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虎丘九宜的拥翠山庄
明代后期,虎丘塔更成为人们浏览的胜地。不仅王公贵族趋之若鹜,平民百姓都欣然前往。时人称赞虎丘有九宜: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由此可见,虎丘所以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都各有致趣。
在清代,虎丘经历了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虎丘最兴盛的时候,是康熙至乾隆年间。康熙帝玄烨和乾隆帝弘历都曾六次南巡,他们每次下江南时都要光临虎丘。有几次,两位皇帝从浙江返回京城途经苏州还要重游虎丘。
祖孙二人先后在虎丘题写匾额楹联数十处,吟诗不下20首。虎丘山门所悬的“虎阜禅寺”竖匾就是玄烨的手笔。
为此,1688至1706年间,虎丘先后建起了万岁楼、御碑亭、文昌阁,以及宏伟的行宫“含晖山馆”,接着又重修了大雄宝殿和千佛阁。
1750年,虎丘寺再次全面修整,1754年增建千手观音殿、地藏殿,1773年重修虎丘塔。
当时,虎丘山前山后轩榭亭台逶逦参差,达5000多间,共有胜景200多处。
清朝皇帝也时常光顾虎丘寺。在寺中断梁殿内原本就有康熙手书“路接天阊”的匾额以及频那耶迦塑像,频那耶迦就是人们俗称的哼哈二将,可惜随着时光的流逝,塑像已毁。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朝廷又组织在虎丘塔旁增建了著名的景观拥翠山庄。拥翠山庄位于虎丘寺的二山门内,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利用山势自南往北向上而建。山庄共有四层,入口有高墙和长石阶。
拥翠山庄依山势起伏而建,旧为月驾轩故址。庄中有抱瓮轩、灵澜精舍和问泉亭等处,规模不大,但构筑精巧。
拥翠山庄园门朝向南,门前有石阶。门楣“拥翠山庄”用正楷书就。大门左右两壁白墙上嵌有“龙、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相传由清代桂林的陶茂森所书。
根据李根源《虎阜金石经眼录》记载,“龙、虎”两个大字是1785年,朝廷参议蒋之逵所书,原在五人墓东边的蒋参议祠内。
园基依山势分4个层次,逐层升高,总平面呈纵向长方形,范围虽小,但由于每层台地的布局都不相同,景色十分丰富。
进入山庄门,就是园的第一层,地势最低。其间建有抱瓮轩,面阔三间,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轩东花窗粉墙环绕,墙外即古憨憨泉,轩后有边门可通井台。
井泉犹如一个盛水的瓮,故把轩名称为抱瓮轩。轩内原来留有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刘墉撰写的一副对联:
香草美人邻,百代艳名齐小小;
茅亭花影宿,一泓清味问憨憨。
意思是轩对面是真娘墓,有幸与之为邻,因为真娘与名妓苏小小齐名,一泓清冽甘美的泉水从何处来,只有去问憨憨和尚了。
随着山势向上,第二层园景是四角形问泉亭,东南面对古代憨憨泉,因有此泉而设置问泉亭。亭内设有石桌石凳,可供小憩,壁上有“庐山瀑布”挂屏及诗条石碑两块。在亭的西北两面堆叠太湖石拟态假山,形似龙、虎、豹、熊,和外墙的题字相呼应。
在峰石之间,蹬道沿路种植白皮松、石榴、柴油薇、黄杨及花卉等,自然有致。围墙隐约于树丛间,墙内墙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拥翠”的生动图景。
问泉亭西侧有一座轩榭,轩榭南北各有小轩,整个形体就像小舟一样,因此取《水经注》“峰驻月驾”的句意题为月驾轩。这是第三层园景。
月驾轩旧时有题额“不波小艇”,存有苏州状元陆润痒书楹联一副:
在山泉清,出山泉浊;
陆居非屋,水居非舟。
上联写憨憨泉,由清浊之分,写出自然的可爱,人世上联写憨憨泉,由清浊之分写出自然的可爱,人世的混浊;下联勾画了月驾轩的形态特征,似屋非屋,似舟非舟,未知是在陆上还是在水。联语通俗巧妙,诙谐有趣。
在轩内壁间嵌有1796年由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隶书“海涌峰”石碑,书风古朴端丽,不愧是大家手笔。后来,这通石碑在虎丘山麓被发现后移嵌于此。
由月驾轩向上走,就是第四层园景。这时灰拥翠山庄的主要建筑灵澜精舍。“灵澜”就是“美泉”,指憨憨泉。轩内原有洪钧撰书楹联一副:部狮峰底事回头,想顽石能灵,不独甘泉通法力;为虎阜别开生面,看远山如画,翻凭劫火洗尘嚣。
上联写出了有关虎丘的三个故事,狮子回头望虎丘的故事,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憨憨泉的故事,下联则描写拥翠山庄远眺所看到的别开生面的自然景观,衬托出山庄优越的地理位置。
灵澜精舍东侧有平台突出园墙外,围以青石低栏,形制古朴,既可纵观虎丘山麓,又可仰望虎丘古塔。台下就是上山的路。
走过前厅抱瓮轩,从后院东北角拾级而上,就来到了问泉亭。顺着曲磴向北是山庄的主厅灵澜精舍,厅的前面和东侧都有平台,经过厅的西侧门,可直接来到虎丘塔下。
拥翠山庄没有水,但依凭地势高下,布置建筑、石峰、磴道、花木,曲折有致,又能借景园外,近观虎丘,远眺狮子山,是在风景区中营建园林较成功的实例。
关于虎丘剑池的谜题,到了明、清时代仍受到许多人的关注,也有人对剑池是否藏有宝藏持怀疑的态度。许多不同意朱长文和王禹偁看法的人,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其中,有一位不太知名的古人,在一本叫做《山志》的书中,记下了这样的一件事:
公元1512年,苏州剑池忽然水干见底,当时,人们奇异地看见一面池壁上有扇紧关着的石扉。
有的游人的好奇心的驱使下,竟然大着胆子下到池里去探访。在剑池的石壁上,人们看见了明代宰相王鏊等人留下的题记……。
这段记载尽管很简单,但它无疑地向人们表明,以前关于剑池埋葬着吴王阖闾和大量珍宝的传说,并非完全是无中生有,而很可能就是事实。
虎丘山地势最高的地方是“致爽阁”,取诗句“四山爽气,日夕西来”命名。1669年,虎丘被圈入行宫,1860年,虎丘塔毁于火灾。
然而,在1860至1863年间,虎丘饱受兵火战乱的摧残,进入衰落时期。虎丘塔成为危塔,西风残照,人迹罕至,荒凉不堪。直到1871年,虎丘寺的殿宇才略有恢复,但是规模已大不如前了。
关于虎丘寺和虎丘塔流传着很多传说故事,这些故事给神秘的虎丘塔平添了许多传奇的色彩。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虎丘寺断梁殿的故事。
所谓断梁,就是说虎丘寺有一根梁是断的。这根梁殿门的正梁,它不是用一根整木,而是分两段接合而成的,中间有明显的拼缝。
[旁注]
正楷:汉字字体,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始于汉末。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
庐山瀑布:主要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因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名句为人熟知。
水经注:是6世纪北魏时期郦道元编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狮子山:原名卢龙山,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朱元璋称帝后,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王鏊: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江苏人。明代名臣、文学家。成化十一年进士。曾任编修、历侍讲学士、吏部右侍郎、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著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
频那耶迦 又作毗那耶迦,毗那也迦,频那夜迦,等,译作常随魔,障碍神。人形象头,凡见他事,都能成为障碍,是作恶之神。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1751年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擅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
钱大昕(1728年~1804年)清代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他是我国18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被称为“一代儒宗”。
[阅读链接]
虎丘寺断梁殿的断梁因何被保存下来的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
话说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下令修建虎丘庙门。由于当时时间非常紧迫,就在准备上梁的时候,才发现原先准备作为大梁的整块木料已经被作为顶梁锯成了两截。
由于限期的临近,无法另外寻找到合适的木料,人称“赛鲁班”的老木匠得到高人指点后,就用这根断梁终于如期的完工。乾隆皇帝听到此事后非常高兴,特别奖赏了这位能工巧匠,断梁也从此被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