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艺纷呈的夫子庙泮宫

泮宫指古代的学校。明清时期各府州县的学宫正门内大都建有“泮池”,养着红鲤鱼,隐喻鲤鱼跳过龙门,就能成龙。

秦淮夫子庙前自然也有泮池。过去夫子庙泮宫广场是个异常热闹的地方。

清代初期《画舫余谭》记载:

起泮宫前,至棘院为止,值清明日,百戏俱陈。如解马、奇虫、透飞、梯打、筋斗、吐火、吞刀、挂跟施腹、三棒鼓、十不闲、促狭相声、鼻吹口歌、陶真、撮弄。凡可视听者,翘首仰颈,围如墙。

这个记载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夫子庙前百戏陈杂的场面。夫子庙泮宫广场是个千奇百怪、包罗万象的广场。江湖上称道的“金批彩挂”都在这里有所体现。

“金”江湖上指相面算卦,“批”是说唱,“彩”是变戏法,“挂”是卖艺。

俗语说“金批彩挂,全凭说话。”表演艺人全仗一张利口,引人入胜,行话叫“铺钢”。过去走南闯北到处流浪的走江湖者不下数十百种,师徒相传,各有门户,各有行话,名为江湖“切口”,行话叫“春典”。

这些江湖艺人齐聚秦淮夫子庙。尤其是年节假日,夫子庙游人更是接踵而至,泮宫内外人山人海,人如潮涌。

泮宫广场露天杂耍尤为诱人,有武艺、马戏、魔术、鼓书、说书、相声、木偶戏等,吸引着大量游客。

泮宫广场习武摆场的几乎大小十八般武艺俱有。

小十八般有使刀、枪、剑、戟、棍、棒、槊、锐、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等冷兵器的;

大十八般即使用弓、弩、枪、剑、刀、盾、斧、锏、钺、鞭、挝、戟、殳、叉、耙头、绵绳套索、打拳等。武术表演的场面最吸引人,观看者往往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习武卖艺的有单人和集体之分,大帮3人至6人,设场表演。表演前通常要说一套生意口把观众吸引住,同时作揖打躬说好话,做好铺垫后,表演就正式开始了。

泮宫广场的魔术表演也很吸引人。我国古代称魔术为幻术,俗称“变戏法”,魔是从外国传入的,汉代张衡曾在《西京戏》中描写道:“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箕”。史料记载,清代民间幻术已达300多套,技术日臻精美。

夫子庙的魔术远近闻名,魔术大师张慧冲就是在夫子庙表演魔术的名手。夫子庙当年表演的魔术足有几十种,如唐代段成式描写的“画龟变活、立刻开花”等传统节目,以及箩圈取物、古彩戏法、口喷火团、口吞铁球、喉插宝剑等,尤受游客欢迎。

吞铁球和插宝剑看来十分吓人,表演者能把整个铁球吞咽下,头仰起嘴张开后能把一把剑直插入喉中,然后收钱,直至钱敛的差不多了再抽出来,观者无不惊心动魄。

口喷火同样令人惊骇,表演者先用锯末塞在口内,暗中把火种混入,然后用扇子朝口扇,片刻烟雾缕缕从口中冒出,后即喷出一团团火来。

木偶戏同样是夫子庙泮宫广场吸引人的表演。木偶戏也称“傀儡戏”,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已有2000多年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木偶戏的技术已经十分高超了。

唐代梁鳇所作的《傀儡吟》,写出了我国木偶戏的高超技艺:

刻木牵丝做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夫子庙木偶戏多在露天搭台掌篷演出。提线木偶南京人又称之“吊吊戏”,表演艺人在泮宫广场的一角用大白布围成篷圈,圈外隔以绳网,圈内搭伸出式小台,三面是观众。

小台分前后两部分,中间用齐腰高的木屏风隔开。后台较大,是操纵表演的场地。屏风两边是门,人员从此进出。

台上右首坐文场一人,能同时演奏用简易机械牵动的大锣、小锣、钹等,还能拉奏京胡、二胡或吹唢呐笛子;左首坐武场一人,敲奏大小鼓、板鼓、檀板等,还为木偶配音。开场时锣鼓喧天,诱引得游人花钱进圈观看。

后台共有4人至7人上下手演员,操纵着40多个人物和动物木偶。

演出的内容多是传统剧目,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聊斋》、《包公案》等系列剧,还有《猪八戒招亲》、《沉香救母》、《水漫金山》、《唐伯虎点秋香》、《杨家将》、《呼家将》以及各种生活小戏,丰富多彩,洋洋大观,剧目足有100多出。

夫子庙广场可说是南北民间木偶戏的汇集之区,不仅剧目丰富,内容广泛,形形色色的木偶更是形象逼真,色彩斑斓。

木偶演出各具特色,效果逼真,如在《大名府》表演中,木偶能惟妙惟肖地跳红绸舞,表演杂技的木偶还能顶坛子、互相交换耍盘子,抬脚举手配合默契,令人叫绝。

在《聊斋·画皮》故事中,当恶鬼变成美女时,还可见烟雾缭绕,效果音响配合得很逼真。当木偶喝茶饮酒、挑担浇水时,都能见到清水滴滴。

夫子庙广场前的相声表演也别具一格,为了招徕观众,艺人手拿粉袋用白粉在地上徐徐画字,那郑重其事的神态,真像在给皇上拟诏书,引得游人深感奇怪,驻足凝视。

一会儿只见地上出现了大大的“锡茶壶”3个字,游人莫名其妙,不禁读出声来“锡茶壶”。

艺人3个字撒完,独“锡”字少一点,艺人起来要走,游人不约而同地叫起来“少一点”!

艺人随即一转身,说声“在这里”,粉袋随即抛出,正落在这一点上,游人很快就被这场面吸引过来,越聚越多,艺人才捧哏逗哏一唱一和表演起来。

夫子庙广场还有西洋镜表演。西洋镜又称“拉洋片”,一般分大小两种。小型俗名“西湖景”,内容一半是风景画,一半是人物画,只能供三四人观睹。

这种洋片摊主能背着箱体到处流动,往街边巷口一停,摊主鼓钹一敲,人们很快就围了上来,都想一睹为快。

大型洋片有一辆客车那么长,一人高,下面是半圈形大木盒,开有二三十个供观看的孔眼。上面悬着六七尺高的布制画片,一般有8张,又名“怯八张”。

摊主置有特制的锣鼓架子,用绳子扯动,一只手脚操纵,顿时锣鼓齐鸣,边敲边唱,一手拉动洋片,更换画面配合述说。

还有一种不是画片而是类似机械化的活动人物,还有个小水箱子在流水,表演内容一般是《水漫金山寺》、《哪吒闹海》之类的历史故事。

西洋镜18世纪末就已在我国流行,清代顾禄在《清嘉录》记载:“江宁人造方圆木匣,中辍花树禽鱼之类,外开圆孔,蒙以五色玻璃,一目窥之……谓之西洋镜。”

清代西洋画未传入以前,夫子庙一带的西洋镜是中国镜,以民间画形式出现。后来在我国传统的民间绘画基础上,用这种新的绘画技法,使观众通过凹凸镜片看画时,增加深度层次和立体感,使观者感到如临其境。

除了习武、魔术、木偶、相声、西洋镜表演外,说书、马戏、杂耍、唱小曲等多种表演也是丰富多彩,精彩频出,其技艺令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视觉盛宴,游人可算是满足了眼福之欲。

[旁注]

清明 即清明节,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是在4月5号前后。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作为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时节。作为节日,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鼓书 也叫“大鼓”,大鼓与鼓书是我国曲艺曲种分类中一个类别的两种称谓,主要曲种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等数十种。主要流行于北方。表演形式大多为:演员一人自击鼓、板,配以一至数人的乐队伴奏演唱。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另有四胡、琵琶、扬琴等。

说书 我国一种曲艺,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代的讲史、元代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广义的说书包括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说书用的乐器最初用琵琶,后来改用三弦。除了三弦外,还有绑在右小腿上的“刷板”。

京胡 又称“胡琴”。我国一种传统拉弦乐器,是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京胡主要由琴杆、琴筒、琴码、琴弦和弓子等部件构成。琴筒呈圆筒状,琴弦的振动通过弦马传至琴筒,使筒内空气振动,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

板鼓 我国民间的一种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是我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板鼓是形体矮小的单面鼓,鼓身由5块较厚木板拼合而成。鼓皮用牛皮,张紧于整个板面直至底边为止。蒙皮的鼓膛部分又叫“鼓光”,是敲击发音部位。

锣鼓 我国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是戏剧节奏的支柱。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有了锣鼓的伴奏配合,能增强戏曲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清嘉录》清代苏州文士顾禄的著作,此书以12月为序,记述苏州及附近地区的节令习俗,大量引证古今地志、诗文、经史,并逐条考订,文笔优美,叙事翔实,是研究明清时期苏州地方史、社会史的重要资料。

[阅读链接]

夫子庙前除了武术、魔术、皮影戏等表演外,还有很多行医药摊在此摆设卖药,为夫子庙有增添了一份热闹。

李时珍曾在明代万历年间来到南京寻求出版《本草纲目》,他曾多次来到夫子庙涉足药摊铺,接触了很多药商河药农,了解到不少外国药物的行情,并在南京近郊找到了太子参、党参、何首乌等珍贵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