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美景的典雅瞻园

瞻园是南京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有600余年的历史,以北宋时期文学家苏东坡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

瞻园位于秦淮夫子庙西侧,面积约20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景点几十余处。

布局典雅精致,美妙多姿,有宏伟壮观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时期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完美呈现出一幅深院回廊,奇峰叠嶂,小桥流水,四季花香的美丽画卷。

瞻园蕴藏着几百年深厚的文化内涵。瞻园始建于明代初期,原是中山王徐达的西花园,被称为“魏公丽宅之西园”,因与位于集庆路鸣羊街原“凤台园”之称的“西园”相混,才将其易名为“西圃”。

清代嘉庆《江宁府志》记载:“魏国公第中西圃。盖出中门之外,西穿二门为堂,堂后为。当赐第初,皆织室……”可见,这个时候,瞻园空地还没有成园。

明正德年间,徐达的七世孙太子太保徐鹏举将其修成园圃。明万历中叶,九世孙嗣国公徐维志大兴土木,因山筑基,流引为沼,建堂造亭,挖池叠山,“购四方奇石”,自此,瞻园以石胜,成为瞻园的主要特色。

瞻园园内计有:伏虎、仙姑、明通、垂云诸石洞;有友松、倚云、长生、卷石、凌云诸石峰;还有石坡、梅花坞、抱石轩、老树斋、翼然亭等,集园林之胜。

1645年,瞻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清代乾隆帝巡视江南,游览此园,并御题“瞻园”匾额。

实际上,瞻园之名,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之,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瞻园的布局与建筑,乾隆回京之后,命工匠于西郊长春园中仿其风格筑一小园,并因其形如瞻园起名“如园”。

乾隆年间,瞻园进行了较大的整修,景观达到全盛时期。《瞻园图》记载:“层台累榭,甲于东南”,“仲夏寻胜迹,两邦名士醉瞻园”。王世贞、袁枚、姚鼐等名家学士,都曾在这里赏景饮酒,赋诗歌咏。

瞻园以山石取胜,假山为全园的主景和骨干,全园有南、北、西3座假山。以西部土堆假山为制高点,岁寒亭、扇面亭隐黔在香樟、女贞等常绿乔木形成的“城市山林”中,漫步于林中曲径或置于亭中小憩可享林泉之乐的雅趣。

南假山由绝壁、主峰、洞龛、山谷、水洞、瀑布、步石和石径组成。置于东南的主峰近10米高,呈危崖形。临池绝壁高7米,长10米。为减少绝壁的叠石厚度,平面向里凹,立面呈龛状,外口收小成两墩,即起为扶壁的作用,又增加了山的深度。

轮廓处理上巧妙地用运了矮山伴高山,既增加了景深,又添加了层次,虽然主峰距静妙堂水榭只有22米,却有虽近似远之感。

为强化造景艺术效果,龛顶还悬钟乳石,崖顶侧再设一人工瀑布,整个洞龛形成悬石重重,深邃幽黝,池水缠入,宛如天然溶洞。

山前池畔、溪涧多植花草、灌木、藤萝,以免遮挡观赏视线。山后黑松成林并兼以红枫、银杏点缀其间,这样既可形成古木参天的山林气氛,又有四季色彩的对比与变化。

北假山为明代遗物。它以土为主体,用太湖石驳岸,以防西山下的小溪州击后水土流失。那石头犹从土中长出,充满自然野趣,山留一洞口,供游人涉足探幽。

西山上为赏景而设的两个亭子,除南假山的“岁寒亭”外,还在原建铜亭的位置处补建了一亭,因形同折扇,故名“扇面亭”。四周种有长青乔木,绿意浓郁,苍翠欲滴,环境幽雅,山林宁静,游人至此,仿佛步入仙境。

园中奇石“仙人石”据说是宋徽宗“花石纲”的遗物,具有湖石的瘦、皱、透、漏的特点。其他名石还有倚云峰和童子拜观音。

倚石峰形状像一位怀抱婴儿的仙女,亭亭玉立地斜倚在云彩之上。童子拜观音高9米有余,玲珑剔透,巍然屹立,形如一尊观音菩萨。它的前方右侧有一小块石头和它相映衬,形如观音身边的童子。石上还刻有明代正德年间一首七律写道:

高插三峰水一湾,遂初园景足悦颜。

绿荫绕屋参差树,翠黛连云远近山。

石有苔藓遗古迹,门无车马远尘寰。

旧时事业今尤盛,剑复归兮壁复还。

清代名士姚鼐作有《咏松石歌》写道:

昔有淮肥帝王起凌江东,金陵始建吴王宫。

苍松白石传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园中。

是时招来天下雄,游赏时与匹士同。

谋后纷论史述不可尽,故物矗立皆英风。

蒋山南徙新宫卫,松石遗在中山第……

山与水是园林不可或缺的两个构成元素。瞻园是山石为主、水为辅的山水园林。瞻园水面以聚为主,以分为辅,组成不同的景区。静妙堂是全园的中心。

静妙堂是一座面临水池的鸳鸯厅,小青瓦压脊,绀青檐柱栉比。鸳鸯厅用罩、隔扇、屏门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外观明快雅淡。临水栏杆如座槛,并置有古雅的鹅颈椅式的靠背护栏。

静妙堂将全园分成南北两大空间,并置有南北两大水池。南水池紧接静妙堂南沿,略呈葫芦形,靠近建筑一面大而南端收小。

北水池空间比较开阔,曲折而富变化。东临边廊,北濒石矶,西连石壁,南接草坪。

在静妙堂西侧,有一泓清溪沟通了南北两大水池,使南北两个格调鲜明的空间有聚有分,相互联系。

南北两池均紧傍陡峭雄崎的南北假山,更平添了山的巍峨峥嵘气势。广阔明镜的水面与池周的山林亭榭交相辉映。池面采用开与合的对比手法,取得“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建于水面的双曲桥置于北池的西北角,即可增加游览趣味,又在广阔中含蓄着深幽;北池的西南角置一水涧,涧之两岸土石结合,错落有致,水面有收有放,犹如天然溪流。

涧的南面有一孔湖石桥,即为观赏路线所需,又将水面划分,尤其是湖石桥与两岸叠石浑然一体,宛如天然生成。

瞻园植物以常绿树为主,落叶树为辅。在厅、堂、轩、馆附近,植以姿态优美、树身高大的乔木,如静妙堂东侧有明清时期留下的女贞树,对建筑物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构图效果较好。

牡丹院内栽有紫金锭、红枫、腊梅、山茶、杜鹃作为陪衬,而将牡丹栽在高台之上,以突出“花中之王”的身份。

为延长花期又续栽了同科花卉芍药,每至春季,牡丹、芍药,花大色艳,此落彼开,次第竞艳,总引得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其中有棵紫牡丹,名冠“绛纱笼玉”,已有百余年历史。

花木配置因地制宜。假山前宜多植花草、灌木、藤萝、金银花、蔷薇,山后多栽铺地柏、黑松与红枫等常绿树木,可以调节山石单调的色彩,增添山林质朴浓郁的意境,池塘岸边多插柳,伴以垂丝海棠与迎春。

春景可观“绿柳夹红花”,秋景可赏“残柳悬明月”。园内有棵名贵的香橼树,春季银花满枝头,入秋金果一串串,放入果盘置于厅轩,满堂香气弥漫,可谓色香皆备。

静妙堂东侧圆门旁的紫藤树,盘根错节,宛若苍龙飞舞。棚架上繁花似锦,紫色小花一串串下垂,微风吹拂,香气袭人,令人心醉。海棠院内,西府、木瓜、贴梗、海棠皆具。

园内还植了山茶、玉兰、石榴、丁香……厅堂轩馆的花几上则有石腊红、采子兰、扶桑、茉莉、瓜叶菊、玫瑰、月季等花卉。

瞻园庭柱上有一副著名的楹联,曾引起无数文人游子的咏叹和赞美,对联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槛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陵汉寝?

小院春回,帘卷起一庭风月,看溪边绿树,树边红雨,此中有禹日尧天。

据说,上联是明代初期中山王徐达当年酒后自题,他将仰慕汉武帝、唐太宗的雄才伟略之情隐含在对联中。写好上联后,徐达却苦思不得下联,于是悬重金征求下联。

有一位书生来此拜访徐达,游历完瞻园后,见联触景生情,针对上联豪迈大气的气概,从瞻园的小景入手,对出了下联。下联中潜藏着华夏乾坤数千年,气度更加恢弘。

徐达看过十分高兴,一边令人摆宴招待,一边令人将对联镌刻在庭柱上。

[旁注]

布政使 我国古代官名。明代初期,于各地置行中书省。1376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13个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行省的行政长官。清代时,布政使专管一行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

折扇 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折扇用时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又名“撒扇”、“掐扇”、“折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旋风扇”,最早出现于5世纪的南北朝时期。

七律 律诗的一种。律诗是我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唐代初期。每首诗为8句,中间两句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檐柱 用以支撑屋面出檐的柱子,建筑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座的建筑物上,用来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檐柱与其他联络构件枋、檐柱、华板、栏杆等结合在一起兼有装修的作用。

屏门 遮隔内外院或遮隔正院或跨院的门,一般用于垂花门的后檐柱、室内明间后金柱间、大门后檐柱、庭院内的随墙门上,因起屏风作用,故称“屏门”。通常,屏门的门扇可以活动,并可拆卸。

楹联 又称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我国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阅读链接]

瞻园里有块“雪浪石”,上刻“东坡居士手书”。这块雪浪石宛若一团雪花,经过阳光自东向西的照射,渐渐融解成大小不同的若干溶洞。石之反面,则形成一条条斜纹,恰似一道道起伏的雪浪。

此石可供四面观、五面看石上的涡洞与斜纹有透视感和动态惑,构图与方向均有虚实变化,每个剖面都迥然而异,每个转折都给人一个新的景观,古朴典雅,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