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戏曲舞台

秦淮地区是我国戏剧音乐的发源地之一,造就了许多著名的戏剧音乐家。

六朝时期,“清乐”盛行于南方各地。清乐又称“清商乐”,是在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的基础上,继承了相和歌的传统发展起来的。

吴声常用箜篌、琵琶和篪的小编制乐队伴奏,也可用一件筝伴奏,自弹自唱。

《乐府诗集·上声歌》记载:

初歌《子夜曲》,改调促鸣筝;

四座暂寂静,听我歌《上声》。

这首诗集反映了六朝时期秦淮人用筝自弹自唱的生动诱人的情景。

西曲是用筝和铃鼓伴奏,歌者站在伴奏者身边演唱,称为“倚歌”。

西曲在当年秦淮两岸官贾大族园墅和民间酒肆中非常流行。它往往有多段歌词,可组成分节歌,也可由若干首歌曲连接起来构成组曲的形式,进行歌乐伴舞。

据记载,清商乐采用的吴声、西曲,多为五言四句一曲,比较整齐,也有少数歌词是长短句的。

西曲中还有一种舞曲,当年秦淮、青溪沿岸豪门大族中常有表演。它往往有数段歌词,可组成分节歌,也可由若干首歌曲连接起来,构成组曲的形式。

清商乐中有一部分大型乐曲称大曲或清商大曲,结构颇复杂,是唐代大曲的前身。

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开头有4段至8段器乐演奏的序曲;中间是全曲的主体,由多段声乐曲组成;结束部分又分几个器乐段,这部分可以是多件乐器合奏,也可由一支笛子独奏。

清商乐不仅深受南朝时期历代皇帝的喜爱,在皇宫、士族府邸中流行,广大民众也喜爱表演传唱,它随着秦淮河到处流传。

东晋时期和刘宋初期,清商乐以东晋恒伊创作的笛曲《三弄》最为著名。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之子王徽之在秦淮河青溪交接处偶然与恒伊相遇,王徽之便请求恒伊演奏。恒伊即兴吹奏了《三弄》。

从此,这支乐曲广为流传,后被琴家吸收,改编为著名的琴曲《梅花三弄》。

汉魏六朝时期是琴曲创作的全盛期,这时琴不仅是一种独奏乐器,而且是相和歌乐队中的重要伴奏乐器。在秦淮地区琴最为流行,豪门望族绝大多数都“彻琴瑟”。

当时在秦淮从事琴曲表演和创作的很多,这时期及流行后代的著名琴曲有《胡笳十八拍》、《小胡笳》、《高山》、《流水》、《幽兰》、《古风操》等。

《幽兰》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最早是楚调中的著名歌曲。梁代时期,柳恽曾有“清夜促校奏《幽兰》”之句。六朝时期《幽兰》在古秦淮一带传播,并用筝来进行演奏。

宋元时期,“宋词”或称为“小唱”,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歌曲形式。秦淮地区流行的著名词曲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扬州慢》、《凄凉犯》等。

宋代以后,秦淮地区流行一种民间歌曲鼓子词,它是一种常在街市里表演的说唱音乐,流行的有《金陵府会鼓子词》、《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等。

宋代晚期,秦淮地区开始流行南戏。南戏是在浙东一带的民歌、曲子基础上发展成的一种民间戏曲,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宋元时期,除了南戏,杂剧在秦淮地区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戏曲。那时,杂剧已经有了旦、孤、末等多种角色,演唱时用鼓、板伴奏。

秦淮地区聚集了一批著名的杂剧表演家,有杜妙隆、樊香歌、平阳奴等。

元代秦淮除了南戏和杂剧盛行以外,还有一种散曲也是艺人常唱的歌曲。散曲是元代文人在杂剧、南戏盛行以后,利用其只曲或套曲的形式创作的一种艺术歌曲,一般常是些山水景色、风花雪月等内容,所以多是为高官显贵或文雅之士服务的。

唱散曲很方便,不分场合地点,随点随唱。当时用马尾作为弓拉奏的胡琴也产生了,为戏曲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明代朱元璋时期,秦淮地区每年元宵灯节都要燃放春灯、烟火。到时,春灯画舫、杂耍鼓吹、戏曲表演盛况空前。

明太祖朱元璋喜爱戏曲,积极倡导戏曲活动,并设有专门培养伶人的教坊司衙门。平日秦淮的戏曲音乐活动更为普遍,尤为突出的是河中穿梭往来,演唱民间小曲的船只,两岸河房珠帘更是笙箫歌声达旦,一派歌舞升平景象。

明代演唱民间小曲最为普遍,这是一种在各地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曲形式,至清代乾隆前后,小曲开始向说唱音乐过渡,这个时期江南的小曲又专称为“小唱”,当时,秦淮小曲一般只唱不说,伴奏乐器有琵琶、三弦、月琴、檀板等。

明清时期,秦淮地区流行的剧种繁多,其中有一种说唱音乐“弹词”和鼓词。至清代乾隆年间,弹词在秦淮、扬州等地区发展很快,已产生了由开篇、诗、词、赞、套改、篇子等组成的大型形式,有的还吸收了一些戏曲的唱腔。弹词的伴奏乐器除了琵琶外,还有三弦、扬琴。

起源于明代安徽凤阳的以演唱为主的汉族民间歌舞花鼓,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秦淮、扬州一带,其表扬形式一般是男女两人击鼓敲锣跳舞演唱,还有一人拉胡琴伴奏。

明清时期,为了适应民间婚丧喜庆、宗教节日及其他典礼场合的需要,在各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了多种风格特色的民间器乐合奏,如鼓吹、吹打、十番、弦索等。

后来产生了用鼓、笛、木鱼、板、钹、小铙、大铙、大锣、铛锣等器乐合奏,名“十番”,当时在秦淮地区非常盛行。

明代流传的昆腔至清代称为“昆曲”,明清两代秦淮有大量专业的昆曲艺人,这些演技精湛的艺人创造了当时秦淮地区冠绝一时的戏曲表演。

清代光绪年间,京剧开始盛行,王公大臣、贝子、贝勒精于音律,长于戏曲者不胜枚举。受此影响,秦淮地区京剧盛行,成为这里的主要剧种。

除了京剧以外,清代很多地区的说唱和歌舞也向戏曲形式过渡,形成了各种独特艺术风格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剧种,如黄梅戏、花鼓戏、锡剧、扬剧、评剧等,这些剧种和曲种在秦淮地区都多有反映。

[旁注]

相和歌 汉代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音乐。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

筝 又称“古筝”、“秦筝”,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故被称为“古筝”。古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古筝名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等。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词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人郭茂倩所编,主要辑录汉魏至唐、五代时期的乐府歌词兼及先秦代至唐代末期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收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铃鼓 又称“手鼓”,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民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省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铃鼓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古琴 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由此,古琴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檀板 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打击乐器,因用紫檀木制成,故称“檀板”。大约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檀板在隋唐时期得到广泛运用,唐代以来的檀板,由9块或6块长方形木板组成,前后板彼此撞击而发音,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伴奏,可以起到加强节奏的作用。

花鼓 我国民间一种歌舞。花鼓的表演形式通常是一男一女,男执锣,女背鼓,以锣鼓伴奏,边歌边舞。花鼓的曲调是在当地小调和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流畅,节奏鲜明,富有歌唱性和舞蹈性。

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我国古老剧种之一,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扬剧 发源于江苏扬州,成熟于上海的戏曲剧种。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原名“淮扬文戏”,后称为“淮扬戏”最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阅读链接]

明代末期,秦淮有位安徽珠宝商,为了摆阔气,一次在秦淮河畔搭起两座戏台,高价聘请当时很有名气的“兴化”和“花林”两家戏班子,对台同时演出《鸣凤记》。

当演至“河套”一折时,兴化班的观众都转过身去看华林班的演出。原来华林班扮演严嵩的主角李伶,奸相演的逼真,笔兴化班的主角马伶更高一筹,不断博得观众的喝彩称赞。

马伶见状,自觉愧不如人,未等戏散就离去了。

3年后,马伶重新回来扮演严嵩一角,不仅外部造型、动作十分酷似,而且还把其内心活动刻画得惟妙惟肖,观众都十分佩服。李伶也十分佩服,自叹不如,遂拜马伶为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