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

在古希腊诸文学形式中,伊索寓言可谓最早传入中国的。明代末期,我国就出版了由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口述的译本《况义》,收录了二十二寓言; 1840 年,即鸦片战争爆发的当年,《意拾蒙引》刊行,其中收有八十一则寓言。其后,我国又有多种伊索寓言译本问世。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如“龟兔赛跑”,“农夫与蛇”,“狐狸和葡萄”等,收录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 为数亿中国人熟知。

《伊索寓言》的作者据说是一位名叫伊索的奴隶。就像荷马史诗的作者荷马那样,伊索自古及今都是一个有争议的名字。据各种很难说确凿可靠的资料,伊索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本是萨摩斯岛雅德蒙的奴隶,因才智出众颇得主人赏识,进而获得了自由。他以自由人的身份游历了当时的希腊各地, 曾在小亚细亚的吕底亚协助该国国王克洛索斯处理过一些繁难的政务,深受克氏的器重。后来,他作为克洛索斯的特使去德尔斐,被控亵渎神灵,为当地居民杀害。关于伊索,有着许多美妙的传说。有一次主人问他世界上什么最珍贵,他回答说:“天下善恶,国家安否,都决于三寸不烂之舌,所以舌是世界上最珍贵之物。”又问世界上什么最丑恶,他回答说:“天下战祸, 人间灾殃,都出于三寸不烂之舌,所以舌乃世界上最丑恶之物。”仅此一例就足以说明伊索的才智。后世古希腊人普遍相信伊索实有其人,正是他创作了千古流芳的伊索寓言。今人一般认为,伊索或许是个真实的存在,他(或别的假托他的名字的人)就像荷马之于史诗那样,把当时广为流传的寓言收集整理,奠定了今人所见伊索寓言的基本形式。

寓言在古希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是口耳相传的,后来才见诸于文字。在《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曾用下面的话形容他与赫克托尔之间的关系:“狮子与人之间没有信得过的盟约,狼和羊也没有共同的愿望”,这与后世寓言非常类似。生活在公元前八世纪末七世纪初的教谕诗人赫西阿德在其长诗《工作与时日》中完整地记载了一个寓言:

一只鹞鹰用利爪生擒了一只脖颈密布斑点的夜莺,高高飞翔到云层之中,夜莺因鹰爪的刺戮而痛苦地呻吟着。这时,鹞鹰轻蔑地对他说道:“傻爪,叫喊什么?现在你落入了比你强得多的人之手,你得去我带你去的任何地方,尽管你是一个歌手。我只要高兴,可以你为餐,也可放你远走高飞。与强者抗争是傻瓜。因为他不能获胜,凌辱之外还要遭受痛苦。”

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传说中的伊索创作或编写了《伊索寓言》。

现存《伊索寓言》共 有三百余篇,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生活在公元十四世纪初)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传抄本编订而成的。其中,有些寓言可能是伊索本人的作品或伊索生活时代的创作,有些是后世的作品,《公鸡和鹰》以下述话为结论:“这故事是说,我们的主反对傲慢的人,而给谦逊的人以恩惠”,显然是基督教产生后的作品。但是从总的看来,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的高超才干的反映。

《伊索寓言》主要以动物世界的生活为题材,借拟人化的动物故事来讽谕现实,几乎每一篇都通过鲜明的现象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方法,予人以启迪。它在文学艺术上和思想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从文学的角度看,它语言简炼生动,机智幽默,情节紧凑,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善于用很少一些文字说明高深的道理。比如《狐狸和葡萄》:

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还是酸的”。

(同样,有些人能力小,办不成就,就推托时机未成熟。)

全文(不算评语)只有四十个字,却生动而深刻地刻划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现象。《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寓言在艺术上可以说达到了十全十美的地步,以《农夫与蛇》为例:

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怀里。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本性,便把他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道:“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伊索寓言》可谓其中的典范。就思想上来说,《伊索寓言》可谓到处寓含着哲理:《农夫与蛇》劝告人们对敌人不要仁慈,《乌鸦与狐狸》警告人们不要为别人的虚情假意所迷惑,《龟兔赛跑》劝人们要戒骄戒躁,

《北风与太阳》表明说服比强制更为有效,《骆驼》说明认识源于实践,《两只青蛙》说明观察问题要全面周到,《农夫和他的孩子们》歌颂劳动制造财富,《蚂蚁与蝉》讽刺游手好闲,《狐狸和伐木人》说明对人要听其言观其行,《狐狸与豹》劝人重视智慧而不是仪表,《老鼠和黄鼠狼》劝人防止虚荣,《野猪和狐狸》说明应防患于未然⋯⋯读《伊索寓言》,你不仅可以获得艺术享受,尤其是可以在精神、思想上获得无尽的教益。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伊索寓言》,我们不妨全文引录其中的几个寓言:

《猫和公鸡》:猫捉到公鸡,想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把他吃掉。他先是指责公鸡夜里打鸣,吵人睡觉,叫人讨厌。公鸡说,他打鸣对人有好处,好叫人起来工作。猫又说:“可是,你和姐妹、母亲同居,伤天害理。”公鸡说: “这也是为主人好,可以多给他们生蛋。”猫无言以对,便说:“你有再多理由,难道我就不吃掉你吗?”

《北风和太阳》:北风和太阳争论谁的威力大。他们议定,谁能剥去行人的衣堂,就算谁胜利。北风开始猛烈地刮,行人把衣裳裹紧,北风就刮得更猛。后来,行人冷得厉害,又加上了更多的衣裳。北风终于刮累了,就让位给太阳。太阳先温和地晒,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裳;太阳越晒越猛,行人热得难受,就把衣裳脱光,跳到附近的河里洗澡去了。

《农夫的孩子们》:有个农夫,他的孩子们时常争吵。农夫多次劝说, 都说不通,心想须得用事实来说服他们才行,于是叫孩子们拿一捆树枝来。等他们把树枝拿来,农夫先是把整捆树枝给他们,叫他们折断。孩子们一个个费了很大力气,也折不断。接着,农夫把那捆树枝解开,给他们每人一根, 他们都很容易地把树枝折断了。这时农夫说:“孩子们,你们也是一样,团结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可是,你们争吵不休,就容易被敌人击破。”

《伊索寓言》对后世影响很大,莎士比亚、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都从中获得有益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