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经济学

我国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新的很年轻的经济科学。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发展有以下 3 个特点:

第一,实际应用比理论研究发展快。数量经济学是应用经济科学。它通过经济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运用,为经济活动的计划、管理、预测、决策服务。近几年来,数量经济学的实际应用发展很快。国家、地区、部门、企业各级经济领导机构或组织,多多少少地编制了投入产出模型、经济计量模型、经济优化模型、系统动态学模型等等不向种类的经济学模型,有时还把上述相关模型结合起来进行使用,用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的目的,供制订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或第七个五年计划参考。其中,有些经济数学模型, 如 1981 年全国投入产出模型、全国多部门中长期宏观经济模型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理论研究方面,数量经济学探讨了最优积累率、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的度量、价格改革的模型计算、产业部门长远规划编制方法、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等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仍有偏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倾向。所以,与应用相比,数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基本理论研究,显得较为薄弱。

第二,方法研究比数量关系分析多。数量经济学是方法或方法论的科学。它为经济研究和经济工作提供数量分析工具和计量方法。因此,数量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很自然地会把较大一部分力量用于各种数量分析方法的宣传介绍和研制开发上。人们需要了解不同方法的长处、局限性以及它的适应范围。

所以,相形之下,对宏观的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性的分析研究就显得小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目前可用的数据不足也有关系。

第三,自然科学工作者比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数量大。数量经济学是文科与理工科结合的交叉科学。它的研究人员一部分来自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另一部分来自数学与工程技术学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就目前来说,这两部分人员的比例几乎是相当的,但后一部分人员数量上有超过前一

部分人员的趋势。伟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吸引了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采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数量分析。尽管他们中间有些同志对实际经济情况了解还不甚透彻,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比较陌生,但他们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热情和精神是可嘉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向他们学习,更多地转到应用的经济数学研究上来。

以上 3 个特点说明进一步发展数量经济学,在继续加强实际应用、重视方法研究、吸收自然科学工作者参加的同时,还需要深入开展数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注重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分析,调动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把他们中间更多的人吸引到数量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来。

当前,经济科学正在朝着数量化(包括数学化和模型化)、工程技术化与非经济因素化(联系科技、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的方向发展、一句话,朝着精密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历史潮流中,数量经济学定将发挥重大的作用,促进上述趋势的实现。而只有联系整个经济科学发展的实际,求得数量经济学自身的发展,才是现实和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