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用纯与《治家格言》

1627年的一天,住在江苏昆山的朱集璜家有一个孩子诞生了。朱集璜是明末著名学者,他在初为人父的欣喜中,给孩子取名为朱用纯,希望他能以纯净明澈的心态做人。

朱用纯从小时候开始,就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除了常常听朱集璜讲孔孟之道以外,朱用纯还慢慢积攒着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1645年,朱集璜因为守昆城抵御清军失败而投河自尽。朱用纯昼夜恸哭,痛不欲生,当时才18岁的他从此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那个时候,朱用纯的弟弟用白、用锦年纪还小,从他的母亲还怀着从商,遗腹未生。朱用纯在家里上要侍奉老母,下要抚育两个弟弟,倍感艰辛。

后来,明清交替之后,朱用纯回想起元代行孝故事合集《二十四孝》中有个叫王裒的人,他的父亲王修被西晋奠基人司马昭杀害了。王裒悲痛死于非命的父亲,不曾朝西向而坐,用来表示自己永不做晋臣。王裒还在父亲的坟墓旁的柏树下盖起草庐,早晚经常到坟墓那里跪拜,手扶着柏树悲伤地哭泣。

朱用纯觉得自己与王裒同病相怜,因此改名号为柏庐,并且也学着王裒的样子,终生隐居,以教书为业,回绝了数次朝廷邀其为官的请求。

朱柏庐常常回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虽然早已时过境迁,但仍然觉得无限痛心。他清楚地记得父亲的一言一行。比如,当邻人们称赞父亲的渊博学识时,父亲总是一副谦和恭敬的样子。无论家境如何,自家总是十分干净利索,从不拖沓脏污。他记得起小时候父亲是怎样教育他不能浪费粮食,勤俭持家的样子。

再如,父亲是怎么重视他的学习,又是怎样在他幼时与玩伴打闹怄气时耐心开解他的。由于日夜思念,朱柏庐闭上眼睛,甚至能看见父亲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正在一字一顿地教给他做人的道理。

在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之余,朱柏庐萌生了写一本书的愿望,用来教示后代,让子孙们能在自己去世后仍然有着高尚的气节。

朱柏庐奋笔疾书,初稿写成后,又细细斟酌一遍,将书稿修改到了500余字,使它通俗易懂,内容简明易懂,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最后成书,名为《治家格言》,也叫《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

朱柏庐深知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因此在《治家格言》中,他提出了很多关于个人行为道德的要求: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其实,朱柏庐本人是个很重视节俭并注重卫生方面修养的人。他说,如果浑身上下洗得干净、穿着整洁的话,即使是用砖瓦做的餐具也比金玉的强,如果饭菜少而精的话,即使只吃蔬菜也是美味。

秉承着自古以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训诫,朱柏庐也十分注重一个人的交友和与世人相处的方面。

朱柏庐主张做人要低调,不可炫耀,还主张要懂得识人,远离那些生性低劣的小人。他在《治家格言》中这样写道: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由于常年钻研“程朱理学”,朱柏庐有着以仁待人、以严正身的传统思想。他认为,礼教无论何时都是不能荒废,不可丢弃的,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子孙后代。

在朱柏庐看来,虽然家族里的宗亲们已经阴阳两隔了,但在祭祀时仍然要诚心诚意不可懈怠。即使是再愚笨的子孙,也要勤于教导让他明事理懂礼法。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他久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消亡。

平常做人修身一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一定要用好的方法。不要贪意外之财,饮酒不能贪杯过量。跟挑着扁担的小商贩做生意时,不要占他们的便宜。见到了境况窘迫的穷苦亲人或者邻居,要多多关心体恤他们才是。

除此之外,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也对为人父母之道进行了阐释:对于兄弟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对于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只一心听妇人之言,溺爱了子女的人,哪里配得上称作是大丈夫呢?重视财产而对父母懈怠的人,不配为人子。女儿出嫁时要小心选择女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儿子娶媳妇的时候要让他选淑女,别去计较嫁妆。

《治家格言》之所以300年间在我国有这么大的影响,不只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我国“修身齐家”的传统理想与追求,更重要的是它用了一种既通俗易懂又讲究语言骈偶的形式。

《治家格言》从治家的角度谈了安全、卫生、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姻、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戒性、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积德等诸方面的问题,核心就是要让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事实上,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贯追求。

[旁注]

孔孟之道 孔子和孟子所推行的儒家思想。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嫉俗。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我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元代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定都现在的北京,当时叫大都。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1279年结束了自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元代的疆域空前广阔,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

《二十四孝》 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内容由历代24个孝子的行孝故事集合而成。这些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及不同方式,践行了自己的孝道。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也叫《二十四孝图》,是我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程朱理学 亦称程朱道学,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湖北人“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

阴阳 源自我国古人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经》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伦常 我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封建时代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为五伦,认为这种尊卑、长幼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常道,称为伦常。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5项,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用来处理这5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3种,即智、仁、勇。

聘 我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6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到了宋代,茶叶被列为聘礼中的重要礼物,几乎成为不可或缺之物。

嫁妆 亦称“陪妆”、“妆奁”。女方准备嫁妆时,某些大户人家当女儿出生时还特地酿酒,装入酒埕,埋在灶口地坑,称“女儿红”,待出嫁日,让亲友分享。嫁妆穷富悬殊,厚薄不一。收到大礼后,女家最迟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妆送到男家。在古代,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

[阅读链接]

朱柏庐的《治家格言》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被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在后世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治家格言》以“修身”、“齐家”为宗旨,讲我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