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祭祀——包公祠

包公即包拯,曾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包公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一直是老百姓心目中崇高的清官形象。政治清明时,人们固然怀念他;世道衰败时,老百姓更加怀念他。

包拯是我国老百姓心中的青天,从南到北,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怀念包公,历代文人还写了不少颂扬包拯的诗词,用诗歌来歌颂他的刚正不阿和清正廉明,表达对他的景仰之情。虽然世事变幻不定,然而,人们对于包公的怀念却是永远的。

古都开封城内的包公祠

那是在我国大宋王朝的第40个年头,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个胖小子,是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名为包拯。作为独生子,父母对他的宠爱备至,他的童年幸福像花儿一样。

包拯自幼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逐渐成长为一名有志青年。在求取功名的道路上,他在19岁那年中了进士甲科,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建昌县知县,后来奉调入京任开封府尹。

在当时,平民告状都得先通过门牌司才能上交案件,时常被小吏讹诈。包拯一上任就改革诉讼制度,处置恶吏,裁撤了门牌司,为百姓大开方便之门。

在开封府任期,包拯不仅断案英明,而且还是一个实干家。不到两年,就被任命为三司使,负责全国经济工作。在经济改革方面,他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比如改“科率”为“和市”,即朝廷按照公平价格购买农民要缴的上供物资。他还免除部分地区“折变”,即废除农民将粮食变成现钱纳税的规定等措施。由于开展经济工作卓有成效,两年后,包拯被提拔为枢密副使。

然而,这时的包拯已经是63岁的老人。宋仁宗时代相对和平,枢密副使这个职务也许是皇帝对忠心耿耿的包拯的一种荣誉回报。

一年之后,包拯病逝,首都开封的老百姓莫不悲痛,皇帝亲自到包家吊唁,并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当宋仁宗看到包家如此俭朴,又听闻他“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如初宦时”,不禁感慨万分。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说,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这个评价是准确的。

包拯纯朴平实、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爱民如子,同时他不苟言笑、太过较真、不会处世、人缘不好。然而,他却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无人企及的崇高与正义的化身,一个至忠至正、至刚至纯的清官标志与忠臣样本,一个被历朝官方推向神坛,又被历代老百姓奉为神明的“包青天”。

人们永远怀念包拯,在我国的文学作品和民间相传的故事当中,衍生出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如在我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历代的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即“包公戏”。

戏剧中的包公,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包拯,而是改编自文学包公的带着某种理想化的包公形象。包公既是一位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心智过人、执法如山的清官,又是一个半神半凡的超人。

除了戏剧形象外,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先贤。包拯在开封府时,倒坐甫衙开封府,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成就了一个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包青天。

开封包公祠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它坐落在开封城内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一组典型的仿宋风格的古典建筑群。气势宏伟,凝重典雅。

包公祠占地1公顷,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祠内主要建筑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回廊、大殿、东西配殿。

进入大殿内,高3米多、重达2.5吨的包公铜像引人注目,只见他蟒袍冠带,正襟危坐,一手扶椅,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凛然正气,是集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包公写照。两旁陈列着反映包公真实生平和清德美政的历史文物与典籍。

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诗,开封府题名纪碑,包公家训,包公书法手迹,墓志铭等。

包公在出仕明志诗中开篇写道: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此语开宗明义,使一个大义凛然、正气冲天的包公形象跃然纸上。

包公家训也是二殿中的重要内容。包公晚年在家训中写道: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这更充分反映出包公嫉恶如仇、清廉传家的高贵品质。

开封包公祠原有一通《开封府题名记》碑,现存于开封市博物馆,碑高214厘米,宽96厘米,厚24厘米。碑上刻有北宋开国以来,共146年、183任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

北宋时期,各级官厅亦各立本厅历任官员题名碑,这是个简单的流水账,记的就是官员姓名官职到任和离任日期。这种“流水账”,西晋时就已经出现,到了北宋,更为盛行。

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在《谏院题名记》中说,这样做可使后人“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回”,对官员是一种警戒。对贪渎者,老百姓指着名字大骂像被人戳脊梁骨,有点廉耻的人都不会好过。对尽责者,老百姓的指名褒奖也是道德教化的一种。

《开封府题名记》碑显然实现了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据文献记载,北宋时包公备受敬仰,男女老少皆知其名。南宋时,他在碑上的名字被仰慕者触摸得“指痕甚深”。历经元明清民国,指痕更深,变成“小坑”,名字不存。包公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民心烛照,足以激发后代官吏之勤修德政。

元代诗人王恽赋诗赞曰:

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

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

此诗颂扬包公和范仲淹的盛德和威名光耀千古,把贪官污吏比作可恶的乌鸦,即使千百年后,见其碑犹如见二公其人。

王恽看到石碑时,包公的名字还在,其正气“霜威”,仍能震慑贪渎。直到今天,开封民间仍有传说:“如果你不是贪官,用手指触摸包拯的名字,手指就不会发黑。如果是贪官,触摸后手指就会黑。”

《开封府题名记》碑可补史料空缺和纠史之谬误之处甚多,比如有多人是正史无相关记载而在开封府任职者,石碑补充了以上史传的不足,是极有意义的。

此类文物在全国并不多见,是研究宋史、开封地方史志珍贵的实物资料。它不仅是开封市宝,在我国“国宝”级石刻中也应占有一定地位。

开封包公祠东西展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特别是东殿的群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俱现、栩栩如生,备受人们的赞扬。

开封包公祠集中全面地展示了包拯的高尚人格、清德美政、清廉家风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欣赏之余,更使人加深了对包公那跨越时空的敬仰之情。

【旁注】

儒家 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儒家最初指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后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三司使 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后唐时始设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政。宋初沿旧制,三司总理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墓志铭 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家训 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义廉耻。

王恽(1228年~1304年),字仲谋,号秋涧。元代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是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皇太子真金和元成宗铁木真三朝的谏臣。代表作品有《赞颂题名碑》、越调平湖乐、双调沉醉东风及《秋涧先生大全文集》100卷。

【阅读链接】

关于包拯断案的故事,后人演绎的成分较多。这些故事大都反映出人们对包拯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缅怀。

相传包拯快出生时,其母照常去附近的凤凰山砍草。一天,包母感到肚痛,自知快要临产,急忙回家。哪知每走几步,肚子就痛一阵,每痛一次,就要蹲下一会。大约走了一里,痛了13次,蹲了13次。并且在蹲过的地方冒出包墩。这就是当地地名“一里十三包”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