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的《弟子规》

那是在清代顺治年间的1647年,山西新绛的一个山村里,李家一个名叫李毓秀的孩子出生了。李毓秀从小并没有展示出多么过人的天资,人生经历也很普通,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性情温和豁达。

李毓秀年轻的时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20年。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开始致力于研究学说。在研究了不久之后,他慢慢对《大学》和《中庸》产生了不小的兴趣,决定仔细钻研。

后来,李毓秀想把自己所知的心得和学术上的成果惠及各方,就创办了敦复斋讲学。当时的人也有讥讽他的,但是李毓秀毫不在意。在他看来,自己并不是什么所谓学术大家,也不是要博取美名,办学堂只是自己的想法罢了。

李毓秀平和的心态和毫不矫揉造作的讲学风格吸引了很多人,再加上他对儒家的学说钻研得深,又有准备科考的学术底子,因此也能出口成章,语言风格平易近人。渐渐地,来听他的课的人越来越多,路过李毓秀家或学堂门口的人,都会看见地上有密密麻麻的脚印。

想讲学就不能没有教材。李毓秀同样认为《大学》这种典籍不适合理解,尤其是不适合小孩子理解。如果只会背诵其中的句子而不解其意,就和不会没什么两样了。

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李毓秀写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的修改订正,改名为《弟子规》。

也许连李毓秀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和朋友的一个小小举手之劳,一个为了成全讲学而编出的教材,居然成了传世的教化之书。

《弟子规》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李毓秀本人的性格魅力所在。李毓秀是个乐观豁达的人,基本上对于什么事都想得开。在他的意识里,考不上功名就回家呗;想讲学的话,那就开个学堂好了;没有教材,自己写一本不就好了。这种随性又亲切的处事风格也被李毓秀带进了《弟子规》里。

《弟子规》除了宣扬儒家传统美德之外,还引用了大量典故和民间故事举例,没有以往典籍相对普通百姓的生硬和晦涩,因此十分受欢迎,流传得很快。

比如,《弟子规》里面讲勤学苦练的重要性时,就有一句“有余力则学文”,这讲的就是董遇利用刻苦求学的故事。

根据三国时代记载魏国历史的史书《魏略·董遇传》的记载:三国时期的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他自幼生活贫苦,性子木讷,却十分喜爱学习,无论条件有多么艰苦也会抓紧时间看书,他哥哥耻笑他多次,但董遇丝毫不受影响。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后来,他的学问已经大到可以为《老子》作训注了。董遇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工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

由于名声越来越大之后,有人来向董遇求学,但董遇却不教。他对那个人说:“你先去把书读上百遍再说吧。读上那么多次之后,书中的道理就不言而喻了。”

来求学的人面露难色抱怨说:“可是我没有时间读那么多次书啊。”

董遇反问他说:“你利用‘三余’的时间不就行了吗?”

那个人又问“三余”指的是什么,董遇回答说:“三余指的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那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求学之道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弟子规》里面也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认为古今以来孩子大都贪玩,最重要的是要能在父母的合理监督下认真求学不松懈。因为世上本没有天生的圣人,而是一点一滴的坚持和改变造就了人们的生命轨迹。

《弟子规》引述了我国古代妇女学古籍《列女传》中记载的孟母断杼教子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李毓秀强调母亲教子的重要意义。

《弟子规》中的一句“冬则温夏则凊”,指的是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古籍《二十四孝》中的首位孝子黄香的事迹。

黄香是家住云梦县城北,他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家里非常贫寒,他对母亲十分怀念。安葬母亲后,黄香在母亲坟前盖了个草庐。黄香白天帮父亲劳作,夜晚在墓庐里一边守墓,一边挑灯夜读,这一守就是3年。

不仅如此,黄香对父亲格外孝敬。夏日炎炎,他为父亲摇扇驱蚊解暑,直到父亲入睡,方才回墓庐学习;严寒冬日,黄香总是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捂热后,再请父亲入睡,唯恐父亲受凉。

《弟子规》中提到的《二十四孝》事迹不止这一个,“亲所好力为具”讲的是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以鹿乳奉亲的事情。

郯子是春秋时期人,十分孝顺。当时,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在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郯子的装扮,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

从此,郯子的贤名不胫而走。人们慕名而来,纷纷拜郯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有的人为了求学的方便,干脆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就连孔子也曾经来此住过一段时间,接受郯子的教诲。

人越聚越多,郯子的家乡由乡村变成了城镇,又由城镇变成了邦国,就称作郯国。当地的人们都一致推举郯子做了郯国的第一任国君。

《弟子规》中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讲的是则是晋代人王祥为继母卧冰求鲤的典故。

晋代的王祥在幼年时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朱氏不喜欢王祥。经常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连父亲也不喜欢他了。虽然失去了父母的宠爱,但是王祥仍然很孝敬自己的父母。

有一年冬天,继母病了,想吃新鲜的鲤鱼。当时天寒冰冻,河面都结冰了,一般渔民都已经不出去捕鱼了。王祥为了捉到活鱼,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希望能用体温化开河面的冰以后再捕鱼。

这时,冰忽然自行融解裂开一条缝,从里面跃出两只鲤鱼,于是拿回去供母。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继母,以后继母对他也就格外关心起来了。一家人的生活慢慢融洽和谐起来。

《弟子规》中说的“亲有过谏使更,亲憎我孝方贤”,指的也是《二十四孝》中的内容,是“芦衣顺母”这个典故。

周代时候有个孝子叫闵损,字子骞。闵损是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手拿鞭子拍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父亲才知道闵子骞是穿着芦花的衣服。

回家后,父亲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闵子骞的父亲十分惊讶,终于明白是妻子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

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

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

七十二贤人之一的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你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弟子规》的总叙中有7个科目,即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6项属于德育修养,后1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

《弟子规》汇集了我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首先教育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继而教育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进而教育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通篇讲的是爱心。学好《弟子规》,对于“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经常广泛运用,逐步孕育出重德、崇德、立德、尚德、明德、修德,厚德品行。

《弟子规》对后世影响颇大,可以使后人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旁注]

顺治 (1638年~1661年),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清世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网罗人才等,初创了清王朝走向强盛的新局面。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

科举 我国古代为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隋唐到清代时期,朝廷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能使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贾存仁 字木斋,清乾隆朝辛卯科副榜。工书法,精韵学。对《训蒙文》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修改和订正,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对《弟子规》的传播和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人应视贾存仁先生为《弟子规》作者之一。

三国 我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造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280年,西晋灭亡东吴,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代。

《魏略·董遇传》 魏郎中鱼豢编,共50卷,是我国三国时代中记载魏国的史书。一般认为《典略》也是此书中的一部分所构成的,《三国志注》多引用《魏略》的内容来注释。有的学者认为《典略》及《魏略》为同一书,有则认为是两种书。

魏国 指三国时期的魏政权,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于220年建立。东汉末年,曹操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去世后,曹操之子曹丕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曹魏始建。265年,司马炎改其国号为晋。

《老子》 又称《道德经》、《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是我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分上篇《德经》和下篇《道经》。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春秋左氏传》 即《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但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左传》起自公元前722年,迄于公元前453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我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列女”就是“诸女”的意思。列女传有一百多个故事,主要在表彰美善,歌颂古代妇女高尚品德、聪明才智以及反抗精神的内容,对后世影响很大。

孟子 (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雄辩家。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子思 (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郯子 己姓,子爵,春秋时期郯国国君。在当时,东周王室渐趋衰败,诸侯大国之间相互争战侵吞,天下动乱。郯国虽是区区小国却颇有名气,这其中主原因是国君郯子的政绩、才华和仁孝之德,赢得了人心。

晋代 我国历史上9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字 这里指家族辈分。古代时,国人都有姓、名、字、号。其中,姓代表家族,名是个人的代号,字代表在自己家族中的地位,号则是同辈之间的称呼或表明自己的一种志向。

七十二贤人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阅读链接]

《弟子规》里有一句:“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意思是说帽子要带好;纽扣要系好;袜子和鞋也要穿好。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个很讲究仪表的人。一年,卫国发生了内乱,正在国外的子路听说后,急忙往回赶。进城之后,子路竭力帮助国君平叛,但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被敌人的武士击中,帽子上的缨带也被割断了。子路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立即停止搏斗,说“君子虽死,但不能让帽子脱落而失礼。”于是他从容得系好了帽子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