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生物迷

三个红领巾,兴高采烈地走下山岗。一个手里夹着彩色蝴蝶,一个捏着蝗虫,一个提着小水桶,结束了一天的采集活动。

他们是三个“小生物迷”——青海西宁市第五中学的少先队员马国庆、许钦和陆斌。

  1. 鱼的“舵”和“桨”

一次,生物老师讲了鱼的形态和鳍的作用。星期日一大早,他们到小湖边抓小鱼。

回到家里,他们做起了有趣的实验:先把一条鱼的尾鳍剪掉,放在水里。这时候,鱼只能向前直游,不会拐弯了,这是鱼失去了“舵”,接着又把另一条鱼的左胸鳍剪掉,鱼只能在原地转圈圈,这是鱼失去了左“桨”。鱼鳍的作用真不小!

鱼在冰里能生活吗?冬天,他们把鱼缸放在室外,水结成冰,鱼不能游动了,只有嘴巴在一张一合。不一会儿,鱼嘴也快不动了。他们赶紧把鱼缸拿回屋里,冰慢慢化了,鱼又轻快地游动起来。这个实验说明:鱼冻在冰里, 短时间内不会死的。

  1. 激烈的搏斗

一次,许钦看到一只小黄蜂向一只蚂蚁袭来,蚂蚁抓住离洞口很近的一根野草,拼命地挣扎着。后来,蚂蚁咬住了小黄蜂。不一会儿,从蚁洞里出来一群蚂蚁,它们像拔河一样,一个拉着一个,把遇难的伙伴连同野草和小黄蜂一起拖进了蚁洞。蚂蚁真是团结互助、一致抗敌的小集体呵!

为了观察蚂蚁是怎样生活的,许钦挖来三窝蚂蚁,养在两个大口瓶里。他发现,在一个瓶里的一窝蚂蚁,整天忙忙碌碌,活动井井有条,喂给它们的小块食物,很快就搬走了;大块的,如果一只蚂蚁搬不动,它就用触角碰一碰另一只蚂蚁,互相通知,随后就来了一群伙伴,齐心协力往回搬。而生活在另一只瓶子里的一窝蚂蚁,就是另一种景象。它们争夺食物,互相咬杀, 乱作一团。一天一夜时间,瓶子里只剩下四只活蚂蚁了。看来,不同窝的蚂蚁是仇敌,不能生活在一起。

  1. 一条变两条

听说给鸡喂蚯蚓,可以使鸡鸭长得快、下蛋多,三个小伙伴挖来了蚯蚓。在生物老师的指导下,在泥土里掺上马粪和碎菜叶,喷上水,给蚯蚓创造了条件。

不几天,每条蚯蚓都下了许多“蛋”。怎么蚯蚓都是母的?他们去请教生物老师。老师说,蚯蚓雌雄同体,每条蚯蚓都可以产卵。老师还告诉他们, 蚯蚓有再生能力,如果把它的尾部剪去一小段,还可以再长出来。

他们又开始实验了:把蚯蚓的尾部切去一截,过了一段时间,新的尾部真地长出来了。把蚯蚓切成两截行不行呢!他们实验的结果:切成两截的, 有的长成了两条。蚯蚓的再生能力真强啊!他们现在喂养的蚯蚓越繁殖越多。

通过一年多的活动,三个小伙伴深有体会地说,生物界真是一个大“宝库”,每观察一种动植物,每做一个实验,都增长了不少知识。他们还要继续观察和实验,长大了去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