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祖籍地的则天庙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出身于隋王朝皇室,杨氏的父亲是隋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相传当武则天还在襁褓中时,当时的著名相士袁天罡有一次见到杨氏,便对她说:“夫人法生贵子!”

杨氏听了这话,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

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

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

果然,武则天后来于690年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掌管朝政之后,武则天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由武则天提拔起来的。

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武则天在登基之初,就在洛城殿对贡士亲发策问,派遣10名“存抚使”巡抚诸道,推举人材,一年后共举荐10余人。

武则天对有才能的人不问出身,全部加以接见,量才任用,或为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或为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我国古代试官制度自此始。时人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脱校书郎”之语。

武则天虽对有才能的人许以官位,但对不称职的人亦会加以罢黜。由于她明察善断,赏罚分明,当时的人也乐于为她效力。

武则天还进行了文化改革,在文化上创造了一个的“自我作古”全新的时代,其标志就是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特有的“则天文字”。

则天文字或称则天新字,也称武后新字,是武则天所首创的汉字的总称,在今天看来属于异体字范畴。按照汉字的6种构造条例“六书”来划分,这些字都属于象形和会意字。

则天文字不纯粹凭空创造,也有依托古字而改,例如“天”被改成了“□”,就是利用了“天”字的篆书,表明武则天效法古代先贤,有“法古”之意。

由于武则天的影响力,则天文字不但在我国本土流传了15年,还有部分则天文字传到日本、韩国,甚至成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

虽然如今的则天文字已成为死文字,除文史研究外,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使用,但仍然保存了下来而没有消失。

由于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后人有许多关于她的纪念活动,其中山西文水建的则天庙,就是祭祀武则天的重要场所之一。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历史文献对武则天出生地记载的不统一,造成了武则天出生在不同地区的历史困惑。其出生地主要有3处不同的说法。

一是四川广元说。其主要依据是皇泽寺的《广政碑》,此碑是考证武则天出生于利州即广元的重要证据,表明武则天是在其父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期间,武则天生于广元。同时,广元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三为武则天生日,因而有法定的每年9月1日为“广元女儿节”,以此纪念武则天的诞生。

二是山西文水说。山西文水是武则天父亲武士彟的祖籍所在,而我国人历来有认祖归宗的籍贯情结,所以在文水建有祭祀武则天的则天庙。另外,依据正统史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上面的记载,这3种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几乎口径统一地记载着武则天为“并州文水人”。并州为山西太原的古称。

三是陕西长安说。陕西长安为唐王朝国都,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作为为建立李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一介木材商人,唐开国后被封为工部尚书等职。所以“武则天出生在陕西长安”就成了众多历史学者认定的有力证据。

其实,在我国各地为历史上杰出人物建庙立祠并不鲜见,所建祀庙祠堂大多以纪念其创下的丰功伟绩或名士风流之事迹,还有就是因其生于斯而建的纪念殿堂。先不管武则天出生在哪里,人们在山西文水建则天庙祭祀武则天确为事实。

则天庙位于山西文水县城北5千米处的南徐村北面,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名胜地。此庙于坐北向南,规模不大,轴线上从北到南有正殿、乐楼、雕像、山门;两翼建筑有偏殿、配殿、碑廊、鱼池、回音亭等30多间殿宇,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院内柳树成荫,花草遍地,以武则天的特定身份名扬天下。

则天庙始建在唐天宝年间的747年之前,清初改名为“水母庙”,或称“则天水母庙”,后来恢复了“则天皇后庙”的名称,现为“则天圣母庙”。

则天庙为何改名为“水母庙”?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宋代以后至明清执政者对武则天谩骂最甚,故官方把她的把庙改掉以示贬责。

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与水有关。南徐村附近有条小河称为泌水,是从武氏深井自流而成,千百年来浇灌农田数百顷,造福一方。因此,人们把这一井泉称为神福泉,认为是则天圣母赐给家乡的福水,所以改则天庙为水母庙,或称“则天水母庙”。

相传,则天庙原计划建于泌水源头,正当人们作好地基立起梁架时,一夜大风,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里人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知县看后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时,走来一位鹤发童颜的方士,他说:“神皇一朝天,修庙该占乾。”在场人等如梦方醒,于是决定斋戒三日,就正当乾位就地建庙,即则天庙现址。

保存下来的则天庙正殿为金代皇统年间的1145年建筑,但在殿内与顶部仍保存了一对唐代金柱与部分唐瓦唐砖。正殿是庙内建筑群的中心,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

殿内梁架建造中,采用了三角形组合与杠杆原理分散了顶部对大梁的压力,故大梁跨度很大,经数百年承受压力而未见弯曲,整座建筑被专家评为唐宋建筑中的杰作。

则天庙正殿在营造法式上采用减柱造,殿内只有两根柱子巧妙地用在神龛后侧,梁架,斗拱以及檐下门窗,门墩石雕等,全为金代原制,使大殿显得宽敞舒适。顶部坡度平缓,出格较大,保存了唐代建筑的风格。板门上部“金皇统五年”刻字尚存,是殿宇建成年代。

正殿内神龛属宋金时代的构件。前部斗拱制作华美,神龛上方有一条悬塑走龙。它头小颈细,举步向前,回头顾后,造形生动优美,正是武则天以女人身份登基称帝的典型象征。

在八卦中,乾为天,坤为地。将其推演于家庭之中,则父为乾,母为坤。武则天称帝为真龙天子,但她又是个母亲,位占坤地,所以这里塑的是一条在地上行走的真龙。

武则天彩塑像头戴金色凤冠,身穿云纹霞帔,怀抱如意,端坐龛中。宽额广颐,面目慈祥,一副含蓄的表情,像在与民同乐。

则天庙舞台是一座卷棚顶式的明清建筑。在舞台内壁上保存了清代后期戏剧演出题记71条。这些题记出自演员之手,字迹潦草,章法也差,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晚清这一地区戏剧活动的真实面貌。

从这些题记中可以知道,当时在山西中部的汾阳、祁县、太谷、平遥、清源、文水、介休、孝义8县中,至少有34个戏剧团体,演出剧目最少有71个。这些题记是研究地方戏剧史的珍贵资料。

舞台南面正对山门的是武则天雕像。该雕像取中年女政治家的身态,不穿衮袍,不戴冕冠,凤冠与龙钗都是缩小了比例的象征性头饰,以显露其面部与体态美,总高5米,台高4米,台基边长9.9米。

除此之外,庙内还有武则天的政绩陈列、武则天家族的史料陈列,以及与武则天有关的名胜古迹陈列。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时代杰出女政治家的不朽业绩,还可以看到她留下的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旁注】

袁天罡 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益州成都人。隋代时为盐官令,入唐为火山令。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预言家和相术专家,是知识渊博的高道。代表作品有《六壬课》《五行相书》、《推背图》、《袁天罡称骨歌》等。

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人,唐代大臣、名将。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大臣。唐高宗时朝廷招募“猛士”,抵御吐蕃,娄师德以文臣应募,从军西讨,屡有战功。他前后在边疆总共驻扎了30余年,以谨慎忍让而闻名。

贡士 我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唐、宋时,以州、县科举考试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但习惯上每于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六书 汉字造字方法。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6种类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总称六书。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方士 即方术士,或称为有方之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古代的科学家。一般简称为方士或术士,后来则叫做道士。道士之称始于汉代,《汉书·五行志》中说:“道士始去,兹为伤。”是东汉以来,始将方士叫做道士。晋代以后,方士之称渐不通行,而道士之称大著。

减柱造 古代建筑柱网平面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出现于11世纪后,辽金时庙宇建筑常用此种做法,可使室内空间宽敞,明以后少用。紫禁城内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尚保留此种做法。

如意 在古代,“如意”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作为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于代麾作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作为吉祥之物,它在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常人远行前,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

【阅读链接】

唐太宗驾崩后,作为才人,武则天居感业寺为尼。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上面这首情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表达了武则天对唐高宗的情思。

武则天和唐高宗是真心相爱,很有感情的。他们既是夫妻,也是政治伙伴,甚至一开始,他们就准备死后葬在一起。在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写的祭文情真意切,要求一定要和唐高宗合葬。他们的墓是按照合葬墓的规格建造的。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如意娘》这首诗是武则天的真情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