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定名“阿是”穴

在人体的经穴之外,还有一些可针灸治病而不固定的地方或部位,也是穴位。孙思邈称为“阿是”穴。这一点,以前已有人发现,但未予定名。《内经》的《灵枢·经筋篇》中就已讲到了“以痛为腧”(“腧”即穴位)。玉冰注为“不求穴俞而直取居邪之处”(病痛处),但是都未予定名。

“阿是穴”来自吴蜀之地。《千金要方》卷二十九说:“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有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阿是穴是孙思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据说有一天,一位腿痛的病人找孙思邈医治。孙思邈先给服药,而后扎针,但疼痛未止。他想,除了 365 个穴位之外,就不会再有别的穴位吗?于是他便用拇指在病人身上按找,同时问病人是不是这儿痛。指按了很多地方病人都摇头。又接到了一个地方,病人突然叫一声“阿,是!”于是孙思邈就在这个地方扎针,把病治好了。从此以后,就把“按痛”的地方,称为“阿是”穴了。

孙思邈强调针灸的处方。也要辩证施治。《千金要方》卷三十说:“或一病有用数十穴,或数病共一穴,皆临时斟酌作法用之了。”

孙思邈的针灸医术也很高明。据《千金翼方》卷十七说:“大理寺卿(三品官位)赵姓患风湿,腰腿疼痛不能跪起,经孙思邈针刺上帘,环跳、阳陵泉、巨虚、下廉各穴,疼痛很快减轻,不久就治好了。

孙思邈特别提倡针灸并用,提高疗效。他说:“若只会用针而不会用灸, 用灸而不知有针,都不是好医生。他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针灸结合,针药并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