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帝王的历代帝王庙

“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历来为人们所景仰,并由此形成了祭祀祖先的传统。而明代建立的历代帝王庙,就是祭祀祖先和帝王的场所,体现了华夏文明对历代先贤的尊崇与缅怀。

考察我国历史,帝王庙之设,远早于明,但帝王庙冠以“历代”二字,则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明初在南京首创的。

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后,以文化祭祀为切入点,在南京创建历代帝王庙,于1374年8月落成,朱元璋亲临致祭。在当时,这里集中入祀“三皇五帝”和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和元世祖忽必烈。既体现了汉民族大一统王朝开国帝王的主体地位,也认可元王朝为中华正统,让忽必烈同享崇祀,对缓解汉蒙矛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元璋创建历代帝王庙,意义非同小可。他第一次用庙宇祭祀的形式,彰显了中华一统帝系的历史传承,也体现了对元王朝的民族包容。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历代帝王庙一直由太常寺负责祭祀。后来继位的明世宗朱厚熜,对礼制研究很是痴迷,厘定了不少祭典制度,改建或新建了一批皇家坛庙,新建北京历代帝王庙,就是其中之一。

明世宗认为,历代帝王庙远在南京,不便前往亲祭,而在北京祭祀历代帝王,只附属于南郊之祀,也很不正规。于是决定在北京新建历代帝王庙。1532年夏,历代帝王庙在阜成门内大街建成,当年8月,明世宗亲临北京历代帝王庙致祭。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北京的太庙、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从明嘉靖时期至清末的近40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朱元璋时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王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清代康熙、雍正、乾隆3朝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帝曾经留下谕旨:除了执政无道之君和亡国之君外,历史上所有曾经在位的皇帝,均在帝王庙中为其立牌位。乾隆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

北京历代帝王庙占地1.8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规模庞大,整体布局气势恢弘,显示了皇家庙宇的尊贵和气派,是我国古建筑中举世无双之精品。它自建成之后基本没有大变,只是清代在景德殿两侧增建了4座碑亭和景德门外西院诸殿。

历代帝王庙由南至北依次为:影壁、景德街牌楼、石桥、下马碑、庙门、景德门、景德崇圣大殿和祭器库。大殿两侧有东、西配殿,还有4座御碑亭和2座燎炉。东南侧有钟楼、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西南侧有乐舞执事房、典守房、斋宿房。此外,还有单独成体的有“庙中庙”之称的关帝庙。

历代帝王庙的影壁是明嘉靖年间的1530年始建的原构,至今已有48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它位于历代帝王庙整座建筑群的中轴线的最南端,其规模和形制均与这座皇家庙宇相一致。

我国古建中的影壁通常分为“一”字形和“八”字形。历代帝王庙影壁系绿琉璃筒瓦硬山调大脊,长32.4米,高5.6米。南北厚1.35米,呈“一”字形。影壁的基座为砖砌的须弥座,壁身是砌成长方的立墙,通体朱红色。它的四棱都由绿琉璃筒瓦包嵌,南北两个壁面为“中心四岔”。

所谓“中心四岔”,是指壁身的中心位置和四角位置,都有琉璃雕花纹饰。中心为团花,图案是缠枝牡丹,4个岔角也是缠枝牡丹纹饰。

景德门牌楼各设于景德门前东西两侧,是随着历代帝王庙的兴建而营造起来的,形制基本一致。这两座牌楼为3间四柱七楼,两侧有戗柱相对支撑,造型古朴端庄,制作华美。它们与北面的帝王庙建筑群和南面的影壁,形成一个建筑群体,体现出皇家礼制建筑规制的整体风貌。

在历代帝王庙大门两侧的“八”字墙前,各立有一块高大的下马碑。这两座下马碑,高大、肃穆却又低调。下马碑是昔日皇家设立的谕令碑,是一种显示封建等级礼仪的标志。

历代帝王庙前的这两块下马碑,立于清代。每块碑均用满、汉、蒙、回、藏、托忒6种文字镌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历代帝王庙的威严与尊贵。东侧下马碑阳面为满、汉、蒙文,阴面为托忒、回、藏文;西侧下马碑阳面为托忒、回、藏文,阴面为满、汉、蒙文,以示民族平等。碑座是长方形,没有龟趺,民间流传“有碑没有驮”指的就是这座下马碑。

根据清代乾隆时期的《礼部则例》等书记载,“下马牌”原本是木牌,清乾隆时期才换成了石碑。木牌原立于桥南朱栅外,改成石碑后立在3座旱石桥的两侧,旱桥拆除后,下马碑移至门廊前。

下马碑的功能,就如碑上所镌刻的文字“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一样,它告知所有官员民众,来到历代帝王庙门前必须下马步行,以表示对历代帝王和先贤功臣的尊崇。

说起下马碑,有一则民间故事。相传在几百年前,人们喜欢在历代帝王庙门前纳凉。有一天多了一位陌生人,他在庙门前练武打拳,跟谁也不搭理。周围的人起先有些好奇,日复一日,也就见怪不怪了。

有一天晚上,历代帝王庙附近的百姓在睡梦中被一声巨响惊醒了。天亮之后,他们发现庙门前的下马碑上有个五指大掌印,掌印中间好似有个珠子大的凹痕。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也弄不清。后来,这里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老和尚,他说碑上留下的不是掌印,而是龙爪印,在那个凹痕里原来藏有“二龙戏珠”的夜明珠,被那个练武的人偷走了。

庙门与影壁隔街相望,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面阔3间,通宽15.6米,通进深9.5米,平身科为单昂三踩斗拱,两边有“八”字墙,下有汉白玉石台阶,中有御路,雕云山纹。

在庙大门两侧各有一间旁门,为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门前原有小石桥3座,象征帝王之居。

景德崇圣门位于庙门正北,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面阔5间,通宽26.6米,通进深14.8米,平身科为单昂三踩斗拱,旋子彩画,四周绕有汉白玉石护栏,前后均三出陛,中为御路,两侧有垂带踏步。在景德崇圣门两侧各有侧门一间,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

景德崇圣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1530年,是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寓意为“景仰德政,崇尚圣贤”。景德崇圣殿坐北朝南,面阔9间,51米,进深5间,27米,象征天子的“九五之尊”。和故宫的太和殿是一个级别。

景德崇圣殿为重檐庑殿顶,金丝楠木柱,地面墁金砖。清雍正、乾隆时期曾大修,更换成黄琉璃瓦顶,重绘金龙彩画。殿内悬有清乾隆帝的御联和匾,匾上有“报功观德”4个字,对历代帝王的奉祀活动就在景德崇圣殿内举行。大殿内奉祀历代帝王,只在中心位置设立牌位,不立塑像。

景德崇圣殿铺设的是专门为皇家烧制的地砖,也就是俗称的“金砖”。金砖给人光润如玉、踩上去不滑不涩的感觉,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这次修缮用的“金砖”是在当年苏州的“御窑”定制的,其选料、烧制、加工均有严格的工序,铺设前还要经过桐油浸泡、表面打磨等处理。

清乾隆年间的1784年,景德崇圣殿供奉的入祀帝王增至了188位。大殿中共分7龛供奉了这些历代帝王的牌位,位居正中一龛的是伏羲、黄帝、炎帝的牌位,左右分列的6龛中,供奉了传说时代的“五帝”、夏、商、周、汉、唐、五代十国、宋、元、明等历朝历代的185位帝王牌位。

景德崇圣殿东西两侧的配殿中,还祭祀着伯夷、姜尚、萧何、诸葛亮、房玄龄、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79位历代贤相名将的牌位。这些历史名人中没有秦始皇、杨坚和李渊,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却未能入祀北京历代帝王庙,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由于秦代以后的帝王大都尊崇儒家,从儒家思想的观点看,秦始皇被看作无道暴君,他虽然创造了一统中华等伟业,但是在过去的史书和人们的心目中,更强调的是他“焚书坑儒”等对儒家的打击,所以没有将其列入景德崇圣殿供奉的帝王之中。

杨坚是隋王朝开国皇帝,是西魏大将军杨忠之子。杨忠跟随西魏权臣宇文泰起义关西,宇文泰奠基北周政权,是为北周文帝。至北周宣帝宇文赟去世后,其长子宇文阐即位,是为北周静帝。当时宇文阐8岁,杨坚入宫辅政,任宰相,总揽军政大权。

后来,杨坚取代后周自称为帝,国号隋,随即灭南朝陈而统一了全国。杨坚史称隋文帝,他一度因隋之创建者而享祀,但终因其篡权夺位而被撤出。

唐高祖李渊是唐王朝开国皇帝,理应入历代帝王庙享祀。但因他原是隋王朝重臣,其开国之功远不及他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而被撤祀。

历代帝王庙中的单体建筑关帝庙于清代增建,硬山顶,面阔3间,进深1间,带前廊,用于专门祭祀关羽。关羽之所以被祭祀于“帝王”庙宇之中,与关羽的官民信仰有关。

有人认为,关羽历来被官民共同奉为保护神,在历代帝王庙建筑群里,单独建关帝庙,是想借助其忠义仁勇的“关帝”来镇恶辟邪,起到护卫的功能。

还有些人推测说,关羽曾被众多皇帝尊崇为“武圣”。倘若按功臣名将的身份,把关羽供奉在东西配殿中显得待遇有点低了;倘若真要按帝王身份供奉在景德崇圣殿里,与历代帝王共聚一室又嫌不够资格,因此,只好为他单独建庙,供人祭祀。

也有人分析说,入祀的帝王按规制都必须生前在位的,但关羽生前未当过一天帝王,而那些享祀的功臣名将,又无一人去世后封王称帝的。唯独关羽一人屡屡被封为“关帝”,所以,在尊崇关羽最盛的明清两代,一座相对独立的关帝庙出现在西跨院里,并同时建起配套的祭器库。

在历代帝王庙建筑中,景德崇圣殿、景德门、东西配殿的主要构件都是明代遗留下来的,而壁画、琉璃瓦等多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天坛、孔庙等建筑虽然都是始建于明代,但留存的明代构件不多,像历代帝王庙这样保留了大量明代原构件的极为少见。

配殿位于景德崇圣门的北面,景德崇圣殿东西两侧,各7间,分别为西、东向,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通宽33.4米,通进深14.6米,平身科为单昂三踩斗拱,旋子彩画,内顶为井口天花,下方砖铺地。

东西配殿为从祀历代功臣的场所,其中的鼎炉、燎炉、殿后祭器库5间,皆不存。

环绕景德崇圣殿共有4座碑亭,月台两侧各有碑亭1座,黄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顶调大脊,方形,每面面阔3间,上檐平身科为重昂五踩斗拱,下檐平身科为单昂五踩斗拱,和玺彩画。

殿两山两侧亦各有碑亭1座,黄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顶调大脊,方形,每面面阔3间,各宽10米,上檐平身科为重昂七踩斗拱,下檐平身科为重昂五踩斗拱,均和玺彩画。

在这4座碑亭中,正西一座建于1733年,内为无字碑;东南一座也建于1733年,碑体阳面为雍正御制碑文,阴面为乾隆御制碑文;西南一座建于1764年,阳面和阴面均为乾隆御制碑文;正东一座建于1785年,阳面为乾隆御制满汉合文碑文,阴面无字。

钟楼在东侧门之北,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重楼重檐调大脊,方形,每边面阔3间,上檐平身科为单昂三踩斗拱,旋子彩画,下檐平身科为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旋子彩画。

其实,历代帝王庙的彩画艺术是首屈一指的。历代帝王庙的彩画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嘉靖始建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清雍正大修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清乾隆修缮时期。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明代始建时期的彩画,在留存下来的建筑上还有遗存,可惜常人不易见到了。

在景德崇圣殿天花板上边,有3间彩画,从纹饰到工艺,是非常有价值的明代彩画。景德门正面西侧的天花彩画非常漂亮,纹样是金莲水草,3朵莲花分别代表天皇、地皇、人皇;颜色也很鲜艳,用的都是天然矿石质颜料。

在景德门的脊部也留有1间明嘉靖始建时期的彩画,也在天花板上面。它的纹饰与正殿不一样,做工没大殿精细。

此外,东跨院的神库神厨,也留有始建时期的彩画痕迹。在宰牲亭的南侧和西侧有一两件。后人把清代彩画做在老地仗上了,所以留下一些痕迹来。

景德崇圣殿天花面除3间彩画,其他都是白木头茬,这可以说明它是明嘉靖时期的原活儿,后来几次修缮脊部都没动。

关于历代帝王庙,在老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曾经流传过一首古老的歌谣,这首歌谣为人们提供了它的诸多信息。歌谣是这样唱的:

有桥没有水,

有碑没有驮,

有钟没有鼓,

有庙没有佛。

“有桥没有水”,指的是原来在历代帝王庙前面有3座汉白玉小石桥,人们出入庙门要从桥上经过。据说那桥下原本也是有水的,但由于清末以后的历代帝王庙无人打理,渐渐地河水干涸,到最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水了。

“有碑没有驮”,指的是原来庙前有两块下马碑,下面没有像寻常碑那样配上龟趺的基座,因而形成了无驮之碑。

历代帝王庙前的下马碑原来只是告示牌,上面写着“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用途就是警示和标志。也许这两块碑所起的只是告示作用,因此下面也就没有如庙内其他御碑那样设置螭首龟趺的基座。

“有钟没有鼓”,体现了古代皇家陵寝建筑的一个特点。在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击钟多用于喜庆之日,据说钟声可以驱妖镇魔,保佑吉祥。晨钟暮鼓本是我国的老传统,因此一般寺庙中都是东有钟楼西有鼓楼,但历代帝王庙却有钟楼无鼓楼。历代帝王庙怎么就有钟无鼓呢?

有人认为,因为在祭祀礼仪中钟的作用比鼓大,钟声传得远,可以使百姓都知道皇帝出来祭先朝帝王了;也有人说,只取晨钟,舍弃暮鼓,含有让去世去的帝王在天上得到永生的寓意。不管说法如何,有钟无鼓的历代帝王庙威仪未减却是事实。

“有庙没有佛”是说有些人常把庙和佛视为一体。其实,没有佛的庙是很多的。古人祭祀自然神要设立社坛,像北京的天坛、地坛、月坛、日坛、社稷坛等,社坛通常设在室外。而古人祭祀祖先大多在室内进行,祭祖的场所则称之为庙或祠。

“坛”和“庙”本来是区别得比较清楚的。后来,有的地方祭祀自然神改在了庙里,比如祭泰山的岱庙。此外,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传播,这些宗教建筑也往往使用“庙”这个称呼,比如众多的佛教寺庙以及道教的中岳庙等。

北京历代帝王庙并不是宗教场所,它供奉祭祀的对象,既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祭祀我国历代的帝王。这样一来,同一个“庙”字,有的属宗教类建筑,有的仍是祭祀用的建筑。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全国唯一集中祭奠“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功臣名将等中华先贤于一庙的神圣殿堂。有祭祀就离不开礼乐,何谓礼乐呢?礼和乐都是对天地万物、自然规律的仿效或体现。

礼是取法天地的高下有别、四时的轮换有序、六气的相互生发、万物生养的各有所宜的原则而制订的。乐则是对自然界合规律又合目的的构成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及形态的模拟与感觉。

礼、乐的产生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礼,主要用于“辨异”,以区分个体成员的贵贱等级,使其明确各自的地位、职责和义务。乐,主要用于“求和”,调节人的内在情感,和谐不同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使之相亲相爱。

礼和乐都必须合“度”,若“过”便会引起混乱。礼和乐似孪生兄妹,形影不离。在礼乐文化体系中,礼居于主导地位,支配着乐;乐处于从属地位,服务于礼。

在历代帝王庙的祭祀活动中,不同的礼仪演奏不同的乐舞,不得混用,而且不同等级身份的人,只能享用不同规格的乐。从天子、诸侯、大夫到士,所用乐舞都有严格限制。

乐队规模的大小,舞队人数的多少,演奏的乐章,歌唱的诗篇,甚至演出程序,都根据不同的用乐场合,用乐者的不同身份,不得僭越。

总之,北京历代帝王庙不仅是我国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也以其完善的礼乐制度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祭祀祖先的传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

【旁注】

三皇五帝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人类最初出现的上古中华文明创造者。“三皇五帝”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一般认为,“三皇”为天皇伏羲、地皇神农和人皇女娲,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是后人对远古时期帝王,三皇五帝朝代的概括,而非全指,是华夏文明对祖先的尊崇与缅怀。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明王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平定四海,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自古以来,前所未有。

影壁 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旧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不断有鬼来访。如果有影壁的话,鬼看到自己的影子,会被吓走。当然,影壁也遮挡外人视线的作用,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

中轴线 我国古代大型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我国是唯一一个在建造建筑物的时候讲求中轴线的国家,而且成就最为突出。古都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全长7.7千米的中轴线是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牌楼 又名牌坊,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是我国古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宫观寺庙用牌坊来作山门或标明地名。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牌坊多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戗柱 从旁边支撑房屋的木柱。在我国古建筑木牌楼中,主要起支撑作用的结构柱子两侧均有戗柱斜放支撑,用于下架,又称戗杆。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牌楼较坚固,已无需再用戗柱。此外,在煤矿高档普采工艺中,为保持支架的稳定性,在支架或支柱的另一侧支设一棵支柱。这棵支柱也称作戗柱。

龟趺 又叫赑屃或霸下,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是灵禽祥兽。霸下长得像龟而且能负重,力大到可驮负三山五岳。因为霸下能背重物,因此多为石碑、石柱的底台及墙头装饰。传说霸下是大禹治水时收服的,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做出了贡献。

剪边 在我国古代部分建筑中,其屋面近檐处往往会有与上部不一样的色彩比如屋面大部分是绿色,屋檐处确实一道横的黄色带,这样的色彩就称作“剪边”。它是由于屋面使用了不同颜色的铺瓦而产生的效果,它丰富了屋面的色彩。是屋顶的屋脊和檐边铺瓦的做法。

斗拱 也叫枓拱,由斗、栱、翘、昂、升组成,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之一。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两者合称斗拱。斗拱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地外伸,形式优美,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庑殿顶 即庑殿式屋顶,汉族传统宫殿建筑的屋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佛殿、皇宫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筑是采用重檐庑殿顶,是最尊贵的形式。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称为“四阿顶”。

牌位 又称灵牌、灵位、神主、神位等,是指书写逝者姓名、称谓或书写神仙、佛道、祖师、帝王的名号、封号、庙号等内容,以供人们祭奠的木牌。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人逝世后其家人都要为其制作牌位,作为逝者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安魂之所。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政,秦庄襄王之子。他完成华夏大一统大业,建造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还奠定我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李世民(598年~649年),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王朝第二位皇帝,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他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琉璃瓦 我国传统建筑材料之一。施以各种颜色釉并在较高温度下烧成的上釉瓦因此被称为琉璃瓦。现在除蓝色外,琉璃也包括红、白、黑、黄、绿、绀蓝等色。据文献记载,“琉璃”一词产生于古印度语,随着佛教文化而东传,其原来的代表色实际上指蓝色。

和玺彩画 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和玺彩画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与使用功能的需要,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和苏画和玺等5种。

旋子彩画 俗称“学子”、“蜈蚣圈”,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旋子。旋子彩画最早出现于元代,明初即基本定型,清代进一步程式化,是明清官式建筑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彩画类型。

社稷坛 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祇的祭坛,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象征。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不仅在京城有国家的祭坛,地方各级城市也都有祭祀社稷的场所。

大夫 我国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3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明清废。

【阅读链接】

在我国历史上,帝王庙冠以“历代”二字,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明王朝初年创建的。朱元璋以文化祭祀为切入点,在南京创建历代帝王庙,集中入祀“三皇五帝”和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和元世祖忽必烈,既体现了华夏、汉民族大一统王朝开国帝王的主体地位,也认可元王朝为中华正统。明王朝迁都北京后,对历代帝王的祭祀或在南京进行,或在北京郊区和故宫文华殿进行,明嘉靖皇帝朱厚熜于1530年兴建了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人物沿袭南京旧制。

朱元璋用庙宇祭祀的形式,彰显中华一统帝系的历史传承,体现了对蒙元王朝的民族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