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满神州——雷峰塔
雷峰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南屏山麓,有奇峰突起。据《临安府志》记载,从前有个姓雷的人在此筑庵隐居,因而称作雷峰。
雷峰塔建于975年,是当时的吴越王钱俶为了庆贺他的宠妃黄氏得子而建,称为“黄妃塔”。但民间因其塔建在雷峰上,都习惯称为雷峰塔。
雷峰塔原塔共7层,重檐飞栋,十分壮观。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又因此塔处在当时城市的西关外,又称西关砖塔。但是,这些名称都逐渐被人们遗忘,而雷峰塔则以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和《白蛇传》中白娘子的故事而传遍天下。
吴越国王钱俶兴建黄妃塔
雷峰塔,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黄妃塔,古人则更多习惯称之为雷峰塔。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的雷峰塔是从天而降的,是为了镇压千年蛇妖白素贞而出现的。而实际上,雷峰塔的建造者是一个凡人,他就是五代时吴越国国君钱俶。
据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西湖梦寻》中介绍,雷峰塔兴建之初,以13级为标准,“拟高千尺”。不料因为财力不济,当时只建了7级。元朝时一场大火后,雷峰塔只留下了塔心。
钱俶生于杭州,是吴越国开国国君钱谬的孙子。钱谬在两浙称王时,在他的境内保国安民,对外奉行中原王朝,殷勤有加。一时间,吴越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
947年,钱弘俶继承吴越国王位,继承了祖先留下的繁荣,也继承了祖先留下的遗训,对中原的各个王朝贡奉殷勤,实在是罕见。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在宋朝统一全国的政治攻势下,钱弘俶更是倾注国有,以保一方平安。
吴越忠懿王钱俶,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钱缪孙,是钱元瓘的第九个儿子,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
后晋开元中期,担任台州刺史,后来成为吴越国王。宋太祖平定江南时,钱俶出兵策应有功,被授予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后来他归顺了北宋朝廷,仍然担任吴越国王。
977年,吴越国王钱俶为了庆贺他的宠妃黄氏得子,祈求国泰民安,在西湖南岸夕阳山的雷峰上建造一座佛塔,这就是黄妃塔。
黄妃塔的基底部建有井穴式地宫,存放着珍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砖内,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
钱俶毕生崇信佛教,在他任吴越国王时,在境内建造佛塔无数,著名的六和塔、保俶塔就是典型的例子。雷峰塔同样也是钱俶崇信佛教的体现。
然而,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钱俶建造的雷峰塔的落成仅一年左右,吴越国就灭亡了。
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
雷峰塔建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是夕照山的中峰,北宋诗人林和靖的《中峰诗》就是最好的写照:
中峰一径分,
盘折上幽云。
夕照前村见,
秋涛隔岭闻。
由此可见,雷峰塔当时已是人们悠游赏景的好去处了。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临安志》记载,是因为古时候有一个姓雷的人,在此筑庵居住,这座山峰便被称为雷峰。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的“回”字在旧时写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
雷峰塔建成后,数次遭到战争的创伤。到了南宋初年,外观已经破烂不堪的雷峰塔在宋兵南下、金兵以钱塘江为前线的拉锯战中再次遭到战火的摧残。
1195年至1200年间,南宋政权决定对全塔进行了重修,砖砌塔身也因此从七层减为五层。
雷峰塔重修之后,建筑和陈设重现了往日的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更以其耸峙西湖南岸尽揽湖山胜景,备受讲究游山玩水的南宋统治者的青睐,一时成为南宋宫廷画师争相描绘的题材。
南宋以后,雷峰塔景观依然兴盛不衰。一位诗人曾经这样赞赏它:
暝色霏微入远林,
乱山围绕半湖阴,
浮屠会得游人意,
挡住夕阳一抹金。
然而,人们更多得知雷峰塔的,却是因为一个美丽而凄婉的有关白蛇和许仙的传说故事。在雷峰塔与白娘子的传说中,人们忘不了那个以“卫道士”自居的金山寺法海和尚。
根据《警世通言》的记载,许仙和白娘子是到镇江的码头边开一家药店后认识金山寺的法海禅师的。于是,人们便将法海禅师也牵扯到这个传说里。
金山寺在镇江西北部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时期,寺内的殿宇楼台依山而建,历来都是我国佛教禅宗名寺。法海也确有其人。
虽然法海的身份仍存在争论,但已经可以确定的是,法海的确是一位得道高僧,更有观点认为他是一位对我国佛教发展有卓越建树的唐代高僧。
历史上镇江与杭州的联系是相当频繁的。金山寺有一副对联:
适从云水窟来,山色可人,两袖犹沾巫峡雨;
更向海天深处,邮程催我,扁舟又趁浙江潮。
对联中的“海天深处”指的就是浙江杭州。身处镇江的古人为什么独将杭州写上去呢?
在我国宋明时期,长江沿岸走水路的人凡是去杭州的,都以镇江为中转点。而当时以丝茶闻名的杭州已经盛极一时,是各路商人的向往之地。
商人们本来就是民间说书艺人“兜售”的对象,把客人熟悉的事物拉进说书的内容里,这样看来把金山寺和雷峰塔并列在一起,也就顺理成章了。
说书人口中的雷峰塔有了白素贞和许仙,又有了法海禅师,便自然而然有了千古绝唱《白蛇传》了。
在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中又进一步反映出白蛇故事的梗概。白蛇名叫白卯奴,一年清明,她在西湖迷了路,得到了奚宣赞的救助。
她的母亲想吃奚宣赞的心肝,两次都被白卯奴救了出来。最后白氏母女俩都被镇压在西湖三塔下。
[旁注]
五代:五代十国简称五代。我国古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
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赵匡胤:宋太祖,是我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960年,他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开创了我国的文治盛世。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阿育王: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频头娑罗王之子,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方,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被世人称为人间天堂,是我国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
南屏山:在杭州西湖的南岸、玉皇山以北,九曜山以东,主峰海拔101米。因地处杭城之南,有石壁如屏障,故名南屏山。旧时山麓多佛寺,一名佛国山。
《临安志》:临安三志,即南宋乾道、淳祐、咸淳年间先后三次纂修的《临安志》,是现存最早的杭州地方志,是我国古代方志中的上乘之作。
《警世通言》:是话本小说集,由明代末年冯梦龙纂辑。与冯梦龙的另两种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镇江: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自古就是江南渔米之乡和商埠重镇。
杭州:简称杭,古时杭州曾称临安、钱塘等。位于我国钱塘江下游北岸。杭州历史悠久,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著作。
金山寺 始建于东晋,323年至325年间。初建时称泽心寺。南北朝梁武帝曾于505年到金山寺参加的水陆大会盛典,是当时佛教中最大盛典。金山寺也因此而名声日盛。
[阅读链接]
《白蛇传》的故事素材最初起源于在我国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后来又受到唐代传奇《白蛇记》的影响。
根据杭州《净慈寺志》记载,在我国宋代净慈寺附近的山阴曾经出现过一条巨蟒。这条巨蟒已经修炼成精,变作女人的相貌,时常祸害百姓。在宋代陈芝光《南宋杂事诗》中,也有“闻道雷峰蛇怪”之说。
此外,在我国民间还有法海做了坏事,躲在田螺壳里不敢出来的传说,也是这个故事的片断材料。《白蛇传》还吸收了一些金山原有的僧龙斗法等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