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把书本知识学活三个小“研究生”

在上海市自然博物馆门口,经常可以看到 3 个少年进进出出。他们是谁? 来这里干什么?博物馆有些学者诙谐地向他们打招呼说:“噢,‘研究生’ 来了!”

  1. 古化石的谜

原来他们是北京东路小学学生周文湛、周宏亮和吴鸣。

有一次,他们在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块奇异的石头,表面有象水草一样的黑花纹。爱动脑筋的周文湛问:“它是一块植物化石吗?”三人谁也回答不出,去问老师,老师也摇摇头。于是他们来到自然博物馆请教。老专家王惠基爷爷看过那块石头以后,说:“这是花岗石,不是化石。”

“那化石是什么样子的呀?给我们看看好吗?”3 个小伙伴求知的神态,真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啊!王爷爷被他们渴求知识的精神感动了,高兴地领他们去陈列厅,参观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化石,使他们大开眼界。他们边看边问:“猛犸象化石能复活吗?”“1000 多年前的古莲子,不是开花了吗?” 最后,他们要求王爷爷允许他们常来这里请教。王爷爷笑笑说:“好呀!不过,你们要把功课学好。”

  1. 小小“研究所”

在王爷爷的鼓励下,他们经过奋发努力,都取得了优秀的学习成绩。可他们并不满足,立志要做王爷爷那样有学问的人。于是,每逢星期六下午, 他们准时去自然博物馆,借阅图书资料,学做标本。王爷爷看见他们这样爱学习,肯研究,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周文湛家住房比较宽敝。于是,3 个人在他家成立了一个“小小古生物研究所”。每天一放学,他们就来这里搞“科研”。

一年多来,他们阅读了《化石》、《生物进化论》等近百本书和杂志, 积累了 50 多种资料和图片。他们还省下零用钱,去复印借来的资料。

我们在周文湛家,看到他们绘制的各种古代生物挂图。周宏亮指着墙上挂的恐龙图说:“这是山东龙、霸王龙,那个是剑龙⋯⋯”这些图把恐龙画得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哪像是出自 3 个同龄者——12 岁小学生的手啊! “研究所”还在校内招收到“研究生”,开展了几次学术讲座活动。全

校掀起了钻研古生物学的热潮。3.始祖鸟会飞吗

书,是知识的窗子。3 个小伙伴书看得越多,视野也越广阔,头脑也变得复杂起来。

有一次,两个小伙伴绕着始祖鸟会不会飞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一个说:“它有翅膀,能滑翔,会飞⋯⋯”一个说:“它身子重,不会飞⋯⋯ 这种用四肢行走的鸟,是美化了的爬行动物。”原来,这个问题,古生物学家已经争论了 100 多年,至今没有结果。吴鸣没有卷进争论的激流,他认为说话要有证据——可靠的论据。在证据不足时,宁可沉默。是呀,他们正是在学术辩论尝试中,培养锻炼自己分析论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