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习的韩晓征

韩晓征是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三年级(三)班的学生、少先队大队长, 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下面介绍晓征的几个小故事。

1.认真思考

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里有这样一道填标点符号的题目: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不动脑筋()仔细想想()那是不行的

()。”5 个空白中,4 个都好填,只有“脑筋”二字后面的()空着,该怎么填呢?她停下笔,想得出神。左思右想,她认定不应填什么标点。再想想, 是老师出错了题吗?不会。那么,会不会是老师有意考我们一下呢!这时许多同学都交了卷,晓征却还在冷静、仔细地分析着。你瞧,“不动脑筋”的“不”字,不仅管着“动脑筋”,还管着“仔细想想”呢。如果填上标点, 句子的意思就前后矛盾了。她判断以后,就决心不填任何符号。

结果,全班同学只有她一个人答对了。老师表扬了她。2.多看多写

一次作文课,老师挂起一幅画:两个小同学冒着雨给老师送伞。老师让同学们讲述这幅画。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将这幅画一部分一部分做了描述。最后,老师

问大家:“谁能把整个画面从头至尾地叙述一遍?”晓征站了起来。她讲得绘声绘色:“⋯⋯雨还在下着,校园里漆黑一片,唯独教研室的灯还亮着。小刚和小红拿着雨伞,踏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来了。他们借着灯光的映照,看到李老师还在紧张地工作着,就把伞悄悄地放在门旁。他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风雨中了。”

说到这里,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示意她坐下,可是聚精会神的晓征没有看见。她望着画面左下角的鲜花,用拟人的手法接着说:“花坛里的朵朵鲜花,在微笑着点头,目送着那两个热爱老师的孩子。”

晓征为什么能描述得这么出色?原来,她看了许多课外书,象《杨朔散文选》、《希腊神话故事选》⋯⋯甚至连一些唐诗、宋词,她都能背出来。更重要的是,她看书不是追求故事情节,而是用心学习写作方法,并把

有用的词汇记在小本本上,还经常运用它们。熟能生巧,她就慢慢地运用自如了。现在,晓征的作文有几篇已经被学校列为范文了。

3.达到标准

区里颁布了三年级的体育锻炼标准,规定投掷垒球要达到 13 米。晓征因

为个头小,臂力差,只扔了 6 米。她不泄气。在冬天,她迎着凛冽的寒风, 举着沉甸甸的垒球,练得手臂酸痛。她想:“将来,我们接班时,得有强壮的身体呀!”就继续练下去。为了增加臂力,她每天还坚持练 60 个俯卧撑。

l个月后,她来到测验场,举起垒球,使劲朝前投去。哈!投过了 15 米,终于达到了体育锻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