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晋(公元 317~420 年)和北魏(公元 386~543 年)
不同时期的登山活动各有其特点。由于东晋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因此当时的登山活动大多与佛事活动有关。这一时期的登山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高山区的气象、地貌和高山病症状有了独特的观察和明确的文字记载。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 399 年),名僧法显(约 337~422 年)因感“经律舛缺”,随偕同慧景、道整、慧达和慧嵬等五人,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向西行,前往印度。他们成为中国僧人去古印度留学的先驱者。他们渡流沙, 越过葱岭,途经北、西、东天竺等地,最后到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至义熙八年(公元 412 年)才回到中国。著有《佛国记》、《法显行传》等书。
《佛国记》记录了法显一行五人自长安出发后的万里征程。对葱岭千里雪山、帕米尔高原、克什米尔地区雪山、兴都库什山、喀喇昆仑山、甚至喜马拉雅山都有详尽的描述。法显还真实地描述了这些地区复杂多变的高山气象,限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因而不懂自然界的气象变化,法显把高山区的暴风雪和雪崩等现象归于毒龙的兴妖作怪。
由历史文献考证,法显等人渡过的流沙河不是河流,而是指沙漠。这就是说他们不但越过了高山,还征服了茫茫的戈壁沙漠,难上加难,这在中外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不愧为中国早期伟大的登山旅行家。
由于高山区恶劣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伤亡事件不可避免。据《佛国记》中记载,法显与道整、慧景三人在通过今阿富汗境内白瓦里山途中,由于天异常寒冷,慧景身染重病不幸身亡。各国登山史学家后对一千五百多年前慧景的遇难十分重视,认为慧景是世界登山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登山遇难者。关于慧景遇难的记载则是世界上有文字依据的最早的关于高山病状的史料。《佛国记》一书因而为世界各国的登山界所重视,并成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等古代史地的重要资料。
缺氧和雪盲症都属于高山病症,北魏的宋云是世界上最早描述雪盲症症状的人。神龟元年(公元 518 年)北魏敦煌人宋云与高僧慧生同受赵太后之托,结伴前往西域,经青海、新疆、越过葱岭,到达西域乌场、犍陀罗等地。
三年后,正元二年(公元 522 年)回到了洛阳。宋云在他的纪行中真实地描述了雪盲症状“阳光照在雪地上,雪地反射强烈的光芒刺激双眼,使人难以睁开双眼,不久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就象失明一样”。这是当时没有防护眼镜或墨镜而造成的后果。宋云当时并不知道轻微的雪盲症在经过了一段休息可以恢复正常视力,还认为是得罪了龙王,赶快祭祀龙王,以求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