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龙舟竞渡风情
端午又称“端阳”,有初始的意思。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午是十二支之一,原是指五月初五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故称“端午”。
端午节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习俗活动繁多。其中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举行的端午节龙舟竞渡,更是盛况空前,参与者众多。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伟大的爱国诗人,遭受权奸谗害,目睹国破民亡,自己救国无由,悲痛焦急,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含恨投身汨罗江殉难。后人称屈原为民族之魂。
为了纪念屈原,在这一天家家悬挂剪成虎形的艾叶或菖蒲剑,所以端午还称“蒲节”,有的人家还悬五毒牌,以表示“辟恶除害,表彰忠良”,同时吃粽子、划龙舟,以寄托对爱国诗人的无限思念和崇高敬仰。
端午节这天,各地凡有江河湖泊处,条件许可几乎都有赛龙舟纪念屈原的活动。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逐渐演化成一种水上体育竞赛。
明代文学家李渔的《忆秦娥·秦淮水》形象地描绘了端午月昼夜灯船翻腾的盛况,诗中咏道:
秦淮水,年年五月翻腾起。翻腾起,千门绮席,万家歌吹。灯船盛做丰年瑞,游观畅卜佳人喜。佳人喜,倾城一笑,灯花绽蕊。
南京地区流行一句民谣,是这样说的:“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每逢端午节,秦淮地区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比赛,这个时候,南京人都要同往夫子庙秦淮河畔以观船为乐,这个习俗早已经形成。
龙舟竞渡俗称“赛龙船”。关于它的起源,《隋书·地理志》记载:屈原投汨罗江后,“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唱道:‘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擢争归,竟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是时“迅揖齐驰,擢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可见古时之盛况!
战国时期江南、金陵属于楚国,屈原死后楚人都感到十分悲伤,于是来到汨罗江和洞庭湖居民一道,于午日进行龙舟竞渡。
史籍记载;龙舟竞渡以“南京之秦淮河、扬州之广陵涛、常州之白云溪、上海之黄浦江、湖州之碧浪湖、嘉定之江龙潭、杭州之西湖、江阴之闸口为最盛”。
而南京秦淮河的龙舟竞渡最为有名,素有“甲江南”之誉。
此外,秦淮区的区志关于端午节的记载中,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道:“午后,秦淮河有龙舟竞渡,观者蚁集”。
南京民俗的佳作《岁华忆语》所载,金陵龙舟向有三帮:
秦淮河船户敛资为之,曰河帮;外江船户之入城者,曰江帮;上新河之木商所集者,曰木帮。午日,各帮成集于夫子庙前的泮池……
不论是河帮,还是江帮,抑或是木帮,各帮龙舟均饰以彩亭,选相貌俊美的小儿扮演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坐舟中,五六人敲锣打鼓助兴,梢头掌长竿,“长年之好身手者,于上做种种游戏。”
端午节这天,秦淮人不仅有赛龙舟这项传统纪念活动,还有其他民俗活动。
端午节天一亮,秦淮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要插两棵艾草和两棵草蒲。艾草能避各种邪气,“蒲剑”是“斩妖剑”。传说唐代的魏征梦中斩蛟龙,用的就是草蒲剑。从此以后,各种瘟神恶鬼妖魔邪怪,见了草蒲就害怕。
房门上挂“艾虎”,就是用两个空鸡蛋壳粘在一起,蛋壳上粘些毛发,画成虎形,用线系起,下边再系一串用彩纸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征五毒踩在虎的脚下。
或用一个独头蒜系以彩色线,下挂一串“五毒”,叫“蒜艾虎”;或用刚收割的新麦秸编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缕彩穗,叫“麦秸艾虎”。这些艾虎挂在房门上,既是节日点缀,又能辟邪。
晚上,全家在一起喝雄黄酒,并把杯底沉淀的雄黄和成糊状,涂抹在孩子身上。饭后合家同往夫子庙秦淮河看龙舟竞渡。
[旁注]
十二支 也叫“地支”,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人计时的方法,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三闾大夫 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被贬后担任此职。
《隋书》又称《五代史志》,记载隋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事起于581年,止于618年。《隋书》是唐代官修正史的代表作,《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是唐代初期所修五代史中较好的一部。
[阅读链接]
秦淮两岸人家当龙舟过时,陆续掷银角铜钱或放活鹅鸭,以与龙舟争之为乐,美称“夺标”。比赛过后,男女老幼倾城出游,罗绮如云,游船蚁集,富户人家还事先定租游舫,泛舟览胜。
现在秦淮河上经常上演龙舟竞渡,不仅仅只在端午节这天才有,因此,秦淮两岸的居民经常有眼福看到这热闹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