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于公元前五二五年左右出生于雅典,公元前 456 年客死西西里。他在少年时代经历过僭主暴政,成年时适逢希波战争。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勇敢地投身到抗击波斯入侵者的斗争之中,参加了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海战等。正因为此,他为自己写了这样一个墓志铭:
雅典人埃斯库罗斯,欧福里翁之子,
躺在这里,四周荡漾着杰拉的麦浪;</PGN0043.TXT/PGN>马拉松圣地称道他作战英勇无比,
长头发的波斯人听了,心里最明白。由此可见他浓烈的爱国情。
埃氏开始创作悲剧时,希腊悲剧尚处于形成时期。他对悲剧的定型和发
展起了关键性作用。他最早引入了第二位演员,使剧中人物直接产生戏剧的要素——冲突;他首先注意塑造人物形象,开始突出戏剧对话的作用。同时, 他还创作了一系列悲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永为后人的楷模。正因为此,后人称之为“悲剧之父”。
终其一生,埃斯库罗斯共创作了七十部(又说七十九部)悲剧,另外还有许多“萨提尔”剧。他的作品在公元前四八四年首次在戏剧比赛中获奖, 其后又曾十二次获得优胜(死后还得过四次奖)。现存作品共有七部,即《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其中后三部是现存唯一的三联剧,总名《奥瑞斯提亚》。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差不多都是用三联剧形式写成。三联剧采用互有关连的三个故事为题材,第一剧在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同时提出新的问题,留待下一剧解决,第二剧也是如此,第三剧则往往传达作者的结论。埃斯库罗斯的第三剧通常都是大团圆,与其他悲剧诗人不同。他的作品,除《波斯人》等极少数外,其余均选自神话题材。
埃斯库罗斯走上戏剧创作之路,据说是受之于天命:童年时代,他在乡下看葡萄园时在葡萄树下睡着了,梦中感到酒神命令他从事悲剧创作。睡来后他尝试了一下,结果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成功。又据古人的说法,埃氏写作多凭灵感,往往在酩酊大醉的情况下信手写作悲剧,有如我国的李白所说的斗酒诗百篇。索福克勒斯据说就这样评论过埃斯库罗斯:“他做他应当做的, 但是做了也不知道。”这些传言虽不一定可靠,但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埃氏的情况。埃氏具有一种别人难以匹敌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读他的作品, 你首先感到的是一种逼人的激情,感到一种真正的悲怆力量和奇特的美妙之处。他的作品有一种超凡的才气,诗文庄严而富有浪漫气息,雄伟有力,想象力丰富,比喻华美而生动。埃氏善于用抒情诗叠积而成一种紧迫感,使剧中某些场景剧力万钧。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一些雄伟的人物:神和传说中的英雄。一般说来,剧中人物性格变化不多,刻划不深,但有些人物,如普罗米修斯,鲜明生动,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与所处悲剧形成时代有关, 埃氏作品情节和结构一般较为简单,《乞援人》和《波斯人》等根本没有什么情节,但是他的天纵奇才及优美的抒情诗句弥补了这一切,使这些作品自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统一。
埃斯库罗斯现存的七部作品各有特色。《乞援人》是叙述一个求援的妇女,在危急的时刻所唱出的一首很长的抒情歌曲,富于想象,奇妙而优美。
《波斯人》是现存唯一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悲剧作品,主要是讲波斯王大流士一世之子塞耳克塞斯不甘心波斯所遭到的失败,召集大军再攻希腊, 一去不复返。太后托萨忧思成梦,梦见波斯人再遭败绩。该剧充分表现了雅典城邦成长时期希腊人所具有的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七将攻忒拜》以英雄传说中的拉布拉科斯系统为背景,描写了三代人之间互相残杀的悲剧:俄狄浦斯虽屡为人民造福,却仍逃脱不了杀父娶母的命运, 悲痛惊恐之下自刺双眼,王位落到了两位儿子手中。依照约定,哥哥先做了国王,但在任期期满后却不把王位交给弟弟,反把弟弟驱逐出忒拜城。弟弟借助于别国的力量前来攻打忒拜,久攻不克后选定七人强攻。决定性的战斗发生在兄弟二人之间。经过一番苦战,哥弟二人同归黄泉。该剧烽火连天的战争气氛非常浓厚,人物刻划质朴有力,在古代就深为人们赞赏。喜剧诗人阿里斯托就称这是一出“充满了战斗精神的悲剧”,“每一个看了那出戏的人都想当兵打仗”。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奥瑞斯提亚》可谓埃斯库罗斯才能的最充分的体现。《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其《普罗米修斯》三联剧之二,剧的情节取自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天火赐予人类的故事(另二剧分别为《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和《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奥林波斯众神中的一个小神,曾帮助宙斯推翻了其父亲克洛诺斯。宙斯“一登上父亲的宝座, 立即把各种权利送给了众神,把权力分配了;但是他对于可怜的人类不仅不关心,反而想把他们的种族完全消灭。”众神均不敢反抗,唯有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并教给人类各种技术,尤其是盗取天火赐予人类,使人类有了智慧和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危险的技能。狂怒的宙斯命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钉在高加索风雨侵蚀的峭壁上,让饿鹰每天去吸食他的肝脏,并逼他把所掌握的宙斯将被推翻的秘密讲出来,但是普罗米修斯勇敢地顶住了这一切,毫不屈服。
普罗米修斯题材本就很大,加之主角被缚无法动弹,动作少,结构比较简单,因而创作难度很大。埃斯库罗斯借助其“浩瀚”和“有翅膀的”丰富想象力,运用其高超的创作技巧,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荒凉的山岭,沧海的波涛,广博的星空,柔柔飘堕的雪花,轰轰作响的风雷,地裂天崩,地动天摇,这些惊人的宏伟景色,都是为了突出宏大的主题。作品从普罗米修斯被缚开始,逐步揭示出普罗米修斯所受的磨难及其受难之因:
明朗的苍空,迅飞的飙风, 滔滔的长川,欢笑的波澜,
抚育万物的地母,洞烛万象的日环! 我向你们呼吁,请你们看,
我,一尊神,受到众神磨难!⋯⋯ 哀哉哀哉,我呻吟嗟叹,
为了今日、来日的辛酸。向天涯,我望穿慧眼, 苦难的救星在何方灿烂?
然而,普罗米修斯向合唱队叙述自己的过去和冤屈,并不是想求得别人
的怜悯。他毅然决然地回绝了他的岳父、河神俄刻阿诺斯的劝降,虽身处逆境,却对同样遭到不幸的伊娥充满同情。
任电光的曲折栏杆 把我的骨肉摧残; 任疾电把碧空震撼; 任暴风吹乱天蓝;
任狂飙把大地根基掀翻;
任海上波浪卷起狂澜,</PGN0047.TXT/PGN> 把天上星辰的轨道扰乱;
任难逃的劫数的旋滩把我的肉身狂身,
沦入塔塔洛斯的深渊:⋯⋯
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性的唯唯诺诺。
我宁肯被缚在崖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今日是我,明日轮到他受灾。
埃斯库罗期还通过对比等手法,侧面烘托出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火神对普氏心怀同情,却又不得不奉命捆绑他。威力神和暴力神狐假虎威,作恶多端。神使赫尔墨斯秉承主子意志行事,一副奴颜卑膝状。普氏的对手宙斯虽没出场,但他的暴虐、刚愎自用及外强中干暴露无异。
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合唱队充当了第三角色的任务,具有重要地位。一如埃氏的其他作品,这些合唱歌曲都写得很有特色。埃氏笔力之豪迈,描写之生动,思想之深刻,由此可见一斑。
这一剧作反映出民主时代希腊平民反抗暴政的社会现实。普罗米修斯这一为了人类和真理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千古流芳。
《奥瑞斯提亚》三联剧标志着埃斯库罗斯悲剧的最高成就,也可以说是古希腊戏剧中一部最成功的作品。该剧题材取自英雄传说中的阿特柔斯系统,描述的是迈锡尼宫廷政变和亲仇相杀的悲惨故事。根据传说,迈锡尼王佩洛斯的两个儿子阿特柔斯和忒耶斯提斯结成了怨仇。起初,忒氏奸污了阿特柔斯的妻子,并带走了他的孩子普勒斯提涅斯。普氏长大成人后奉忒氏之命去杀自己的生身父亲阿特柔斯,反被阿特柔斯所杀。阿氏在了解事实真相后怒火中烧,新仇旧恨交相迫,就愤而杀死忒氏的两个儿子,把他们制成丰盛的肉宴,假意地请忒氏来做客。忒后在宴会后呕吐不已,吐出了自己孩子的肉。他发出诅咒,一定要进行报复。正像相信命运那样,希腊人相信诅咒, 认为亲人相残必定会祸及后人。后来,报应果然出现了。
阿特柔斯之子墨涅拉俄斯因自己的妻子、古希腊最著名的美人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而怒火中烧,就和自己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一起与其它一些希腊城邦结盟,远征特洛伊人的都城伊利昂。为了平息神怒,以利行军,身为联军统帅的阿伽门农狠心地把自己的女儿伊菲格尼亚献上了祭台。此事大大激怒了他的妻子克吕泰墨斯特拉。十年之后,希腊人历经苦战夺取了伊利昂,阿伽门农班师回国。然而,他绝对想不到,迎接他的竟是杀身之祸。
三联剧中的第一部《阿伽门农》描写的就是阿伽门农回宫后被其妻子及其姘夫埃癸斯托斯杀害的故事。克吕泰墨斯特拉是埃斯库罗斯所刻划的人物形象中最有声有色的。她威严可畏,阴险毒辣,意志坚强,敢作敢为。她是
一位很有特性的反面人物,剧作者对她有着某些同情。伊菲格尼亚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女孩啊
她的紫色袍裾洒落地面,
她的双眼向每个献祭人,</PGN0049.TXT/PGN> 射出一绪目光向人乞怜,
仿佛要向他们诉说当年: 她在父亲宴客的筵席边, 曾多次歌唱于宾客面前; 那少女的贞洁歌喉连绵, 直到她爱父奠酒第三遍, 唱着赞美歌儿为父亲祝愿。
阿伽门农杀女出征前的这一悲惨的一幕一直萦绕在克氏脑际,她决不能善罢干休!她固然畏惧与人通奸之事被人发现,但阿伽门农毕竟是他的丈夫。在迎接丈夫凯旋归来时(当时她不知道丈夫已知道她的不贞),她曾这样说:
在围攻特洛伊的日子里,
谁能像我一样理解我忍受的漫长岁月的苦楚?一个茕独的妇人深居在孤寂的屋里,
形影相吊,没有爱人的胸怀可偎抱—— 这是会使人发疯的寂寥!⋯⋯
我——愁思绵绵不断,
泪如泉涌,最后流尽,不遗一滴, 我终夜不眠的眼睛,
向着为你点燃的烽火哭泣不尽, 黑影生起,黯然无光;
可是音讯杳然,茫茫不见归期,
睡着时,梦寐中为蚊蚋嗡嗡声惊醒,
见到你恐怖万状!长夜冥冥无尽!</PGN0050.TXT/PGN>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
这段话虽有虚假的成分,但也不乏真情实意。然而,随同阿伽门农而来的还有一位卡珊德拉,年轻而漂亮的侍妾。克氏的心凉了,旧恨之外又添新妒。终于,她下手了,杀死了阿伽门农。一同死去的还有卡珊德拉。
卡珊德拉是《阿伽门农》的剧中的另一女性形象。她是一位失去了家园的特洛伊女俘,随其主子回到了迈锡尼。她预知自己和阿伽门农所要遭到的命运,却又无力改变。“日子到了,逃也枉然。”然而她没有退却,而是以大无畏的精神去迎接厄难。从这么一位弱女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阳刚之气。
埃癸斯托斯是忒耶斯提斯的第三个儿子,他有各种理由去杀阿伽门农, 并策划了这一暗杀;然而,暗杀是克氏独自完成的,他却连提起利剑的勇气也没有,只能在事后对着阿伽门农的尸体咬牙切齿。他的怯懦与克吕墨斯特拉的敢作敢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阿伽门农》的结构比较简单,但布局比较巧妙。该剧开始时比较平静,
守望人在房顶守望,随后歌队入场,由此引出引伽门农将要班师凯旋的消息和克吕泰墨斯特拉,为阿伽门农的登场作了准备。该剧具有一种累积的效果: 随着剧情的进展,无数的罪行越积越多,冲击着人们的神经;终于,隐隐的风雷爆发了,阿伽门农被其妻子杀掉了,戏剧达到了高潮。作为三联剧的第一剧,《阿伽门农》在剧尾通过歌队长和埃癸斯托斯的冲突引出了阿伽门农之子俄瑞斯提斯,很自然地为第二剧作好了准备。
《奠酒者》主要写俄瑞斯提斯杀母和埃癸斯托斯为父报仇的故事。在杀掉阿伽门农后,为了斩草除根,克氏又想谋杀幼子俄瑞斯提斯。在姐姐厄勒克特拉的救助下,俄氏逃脱了毒手。长大后,他得到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谕: 应以计谋和胆略杀母以报父仇。终于,他回来了,并如愿以偿。
与《阿伽门农》一样,《奠酒者》写的也是谋杀;奥瑞斯提斯同时扮演着前剧阿伽门农和克吕泰墨斯特拉这两个角色,既是从远方归来的还乡者, 又是作案人。该剧进行得很紧凑:奥氏携友直接上场,在父亲的陵前姐弟相认,和母亲相见,杀死埃癸斯托斯,继而杀母。《阿伽门农》中用的比喻比较多,阿伽门农的死就是用一张捕鸟的大网这个形象来说明的,同时日、月、星辰、天空、海洋、冬雪、五谷、黑夜里的信号灯等都出现在剧中;《奠酒人》中形象比喻较少,但更阴郁,如枯叶凋零的橡树林,流星,巨蟒,海怪等,与剧情很贴合。本剧有些场面写得很精彩,如姐弟二人在阿伽门农陵前相认,奥氏化装后和克氏的晤面等。合唱队在剧中仍起着很大的作用。
奥瑞斯提亚为父亲报了仇,然而诅咒的魔力仍未消失:他因杀母而受到复仇女神的追逐。这是《奠酒者》剧末的内容,由此也引出了第三剧《复仇神》(又译《降福女神》)。在阿波罗的指点下,无处藏身的奥瑞斯提亚逃到了雅典城雅典娜神庙。该剧引人之处在于雅典娜组织的元老院法庭的审判。复仇神称她们之所以折磨奥氏是因为他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奥氏称克氏杀死了她的丈夫即他的父亲,理应当杀。奥氏责问她们为什么不追究克氏的罪责,她们称“她跟她所杀死的男人没有血缘亲属关系”。在激烈的辩论后, 法庭举行投票,结果支持奥的杀母行为和反对他的杀母行为的票数一样地多;最后,雅典娜把她自己关键性的一票放在赞成奥氏一边,奥氏得以无罪赦免。这一剧的意义主要在社会学方面。复仇女神是旧的母权制的维护者, 赞成血债用血偿还;雅典娜和阿波罗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秩序:父权制。奥氏的被赦免意味着父权制的胜利。
埃斯库罗斯的剧本均以大团圆结束,《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最后获得了解放,《埃瑞斯提亚》则以复仇神转化为降福神、光明再现人间告终。这有点不合悲剧精神,却是埃斯库罗斯独特的悲剧观的反映:悲剧应能给人以教益,人间重要的是中庸和谐。
《埃瑞斯提亚》三联剧结构之巧妙、诗歌语言之精美、笔力之强劲、人物形象之鲜明、想象力之丰富,都达到了化境。正因为此,该剧自古以来就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