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为了和平
中、苏、美 1990 年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经过近三年的酝酿和筹划,终于在
3 月 5 日从拉萨迈出了征服珠峰的第一步。
3 月 17 日,三方队员在海拔 6500 米高度建立了三号营地——前进营地。
19 日,美国、前苏联队员登上北坳,建立起海拔 7028 米的四号营地。当中方队员正要向四号营地运输物资时,山上狂风骤起。22 日下午开始,大雪纷飞,山中部分路段积雪没膝。风雪一直肆虐到 3 月 26 日。
中方七名队员负责修通四号营地到五号营地的路线,但连续三天都没有闯过大风口。大风口是征服珠峰之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它是北坳上一段长达3 公里的强风地带。风从北坳西侧吹来,风力常常超过 12 级。北坳上的积雪随风而起,沿西壁直冲云霄。雪与云被狂风搅在一起,不分天地。
4 月 12 日下午 3 时,中方第一组的加布、大齐米和达琼征服了大风口,
到达了海拔 7790 米高度,建立起五号营地。
4 月 16 日,中方队员加布、大齐米、达琼首先到达海拔 8300 米建立起六号营地。随后,三名前苏联队员也到达了六号营地。
由于美方队员没有到达预定高度,加上五号、六号营地的登山物资不充足,因此三方队长召开会议决定把原定 4 月 22 日的登顶日期推迟到五月初。在登顶之前,三方队员应尽力运输物资。
4 月 20 日,中方队员加布、大齐米从四号营地出发,运输物资到六号营地,并于当天返回三号营地。象这样,在一天内,上两个营地,下三个营地, 这在中国登山史上尚无先例,真可称得上“高山飞毛腿”了。
-
月 30 日,三方队员在大本营经过近一周的休整之后,第一突击组的六名队员重返三号营地,开始向顶峰冲刺。
-
月 1 日,第二突击组的六名队员出发。由于连降暴雨,第一突击组停
留在五号营地,没能按原计划到达六号营地。原定 5 月 6 日的登顶日期再一次推迟。第一突击组冒雪抵达六号营地。
5 月 6 日下午,第一突击组的六名队员已于晚六时到达海拔 8680 米的高度,并于七时建立起突击营地。
5 月 7 日下午 14 时 13 分,从云雾中的珠峰传来加布的声音:“我们已
到珠峰”。他们在征服这最后的 168.13 米时,竟用了 2 小时 43 分钟。
自“和平登山队”于 3 月 9 日到达大本营起,到 5 月 7 日,登山勇士们
在珠峰上整整奋战了 60 天,终于把和平的旗帜插上了世界最高峰。中方队员加布和大齐米一直走在最前面,为整个突击组开路。
在这次登山活动中,有 20 人登顶。他们是:中方的加布、大齐米、桂桑、
仁那、洛泽和仁、旺加、达琼,美方的桂克、高尔、威斯特、韦德、托克, 前苏联的赛格、格里高里、安得烈、麦斯特斯拉夫、亚历山大、安卡塔娜、安托里、艾瓦特。
桂桑成为中国的第二个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九位征服珠峰的女性。安卡塔那成为前苏联第一位登上珠峰的女队员,也是世界上第十位征服珠峰的女性。
这支三国登山家组成的登山队,创造了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共有四批 20 人登顶成功,把和平的旗帜插上了世界最高峰;下山时,登山队员清除了前人遗留在珠峰重达两吨的各种垃圾,为净化珠峰环境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