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覆钵式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位于古都北京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故俗称“白塔寺”,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我国常见的塔是楼阁式塔,是多层亭阁组成的方柱体,有四方的、六方的、八方的,塔身逐渐收分,下粗上细,由几层到十几层不等,每层之间有檐,有些是实心的,不能登临;有些是空心的,可以逐层登临。

这是我国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对印度佛塔改造后的结果,是彻底中国化的。而妙应寺塔却是“覆钵式”的,这种样式的塔,元代才从尼泊尔和西藏传入内地,随着元代推行喇嘛教的国策,这种乳白色的胖肚子塔遍兴于我国南北,成为古塔中数量较多的一种类型。

妙应寺塔原来是一座辽塔。元朝首领忽必烈营建元大都时,曾将辽塔摧毁,建了这座白色的喇嘛塔。忽必烈之所以毁掉辽代旧塔而建新塔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宗教的原因。

在我国元代,人们尊崇喇嘛教。1247年,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法王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应蒙古王子阔端邀请前往凉州,代表西藏各派僧俗势力与蒙古王室建立了政治上的联系,接受了西藏地方归顺蒙古的条件。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封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为国师,并命他创制蒙古新字。当时凡有诏旨,都用蒙古新字,而以各地区原来文字为副。

1264年元朝设立总制院,八思巴以国师身份统领总制院,负责管辖全国佛教事务和藏区的行政事务。喇嘛教被奉为国教。

国师也是帝师,地位特别尊崇,正衙朝会,百官班列,帝师则专席于皇帝座侧。后妃公主,因为都曾受戒,见了帝师要膜拜。元代喇嘛在中原和江南各地骄横不法,《元史》中记载极多。

对喇嘛教如此倚重,同元代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有一定关系。当时,元朝政府把居住在我国境内的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西域以至留居我国的一部分欧洲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我国北方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大体指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各少数民族人民。

这个等级的划分,基本上根据蒙古征服各个民族和地区时间的先后,“汉人”和“南人”本来有最发达的文化,但因民族地位太低,其文化当然也受到歧视,儒家知识分子的地位居然被摆在娼妓和乞丐之间,居于社会最底层。

这种对儒家的有意轻视,同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和文化基础有关。蒙古人依靠其军事化的社会组织和强大的骑兵军团征服世界的速度太快,文化准备严重不足,当它从部落军事联盟突然成为一个庞大帝国时,它需要适合国家组织的意识形态,而喇嘛教比起儒家来,显然更适合蒙古贵族统治者当时的接受水平和政治上的需要。

1265年,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返回西藏,以确立政教合一的萨迦地方政权在西藏地区的统治。在西藏,他发现了从尼泊尔过来帮助修建喇嘛塔的年轻的建筑工艺师阿尼哥,便把他带回大都,推荐给忽必烈,并在八思巴的总制院任职,总管两京寺观及佛像的建造事宜。

在元朝供职的40年间,阿尼哥培养出很多技艺高超的匠师。1271年忽必烈敕建妙应寺塔,阿尼哥受命主持设计和修建。

经过8年的设计和施工,到了1279年终于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同一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确定,面积达16万平方米。

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在1288年终于落成,因其位于大都城西,所以又称作“西苑”。从此开始,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的地方。

当年,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在我国一共建造了三座塔:一座在西藏,一座在五台山,一座就是妙应寺白塔。它们是中尼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结晶。

忽必烈去世后,白塔两侧曾建神御殿以供祭拜。元成宗时,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后来的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所有的殿堂,唯有白塔幸免于难。

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1457年,寺庙进行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13000平方米,范围也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

明清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刹内放置一批镇塔之物,这些都是佛教的稀世之宝。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曾冲入妙应寺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

清代中后期,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在妙应寺中还有转塔的习俗,即在每年是十月二十五喇嘛绕白塔一周,诵经奏乐,众人围在外面观看,摩肩接踵,场面热闹。若干年来,仍有很多善男信女虔诚地绕塔祈福。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给这座古塔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1978年进行修缮加固。

此时,人们在塔刹里发现清乾隆皇帝手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尊胜吮》、《大藏真经》等大批经书,还有木雕观音菩萨像、补花袈裟、五方佛冠、铜质三世佛、5米长的哈达、织锦,以及装有八宝、念珠、各代货币的4只银瓶和装有33颗舍利子的圆钵等极为珍贵的稀世文物。这些文物,可能是在1753年重修白塔时装入顶部的。

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台基高9米,塔高50多米,底座面积1422平方米,台基分三层,最下层呈方形,台前有一通道,前设台阶,可直登塔基,上、中二层是亚字形的须弥座。

台基上砌基座,将塔身、基座连接在一起。莲座上又有5条环带,承托塔身。塔身俗称“宝瓶”,形似覆钵,上安7条铁箍,其上又有亚字形小型须弥座,再上就是13天相轮,顶端为一直径近10米的华盖。

华盖以厚木作底,上置铜板瓦并做成40条放射形的筒脊,华盖四周悬挂着36副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微风吹动,铃声悦耳。

华盖中心处,还有一座高约5米的鎏金宝顶,以8条粗壮的铁链将宝顶固定在铜盘之上。妙应寺白塔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

白塔的造型稳重大方,犹如一尊端坐的大佛。它高耸于一片低矮的民居之中,显示出一种凛然自尊的威严。白塔作为佛的象征而接受着众生百姓的膜拜。

塔基为高9米的方形折角须弥座,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化而来;塔身丰肩收腰,酷似佛的身影;在塔基与塔身相连处,一圈形状雄浑的覆莲座及数条金刚圈,又像是佛像盘屈的下身。

塔刹上端的华盖及塔顶为佛面的象征;金光闪耀的塔顶更显示了佛的智慧和光明。这种塔的设计原则是模仿了佛像的造型比例,从而使白塔巨大的身躯中蕴含了更加丰富的宗教内涵。

妙应寺白塔华盖顶上还有个铜做的小塔形宝顶,高约5米,重4吨。特别显眼的是,在肥大的覆钵形塔身上有7条铁箍环绕。

由于这7道铁箍周长好几丈,离地几十米,非一般的人力所能及,后人常常大惑不解,好好的白塔为什么要锔上并不好看的铁箍?是何人何能将这铁箍锔上去的?

白塔寺白塔建好以后,微风吹来,铃铛声清脆入耳,悠扬远播,许多心烦意乱的人听了这悠扬的铃声不知不觉中心也平了意也静了,周围百姓十分喜欢。

妙应寺香火因此旺盛,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求平安,颇有几分灵验,成了京城百姓非去不可的一个好地方。

[旁注]

尼泊尔:全称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世界10大高峰有8个在尼泊尔境内。尼泊尔是亚洲的古国之一。

喇嘛教: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

凉州:古地名,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富饶之地,是“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要地和商埠重镇。

五台山:位于我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千米。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是我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我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庙会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极为重要的经典。是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

华盖:我国古代帝王或贵官车上的伞盖。汉代王莽造九重华盖,高约25米,十分壮观。后来,泛指高贵者所乘之车。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唐代妇女流行的头饰金步摇,是其中一种。还有,冕旒,帝王头上的流苏,以珍珠串成,按等级划分,数量有所不同。另外,古鲜卑族部落有流苏姓氏,后演变为慕容。

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他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元成宗(1265年~1307年),名特穆尔,蒙古族,元朝第七代皇帝。元世祖孙、太子真金之子。其父死后,他于1293年受皇太子宝,总兵镇守漠北。次年,即皇帝位。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死后谥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

明宣宗(1398年~1435年)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阅读链接]

明朝时的一天,北京城发生剧烈的地震。地震过后,白塔寺的白塔出现了好几条大裂缝。朝廷上下眼见裂缝越来越大,却无能为力。

传说一天晌午,有人在大街上吆喝锔大家伙。有人说白塔寺大,让老汉锔。老汉便让乡亲们给他炼几锅铁水,做几个大铁箍放在塔底下。在老汉的指挥下,铁箍做好了,大家庆贺完毕各自散去。

第二天,人们见白塔上紧紧地均匀地箍上了七条铁箍。老者却不见踪影。就是到了今天,也没有人能说明白,白塔上的铁箍到底怎么锔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