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兴集的包公孝肃祠

相传宋仁宗皇帝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的时候,还将半个庐州城赏赐给他,谁知包拯却说:“臣做官是为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是为了请赏,所以我不要。”

宋仁宗听了暗暗称赞,但又觉得一点不赏赐,心里又过意不去,于是就说:“那就把包家门前那段人工河赏赐给你吧!”

包拯想,河不比田地,不好分,不好卖,富不了,也穷不尽,就谢恩接受了。

说也奇怪,世上的藕,丝都很多,而且藕断丝连,可是包河里的藕,丝却很少,人们说:这是因为包公无私的缘故。于是人们也将这条河叫做包河了。

包拯病逝后,人们在1063年将之葬于合肥大兴集。为了怀念这位公正廉明的“青天”,人们就在这里修建了祀庙。

到了明弘治年间的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祀庙东段的一个土墩上修建包书院,故名为包公祠。土墩又叫“香花墩”、“包墩”,传说是包拯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庐州府志》中称:

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

明朝弘治初年,庐州知府将原来岛上的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称小岛为“香花墩”。到明嘉靖时期,书院得以重修,改名“包孝肃公祠”。

包公孝肃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丰富的文物史料。

包公孝肃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4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对联,上联是“忠贤将相”,下联是“道德传家”。

包公孝肃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

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

正堂内有除了包公雕像,还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正上方悬挂的是李瀚章写的“色正芒寒”的横匾。左边是清乾隆年间庐州知府肖登山所题“节亮风清”的匾额,右边是光绪年间左锡旋所题“庐阳正气”的匾额。

摆在右侧的还有摆在大堂一侧的3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这3把铡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剑!它与包大人须臾不离,仿佛再现了包公在开封府升堂办案的正气与威严。此外还有陈列包氏家谱和合肥历史的陈列品。

包公孝肃祠正殿之西的回澜轩,东、北临水,古时为官宦、文人避暑饮宴之处。回澜轩又名包公历史文化长廊,是游人了解真实包公的好去处。长廊里以瓯塑、碑刻、书画、刺绣、彩绘木雕等多种工艺集为一体,还有反映包公活动的壁画。向游人展示包公“忠、孝、廉”的一生。

包公孝肃祠西南之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故建亭以为纪念。后来建筑物被毁,1981年重新仿建。

包公孝肃祠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香花墩井亭记》。此记中说,曾经有一个太守喝了这里的泉水,头痛欲裂,原来他是个贪官;而几位举人饮了此水,顿觉水甜如蜜,原来他们都是好人。故此井名为“廉泉”。合肥啤酒厂以前生产的啤酒名为“廉泉牌”,名称就是从此而来。

此外,包公孝肃祠里还有“直道坊”和“清心亭”,此乃包拯《题郡斋壁》里的诗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认为清廉是治世的根本,正直是为人的准则。所以包公祠不仅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游览胜地,又是寓教于人的好地方。

在包公孝肃祠内有一块引人注目的刻石,是人们在包拯墓中清理出来的“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刻石。“赠”为人去世后的受封。原墓铭和3000字的墓志碑现都存于安徽省博物馆。这块墓铭较《宋史·包拯传》更为详细地叙述了包拯的一生,可以起到补史的作用,极为珍贵。

墓铭中记叙了包拯好几件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事迹,其中有这样两件,说包拯在其家乡任庐州知府时,性情峭直,“故人、亲党皆绝之”。

在当时,包拯的一位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府里,包拯铁面无私,依法处治,打他一顿大板;张尧佐是宋仁宗的宠妃张贵妃的叔父,无德无能,仅凭亲戚关系,宋仁宗一次就授予他4个军政要职。

针对宋仁宗的任人唯亲,包拯专门上了一篇《请绝内降》的奏疏。以后他又接连上奏疏数道,认为这是“兆乱”之举,进而阐述“大恩不可以频假,群心不可以因违”的道理。

由于包拯的据理力谏,终于使宋仁宗“感其忠恳”,不得不削去张尧佐的两个要职。

包公孝肃祠与包孝肃公墓园相连。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旧城墙外侧包河南畔林区,园内面积1200平方米,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

包拯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因此就有了所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

包孝肃公墓园格局别致,主副分明,方正严谨中富有变化。墓园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堂、亭、室、阙,均以宋代二品官葬制设计,一砖一石一瓦完全符合宋代建筑质地与规格要求,保持宋代建筑风格。

这里风景秀丽,坡缓岗平,林木葱茏,是闹市中一块难得的雅静去处,人文景观与园林艺术集于一隅,引人入胜。

整座墓园四周还有院墙围护,园内各处皆有神道贯通,建筑群落随形就势,满园苍松翠柏,芳草如茵,古朴幽静。不少建筑上还有百余位书法名家书写的匾额、楹联装点,更增添了墓园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包孝肃公墓园由主墓区、碑廊、附墓区、地下墓室等组成。

穿过墓园大门,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照壁。照壁高4.2米,宽10.2米,上刻有“包孝肃公墓园”6个苍劲有力的楷书大字,是著名书法家方绍武书写。照壁的功能是石阙前的屏障,起隐蔽作用,同时也起到装饰性作用。这方照壁是安徽最大的照壁,其构造完全是按宋代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建造而成的。

照壁的后面是“子母双石阙”。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肃穆处所的外部建筑,通常左右各一,也有在大阙旁建一小阙的称“子母双石阙”。

我国建阙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初为城门,城墙到此而缺以作为门,所以称城阙。墓门建阙约始于西汉。我国的古阙虽然很多,但大都残缺不全。像包孝肃公墓园之内的“子母双石阙”,只有这一座。“子母双石阙”的母阙高6.4米,子阙高4.5米。

穿过神门,一条笔直的神道直达包拯墓冢。神道右边立有龟趺螭首神道碑。碑上撰写着包拯生平事迹,内容与墓志铭的内容基本相近。

神道右旁还立有石柱,名叫“望柱”,又称“华表”、“和表”、“桓表”和“诽谤之木”。相传立柱之习原是尧舜时竖立于交通要道的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之用的。后来改为石柱,上面刻上多种形状和花纹,并逐渐演变成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等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

设在陵墓前的大柱又称为“墓表”,一般常见的均为石造,柱身雕有蟠龙纹饰,上为云板、蹲兽。包孝肃公墓园的这根望柱,北宋时期二品官就是位应享受的待遇,柱呈八楞形,高3.6米,柱身刻有缠枝牡丹,柱的上端是寿桃型光焰。

神道两旁各有石羊、石虎、石人一对,组成墓前石刻群,名为“石像生”。墓前石刻群既是一个朝代的艺术型制,又表现了一个朝代的政体特征。包拯墓前的石刻群是按照北宋陵寝墓前石刻型制刻制的,其数量、品种则沿用唐制,显示墓主是三品以上官员。

登上几级石阶,迎面是包拯的享堂。享堂是包公墓园的重要建筑,专供祭祀活动之用。享堂正门两侧的抱柱上有一楹联为:

正气慑王侯,铡恶除奸传万世;

遗风昭日月,蜀山淝水庆重光。

联中的“蜀山”指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大蜀山,“淝水”指穿城而过的淝河,从“正气”和“遗风”两个方面颂扬包拯的政绩和品德。

首句中的一个“慑”字,写出了包拯的明察善断,执法如山及对王侯的威慑作用。尾句中的一个“庆”字,点出了人们因怀念包拯而建墓园的欣慰之情,希望包拯的“遗风”得以发扬光大。

享堂正门前也有一副楹联:

廉吏可为来者是式;

故乡更美公乎其归。

上联“廉吏可为”是用典。春秋战国时,楚国有个名为孙叔敖的令尹,他辅助楚王称雄,政绩卓著,赢得楚国百姓的赞颂。包拯去世后没有给他的后人留下什么财富,致使他的后人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被史籍称为天下第一清官。而和孙敖叔同时期的一些赃官、贪官,他们死后却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大笔财产,使他们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两者之间,对照鲜明,因而社会舆论感叹道“廉吏不可为”。作者在此反其意而用之:包拯名传后世,光耀史册,所以“廉吏可为”。“来者是式”意思是后来人应当以包拯为楷模。

下联意思是包拯逝世近千年了,他病逝外乡,归葬故里,“公乎其归”既表现包拯对故乡的眷恋,也表现故乡人们对包拯的深情。

享堂飞檐翘角,灰瓦彤柱,高约10米,是一座木结构九脊五开间的宋代建筑风格的殿宇。殿内,20樽凿花文饰的柱基上,耸立着20根丹红国漆大柱,撑起椽梁昂枋,使大殿显得气宇轩昂,宏伟壮观。

享堂中央高支神龛,放置着包拯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设有香台,供瞻仰、祭祀者进香叩拜。

神龛上方悬匾3块,中间的匾额上写的是“为政者师”,是清代人王均撰写,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书,左侧为“正气凛然”,右侧为“清正廉明”。

享堂神龛两端的巨柱上悬一幅长联:

十五卷谠论排阊,江河不废仰止高山,正道自千秋,宇宙声名尊孝肃;

九百年明德在世,人物凛然长留生气,凌云应一笑,岁时乡国荐芳馨。

全联上写“论”,下写“德”,对包拯的一生,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皇上念他的功勋,在包拯去世以后就照顾他的子女在朝为官,后来又赐了一位“恩生”,负责管理管理包公祠、包公墓和有关文物、文史资料,接待来访客人。

“恩生”是世袭的,本人临终前,一定要按照立嫡、立长、立贤的原则确定好继承人。他是一族之长,大家都听他的。过去的“恩生”都住在香花墩上包公祠的旁边,便于打扫包公祠。

包家的人叫香花墩为“包墩”。包墩是包家的圣地,说是从包墩迁出去的,都是包家的子孙后代,包公子孙没有不知道包墩的。最后一代“恩生”是包公的35世孙包先海。

包孝肃公墓园旁有祭田数亩,“世奉免征”,由世袭的守冢户耕种。守冢户平时管理墓地,禁止牛羊放牧。清明时节,包公子孙扫墓,供应午餐两桌,鸡、鸭、鱼、肉八大盘,另加白酒和挂面,即当租课。

从北宋开始,每年春秋二季,都由庐州府学的校长和合肥的县长率领师生前往包孝肃公墓园祭扫包公墓。由于这项活动,集德育、智育、体育于一体,深受师生们的喜爱,便形成了一种惯例,经久不衰。即使发生元、明、清的多次改朝换代,这项活动也沿袭未改。

【旁注】

龙图阁 宋代阁名,宋真宗纪念宋太宗的专门宫殿。收藏有宋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各种典籍、图画、宝瑞之物,以及宗正寺所进宗室名籍、谱牒等。北宋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故民间戏曲小说中以“包龙图”称之。

礼部侍郎 礼部副长官,明代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隋文帝定制,以尚书省统“六部”,各部尚书下有侍郎数人,分掌本部下各部门,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司官。唐沿其制。明侍郎升至正三品,清侍郎升至从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堂官。

惊堂木 也叫醒木、界方、抚尺。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使用者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也是古时县官用,举起拍于桌上,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发泄,让堂下人等,安静下来。

举人 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太守 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宋仁宗(1010年~1063年),赵祯,宋代第四位皇帝。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4岁。在位42年,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指宋仁宗。

楹联 即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是我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

石阙 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式样和牌坊相似,只是没有横梁。阙有木制,也有石制,木制易朽,难于长久保存。

神道碑 又叫“神道表”,指神道前的石碑,上面记载死者生前事迹。记录帝王大臣生前的活动。神道即墓道。神道碑文原较简单,一般只称“某帝或某官神道之碑”。

望柱 也称栏杆柱,是栏板和拦板之间的短柱。望柱有木造和石造。望柱分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柱身的截面,在宋代多为八角形,清代望柱的柱身,截面多为四方形。

享堂 又称祠堂。安置祖之像牌以祭享之,墓上享堂、房屋等建筑是作为死者亲属祭祀先人和长期守孝居住之用,通常守孝要在墓上居住3年之久。这种丧葬形制在当时应比较普遍,但后世很难保存下来。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政治家。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政绩赫然,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后官拜令尹辅佐庄王独霸南方,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飞檐 我国古代汉族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神龛 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神龛大小规格不一,依祠庙厅堂宽狭和神的多少而定。大的神龛均有底座,上置龛,敞开式。祖宗龛无垂帘,有龛门。祖宗龛分台阶依辈序自上而下设位。少数多姓合祠者,也分龛或座依各姓辈序设位。因此,祖宗龛多为竖长方形,神佛龛多为横长方形。

【阅读链接】

包公故事的丰富性,在通俗文学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其实宋之前著名的廉吏也有不少,就是在同时代的官僚中,包公的地位远不及富弼、韩琦、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等人显赫,但为什么包公被作为清官文学的代表在通俗文学中出现?

包拯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百姓更喜欢直呼“包公”。平民呼唤包公,实际上是对黑暗现实的极度不满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幻想,凝聚了专制社会下老百姓对于清官的企盼,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