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建造的包公庙

包拯为官为民作主,伸张正义,其凛然正气,被逐渐演绎成除暴安良的“包青天”、“包老爷”,人们广建庙宇,将他当作一方保民平安的神灵供奉。

全国各地建造的包公庙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商丘市包公庙乡、香港湾仔包公庙、福州市包公庙、河南辉县市包公庙和湖南攸县麻城包公庙。

商丘市包公庙乡的由来,与在民间流传深远广泛的包拯“陈州放粮”的故事有关。

话说宋仁宗庆历年间,陈州一带连续遭受3年灾害,庄稼颗粒无收,陈州百姓挣扎在死亡边缘。朝中户部尚书范仲淹欲派两名清廉官员到陈州放粮救灾。当时的刘衙内力荐自己的女婿杨金吾与儿子小衙内刘得中去陈州放粮。

杨金吾和刘得中二人奉命到陈州后,并未放粮救灾,而是秉承老子刘衙内的意图,乘机盘剥百姓。杨他们贪污的事实传到京城,包拯奉命去陈州查办此案。他行至宋城永定乡,饥民拦轿喊冤,诉说灾情。宋城即现在的商丘。

包拯在陈州查实了刘、杨二奸的罪恶,将他们处死,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使宋城的广大灾民度过了严冬和春荒。

宋仁宗庆历年间的1047年,宋城的百姓为报答包拯放粮赈灾的大恩大德,自发捐钱捐物,在拦轿喊冤的地方为其修建了一所庙宇,人称“包公庙”,并将他来巡察的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定为庙会期,以作纪念。后来,包公庙就成了地名“包公庙乡”,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历经千年的风雨剥蚀,商丘包公庙多次遭到破坏,现在的规模是1994年在原来的地基上重建的。

现包公庙占地约3亩,建于高约2米的高台之上,山门、大殿、东西厢房围成一个四合院。院东南角另有一个名为“倒坐南衙”的小院,布局结构紧凑,建筑风格古朴。院正中耸立一古色古香的双层建筑“焚香楼”,内中香灰满炉。

商丘包公庙有正殿5间,正中端坐着威风凛凛的包公,上悬“光明正大”匾额,展昭和公孙策站立左右,两旁分列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塑像,东西套间分列寇准、王延龄塑像。

院内两棵国槐将整个小院收入绿阴之中,正对大殿门前的一棵石榴树上,火红的石榴缀满枝头,为肃穆古朴的氛围增添了勃勃生机。

香港湾仔包公庙位于湾仔坚尼地道隆安街2号,创建于清同治初年的1862年。该庙规模不大,在湾仔玉虚宫的偏殿内,自成一殿。

殿上奉包公神像,正中有“包公丞相”横织锦帐额,两旁各有长旂,绣“龙图学士包公丞相”8个字。

此庙初建之时的清代同治年间,香港贪污之风甚盛,常有不少冤案发生,坊间民众遂供奉包青天于玉虚宫偏殿。在这里拜包公的人们,多以清香一炷,不备其他祭品。这也许是当时的人们对贪污之风的一种抗议。

福州市包公庙位于福州市南郊盖山镇高湖村。此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募缘重建碑》、《孝肃公英烈王碑》记载清同治时的1867年重建,光绪时的1900年再重修。1989年,乡人集资重修塑像。

其实,包拯并没有来过福州,在福州仓山区高湖村的一条小巷里,却有一座古老的包公庙。据说在宋代时,高湖村里有一位文人在河南开封府当官,与包拯相识,关系甚笃。他退老回福州后不久,听说包拯逝世,十分缅念。为了表达他的崇敬心情,便捐资塑了一尊包公像,并建庙予以纪念。

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在福州地区独一无二的包公庙,保存得十分完好,包括戏台和大殿两大部分,系古典全封闭式结构,观众看戏风雨无阻,面积有100多平方米。

福州市包公庙坐北向南,砖木石结构,由戏台、左右走楼、大殿等组成,建筑面积274平方米。门墙为牌楼建筑形式,气势雄伟,装饰华丽,戏台靠近大门,戏台藻井装饰花卉图案,雕工精巧。

大殿面阔3间,进深6间,用20根石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两边设封火墙。大殿后墙壁正中设神龛,内供包拯塑像。柱上镌刻8幅联对,落款均为“光绪巳酉年长寿堂、三宝堂同敬立”。

尤其难得的是,大殿里保存有1867年重建的石碑1通,以及1855年的石柱对联3幅:

刚毅立朝贵戚宦官敛手;

纂修特笔忠臣孝子齐名。

宋代权奸互镜应惭渭浊;

湖滨善信捧觖块睹河清。

峭直不阿允推良宰辅;

阴阳攸摄共拜福阎罗。

这3幅对联,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清官良吏的敬仰与对贪官权奸的谴责。

河南辉县市包公庙位于太行山下的包公庙村和峪河边界,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说庙里的包青天石像非常灵验,善恶分得很清楚。另外在庙的建立时在地下挖出12生肖属相等。

河南辉县市包公庙是一座古朴典雅、绿树掩映、远近闻名的绿色建筑。之所以在这里建包公庙,因为当时包拯在河南辉县微服私访时,曾经救了一位师姓前辈,师族村民感激涕零,在此山下修建3间草屋,内供包公以作纪念,后在清代发展到几十间瓦房,香火旺盛。

湖南攸县麻城包公庙久负盛名。据《麻城包公庙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的1532年,江西龙虎山上清宫光瑞法师云游到湖南攸县“荷花形”这个地方的时候,看到这里景色怡人,想到心中敬仰的“包青天”,不禁感慨万千,于是集资在这里开址立庙,最初只是用石块垒成了3间草庐,其中放置宋代包拯的神位。

光瑞法师每天都要焚香祭拜包拯,平时就用自己所学的医术,用药签给当地的人们治病祛灾,他常常对于贫困的治病者不收取一个铜板,当地的人们非常敬重他。

到了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贽的入室弟子湖北麻城学者悟震,于1605年来到了荷花形。当他见到这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极像他湖北老家麻城龙湖的形状时,便在荷花形包公庙安顿下来。

当时包公庙很简陋,悟震家境富裕,又想到有如此奇缘,便倾其所有家产用来修庙,同时到各地化缘募资,兴修包公庙正殿,塑立包公神像。为怀念家乡和恩师,悟震将荷花形改称“麻城”,并一直沿用了下来。

改建后的麻城包公庙,又称“圣城”。庙中有庙,殿中有殿,里面侍奉了上百尊神像,集儒、释、道各教,互尊共荣。每年农历八月举行盛大庙会,来自两省三县的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三教信众分别在大庙各寺院、宫观,依教仪顶礼膜拜。

当地有一个叫欧阳天晖的人,法名为一峰法师,他曾为《荷花形异城》赋诗一首曰:

北江环抱泻清溜,甘棠远列画图开。

纵有丹青描不就,灵秀钟毓一方来。

清代文士汤诒轩《麻城夕照》诗云:

龙图香火古麻城,向晚贪看返照明。

村市炊烟忙过客,树梢残月倦流莺。

红蒸天半霞千缕,碧漾江头水一泓。

孝肃于今遗庙在,高瞻栋阁夕阳横。

清末,包公庙还开办过文昌书院、文徵学堂。据说,清末拔贡余世本、名医贺升平等都曾在此就读或执教。

麻城包公庙历尽沧桑,先后8次被毁,10次重修。经历朝维修不断扩建,逐渐形成了现有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仿古式庙宇建筑群。分别由包公大殿、左右旁殿、观音阁、文昌宫、关公殿、龙王宫、戏台、山门、食堂和数十间香房组成。

在攸县众多的诸如包公庙、龙图阁之类的庙宇中,麻城包公庙以其悠久的历史,恢宏的建筑,旺盛的香火,众多的朝圣者著称,名扬湘赣,甚至享誉神州大地。

时移世变,圣城巍然。麻城的各种民间会团也经常汇聚于此,如:包公会、观音会、孔圣会、关帝会等。

此外,还有油灯会、长醮会、龙灯会、桂花元会、育婴会、积谷会、太平会、八谷会等民俗和互济组织等,逐渐形成为以道文化为中心的民间活动场所。“江南诗怪”颜真愚《麻城观光》赞曰:

青山绿水绕麻城,争羡神灵地亦灵。

辈出人才新继旧,振兴经济利成名。

自然美共人文美,城乡荣连古迹荣。

今日欣逢尧舜世,弦歌处处颂升平。

除了上述5处包公庙外,还有我国台湾南投县埔里的青天堂和高雄县大寮村的开封宫、澳门镜湖医院附近的包公庙、湖南省郴州市宜章栗源镇的包公庙等,人们在这里祭祀包公,表达对包公的崇敬之情和心中的美好祝愿。

人们在全国各地广间包公庙宇,进行祭祀,是因为包拯心中装着百姓,为官清正廉明。在包公庙中的祭祀活动,也促使一个地方官仿效包拯,为政时庇荫四境,为人民造福一方。

【旁注】

户部 我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与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合成“六部”。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户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地官,五代至清光绪末年,改“户部”为“度支部”,管田赋,关税,厘金,公债,货币及银行等。

庙会 又称庙市、节场。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穿斗式 或称“串逗”式。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一般这种木构架的形式在我国南方的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区广泛应用。

峪河 属于漳卫南运河水系的河流。漳卫南运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的南部,是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其流域范围涉及晋、冀、鲁、豫、津四省一市,流域及防洪保护区内人口达4570多万人,耕地7030万亩。

李贽(1527年~1602年),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倡导功利价值。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书院 一种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代,宋代朱熹创立了正式的教育制度。它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书院藏书是书院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随着书院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图书馆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俩接】

包公的脸谱和传统戏剧中的所有脸谱不同,该脸谱墨黑如漆,在脑门心的位置上用白色油彩勾画出一弯新月。这一脸谱为戏剧中的包拯专用。

包公的前额所画,俗称“月形脑门”,学名“太阴脑门”。传说中包公刚正威严,“日断阳间夜断阴”,白天料理人间的案子,夜晚则主持阴间的讼事,需要阴阳两界的“通行证”,而这“月形脑门”,就起到“通行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