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乱弹艺术发展到崭新阶段

清代以后的20多年间,是邢台乱弹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班社众多,名伶辈出。东、西两路乱弹都开科授徒,许多班社常年不散班并开始进入城市,1920年、1930年,东路乱弹两次赴津门“唱馆子”。

第二次进天津是受天津粮商李九江、李九鼎邀请,由清河三里庄李四把、杨六把牵头,孟宪坤、张玉山领班,王长发领衔主演。在天津庆云戏院和泰康商场等处演出达3个月之久。

在这一时期,河北乱弹的演出范围已扩展到正定、枣强、天津、山东临清以东和豫北、晋东南一些地区。尤其在临清,几乎成了乱弹的一统天下,就是处于鼎盛时期的京剧也要退避三舍,甚至一些著名京剧团也常被乱弹顶得开不了锣。

河北乱弹主要唱腔方面有明显的俗曲痕迹,演唱上近似丝弦腔,但较丝弦腔更为浑厚、粗犷。河北乱弹原来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包括乱弹腔、昆腔、扬州乱弹、高腔、罗罗唢呐二黄和杂腔小调。

后来河北乱弹的唱腔均以板腔体的“乱弹腔”为主,特点是男女腔均为本字咬音,假嗓拖腔。主要板式有“一鼓头”、“二鼓头”、“慢板”、“流水板”等,偶尔也唱昆腔。其唱词是上下句结构,以7字句和10字句为基本句式,昆腔唱词为长短句式。

乱弹曲牌流传到后来的有100多支,其中“混牌子”一般都有唱词和锣经,如“山坡羊”、“粉蝶儿”、“大泣颜回”、“潮阳歌”、“一江风”等。

“清牌子”分大唢呐曲牌、笛子曲牌、海笛曲牌三部分,常用清牌子有“大开门”、“小开门”、“扬州开门”、“二板揣”、“九连环”等。乱弹的锣鼓经丰富,仅开场锣鼓就有九种之多,如老一鼓头、老二鼓头、软二鼓头等。

河北乱弹保留了南曲以檀板司节奏的习惯,以唢呐为主的吹奏乐伴奏,红火热闹具有民间吹鼓乐风格,音繁节促。传统文场伴奏乐器为唢呐两支、七孔笛一支和小方笙两把。生角多用唢呐、笙伴奏,旦角多用笛子、笙伴奏,文角多用笛子、笙伴奏,武角多用唢呐、笙伴奏。

因笙音量较小,常用两笙配一笛,这其中,唢呐称大笛、七孔笛称小笛或横笛。20世纪40年代末,临西东路乱弹艺人赵福堂制低音笙始用于乱弹乐队,取代了第二方笙。

乱弹的伴奏乐器、伴奏特点独具特色,其唢呐的哨、芯、杆、碗均不同于河北省其他地区的唢呐,所以形成了乱弹唢呐的音色、技巧的独特风格。

西路乱弹的七孔笛较梆笛粗,声音浑厚,具备曲笛音色。它比六孔笛多一孔,故低一个大二度。演奏上采用昆曲笛子的唤音、叠指、颤指并吸收了梆笛的历音技巧,独具特色。

乱弹的笙既不同于传统的依照五度相生律调音的笙,也不同于新兴的十二平均律笙。它为了与乱弹唢呐谐和,使用纯律调音,这在全国实属罕见。由于乱弹独特的演奏风格以及与唱腔之向形成的“支声复调”,使乱弹音乐独具魅力,深受群众的欢迎。

河北乱弹的武场乐器基本与京剧、梆子相同。旧时文场坐底幕前;武场在舞台上场门一侧,鼓师坐“九龙口”。后来,文武场均移到下场门一侧边幕内。

河北乱弹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按年龄、性格、身份、特征又分为若干小行,东、西两路乱弹在小行划分和名称上有些区别。

河北乱弹的生行原来分为老生、末生、胡子生、小生、武生、娃娃生6个小行。后来,末生归到老生和净行中。老生行为生行之首,唱、做、念均为重工戏。

如《盛碑》中的杨继业、《高平关》中的高行周,末生在乱弹戏中,除扮演挂黪白髯口的老员外等角色外,还指净行中的次要角色。如《汴梁图》中的苏连吉、《下燕京》中的崔富。

胡子生一般挂青髯。小生又分文小生和武小生。文小生一般指风流潇洒、斯文儒雅的青少年男子,武小生一般指年轻英俊的武将。武生分大武生、二武生。大武生指披靠的武生、二武生指穿箭衣的武生。

东路乱弹称法上已无区别,统称为“武生”。后来,乱弹剧团内沿用京剧称法,谓之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娃娃生专门扮演剧中儿童,如《沟沙滩》中的高宝童。

河北乱弹的旦行,原先统称为“包头”。包括青衣、老旦、花旦、彩旦、刀马旦。青衣饰正直善良的已婚妇女,唱做并重,表演文静稳重。如《秦香莲》中的秦香莲、《舍万金》中的李翠莲。

老旦专演老年妇女,表演庄重,在乱弹戏中一般没有重工戏。如《临潼山》中的李母。花旦扮演年轻活泼的丫环或花俏风流的少女,如《荷珠配》中的荷珠。

彩旦扮演媒婆一类角色,刀马旦一般扮女将、女寨主、女仙、女妖一类角色,讲究把子功夫。如《五雷阵》中的三霄女、《王怀女》中的王怀女,刀马旦多由小旦兼演。

河北乱弹的净行分为大花脸、二花脸两个小行。大花脸扮演地位显赫、年岁较大的重要角色。如《白逼宫》中的曹操,《王莽篡朝》中的王莽。二花脸大都扮演净行中性格爽直豪放的人物。表演上重功架、念白和做功,如《走马荐》中的张飞,《海水偶》中的尉迟敬德。

河北乱弹的丑行分为三花脸和四花脸。清代末期以后东路乱弹称三花脸为“胡调”。三花脸戏路很宽,扮演人物上至公子王侯,下至匪盗、家院、店小、花子,皆以幽默滑稽为主。

如《贫龙衣》中的时迁,《石佛寺》中的小和尚。三花脸注重念功、讲究吐字准确、清楚,念白用山东白或京白,四花脸指行动迟钝、表情呆滞的丑角,如《石佛寺》中的小举子。

河北乱弹的表演古老浑朴、热烈粗犷,且以武功见长。乱弹艺人在舞台实践中,学习、应用了民间武术的技法,发展了乱弹的武打表演。

许多乱弹著名武生如张文意、奎子、张福申、李东海、越福成、张凤同、张凤山、常信生等,都身怀绝技、武功非凡。

河北乱弹有些武戏如《拿金钱豹》等,用真枪真刀,动作惊险、难度极大,令人触目惊心。河北乱弹的表演特技有飞锥穿钗、滚绳卷帘、叼碗捉提、簸粮下高、吊辫子、耍牙等。

河北乱弹戏注重把子,传统成套的把子有:“三点刀”、“单半截挺”、“双半截挺”、“单刀拐”、“大春软”、“满天红”、“老虎枪”、“老八下”等。

后来,河北乱弹的一些专业剧团移植剧目,吸收学习了京剧、河北梆子的一些优秀把子套路,丰富了乱弹的表演艺术,使乱弹艺术的表演更加完美,更加为群众所喜爱。

河北乱弹的音乐采用“纯律”,唱腔与伴奏采用“支声复调”的多声部音乐表现形式,每个声部在整体制约下独自进行,形成独特而微妙的旋律对比效果,这在我国戏曲声腔中是独一无二的。

河北乱弹剧目丰富,约有300多出,代表剧目有《临潼关》、《广武山》、《煤山》、《两狼山》、《石佛寺》、《全忠孝》、《白逼宫》、《王莽篡朝》、《大上吊》、《调寇》、《金钱豹》、《顶灯》、《八一风暴》、《洪湖赤卫队》、《夺印》、《槐树庄》、《红嫂》、《摘星楼》、《满江红》、《潘杨讼》、《碧血扬州》、《红灯照》、《宝莲灯》、《雏凤凌空》、《杨金花夺印》、《就是他》、《白云岭上造平原》、《乡里情》、《赵氏孤儿》、《王怀女》等。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乱弹这一古老剧种得以发展。20世纪50年代,威县乱弹剧团、藁城乱弹剧团、隆尧乱弹剧团、临清乱弹剧团四个专业剧团先后成立,农村业余班社如雨后春笋,竞相成立。

乱弹艺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特别是以威县乱弹剧团为代表的东路乱弹,随着传统剧目的整理和现代戏的编演,艺术不断提高,多次在省、地汇演中获奖夺魁、蜚声燕赵艺坛。

1980年,该团编演的《王怀女》一剧搬上电视屏幕,使更多的观众欣赏到乱弹艺术。

[旁注]

孟宪坤(1898年~1961年),威县孟官庄人,他出身梨园世家,18岁起领班演出,誉满冀鲁,成为东路乱弹不可多得的须生之一,临清市商界一度流传“宁舍十两金、也得看老宪坤”的顺口溜。他为河北乱弹的发展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高腔 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戏曲声腔的统称。高腔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

南曲 是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用韵以江浙一带语音为准,有平上去入四声。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等伴奏,明代初期亦用筝、琵琶等弦索乐器。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

唢呐 又名“喇叭”,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8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杨继业(约926~986年),即杨业,北宋名将,为代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长驻代州抵抗辽兵。他曾刀斩萧多罗,生擒辽将领李重海,使辽军望之丧胆,“望见业旌旗即引去”。由于杨业屡立战功,人们称他为“杨无敌”。

《秦香莲》 我国戏曲的传统剧目。剧情为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赴试,三年无信。适逢家乡连遭荒旱,香莲带领儿女进京寻找丈夫。没想到陈世美已中状元被招为驸马,他不但不相认,还派韩琪追杀。最后,包拯不畏权势终将陈世美铡死。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唐代名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敬德与秦叔宝是“门神”的原型。

李东海 隆尧县王贯庄人。他出身于梨园世家,11岁拜威县高公庄王计存为师,后在“天顺和”科班学艺。他戏路很宽,文武昆乱不挡。其武戏《拿金钱豹》、《铁弓戟》、《东黄庄》、《砸粮店》等用真枪真刀,动作难度极大,深受人们欢迎。

《两狼山》 戏曲传统剧目。剧情为杨继业率杨六郎、杨七郎出战辽军,被困两狼山。杨继业派杨七郎突围向元帅潘洪求救。潘洪因杨七郎打死儿子潘豹,不但不发救兵,反将杨七郎灌醉后乱箭射死。杨继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碰死在李陵碑前。

《赵氏孤儿》 剧情为赵盾一家遭屠岸贾残害,赵媳庄姬公主避入宫中,产下一子,由赵门客程婴乔装救出。屠岸得知后到处搜查。程婴舍子,公孙舍身,救出孤儿。孤儿成人后,魏绛回朝,怒打程婴。孤儿得知真情后遂与魏锋等,计诛屠岸贾报仇。

[阅读链接]

藁城市常安镇北周卦村是远近闻名的“乱弹”之乡。全村千余人家,几乎家家懂“乱弹”艺术,有的一家父子几人同台演出。北周卦村的乱弹戏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时,村民聂洛鲁、樊洛顺二人在村里主持成立“子弟会”,有演员40多名。

1924年,北周卦戏班参加了石家庄郊区东简良、西简良、南简良圆经大会。会上12台戏对唱,声势浩大,北周卦乱弹名噪一时。

1929年,戏班一分为二,住村东片的为“同乐会”,住在西片的班名为“义合会”。“同乐会”主管人是王洛生和王洛尊,“义合会”主管人是杜洛润。“义合会”乐队人员多,演员少,为培养新人,“义合会”成立了戏坊,即戏校。由于该戏班年轻人居多,故习惯称之为“小班”,“同乐会”为“老班”。每年的冬春两季为演出旺季,活跃在石家庄周边的十几个县市。

1949年12月,藁城县将两个戏班组织起来,成立了县“兴华乱弹剧团”,后来又改名为“藁城县乱弹剧团”,由县文化科派专人充实剧团领导工作,成为石家庄地区该剧种唯一的专业艺术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