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孙思邈的防病抗病思想,在卫生方面,包括公共卫生,个人卫生。他强调,人们都重视公共卫生和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极为重要的。他告诫人们不要随地吐痰, 以防疾病传染。他向人们介绍用苍术、白芷、丹砂等药物来进行消毒,以防疾病的传染。在个人卫生方面,他告诉人们吃饭要细嚼慢咽,不可吃得过饱。吃得过饱则腹胀难忍,甚至发生暴疾。饮酒不可过量。不要吃不熟的肉。不要吃自己死亡的禽兽肉。因为凡是自己死亡的动物,都是有病所致,吃了就会生病。肉一定要煮烂了再吃。不要吃生菜、生米及陈腐的食物。晚饭要少吃。若吃饱了就睡觉,食物不消化,就会生各种疾病。饭后一定要嗽口,这样可以防止口腔和牙齿的疾病。还可以防止口臭和使牙齿坚固。睡眠不要张着口,也不要蒙着头睡觉。在冬天,更不要为了取暖而把头靠近火炉。在夏
天,也不要为了纳凉露卧野外。也不可用水浸湿了头而卧睡。这些若不注意, 就会生病。
孙思邈的这些主张,无疑都是正确的。这与我们今天的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是一致的。只有预防才是积极的。人只有预防了疾病的发生才能使身体健康,使工作不受影响,肉体不用受苦,钱财也不耗费,亲人和他人也不用跟着受累,精神上和生活才会是愉快的。至于等有了病再进行治疗,即便治得再好,也是消极的。健康第一,是再正确不过了。
孙思邈对于养生,也是极为重视的。也是他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他批评那些不懂养生之道而盲目保养的人说:虽然常吃富有营养的东西,但不懂得养生的道理,还是很难长寿的。养生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要经常劳动。但是不要过度。还要经常活动。活动能帮助食物消化,使血脉畅通。这样疾病就不会发生。这和门的转轴不易朽蛀的道理一样。他特别指出养生的目的不是成仙不老,而是要达到人的寿命应当达到的一二百岁不会夭伤(突然死亡)。为此,他在《千金翼方》卷十二中强调“每日必须进行调气补泻,按摩引导为好,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识安不亡危,预防诸病也”。这说明他的养生观念不是一些宗教所追求的长生不老,而是作为预防医学的一个方面,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一种保健方法了。他本人的具体方法是常年进行药物栽种和采集,加工制作的体力劳动。每天早晚都做按摩、活动四肢关节,用黄帝内视法练气功进行调气补泻导引(意念和动作引导)。此外,他还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七中提倡“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他这里的“少”是不要过分的意思,而不是不要。
孙思邈还倡导夫妻间性生活要和谐,绝不可过度。他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劳神,劳神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一有。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即梦中与别人性交),损一而当百也。”同时他又强调性生活切不可过度,指出了过度的性生活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他说:“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他赞同长寿古人彭祖的话:“上士别床(夫妻分床),中士异被(同床分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说这是对于人能否长寿影响极大的问题。他还列举了许多事例来加以证明,他说在贞观初年有一个 70 多岁的农村老人去问他说:“我近来阳气(性欲)益盛,想与老婆同房,并且成功了。这么大年纪还能如此,是好还是坏?”孙思邈对他说:“这是不祥之兆。你不知油灯之火?油灯之火将息之时,必先暗而后明。明止则灯灭。你现在已 70 高龄,早当闭精息欲了,然而却青春突发(性欲强烈),这是一种反常现象,我很为你忧虑,你可要千万戒之。” 结果正是,过了 40 多天,这位老人就一命乌呼了。孙思邈以此告诫人们:“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他说:“纵情施泻,即是灯火将灭,更去其油,可不深自防所患。人年少时不知不信, 不能善行之,至老乃知,便已晚矣,病难养也。”那时,孙思邈的这些观念与现代内分泌与衰老的理论是一致的。现代的内分泌理论已经证明,性腺、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与人体生长发育的关系非常密切。性腺的分泌功能下降对人的衰老关系极大。孙思邈在 1300 多年前就认识了这一些,对我国人民的养生活动,是一个多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