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丰收的 1876 年

德国的拜罗伊特是德国大音乐家理查·瓦格纳的故乡。从 1876 年起,每

年都在这里举行国际盛会,演出瓦格纳的歌剧。这年 8 月柴可夫斯基也来参加盛会,同行的还有尼·鲁宾斯坦和另外两位音乐同行居伊和拉罗什。在这次盛会上,柴可夫斯基结识了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在拜罗伊特逗留期间,柴可夫斯基了解到,自己在西欧已经有较好的声望。著名德国音乐家汉斯佛罗夫在《奥茨堡日报》上发表评论说:“我现在只知道有一位俄罗斯作曲家像格林卡那样勤奋工作,他的作品虽然还没有达到与天才相符的完全成熟的地步,但已经为他未来的成熟提供了极其可靠的保证。我指的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一位年轻的作曲系教授柴可夫斯基先生。他的出色的弦乐四重奏已经在德国的许多城市获得上演的权利。受到同样注意的还有他的许多钢琴作品,两部交响曲及特别动人的、具有独创性和异常优美旋律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序曲。众所周知,这首序曲已由柏林的一乐谱商出版。”这些肯定和赞许极大的满足了柴可夫斯基“艺术家的自尊心”。

年轻的作曲家接二连三又创作出新作品。

1876 年夏季以后,柴可夫斯基根据但丁的《神曲》创作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里米尼是意大利的一座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滨。弗兰切斯卡是位美丽的姑娘。关于她的传说是一个感人的悲剧故事,大意是: 弗兰切斯卡的父亲把女儿许配给了暴君詹却托,他长得特别丑,他担心弗兰切斯卡不肯嫁给他,于是派自己的弟弟保罗作为替身去向姑娘求婚。弗兰切斯卡爱上了潇洒英俊的保罗,同意了婚事。当姑娘发觉自己上当受骗后,偷偷委身于自己所钟情的保罗。暴君詹却托发现了这件事,把一对恋人杀害了。从 14 世纪起,有不少诗歌、戏剧、绘画都以这个悲剧故事为题材。《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是但丁的巨著《神曲》中的一个故事。当柴可夫斯基在国外旅行时,见到了带有画家胡斯塔夫·多列插画的《神曲》一书的新版本,立刻触发了他的创作欲望。“由于强烈的爱好和难以形容的内心要求”,他决定用音乐表现这个悲剧故事。歌颂真挚的爱情,抨击邪恶势力,这是他在许多作品中表现的主题。柴可夫斯基在这部交响幻想曲中仍然不着力于情节的细节描写,而是突出刻画代表两种势力的音乐形象——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爱情和死亡,着力表现它们之间的对立、冲突。这样的音乐永远是动人心魄的。这首幻想交响曲于 1877 年 2 月 25 日由尼·鲁宾斯坦在莫斯科首演。1878

年 3 月 11 日由纳勃夫尼克在彼得堡演出,受到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这首乐曲也是柴可夫斯基在国内外举行的音乐会上经常指挥演奏的作品。

1876 年 6 月爆发了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之间的战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其政府希望土耳其失败,以便收复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失去的大片领土,所以支持塞尔维亚。但是塞尔维亚战败了,迫使俄国于 1877 年对土耳其宣战。

1876 年冬季的几个月,俄国人民已清楚地认识到战争的紧迫性。那期间尼·鲁宾斯坦正在为斯拉夫慈善事业委员会筹办音乐会。慈善事业委员会曾向塞尔维亚派遣志愿人员并帮助救治战争中的伤员。在这个背景下,柴可夫斯基应尼·鲁宾斯坦的邀请写了《斯拉夫进行曲》,以此曲表现自己的爱国热情。这首乐曲也是由尼·鲁宾斯坦在莫斯科指挥首演,演出时大厅里群情激奋, 场面非常热烈,受到群众极大的欢迎。这首进行曲也成为柴可夫斯基音乐会保留曲目,经常在国内外音乐会上演奏。

1876 年末柴可夫斯基还创作了一首为大提琴和乐队用的《罗可可主题变

奏曲》。罗可可是 18 世纪流行于宫廷的一种高雅但略显矫饰造作的艺术风

格。柴可夫斯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运用这种风格为大提琴写出的这首变奏曲,采用了俄罗斯民歌音调,音乐主题幽雅、恬适,曲调轻松明快。乐曲动人心弦的旋律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和欢迎,1879 年音乐家李斯特在听到德国大提琴家威廉·费曾哈根演奏这首乐曲后曾赞叹道:“瞧,这才是音乐!”

《罗可可主题变奏曲》早已成为每位大提琴演奏家的必备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