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丝弦艺术更趋成熟兴盛

新中国成立后,丝弦有了迅速的发展。任县、肥乡、邢台、平乡、石家庄、井陉、无极、藁城、获鹿、赞皇、栾城、保定、正定、定县、高阳、阜平、安国等市县,先后建立了丝弦专业剧团。

1953年,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建立了正规的导演制,并在省、市剧目工作室一些专家的等协助下,开始搜集记录、整理丝弦剧目。

经过整理、改编的丝弦戏《空印盒》、《白罗衫》、《赶女婿》等三次进京演出,丝弦的《井台会》也随老调进京演出,均获得好评。

为了培养丝弦人才,1956年石家庄丝弦剧团成立了团带学员训练班,后于1958年改为丝弦戏校,1960年又改成河北省戏校丝弦科。1958年,邢台县开办丝弦戏校,保定地区、正定县、获鹿县也均办起了老调、丝弦戏校。

那时,丝弦艺术更趋成熟。丝弦的行当分生、旦、净、丑诸行。生行又分老生、须生、文武老生;小生,分文小生、武小生。丝弦生行还有净生,抹脸角色如赵匡胤、关羽,多是由老生应工,或是生扮唱花脸腔,如王允等。

旦行有老旦、青衣、彩旦、花旦、刀马旦。净行亦称花脸,分红脸、黑头、白脸、二花脸等行。丑行又称三花脸,有文、武之分。

丝弦的表演泥土气息浓厚,热烈火炽,粗犷豪放,动作夸张幅度较大,刻画人物细腻,并崇尚特技。以花脸、老旦、花旦等行当表演更具特色。

丝弦的音乐属弦索声腔,分官调、越调两大部分。保定一带的丝弦称“河西调”为官调,其曲牌多为长短句式,以“耍孩儿”为主,可作多种板式变化,还有“黄莺儿”等十余支曲牌穿插使用。

越调的曲牌为对偶句式,以“三道腔”、“罗罗”二支曲牌为主,作板式变化,并间或插入“黑莺儿”、“打枣干”等12支曲牌。各类伴奏曲牌约100多种。

丝弦的文场乐器初为弦索等弹拨乐器,后改用板胡、笛、笙;武场乐器初用“广家伙”,后改用“苏家伙”。锣经与京剧、河北梆子无大差异。

丝弦演唱特点不同的地区其特点也不同,其中,保定一带的丝弦男腔用真声,女腔用假声;石家庄、邢台一带的丝弦是真声吐字,假声行腔,翻高的尾腔“吼”音,为保定一带丝弦所无。

丝弦剧目共有500多出,大部分为本剧种的传统剧目,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老调、西调、怀调、晋剧、昆曲、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移植来的。

其中,保定一带的丝弦代表剧目为《指路》、《扇火炉》、《变狗》、《黑驴告状》等;石家庄一带丝弦的剧目以《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扯伞》等为代表;《白逼宫》、《棘阳关》、《海瑞告状》等为邢台一带丝弦的代表剧目。另外,丝弦还有一批连台本戏,如《马三保征东》、《封神演义》、《东汉演义》等。

在这一时期又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丝弦演员,如王永春、张永甲、左凤祥、田林增、朱永来、李振清、李凤仙等。这其中以获鹿红王振全的儿子王永春最为有名。

王永春自幼跟随父亲王振全在三顺台班学习丝弦戏,工文武小生,很快就学会了《过山》的杨宗保、《卖风簪》的高文吉、《下寒江》的薛丁山。

王永春初演折子戏,17岁时起开始演大戏,是文武不挡的小生演员。1938年,拜正定红刘魁显为师,学习须生、老生,演技大增。不久,便成为丝弦戏遐迩闻名的演员。

王永春天资聪慧,博学多才,练功刻苦,勤奋好学。他善于多方面吸取营养,常在侧幕后观看别人的表演,以吸取他人之长,为己所用。每逢外地剧团名角来石演出,他必前去观摩学习;闲暇时,常与老艺人交谈,探讨艺术真谛。

他的表演有三绝:笑功、跪功、髯口功。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他身段潇洒,动作优美,唱腔朴实,表演细腻,善于从人物出发,巧妙地运用耍展、踢靴、耍碗等绝技,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

例如在《金铃记》一剧中,王永春扮演寇准,有一场寇准深夜跟踪柴郡主探访杨六郎的戏。王永春在表演中,轻手轻脚,不敢出声,又要紧随引路人。

在快速奔跑中,突然,他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一只靴子抛向空中,他来了个吊毛,急速起身,正好接住空中落下的靴子。

黑暗中,他顾不得再去穿,只好背起一只靴子,一瘸一拐地跑圆场,追赶柴郡主。这一连传动作,表现得既紧张流畅,又入情入理,使人拍手称快。

在《空印盒》中,有一段“耍展”的特技,表现何文秀失落金印后,为寻对策而冥思苦想。王永春“耍展”即耍帽翅可以单翅上下,也可以双翅一上一下,或同时上下摆动,甚至旋转搅动等,让人目不暇接。

除了《金铃记》和《空印盒》,《白罗衫》是王永春又一出拿手好戏,在剧中扮演姚达。在“夜审”一场,当姚达发现18年前被老太爷害死的苏云之妻状纸时,忽听老爷呼喊“打茶来!”

此时,王永春用托盘端来一碗茶,慌张中,将茶碗打翻,他利用腕力将茶碗颠起,使碗口向外倒落在托盘内。用双手控制,先顺时针方向使茶碗沿内沿滚动若干圈后,再逆时针方向旋转。

他的双手好似不动,但茶碗却旋转不停。这一耍碗绝技,表达了姚达既想实言作证,又怕泄露凶手老太爷而遭到报复的矛盾心理。

王永春经常上演的剧目较多,除上面提到的剧目外,还有《东周列国》、《东汉演义》、《白袍征东》、《西游记》、《罗成降唐》、《樊城关》、《蝴蝶杯》、《云罗山》、《正气歌》、《调寇》、《渭水河》、《八郎刺银宗》、《赶女婿》、《封神榜》、《黄飞虎反五关》等。

除了王永春外,张永甲也是当时丝弦的著名艺人,为丝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张永甲是河北冀县人。他自幼父母双亡,靠胞姐抚养,在石家庄市商职中学读书,因家贫中途辍学,后经人介绍在丝弦玉顺班写戏报、当会计。

张永甲酷爱戏曲艺术,工作之余偷偷练功,每晚练至深夜。后来,张永甲拜获鹿红王振全为师,正式学艺。他天资聪明,不怕吃苦,模仿力强,善于钻研,加之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而技艺进步很快。

张永甲最初他给王永春配戏,在《野猪林》中扮鲁智深,在《呼延庆打擂》中扮欧子英,二人配合默契,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1953年后,即在石家庄市丝弦二团挑大梁。

张永甲生、净俱能,文武不挡,又有一条天赋的好嗓子,在唱腔上丰富多变,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演出的《哭灵牌》、《收岑彭》、《金沙滩》、《天波楼》等戏,不论唱、念、做、打都有独到之处。

他演花脸戏既有京剧的身架气派,又保持丝弦的风格。1957年丝弦剧团首次进京演出《空印盒》,他扮演周能,程砚秋观后称赞他的唱、念是“音大声宏,如黄钟大吕,是丝弦剧种中难得的人才”。他琴、棋、书、画俱通,是一位艺术修养较高的丝弦演员。

[旁注]

老调 又名“老调梆子”,河北地方剧种,产生于明代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

越调 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河南省的南部、东部,以及湖北省的西北地区、河北省的南部等地。越调在发展流传过程中,“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

河西调 是流行于燕赵民间的一种小曲,清代初期曾在白洋淀周围和潴龙河以西的广大农村游行传唱,当时的民间花会也多唱此调。后来,一些艺人在“河西调”的曲调中加“滚唱”开始在舞台上搬演故事,成为老调剧种的雏形。

《封神演义》 又叫《封神榜》,我国古代的神魔小说,为明代许仲琳所作。全书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杨宗保 杨家将传奇故事中的人物,杨六郎的儿子,年少有为,曾得神人所传大破天门阵,后与女中英杰穆桂英结为夫妻,生子杨文广。然而根据《宋史》的记载,杨家三代抗辽,只录有杨业之子杨延昭、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其余人等皆不见于史传。

寇准(961年~1023年),北宋大臣。他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皇帝重用。太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最高官至宰相。留有《寇莱公集》。

柴郡主 杨家将传奇故事中的人物,是令公杨业第六子杨延昭妻子。其父亲为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其兄为周恭帝柴宗训。她生有杨宗保、杨宗勉两个儿子。与柴郡主有关的戏曲有《珍珠衫》等,电视剧有《杨家将》、《少年杨家将》、《杨门虎将》等。

《呼延庆打擂》 戏曲传统剧目。剧情为靖山王呼丕显被太师庞文诬陷,全家300多人只有其曾孙呼延庆随母幸免于难。庞文以招考抗辽元帅为名摆下百日擂台。包拯运筹帷幄,让呼延庆打擂降妖,夺取帅印。最终呼延庆国恨家仇终于得报,并与众英雄合力保国抗辽。

程砚秋(1904年~1958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艺术创作上,勇于革新创造,舞台表演唱腔讲究音韵,注重四声,并根据自己独有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了一种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唱腔风格,形成独有的特点。他创作的角色,典雅娴静,恰如霜天白菊,有一种清峻之美,是京剧的“四大名旦”之一。

[阅读链接]

马俊改1948年生于平乡,1957年考入县丝弦剧团戏训班,先攻文武小生,后改刀马旦和青衣。她天生嗓子好,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记忆力强,很快脱颖而出,成了剧团的主演。

后来,马俊改结合京剧的唱法,对丝弦唱腔进行了改革。丝弦女声唱腔是先真声再假声,马俊改把真假声结合,让观众听起来既不像是真声又不像是假声,却比原来的唱腔悦耳动听。

马俊改在唱腔上的改革推动了南路丝弦的发展,使得平乡县丝弦剧团进入了辉煌时期。马俊改也被称为“南路丝弦一枝花”,她经常上演的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戏有40多个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