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的传承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卓越的历史人物画,是我国古代分段长卷的代表作,此画问世之后备受赞颂,被誉为“长卷神品”。

早在北宋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宣和画谱》中,就曾对《韩熙载夜宴图》有过记载。

《宣和画谱》认为,南唐后主李煜命人“写臣下私亵以观”有失体统,应该“阅而弃之”,但此图后来还是被纳入了北宋御府的画库。此后,历代收藏大家对《韩熙载夜宴图》更是趋之若鹜。

最早在《韩熙载夜宴图》上印钤的,是南宋时期太师左丞相史弥远收藏《韩熙载夜宴图》时加盖的“绍勋”朱文葫芦印,据考证“绍勋”是《韩熙载夜宴图》卷最早的收藏印,而史弥远则是《韩熙载夜宴图》的第一个私人收藏者。

在画卷前隔水处,有南宋人的一段残缺的题记,题记中说:

熙载风流清旷,为天官侍郎……

这些隐约可见的题记约有20个字。卷后有南宋时期无名氏所书的一段,传为《韩熙载夜宴图》最早的一段题跋“韩熙载行实”。据说,这前后两端为史魏、王浩题字。

元代中期,元代书画鉴赏家汤垕将《韩熙载夜宴图》首次著录于《画鉴》:

李后主命周文矩、顾闳中图《韩熙载夜宴图》,余见周画二本,至京师见闳中笔,与周事迹稍异。有史魏、王浩题字,并有绍兴,虽非文房清玩,亦可为淫乐之戒耳。

在《画鉴》著录《韩熙载夜宴图》之后,元代中后期,书画家班惟志于1326年在此画的后跋上写下了32行七言古诗,并在画上钤有“彦”、“功”、“班”等印。

此外,画卷后跋部分还有元代无名氏和积玉斋主人题识。而且,自元代以来,更有多个本子见于著录书中,可见《韩熙载夜宴图》在画史上是后代画家不断追摹的母题和蓝本。

明代永乐年间,书法家、太常卿兼经筵侍书程南云在《韩熙载夜宴图》的引首部分篆书一行楷书落款并钤了印。另外,在卷后还有明代文人王鹏翀的钤印。

明末清初之际,《韩熙载夜宴图》已被当时的学者孙承泽编著的《庚子销夏记》记载在卷。但该画在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王铎的一个亲戚手里。当王铎品赏《韩熙载夜宴图》后,特别赏识,于是在卷后后隔水处留下了一段跋文:

画法本唐代人,略无后来笔蹊,譬之琬琰,当钦为宝。王铎题。……寄意玄邈,直做解脱。观模拟郭汾阳,本乎老庄之微枢。文荪王老亲翁藏,善护持之。

此后,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梁清标等又相继在画上钤印了“河北棠村”、“苍岩子”、“蕉林”、“蕉林居士”、“观其大略”和“梁清标印”。

在清代康熙年间,《韩熙载夜宴图》为清代书画鉴赏、收藏家所收藏,宋荦在画上钤有“商丘宋荦审定真迹”一印。

若干年后,宋荦的儿子宋至在此画上也留下了“冶溪渔隐”、“纬萧草堂画记”和“秋碧”等收藏印钤。

清代雍正年间,将军年羹尧获得《韩熙载夜宴图》后,在图上紧接着班惟志跋文的后面写了一段跋文:

韩熙载所为千古无两,大是奇事。此殆不欲素解人者欤。积玉斋主人观并题识。

同时,年羹尧在图后钤有“双峰”收藏印。据说,1726年年羹尧失宠获罪抄家后,《韩熙载夜宴图》被清宫收藏,画上的“双峰”随即也被皇家挖掉了。

乾隆年间初期,《韩熙载夜宴图》被当时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该画从此由私家收藏转入清代宫廷秘藏。

乾隆皇帝对《韩熙载夜宴图》十分倾心,他在画卷引首上亲笔篆书题签,并留下了“乾”、“隆”、“乾隆鉴赏”、“乾隆预览之宝”、“古稀天子”、“太上皇帝”、“五福五音昌堂古稀天子宝”、“御书房鉴藏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和“宜子孙”等诸多皇家印鉴。

在《韩熙载夜宴图》卷后,有乾隆皇帝亲写的一段跋:

是卷后书小传,云熙载以朱温时登进士第,耽声色不事名检。继得别卷,载陆游所撰熙载传则云:唐同光中擢进士第,元宗朝数言朝廷事,无所回隐,又言齐丘党舆必基祸。使周时,识赵点检顾视非常。两卷所载出身不同而品识亦异,记载之不可尽信如此。及考欧阳五代史,云熙载尽忠,能直言。

又云,后蓄妓妾数十人,以此不得为相。观其与李谷酒酣临诀之语意气甚壮,及周师渡淮之役毫不能有所为,则其人亦不免于大言无当,非有干济之实用者。跋内又载,后主伺其家宴,命闳中辈丹青以进,岂非叔舛季之君臣专事春色游戏徒贻笑于后世乎?然闳中此卷绘事特精妙,故收之秘籍甲观中,以备鉴戒。乾隆御识。

乾隆皇帝的意思是说:这个图卷后跋书写的韩熙载小传,说韩熙载在朱温当皇帝的时候就中了进士,沉湎于声色,不检点自己的操守。继而我又看了一本《后唐书》,书中记载陆游所撰写的《韩熙载传》却说:韩熙载是在后唐同光年中中的进士,在唐元宗(李璟)那个朝代,韩熙载数次在超听你讨论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时,总是畅所欲言,从不吞吞吐吐有所顾忌。又说陈觉、冯延鲁和宋齐丘等几个大臣结党营私,是祸害国家的根源。

出使周朝的时候能识别出赵点检(赵匡胤)不是一般人,说话、看人都和一般常人不一样。此卷后面的题跋和《后唐书》所记载的不一样,对韩熙载的评价也不一样,书上的记载不可尽信居然就能达到这个程度。后来又考证了一下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韩熙载对朝廷忠心耿耿,敢于直言。

又说韩熙载家中养了妓妾几十个人,因为这个因由,所以没有当上宰相。看当初韩熙载投奔南唐时与好友李谷举杯痛饮,在正阳分手时,韩熙载和李谷的临别之语都充满了豪情壮志,但是等到李谷率领周世宗的部队渡过了淮河夺取了淮南,而韩熙载在南唐却仍然无所作为。看来韩熙载好说大话,并不是个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

本卷后跋还写道:唐后主李煜在韩熙载设家宴时,叫顾闳中、周文矩等人去偷窥并画成画卷交给他,即将亡国的末代君臣搞这种春花雪月游戏岂不是徒让后世人笑话?

然而,顾闳中的这幅画画得特别精妙,所以我将它收入秘籍甲这一类别中,共鉴赏模仿。

清代时,《韩熙载夜宴图》在光绪年间被顾复的《平生壮观》一书记载在卷。在画卷上还有清代嘉庆、宣统年间的诸多皇家印鉴,如:“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和“无逸斋精鉴玺”等。

《韩熙载夜宴图》自乾隆年间入宫秘藏,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等朝,过了100多年的“皇家生活”。后来,《韩熙载夜宴图》被清代末期皇室成员从宫中带出,几经流落,最后辗转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

《韩熙载夜宴图》的传承过程可见,在《韩熙载夜宴图》上留有印迹跋文的,要么是一代君王,要么是一代权臣,要么是风雅名士。

他们有的在《韩熙载夜宴图》上写有题跋,有的钤有印钤,而这些书法和印钤,不单单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真实地记录了《韩熙载夜宴图》在1000来年中的传承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题跋和印钤,也和画心一样,堪称国宝。

[旁注]

侍郎 古代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时期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3年称“侍郎”。自唐代以后,中书、门下两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七言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诗体全篇每句以7字或7字句为主。七言起源于民谣,并不是说全诗每一句都是7个字,而是只要诗中多数的句子是七言就可以了。

篆书 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体”。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代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孙承泽(1593年~1676年),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富收藏,精鉴别书、画。著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庚子消夏记》、《九州山水考》、《溯洄集》、《研山斋集》等40余书籍,多传于世。

宋荦(1634年~1713年)。商丘雪苑六子之一,著名诗人,书画家、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被康熙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

年羹尧(1679年~1726年),清代名将。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跋 写在书后、文后的序。有的序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有的序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有的序抒情成分较多,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由宋欧阳修撰,全书共74卷,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因此内容更加翔实。

宣统(1906~1967),即爱新觉罗·溥仪。清代第十二位皇帝,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十位皇帝。曾是清代皇帝和伪满洲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阅读链接]

顾闳中的原迹早已佚失,后来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传为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被认为是存世最古的一件摹本,有的说是北宋时期摹本,有的说是南宋时期摹本。而且,后来历代著录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传说有数个摹本。

据各方面考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画卷,当属南宋时期摹本,其风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而且达到相当高水平,堪称流传有绪的古代绘画珍品,是古代画史上的名作。此画经千年辗转,竟能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堪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