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野百合——河北丝弦

河北丝弦又名“弦索腔”、“弦子腔”,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河北丝弦起源于明末,其声腔为元明时期流行于燕赵的小令。

丝弦的行当分生、旦、净、丑诸行。丝弦的表演泥土气息浓厚,热烈火炽,粗犷豪放,动作夸张幅度较大,刻画人物细腻,并崇尚特技。以花脸、花旦、老旦等行当表演更具特色。

丝弦表演追求热烈、火爆,各行当都有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程式动作。除甩发、水袖和各种台步外,还有一些特殊技巧,如耍髯、耍帽翅、耍手帕、耍牙、耍鞭、耍碗等,所以深受人们的群众的欢迎。

在丝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很多有名的戏班,并涌现出刘魁显、何凤祥、王振全、封广亭等一批著名演员,对丝弦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元令明曲衍变形成丝弦艺术

那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元代的小令、明代俗曲逐渐结合衍变成了早期的丝弦。

据明代的文学家沈德符在其所著的《顾曲杂谈》记载:

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淫日盛。自宣、正至成、弘后,中原又行“锁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

自兹以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干”、“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伺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成诵……”

沈德符是1618年的明代北京乡试举人,他在书中所列举的大部分是早期丝弦主要曲牌,而且到后来也是一直沿用着的丝弦常用的曲牌。

清代初期,丝弦在河北已普遍流行,并深受群众的欢迎。据1671年纂修的《保定府祁州束鹿县志》卷八记载:

俗喜俳优。正月八日后,高搭戏场,遍于间里,以多为胜。弦腔、板腔,魁锣桀鼓,恒声闻十里外,或至漏下三鼓。男女杂沓,犹拥之不去。

到了乾隆年间的时候,丝弦不仅在河北农村非常盛行,在京城也已流行了。1798年,清王朝颁布了禁戏的诏谕,其中丝弦也在之内。

不过,丝弦遭到禁演以后,在河北农村仍以坐台腔、清音桌等清唱形式演唱,有的与吹打班结合在一起演出。道光初年,邢台一带的丝弦又涌现出程万友、孟心正、徐大头等一批名艺人。

1837年至1849年,邯郸、邢台一带连续大旱,农民为谋生计,向山西省的和顺县等地移民,邢台一带的丝弦艺人也随之将丝弦经河北省井陉县传入山西和顺县。

1868年捻军进入保定地区,一些山西、陕西梆子艺人南下,于是传来了中音板胡等乐器,同时在演唱表演上也受到了各剧种的影响,于是丝弦又分成了东路、南路、西路、北路、中路5个支脉。其中,石家庄、鹿泉的丝弦属中路,邢台的丝弦属于南路。

在那时,丝弦再度兴起,不但井陉白花村出现了丝弦班社、廊坊地区文安县太保庄创办了丝弦老调同乐会,而且霸县的韩大仓老调丝弦班还进京进行了演出。

韩大仓原名韩瑞成,艺名“霸州红”。他幼年学唱戏,后来,常在京南霸州、固安、永清、新城、雄县、文安等县农村“跑大棚”,搭半农半艺老调季节班,挑班演戏。因嗓音宽厚洪亮,吐字清晰,声若铜钟,被誉为老调中“假高庆奎”。

韩大仓能演的戏很多,尤其擅演《调寇》、《铁冠图》等戏。他20代岁时组老调班,是第一个进北京演出的老调班,为剧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前后培养出了周福才、小莲花、张福生、张文海、赵文林等一批比较有影响的艺人。

光绪初年,东路丝弦老调艺人吕洛脆、“一千红”张洛栋、穆坏旦等,到井陉白花班搭班,遂将老调剧目、音乐、表演等传入丝弦班,开丝弦与老调同台合演先例。自此,石家庄地区的丝弦主要伴奏乐器由弦索、三弦等弹拨乐器改为板胡、曲笛、笙。

后来,行唐县丝弦艺人张玉春、阜平县武口村周殿喜将丝弦传入山西省雁北的浑源、灵丘等地,该处丝弦的著名艺人杜来有、喜大旦、孙德有等,都是张玉春的弟子。

清代末期,丝弦不仅与老调同台演出,还曾与河北梆子组成过“三合班”,有的甚至还兼唱京剧、乱弹成为“五腔班”。丝弦的打击乐器,这时也由南到北,一改原来所使用的高腔锣鼓,而采用京剧和梆子剧种所用的“苏家伙”。

以后,丝弦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涌现出许多班社和知名艺人,特别是出现了李凤仙、张小刁、张小绵等丝弦第一代女艺人;张桂良、张连甲等1918年在北京演出《冯茂变狗》、《十八扯》,受到观众赏识,扩大了丝弦戏的影响;农村子弟会、同乐会等业余演出团体遍及各地。

1929年高阳县杨佐庄出现了戴面具演唱丝弦戏,丰富了丝弦的演出形式;丝弦与老调、梆子长期同台演出,互相影响,丰富了丝弦的剧目,以及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

1937年后,河北省农村经济受到破坏,西路丝弦艺人刘魁显等为谋生,组成隆顺合班,变半农半艺的季节班为常年性班社,改包银制为按股分红,进入石家庄演出,从此丝弦在城市有了常年演出的阵地。

刘魁显出生河北白佛。他出身贫苦,因家贫无法维持生活,9岁就进旧戏班学徒,拜丝弦老艺人张洛秋为师,专攻武生兼架子花脸。

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持之以恒,因而演技日增,青年时期在广大观众中就享有一定的声望。他在丝弦传统剧目《八马岭》中扮演刘高,《打登州》中扮演秦琼,《杀熊虎》中扮演小关公等,都有独到之处。

刘魁显嗓子很好,调门之高绝冠一时,能强能弱、高低自如。过去丝弦剧团经常在石家庄市西花园和平戏院席棚演出,根本没有扩音设备。

可是当刘魁显晚上演出时,由于观众非常拥挤,有些买不上戏票的“丝弦迷”,坐在相隔二三里地的北后街房顶上喝着茶水听戏,照样清清楚楚、丝丝入耳。因此被广大观众誉为“铜嗓金喉”和“丝弦大王”。

当时在石家庄市郊、矿区农民中曾流传过:“舍了喝酒吃肉,也要看刘魁显的‘调寇’”、“丢了吃饭碗,也要看刘魁显”等顺口溜。

因为他原籍是正定县人,所以观众又称他为“正定红”,他与当时的“平山红”封广亭、“获鹿红”王振全、“赵州红”何凤祥并称丝弦“四红”,其中刘魁显为四红之首。

刘魁显的表演艺术造诣很深,演技娴熟,身段潇洒,亮相如塑,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粗犷中见细腻,规范中显灵活,善于从人物出发,巧妙地运用技艺,来表现人物的气质、风度和性格,塑造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

他在《打棍出箱》一剧中扮演范仲禹,在“闹府”一场戏里他的甩发功极为精湛,“左甩右转”、“前后兼顾”、“十字发”、“滚堂发”、“跪步带耍发”等,神形兼备,入情合理,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刘魁显串演的丑角戏《打铁》、《石三管锄地》更是妙趣横生,幽默逗人。其中的“磨刀”、“锄地”等特技,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假中见真,精彩至极,令人拍手叫绝。

刘魁显在唱腔上的成就和贡献也非常突出。他的唱功过硬,以声带情,丹田气足,字清味浓,行腔圆润,真假贯通,刚柔相济,洪亮如钟,可以说达到了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境界。

刘魁显为了丰富和发展丝弦戏的唱腔和唱法,特意地把东路丝弦的曲牌、西河大鼓的腔韵、木板快书的板式与石家庄一带的中路丝弦巧妙地熔为一炉,唱出来更是腔调清新,悦耳动听,听后使人回味无穷。

在那时,刘魁显为促进丝弦剧种的发展,使之能适应观众的需要,先后礼聘怀调艺人郭玉坤,西调艺人谢天禄,晋剧艺人张润来传授怀调、西调、晋剧剧目共28出之多,再度丰富了丝弦剧目及表演艺术。

除了“正定红”刘魁显外,丝弦其他三红也都各有特色。“赵州红”何风祥乳名狗旦,河北赵县人。他自幼拜丝弦花脸艺人何老鹏为师,工小生。后来在嗓音“倒仓”后改演文武老生兼红净。

何风祥的嗓音洪亮,韵味醇厚,表演古朴典雅、潇洒稳重,颇有大家风范。为了丰富自己的演技,他经常吸收其他兄弟剧种表演手法,采其之长,化为我用,他的红净戏就吸收不少昆曲名家侯永奎的身段。

晚年时兼演唱二花脸,如《忠保国》中的徐延昭、《铡郭松》中的包拯等,很有风采,足见他的深厚功力。

何风祥的拿手戏有《王之栋放粮》、《下河东》、《樊城关》、《出庆阳》、《访昆山》、《灞桥挑袍》、《二堂舍子》、《描金柜》等。

“获鹿红”王振全是河北获鹿县西龙贵村人。他9岁时就拜丝弦艺人米良善为师学戏,初学小生兼丑,嗓子“倒仓”后改演武生。20岁时嗓音恢复,改演文武老生。

王振全的嗓音圆润,唱腔质朴流畅、苍劲有力,表演认真细腻、讲究分寸,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深受观众欢迎。

由于他的身材矮小,动作机灵敏捷,身段规范边实,观众爱称他“二尺半”,又称“萝卜大生”。当地曾流传过“宁可晚吃饭,也看二尺半”的说法。他先后在高盛班、二宝班、老贵班等班社担任挑梁主演。

王振全的代表剧目有《访山东》、《访昆山》、《樊城关》、《二堂舍子》、《出庆阳》、《盘坡》、《骂殿》、《王之栋放粮》、《高三上坟》、《罗裙记》等。

1938年春,王振全和“正定红”刘魁显、著名琴师奚德义、著名鼓师卢保群,在石门也就是后来的石家庄创办了丝弦“玉顺班”,这成了后来的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前身,为丝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平山红”封广亭乳名“祥祥”,河北省平山县人。他8岁拜丝弦老艺人封雨田为师,初工青衣花旦,后改工小生兼武生,成年后又改文武老生。

封广亭勤学好问,从青年时期起,除丝弦、老调外,还学演河北梆子《斩黄袍》、京剧《雁翅关》等多出戏。他博采众长,取其精华。

封广亭的戏路很宽,文武兼备,功底深厚,无论唱、念、做、打,都颇受同行称赞。尤其在唱腔方面更有建树,敢于开拓,锐意创新,花费了大量心血,创作了许多花腔,从而大大地增强了丝弦唱腔的感染力。

封广亭的唱腔与众不同,很有特点,丹田气足,以字带腔,婉转悠扬,起伏跌宕,韵味醇厚,十分悦耳,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其代表剧目有《江东桥》、《邯郸会》、《战太平》、《反云南》、《反徐州》、《宇禅寺》、《刘全进瓜》、《孙膑下山》、《武家坡》等。

丝弦剧种“四红”的出现,对丝弦戏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丝弦形成了一定规模,培养、造就了一批新人,创造了一度辉煌。

[旁注]

沈德符 明代文学家。他自幼生长于北京,曾在国子监读书。据说他聪敏好学,每天都要读一寸厚的书籍。他精通音律,熟谙掌故。所撰《万历野获编》多记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并保存了一些有关戏曲小说的资料。

曲牌 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

三弦 又称“弦子”,我国的传统弹拨乐器。三弦的柄很长,音箱为方形,两面蒙皮,演奏时侧抱于怀中。三弦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笙 是我国民族的单簧气鸣乐器,也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之一。笙的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

《打登州》 戏曲传统剧目。其剧情为:秦琼解至登州,瓦岗众英雄得知,乔装成卖糕饼、马夫、售膏药和卖画的等各色人,混入登州营救。杨林知道后,令将秦琼背插红灯,跟自己比武,想用计引瓦岗英雄到这里一起歼灭。不曾想王伯当用箭射落红灯,众英雄乘乱救出秦琼。

西河大鼓 是我国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并一直沿用着。

晋剧 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所以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渭水河》、《打金枝》等200多出。

《忠保国》 戏曲传统剧目。剧情为李良欲夺取江山,不惜将其女李艳皇妃与神宗困禁深宫。为救皇妃及大明江山,定国公徐彦昭令其女保驾,兵部侍郎杨波命义子赵飞搬兵。徐、杨二次进宫,李艳妃封杨波太子太保。徐、杨随即调兵,擒住了李良,扶保万历皇帝登基。

《骂殿》 又叫《烛影记》。剧情为宋太宗赵光义纂取了帝位,赵匡胤妻子贺皇后命长子德昭上殿索还帝位,光义怒,欲斩德昭,德昭不屈,撞死金殿。贺皇后得报后,率次子德芳上殿,当着满朝文武责骂光义。光义不得已封王许愿,贺皇后方才下殿回宫。

奚德义(1902年~1980年),丝弦戏著名琴师,他从小练习板胡,15岁时就已很为当时的丝弦老艺人赏识。他常搭井陉白花丝弦“高盛班”,曾先后为刘魁显、何凤祥、等名演员操琴。因他所会丝弦戏曲牌与器乐曲较多,所以人称“肚里宽”。

《反徐州》 又名《串龙珠》。剧情为元顺帝时,贵族完颜父子出猎借水时,剁去花云妻子一手;又以贩私盐收押花云舅舅郭广卿;并诬赖典当祖传串龙珠的侯伯卿为盗,把其连同典肆主人送交州衙。州官徐达秉公判断,被完颜父子撤换。郭广卿愤而打死继任州官,劝徐达起义。花云搬来梵王宫僧兵杀死完颜父子。

[阅读链接]

平乡丝弦是河北丝弦中南路丝弦的杰出代表,其唱腔独具特色,全部音域为两个8度,下方8度用真声,上方8度用假声,唱腔最后一句常以6至12度向上跳翻高,然后用假声下行级进甩腔。这种尾腔翻高的唱法,构成了极为浓郁地方色彩。

平乡县的丝弦班社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就出现了。1956年,平乡县丝弦剧团正式成立。改革开放后,平乡丝弦剧团不断推陈出新,创演的一些优秀剧目深受观众好评和专家赞誉。

1982年和1986年,平乡丝弦剧团参加了河北省第三四届戏曲节,演出的剧目《糟糠情》、《皇孀恨》均获一等奖。《小刀会》、《杨门女将》、《三休樊梨花》等优秀剧目在中央电台、省电台录制播出,并由中国唱片总公司灌制唱片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