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志怪经典——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我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聊斋志异》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志怪小说创作的开始
在明代末期,山东淄川蒲家庄在一个富贵家庭里,家主名为蒲槃。蒲槃小时致力于学习,但是到了20多岁还未能考中秀才,所以弃书从商了。
后来,蒲槃到了40多岁都没有子嗣,便不再想积攒家业。于是蒲槃一面闭门读书,一面散其钱财,去周济贫困,建造寺庙,可能是他做的好事感动了天帝,蒲槃后来相继有两个儿子出生了。
1640年,农历四月十六夜间,蒲槃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看到一个披着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进了他妻子的内室,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块铜钱大的膏药,蒲槃惊醒了。
这时蒲槃听到婴儿在啼哭声,原来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在月光的照耀下,蒲槃惊奇地发现,新生的三儿子胸前有一块清痣,这块痣的大小、位置,和他梦中所见那个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药完全相符,蒲槃为他取名为“松龄”。
蒲松龄的远祖蒲鲁浑和蒲居仁,做过元代般阳路总管。高祖蒲世广是个廪生,曾祖蒲继芳是个庠生,祖父蒲生讷连秀才也未考取。祖父辈蒲生信,做过玉田知县。但是蒲松龄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已经败落了。
因为家境的衰败,蒲槃没有钱为蒲松龄请老师,便亲自教子读书。蒲松龄天性颖慧,过目不忘,所以在兄弟之中最受父亲的钟爱。
蒲松龄19岁初应童子试,便得到县、府第一的优异成绩。山东学道施闰章很赏识他。他对施闰章的知遇之恩,铭刻于心。进学第二年,蒲松龄就与同邑李尧臣、张笃庆等少年秀才结为郢中诗社。
与此同时,蒲松龄也开始了他对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创作,蒲松龄对民间传说故事,极感兴味。在1664年,张历友在《和留仙韵》之二中有句:
司空博物本风流,涪水神刀不可求。
君向黄初闻正始,我从邺下识应侯。
一对结客白莲社,终夜悲歌碧海头。
九点寒烟回首处,不知清梦落齐州。
从张历友这首诗中,已明显地透露了蒲松龄不仅爱好清谈述异,而且在这时已开始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创作了。
科举对蒲松龄并非是直上青云的阶梯。继少年进学初露锋芒之后,“三年复三年”的乡试,却成了他终身难以闯过的关隘。
1664年,蒲松龄读书于李尧臣家,他们“日分明窗,夜分灯火”,在一起专心致志苦读了几年书,但依旧没有考上。
在蒲松龄在三十一二岁时,应同乡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的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孙蕙请蒲松龄为幕宾,主要是因其为同乡可作亲信助手,蒲松龄才识过人,堪任文牍事,其中当然也有同情蒲松龄落拓不遇、家境窘迫的意思。
孙蕙、蒲松龄既是同乡,又是老相识,彼此没有什么隔膜,蒲松龄除代孙蕙作酬酢文字,草拟书启、呈文和告示之类,还常随孙蕙行役河上,或游扬州。蒲松龄对孙蕙体恤民苦,忤河务大员,因而受到弹劾,更是同情。
但是不久后,蒲松龄就厌倦了幕宾生活,思家甚切,不时流露愿归返故乡的情思。终于,在蒲松龄32岁这一年的秋天,他辞幕宾返回故乡了。蒲松龄在南方做幕宾的生涯只有一年,但对他的创作生活大有裨益。
首先,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远游,大开眼界,饱览风光,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性情。
一年间,蒲松龄对南方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也有所了解,这对他后来创作以南方为背景的志怪小说作品,如《晚霞》、《白秋练》和《五通》等显然是不可或缺的。还有《莲香》就是作于南游期间。
其次,幕宾生涯使蒲松龄有机会接触封建官僚机构的各色人等。可以说,幕宾一年使他深入到封建官府心脏,熟悉了其中种种内情,这就为他后来在志怪中描绘、揭露官场的弊害生出各种新巧的构思打下了厚实的生活根基。
再次,在作幕宾期间,他还得以接触了南方一些能歌善舞的青年女性,如顾青霞、周小史,蒲松龄都有诗歌咏过她们。在《伤顾青霞》一诗中对这位歌女的不幸早逝,寄以深切的同情和哀伤。
另外,一年作幕使他收集了大量创作素材。在蒲松龄所写的《感愤》诗中写道:
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
新闻总入狐鬼史,斗酒难消磊块愁。
这不仅表明蒲松龄写作志怪小说时间较长,也说明他积累较多。《巧娘》篇末注明是“高邮翁紫霞”提供的材料。诗中把“狐鬼史”与“磊块愁”联系起来,说明这时作者从南方返乡后,对于志怪小说的创作,已经有了明确的创作意图,是作为“孤愤”之书来写作了。
在蒲松龄创作志怪小说的过程中,他为了收集创作素材,在柳泉边,搭了一个茶棚,凡是进来的人是不收银子的,捧上一壶茶坐下来和客人闲谈,他就专门问一些奇闻逸闻。
1679年,40岁的蒲松龄应同邑毕家聘请,设帐城西西铺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也就是在这年,蒲松龄将自己长期以来所写的志怪小说初次结集,取名为《聊斋志异》,刑部侍郎高珩为之写序,阐述该书之特点和价值。
这时,蒲松龄的艺术才华和《聊斋志异》的价值已受本邑名流所注目。《聊斋志异》结集面世之后,尽管蒲氏一方面为生计所迫,仍坐馆毕家。
来到毕家后条件好了,有石隐园的美景,有万卷楼的藏书,再加馆东的支持,他决心续写完成这部巨著《聊斋志异》。从此他便集中业余的精力投入到收集素材与构思创作中。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终于完成了《聊斋志异》。
[旁注]
膏药 中药五大剂型,即丸、散、膏、丹、汤之一,是我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
廪生 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代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代初期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每人月给廪米6斗。清代沿其制,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
庠生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童子试 即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在唐宋时称“州县试”,明清时期称“郡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县试考试合格后才可应府试。府试合格方可参加院试。院试合格后称“秀才”,方可进入官学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
乡试 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期称“乡贡”、“解试”,一般在8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明清两代定为每3年一次,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幕宾 明清后也称为“幕友”,在清代又出现师爷的称谓。他非官非吏,无品无位,只是受聘于幕主官员的佐治人。后来,幕宾又指官府参谋顾问人员。
刑部 古代官署。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
侍郎 古代官名。汉代是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时期,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3年称“侍郎”。自唐代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阅读链接]
蒲松龄的同乡好友王士祯对《聊斋志异》特别喜爱,给予极高评价,并为其作评点,甚至准备用500两黄金购《聊斋志异》的手稿而没有如愿。
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书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就这样,写成了这本书。书中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