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营养卫生是预防医学的内容

孙思邈生长在贫穷落后的高原山野乡村之中,从小就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大量的因营养和卫生的不良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和所导致的疾病发生。所以他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中设专章记述饮食治疗方法。从而为我国后来的营养保健和卫生医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和内容。他说:“为医者,当须洞视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治不愈,而

后命药。”这就是说人不要一有病就先吃药。药虽能疗疾,也能致病。根本问题是矛盾的地位和药的作用程度。关键是医生对药性的了解,对病情的诊断。

人身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每一种药都有经络所属。药一下去,有对这个脏腑起这个作用的,有对那个脏腑起那个作用的。有利有弊,没有全有利的。就是同一种药,对这个脏腑起这个作用,对那个脏腑就会起另一种作用。好的医生,一定要掌握对某个脏腑有损害作用的药,不致于达到致病的程度。同时,若长期用药,还有可能使人身产生抗药性和对药物的依赖性。产生了依赖性,会使人身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下降或丧失。所以,人应当尽力少用药或不用药。不可一有点病就吃药。一有病就吃药的人,实在是对药性与人身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缺少了解。孙思邈由于他对药性与人身各脏腑器官的作用都了解的比较深透,所以他主张有病先用食疗。

最主要的是要人们重视营养。人若缺少营养,健康就要受损,因此抗病能力就差。这就增加了致病的因素。人若健康,则什么病也侵害不了。

人所以致病,就是脏腑器管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使代谢失衡失调。治病就是使用一种方法,使脏腑的功能恢复正常,使代谢重新达到平衡。用药是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还可以有另外的方法。这些方法,需要人们

不断地去寻求,去发现。

更重要的是致病的原因不同,治病的方法也就不能相同。我们知道,工业生产的发展,使人类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现在的致病因素与古代自然条件下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不同。所以有的病也不能套用古时的药方。实践已经证明,同样现象的病症,古时候,一剂药就可痊愈。而现在就是不灵。原因就是致病的因素不同。

孙思邈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贫穷落后的山区。这样的地方,不要说是经济落后的古代,就是现在,还有不少的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那么在古代, 就必然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了。温饱尚不能解决,谈何营养?所以,缺乏营养导致的疾病,便是地区性的常见病了。孙思邈作为乡村的医生,自然要去解决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