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1. 文化事业

新闻

印度是亚洲新闻事业较发达的国家。但人口多,每千人拥有日报不到 20 份。报刊为私人企业,广播、电视则由政府经营。

1947 年独立后,新闻事业迅速发展。1985 年有报刊 19937 家,其中日报

1334 家,周刊 5898 家,总发行量 5000 万份。报刊出版发行主要集中于大城

市。用 85 种文字出版,其中 16 种为本国主要文字。印地文报刊最多,计 5655

家,英文次之,计 3689 家。日报中有印地文报 442 家,英文报 11 家。英文报的发行量和影响都较大。

主要报纸控制在大资本家手中,形成大的报系,如 R.N.戈恩卡家族的《印度快报》报系、达尔米亚-贾殷财团的《印度时报》报系、比拉家族的《印度斯坦时报》报系、塔塔家族的《政治家报》报系、T.K.高希家族的《甘露市场报》报系、卡斯图里家族的《印度教徒报》报系等。在印度报刊总发行量中,40%属联合股份公司经营的报刊,36%属个人所有的报刊,8%属社团报刊,2%属政府报刊。

广播电视由政府新闻广播部主管。1951 年中波广播覆盖全国人口的 21

%,50 年代末期达到 55%,1984 年增长到 95%。全印广播电台和所属各台每天使用 21 种境内主要语言和 246 种地方语言广播。1959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下试播电视,1965 年在新德里开办一般性电视节目,到 1982 年建成电视台 7 座。1983 年 9 月“印度卫星 1B”进入轨道,10 月开始通过卫星传送和直播电视节目。1987 年有 46 座电视台和 180 座电视转播台,覆盖人口达到 70%以上。广播电视特别重视有关农业、小工业、卫生保健和家庭计划等农村发展节目和对青年的广播。对国外广播使用 25 种语言,每天播音

累计 56 小时。

最大的两家通讯社是印度报业托拉斯和印度联合新闻社,都是由报纸全股经营的企业。此外还有以发印地文消息为主的印度斯坦新闻通讯社和印度新闻社、政府的印度新闻处以及一些特稿社。

出版

20 世纪中期以来印度出版业发展迅速,出版物品种和数量居第三世界前列。

1947 年独立后,政府大力支持中小学教科书国有化运动,并鼓励出版民族文字书刊。多数商业出版社都经历了先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然后扩大出版品种的发展过程。1968 年,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基本国有化。1975 年,年度出书 13000 种,进入世界主要出版国家行列。

全国现有注册的出版社 7000 多家,但每年有出版能力的仅 3000 家。年度出书 100 种以上的大型出版社 20 家,年度出书 50~100 种的中型出版社100 多家。主要的大型商业出版社有:联合出版公司、维卡斯出版公司、红鹿袖珍丛书出版公司。主要政府出版机构有:国家图书托拉斯、萨希蒂亚科学院、全国教育与训练理事会、新闻与广播部出版处。英国和美国的出版集团大多在印度设有子公司或办事处。新德里和孟买是全国出版中心。

印度公众对出版物的购买力很低,全国 70%的出版物由各种图书馆购买。书刊的发行由 20 家商业出版社(兼营批发和进口书刊业务)和 10 家全

国性书刊批发公司(兼营进口书刊业务)垄断。全国最大的书刊批发与进口公司是 UBS 出版与发行公司。全国共有书店 1500 多家,规模都很小。不少边远城市尚无书店,只有流动书摊巡回出售图书。

全国性行业组织有:印度出版商与书商联合会(1953 年成立)、印度出版商联合会(1973 年成立),前者还是国际出版商联合会的南亚地区办事处。

政府管理全国出版业的机构是国家图书发展局。1957 年颁布版权法,并成立了版权局。 1958 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1971 年加入《伯尔尼公约》。印度本国出版社自 1986 年起采用国际标准号,语区号为 81。政府对所有出版物与进出口出版物均免税。政府协助和鼓励本国出版物出口。进出口出版物向进口管理申请许可证,禁止“政治上对印度有害和宣扬色情及暴力”的出版物进口。

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全国图书目录》。1985 年,年度出书 15000 余种

(不含政府出版物)、期刊 16000 余种。图书文种多达 85 种。其中英文书

5000 余种、印地文书 2800 余种,马拉提文、泰米尔文、孟加拉文、乌尔都

文图书均超过 1000 种。英文书销量最大,印地文书次之。最有影响的期刊有:

《印度斯坦周刊》、《政治家》周刊、《印度画报周刊》、《闪电》、《妇女》。1985 年,印度进口书刊以科技类和儿童读物为主,英国和美国是主要进口国。出口以印美合作出版的教科书为主,东南亚和西亚诸国是主要出口国。图书与期刊年度出口贸易额各为 2 亿卢比左右。国家图书托拉斯主办两年一届的新德里世界图书博览会,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图书博览会之一。

语言文字

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语言有印地语、乌尔都语、泰卢固语、孟加拉语等 15 种。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印地语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是由古梵语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雅利安语言。分布于印度中部和北部的中央直辖德里特区、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等地区。使用人口有 2 亿多,是印度国内最为通行的一种语言。此外,在毛里求斯、斐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里南等地的印度裔居民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讲印地语。印地语有 5 大方言,即西部印地语、东部印地语、比哈尔语、拉贾斯坦语和山地印语。每种大方言里又各有若干方言。标准语的基础是通行于德里和梅拉特附近地区的克里波利方言,属西部印地语。

印地语标准语有元音 11 个,辅 43 个。54 个音位中,有 1 个元音和 5 个

辅音是外来音,只使用外来语中。印地语原有的 10 个元音都有对应的鼻化形式。辅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对应的送气音,浊塞音、浊塞擦音、闪音等也都有对应的送气音。送气和不送气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般没有重音,也没有声调。语法比梵语大大简化,名词有阴性、阳性和单数、复数的范畴。在少数代词中还保留了格的残余形式。名词格的形式已经消失。句中名词或代词跟其他词之间的关系是在名词或代词后面用后置词来表示。动词除有人称、性、数等范畴外,还有体、时、式、态等范畴。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词汇方面,基本词汇大部分是从梵语演变而来的。各专业学科的术语,近来的趋向是直接取自梵语,或用梵语构词法创立新的梵语词。在穆斯林统治时期,印地语吸收了大量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英国统治时期,它又吸收了大量英语词语,至今还在不断地从英语吸收新的词语。在吸收外来语同时,它还吸收了外来语的一些构词手段。

印地语使用天城体文字。这是一种音节拼音文字,由古代的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自左而右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