意识的发展。他相信,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虽然受到外界势力的影响,但它却是按照它固有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兰普雷希特从皮特亚斯①讲起,叙述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之间自然界的差别。人类学和语言学都被利用了,但他关于原始德意志生活的描写,却比不上象威廉·阿诺德这样的大师那样透彻。那从恺撒和发禄②开始的政治叙述,既缺乏力量又枯燥无味,而对各种形式的艺术,他却留恋地加以评述。查理大帝是我们在这本书中所看到的第一个血肉之躯, 但他却未被描写成具有很强的活力。时势的历史代替了人物的历史;文化也占着政治的上风。他对 10 世纪的两个统治者——猎禽者亨利和短命的鄂图三世感兴趣,前者是“帝国的真正缔造者”和城市的庇护人;后者是一个希腊母亲的孩子。在亨利四世和希尔德布兰特之间的冲突中, 他几乎未曾觉察到这个最伟大的教皇的伟大。第三卷是以关于 11 世纪的城市及其政治影响的有价值的论述开始的。“红胡子”是查理大帝以后的最伟大的人物,但他三言两语地把他说成是属于沃尔夫拉姆或哈特曼小说中的浪漫主角这一类型的人。腓特烈二世是中世纪时代最突出的人物,被他的同时代人称为“世界奇人”;但他象一个影子般地一掠而过。在霍亨斯陶芬朝倾覆后德意志缺少伟大的政治人物,因而我们也不大觉得这个历史家的缺陷,但是就连他自己的文化史领域内,他也不是经常令人满意的。他很少谈到那些 14 世纪引以为荣的伟大的神秘学家①。关于中世纪末期的叙述,我们觉得,这个向导缺少一把揭开它们深一层秘密的钥匙。到了路德,我们看到第一个其重要地位似乎被他充分认识到的人物。他提供了关于路德著作的一个公正的叙述;在这方面,他还离

④ 书名《中世纪德意志经济生活》,共三卷,1886 年。——谭注

① 皮特亚斯(pytheas)——希腊航海家,约生于公元前第 4 世纪后半期,考察过西班牙、高卢及不列颠沿海。——译者

② 发禄,古罗马将军。公元 9 年为日耳曼人击溃,使奥古斯都深入征服日耳曼的计划受挫,退守莱茵河。

——谭注

① 14 世纪起源于德国,流行于欧洲的,神秘主义以抛弃天主教种种仪节,通过“内心启示”和与上帝直接交感,以寻求信仰与安慰为特征,反映了人们对旧教和现实生活不满的心情,是新教教义的一种表现。—

—谭注

开他的惯例,竟摘引“席间闲谈”②的段落。在指出这个宗教改革家未能了解 1525 年的反叛的性质时,他仔细研究了它的社会与经济原因。

这一阶段在很快地连续出版了五卷以后,兰普雷希特停下来答复那些蜂涌而来的批评者。伦茨③宣布,虽然非专业历史家称赞他,但学者们必须提出抗议。他对“是”与“成为”之间所作的区别是可笑的,因为兰克原是擅长应用发生学方法来论述历史问题的。兰普雷希特所说明的比兰克说明的要少得多,因为他没有打算把德意志的历史与欧洲事件的主流联系起来,而且他闭眼不看民族伟人的重要性。在检查他关于宗教改革时代即他所研究的特殊时期这一卷以后,伦茨宣称,他的每一页甚至每一行都可引起抗议。腊赫法耳把他关于 16 世纪几页上的错误列成一张表,并在每一行旁边标出他抄袭其他学者著作的地方。巴塞尔会议法令集的编辑约翰内斯·哈勒宣称:关于这次会议的叙述,几乎每一句都有错误。芬克还写了一小卷来改正他关于中世纪时代末期的宗教情况的描写。①

兰普雷希特的第一次综合答复,发表在他的题为《新旧趋势》②的论文集上。他宣称,在写《德意志史》时,他已知道他会同主要的学派发生冲突,但是如果没有某种思想观点,是不可能写出严肃的历史的。以前的各学派曾以个人行动即以个人心理来说明历史事件;现在由于研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凡是承认经济影响的作用的人,常被认为是唯物主义者,因为经济现象,就其对艺术、文学或哲学而言,是“物质”的,可是每种经济的行为与改变,同任何脑力劳动一样,是以心理为条件的。因果关系的方法,最容易应用于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也应在那里开始。关于人物的历史,必然经常包含一种传奇的或推测的成分,因为我们只能猜测他们的动机;但关于时势的历史总有一天会达到接近科学的真实性。所以我们理解历史的关键,存在于集体心理方面。后来,他写了一篇关于兰克的长篇论文,把战斗推进到敌人阵营里。他宣称,这个大历史家在他的著作中夹杂着一些哲学见解; 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相信人类的发展是依循未知的法则而进行的。所以第一项任务,是分析历史生活的各种因素。他在《德意志史》里企图做的正是这项工作;《德意志史》与其说是一篇叙述,不如说是一篇解释发生学的论文。

这项争论在小册子和杂志上进行了若干年;这个莱比锡教授下定决心对抗一群进攻者为自己辩护。他最全面的意见,是 1904 年在美国发表的关于近代历史科学的演讲①。他宣称,这项论战是个人心理的拥护者和社会心理的拥护者之间的斗争,是那些认为动力在于英雄的人和那些认为动力在时势的人之间的斗争。赫德尔曾发现群众的心灵,而浪漫主义派继续了他的工作。兰克,尤其是普鲁士学派,曾复兴个人主义的方法。“这几乎是纯政治活动的时期。民族正在渴望那在其灵魂深处长期企求

② 路德的弟子记其日常生活言谈汇为一篇,名曰《席间闲谈》。——谭注

③ 《历史杂志》第 LⅩⅩⅦ卷。——原注

① 《兰普雷希特关于中世纪末期教会情况的描写》1896 年。——原注

② 《历史学上的新旧趋势》,1896 年。——原注

① 《什么是历史?》1905 年。——原注

的政治统一。跟着它的实现,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正象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世界。于是,描叙不复是口号而是理解了”。兰普雷希特宣称,原始德意志是象征性的,当时,想象力强而个人淹没于家庭和氏族之中。早期中世纪目睹了等级类型的发展。后期中世纪,即一个地域统治和城市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墨守成规的时代。例如,城市和居民不是完全自由的;这个时期是一个转到个人主义时代的过渡时期,个人主义开始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启蒙运动时达到顶点。第五个阶段,或者说主观主义的阶段,开始于浪漫主义运动,这是在感情上反对理性崇拜的反映。我们现在生活于神经紧张的时代,以冒险、投机、忙乱和焦急的精神为特征,而没有受到具有支配力的理想的鼓舞。上述各个心理的阶段在所有的国家都出现过。在评价经济改变对社会生活和心理生活的作用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虽然它们不是唯一的因素,但是物质和因此产生的社会进步,是对一般进步的主要刺激力。

在重新开始写《德意志史》时,兰普雷希特表现出人们对他的前五卷的批评意见并未留下什么影响。在论述宗教改革时期以来各世纪的诸卷里,可以看出它们和前面诸卷有着同样的缺点。他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都详细论述,而对其他同样重要或更重要的方面,则很少给予注意。例如,在第六卷里,我们看到关于早期音乐和乐器发展的很长的一章; 在第七卷里看到关于艺术的详细论述。在叙述拿破仑时代时,我们看到他在政治方面已尽量叙述,但他虽以热烈的爱国心来论述解放战争,却很少谈到施泰因及其同僚。那些论述哲学、文学和艺术、论述康德和贝多芬的部分,是有力而又富于思想性的;关于 19 世纪的诸卷,在很大程

度上还证明了他对近代世界具有多方面的兴趣。这部著作是以关于 1870 年以来德意志历史的三卷补编而完成的。“我懂得,我描述我们时代的历史是大胆的,因为许多人对部分事件,有些人对整个事件比我熟悉得多。为了这些原因,我迟迟没有动笔。”我们所需要的是:深入观察那些精神的推动力。第一卷,论述艺术、文学和理论,并讨论瓦格纳①、尼采、斯特凡·乔治②及其他先驱者。冯特③被誉为自康德以来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哲学上的继续进步是有赖于这门科学的。第二卷是围绕需要和享受这两个原则分门别类地论述经济生活的现象; 描述交通的扩充,国际信用的发展,在生产、发明和技术教育上的进步, 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上的应用,第四等级的发展,移民、帮会、波兰劳动者及其他许多问题。第三卷,讨论党派的成长、对外关系、殖民地与世界政治的发展。著作终止于略述对政治历史家的挑战;对于他们,兰普雷希特一生不停地进行斗争。“人类的发展不是奴隶式地依靠政治命运的。政治的自我保存依靠艺术和科学、宗教、法律和道德的理想价值的发展;因为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培养,才能使民族倾向与世界倾向结合起来”。

① 瓦格纳(Wagner,R.1818—1883 年),著名德国作曲家。尼采(Nietzsche,F.W.1844—1900 年),有名的德国唯意志论哲学家,鼓吹“自我扩张”,宣扬“超人”哲学。

② 斯特凡,乔治(GeorgeStephan,1868—1933 年),德国抒情诗人,象征主义文艺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谭注

③ 冯特(Wundt,W.1832—1920 年),德国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谭注

《德意志史》是一部稀有的智慧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它对经济因素的坚持、它关于有规律的心理转变的理论,以及它对艺术和文化的强调, 都有助于扩大历史的概念,但由于存在严重的错误,它不得归入第一流作品之列。关于德国文明的整个过程之详细论述,只有通过集体的方法才能成功地尝试。兰普雷希特精通经济和艺术,但是研究政治史和宗教史的人从他的著作中所能获得的帮助却很少。该书对于学者没有什么价值,而它的大胆概括判断对初学者是一个陷阱。由于他对政治学派抱着反感,他描述德意志而没有说明她的政治骨干。他对人物因素的忽视是一个严重的缺点。最后,他所用的抽象术语和不雅致的混合名词,使这部著作带有使人讨厌的气息。可是,不管人们对他的理论和著作的看法如何,文化史之所以日益受到欢迎,部分是由于他的奋斗。在这个领域里的最有才干的工作者中间,有他的门生施泰因豪森,后者于 1903 年创立了“文化史文库”。他最重要的专著《德意志书信程式史》,是关于一个很少为人所知的范围的漫谈。这本书的价值立即得到承认,作者在出版中世纪时代德意志书信方面获得了柏林科学院的帮助。

如果说政治史和文化史有时看来是有矛盾的,那是因为对于两者所下的定义太狭窄的缘故。为了达到这个无异于纪录和解释人类生活的目标,两者都是同等需要的。时间已消除了两个敌对学派之间的猜忌:一派不一定是要忽略时势,正象另一派不一定要漠视个人。方法是跟着论题而变化的,因为文明是沿着许多路线所做的日常工作的努力与成就的结果。在历史科学这样地向各方面扩大它的优势的时候,历史哲学却落在后面了。我们继续分析、概括和思考,但它还是一项推测的工作。可是,现在虽然不可能制定出足以满意地解释人类演化的模式的规律,每个真正的历史家对于我们关于人类上升过程的知识,却都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