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不老——保定老调

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地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之一。

老调的早期有以生行演员韩大仓为代表的前辈艺人,开创了老调的先声。中期的名老生周福才,承前启后,立志改革,以《调寇》、《劝军》等剧目,把老调艺术推向一个新阶段。

老调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受到流行在当地的高腔和河北梆子的影响,并吸收当地说唱艺术的精华,于清代光绪年间出现较正规的职业班社,并开始进入城市,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繁荣时期。

老调是独具艺术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唱腔质朴健朗,高亢而又清婉。在新时期,保定老调又先后涌现出王贯英等众多著名艺人,把老调艺术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元末明初河西调演绎形成老调

那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在保定东部的白洋淀一带农村流行着一种被称为“时尚小令”的民歌俗曲,因为这种民歌俗曲流行在大清河等九条河流以西广阔地区,当时白洋淀又称“西淀”,所以称作“河西调”。

在那时,白洋淀一带的广大农村每逢年节、庙会或祈祭酬神时常举办各种民间花会活动,其中有载歌载舞或演唱的节目,歌唱的大都是用河西调来演唱。

明代文人孙钐就在其所写的《白洋淀记胜》一诗中写道:

燕南赵北雄三辅,越女吴儿受一船,

最喜太平说胜事,笙歌炉火拥楼船。

河西调节奏明快自由,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间口头文学的灵活性。在清代初期,河西调又吸收了保定一带流行一种名为“保定木板大鼓”的说唱艺术形式,形成一种独特的地方戏,这就是老调。

当时老调的文场伴奏乐器沿用河西调的笛子、四股弦等,老调的武场乐器使用高腔的大饶、大钹、大鼓等。

1779年,山陕梆子经保定流入北京,老调又融汇山陕梆子,成为剧目、唱腔、伴奏等较为完整的一种剧种,文场伴奏乐器改为板胡、二胡、笛子、笙等,武场乐器改用“苏锣鼓”。

河北梆子是山陕梆子传入河北后形成的新剧种。人们为了区别于河北梆子,称老调为“老梆子”或“老调梆子”。

早期老调形成后,活动方式为半农半艺性质,艺人农忙务农,农闲学艺演唱。老调是在乡音土调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地方特色,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人们在田间劳动,家中做饭都哼唱老调。

老调长期流行于民间,唱腔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男腔高亢健朗,女腔刚劲清婉。板式有抒情的头板、叙述并具多种功能的二板、抒发性的起腔、加强性的紧打慢唱、及哀叙性的哭板等十几种板式。

后来,在一些文人如清代末期翰林潘龄皋、拔贡高伯从、秀才王祝熙的参与下,提高了老调演唱剧本的文学性。

老调流行于保定、沧州、衡水、石家庄等地,除河北省外,还流布到北京、天津、山西、河南、东北及陕西部分地区。老调在长期的历史流传中,不断发展,表演艺术和传统剧目比较丰富。

清代光绪以前,老调没有固定班社,演出主要在农村子弟会或玩艺会,艺人多是半职业,农忙务农,农闲从艺。

光绪初年,班社日益增多,首先出现了韩大仓班、高老寿班,以后出现了小莲花班、周福才班、杠子红班等20多个班社,同时涌现出20多位较有成就的艺人。

1890年,老调名家韩大仓带领老调班进京,演出于天桥广兴园。韩大仓原名韩瑞成,艺名“霸州红”,是老调早期著名的老生。

他幼年学唱戏,清代光绪初年,常在京南霸州、固安、永清、新城、雄县、文安等县农村“跑大棚”,搭半农半艺老调季节班,挑班演戏。因为嗓音宽厚洪亮,吐字清晰,声若铜钟,被誉为老调中的“假高庆奎”。

韩大仓能戏很多,尤擅演《调寇》、《铁冠图》等戏。20余岁时组老调班,是第一个进北京演出的老调班,为剧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前后培养了一批老调演员,较有影响的有周福才、小莲花、张福生、张文海、赵文林等。

周福才出生在白洋淀西边的安新县南冯村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里。他父母为盼他能过上好日子,襁褓中给他取名叫福子。他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下边有弟弟、妹妹4个。为了生活,小小年龄的他,不到10岁便给村里的富户当“小做活的”。

南冯村是老调剧种的发祥地,人们下地干活儿或在家里、场上也爱哼唱几句。村里有一个盐商名叫邵国琪,家里有钱,又酷爱老调戏。他腾出几间房在村里立起了戏坊,请本村的高凤春、高云龙教戏。

招了一班小孩,每天晚上学戏。小福子喜爱看戏,天天晚上跑到戏坊看排戏着了迷。他听大人们说,戏唱好了可挣钱,于是就想他要是唱好了戏,能挣钱,可比当小做活儿的强多了。这样,小福子进了戏坊学戏,拜高凤春先生学演旦角,后又随高应龙学演小生和老生戏。

小福子14岁时,随师傅高凤春、高应龙搭入韩大仓班演戏。韩大仓见小福子聪颖好学,倾心相教,小福子早就对韩大仓非常敬佩,所以学起来也自然是分外地卖力。

常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了练好嗓子,小福子下了苦功。那时戏班大都在农村演出,一天三场戏,夜间散戏很晚。但不管晚上散戏多么晚,第二天小福子都是天不亮就起来,头顶着星星到村外找一口井,身子趴在井沿上,将头伸到井口,对着井口喊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嗓音越来越高亢,响亮圆润。年纪轻轻的福子,很快成了韩大仓班的老生演员后起之秀。

韩大仓率领戏班进北京演出时,18岁的周福子随戏班在北京天桥的广兴园戏院演出。班里的主要演员:老生演员除韩大仓外,有周福子、孙永太;青衣演员阎文利;花旦演员高凤春;小生、老生演员高应龙等。

在北京时,周福子有幸与京剧著名演员刘鸿声同台演出。刘鸿声是晚清时期著名的京剧老生演员。他的嗓音高亢挺拔,唱腔刚劲,也称“刘派”。

当时,北京的戏曲舞台盛行“两卞锅”演出也就是两个剧种同台演出,剧目、表演各自保持原状,不相混合。刘鸿声见进京来的老调戏班中的老生演员韩大仓和周福子嗓音唱腔高亢挺拔,和自己的演唱风格颇相近,高兴地和韩大仓戏班同台演出。

这是周福子第一次与京剧名演员同台演出,也是有机会较详细地接触京剧的表演和唱腔。他如饥似渴地向兄弟剧种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

不过正当周福子欲振翅高飞时,突然遇到了坎坷,险些折翅。因为在北京演出后时间不长,周福子的嗓子倒仓。倒仓,是指演员在青春发育时期,由于生理关系,嗓音黯哑,歌不成声。

周福子倒仓长时间恢复不过来,根本不能唱,因此,不能搭戏班演出。周福子只好无奈地离开戏班回家务农,但他不忘对老调艺术的执著追求。

他从在北京和京剧同台演出时,觉出老调戏中有些唱词的音韵不讲究,有些还是土语,不易到更广泛地区演。他要利用自己的倒仓时间,研究老调的声腔和韵律。

周福子在老家种了二亩西瓜,一边种瓜,一边慢慢恢复嗓音。周福子身在瓜田,心却在如何唱好老调戏上。村里有位拔贡名叫高伯从,还有一位秀才叫王祝熙。周福子为了向他俩学习音律,想出了以瓜换字的法子。

赤日炎炎的酷暑,正值瓜熟蒂落。周福子将精心挑选的又沙又甜的西瓜摆在瓜棚里,又将高伯从和王祝熙从暑气扑面的村里请到凉爽的瓜棚下,手指摆好的西瓜说:“我唱段老调,请您二位给纠正音韵。纠正一个字,一个西瓜。”

高伯从和王祝熙望着面前真诚的周福子,他们为周福子“以瓜换字”好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他们只要有空暇,就到周福子的瓜棚,听周福子唱,然后给周福子按反切纠正土字,给周福子讲阴阳上去四声,讲平仄韵。当然,他俩这是出自对周福子好学精神的回报,不是真的“以字换瓜”。

距周福子住的南冯村20多千米的安州出了个翰林叫潘龄泉,清代末期曾任直隶州知州、甘肃布政使。他知识渊博,书法超群,也有“潘体”之称。潘龄皋当时在外地任官时,经常回家探亲,周福子一得知潘龄皋回家,就专程到安州拜访。

潘龄皋也为周福子的好学精神所感动。他给周福子讲历史,结合有些戏中的唱词讲典故,帮助周福子理解剧情,理解戏中的人物,还教授周福子五音六律。

周福子一边种瓜,一边学习琢磨老调声韵的同时,坚持对着浇瓜的水井和罐子练声。倒仓的嗓子逐渐恢复过来了。那时,在保定的马号里有一家茶园,常有曲艺演出,尤其是著名的西河大鼓艺人朱大官常在这里演出。

西河大鼓是流行在河北省一带的一个地方曲种,朱大官原名朱化麟,是西河大鼓“朱派”的创始人。

周福子为向朱大官学西河大鼓,他和老鼓师白壮、琴师白强一起来到保定城。白壮和白强是老调戏班较有名望的鼓、琴师,二人为亲兄弟。他们和周福子志向相投,有志于改革、丰富老调的唱腔。他们和朱大官都是素昧平生,怎样向他学呢?周福子想出了偷学的办法。

当时的曲艺是借茶园演出,观众一边喝茶,一边听唱。周福子和白壮、白强兄弟二人向茶园的老板说好,在茶园里充当义务茶房,不要分文。条件是随时听朱大官的演唱。

这样,每天周福子和白壮、白强在茶园提着水壶勤谨地为听客沏茶续水;同时他们尽情地听朱大官演唱的西河大鼓,偷偷地学唱。

后来,朱大官得知周福子为向他学西河大鼓,甘当茶房,深为周福子的好学精神所动。他倾心教周福子演唱咬字清晰的技法,教授唱白间用的唱法。

周福子向朱大官学唱西河大鼓中叙述性强、节奏紧凑的“流水板”。周福子将学得的这些吸收、融化,和白壮、白强一起创造发展了老调的“三不三、二不二板”、“三板”、“跺板”等新的唱腔板式。

从此,整整比周福子长10岁的朱大官和周福子结成好朋友。周福子演出时,朱大官必去观看,并向他提改进意见。

1918年秋,周福子到北京演出,这是他时隔24年第二次到北京演戏。这时的他早已是老调艺坛上的名角了。他先后在大栅栏的同乐园、三庆园戏院演出。

周福子演出的《调寇》深受北京观众的欢迎,每逢演到寇准进宫时唱道:

声声唤我快进宫,豁着一把生灵骨,

探探黄河几澄清。胆小怎把高官坐,

豁着肉头碰金钟……

这段高亢而气快、前句紧接后句,后句紧咬前句、一句快似一句,字字响似联珠的唱段,和那对八贤王唱的“为臣看过肖何律,王子犯法与民同”刚劲高亢,神完气足,充沛饱满,明晰达远的唱句,台下观众必报以热烈的喝彩声。

每当演到寇准到南清宫见八贤王时,他那双膝跪横行搓步,横贯舞台的走“骆驼跪”的动作,既然惟肖惟妙地表现出寇准这个刚由七品县令升迁的小官见大官时的心情,又展现出寇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那种机智而又幽默的性格,戏院内更是爆起阵阵喝彩声。

那天,周福子在醇王府演了《调寇》。醇亲王载沣精通韵律。他听周福子的演唱讲究韵律,唱腔高亢中刚柔相济,淳朴酣畅,吐字清晰达远,且富有浓郁的韵味,表演细腻传神,而富有棱角。

演出的寇准比以往观看戏中的寇准别开生面,既温文尔雅,又活泼火炽,真可谓不温不燥、生动不俗,优雅不贵、质朴不土,声情并茂。

载沣观看后非常高兴,问周福子:“你叫什么名字?”

周福子回答说:“我没学名,姓周,小时候叫福子,就叫周福子。”

醇亲王载沣想了想说:“你多才多艺,演戏才气横溢,我看你就叫周福才吧!”

从此,周福子改用周福才的名字。

那时,除了韩大仓和老福才外,老调旦角名家小莲花也蜚声艺界。小莲花原名张桂良,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北边吴村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里。

由于小桂良降生时,上边已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所以在小桂良长到10岁时,父亲便将他过继给他叔叔张洛耀。

张洛耀是有名的老调艺人,会的戏很多,还时常组班到外地演出。小桂良15岁到高阳城里学剃头,而后在继父张洛耀的戏班里为演员们剃头。为此,人们都称他为“小剃头的”。

有一次,张洛耀的戏班在冀中平原蠡县的一个村子里演出。那天戏班要演出《反洪洞》这出戏。

《反洪洞》的剧情大意是,明代武进士韩玉的妹妹嫁给了胡解元。胡解元和继母私通,胡解元继母反诬韩玉的妹妹与人私通,已怀身孕,挑唆胡解元将妻休回家。韩玉知道妹妹冤屈,上告到洪洞知县。洪洞县知县命人验韩玉的妹妹是否真有身孕。韩玉剖妹腹以明真相,杀死洪洞知县,投奔李自成起义军。

不过戏正演着的时候,忽然后台的演员们忙乱成一团。原来是扮演戏中胡解元继母的演员突然得了急病,不能上场。胡解元继母这个角色在《反洪洞》这戏里很重要,而其他人又都没演不了这个角色。

正在班主张洛耀和其他演员们急得不知怎么办时,忽然,正在后台为演员剃头的张桂良放下手里的剃头刀,说:“我上。”

戏班的人们见“小剃头的”说“我上”,都惊愕地瞪大眼。张洛耀也有点不相信,他疑惑地问:“你会这戏吗?”

“会。”小桂良点点头。

俗话说“救场如救火”,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叫小桂良去演胡解元的继母了。小桂良走上台,不仅台词、唱腔都不出差错,而且简直和平时的他判若两人。

他因平时经常挨张洛耀的打,总是垂眉低眼,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反洪洞》戏里的胡继母这一角色是个刁钻蛮横的女人。小桂良那放得开的表演和响脆的嗓音,还真把胡继母这一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很快博得了台下观众的喝彩声。

“小剃头的一唱就红”。这佳话很快传开。小桂良也就从此不剃头了,成为戏班里的主要旦角演员了。人们争着看被称为“小剃头的”小桂良的戏。

从这之后,小桂良是越唱越红。冀中一带农村都知道张洛耀戏班有位唱得极红的男旦角。那时戏班的艺人大都有艺名,尤其是有名望的演员。

张桂良的乳名叫小良。因他家乡的口音发声语音不正,人们把“小良”叫成“小莲”。张桂良从小也喜欢莲花,就给自己取艺名为“小莲花”。从此,正式以小莲花的名字登台演戏。

后来,小莲花随继父张洛耀的戏班到北京大栅栏的同乐园、三庆园戏院演出,小莲花那俊美倜傥的扮相,甜软委婉的嗓音,令北京的观众倾倒。老调名旦小莲花的名字很快在北京打响,他也从此跻身于京城戏曲名角之林。

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义务戏演出中,张桂良和被称为京剧老生“三杰”之一的名演员孙菊仙,上海京剧名角、被称为南方“四大名旦”之一的贾璧云,昆曲名家韩世昌同台演出。孙菊仙演《逍遥津》,贾璧云演《游湖阴配》,韩世昌演《游园惊梦》,小莲花演《东游》。

京剧表演艺术家姜妙香当时观看了演出,他对此次演出记忆非常深,后来他曾几次回忆说:“那时贾璧云、孙菊仙、韩世昌同老调梆子花衫名家小莲花在三乐园唱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杂拌。”

小莲花的名声传到醇王府。醇亲王听说小莲花的戏在北京唱得很红,便把小莲花请到醇王府唱堂会。和小莲花一起请去唱堂会的还有梅兰芳。梅兰芳演《贵妃醉酒》,小莲花演《穆桂英指路》。

《穆桂英指路》讲的是杨宗保为救祖父杨继业脱北国之围,单枪匹马搬请救兵,行至深山老林,迷失方向,恰遇穆桂英下山采药。穆桂英为杨宗保指点峤山小路,并送行过山。路上二人互生爱慕之情。

在该剧中,张桂良扮演穆桂英。醇亲王载沣看张桂良那婀娜刚健的身段,听他那发妙于丹唇的清婉唱腔,甚感耳目一新,很是高兴。看完戏,载沣送给了张桂良一件缀着玻璃棍儿的小旦衣戏装。

小莲花和梅兰芳也由此相识,此后经常同台演出。小莲花年长梅兰芳一岁,二人兄弟相称,两人同为男旦,彼此仰慕,相互切磋艺术。

小莲花钦佩梅兰芳那雍容华贵、凝重大方的演唱;梅兰芳羡慕小莲花那明如钟、声如磐、圆润甘甜脆的嗓音。梅兰芳希望张桂良能留在北京,并请他改唱京剧,以便能同班演出。不过小莲花的继父张洛耀不同意。到农忙了,张洛耀率班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

小莲花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很是想念梅兰芳。后来,他借口去串亲,到了北京,跟梅兰芳一同。梅兰芳常演京剧、昆曲《天女散花》、《惊梦》、《醉酒》、《葬花》等戏。小莲花常演老调、丝弦、昆曲《金甲山》、《东游》、《湖心寺》、《十八扯》等。

这时,小莲花的名望与日俱增。如1920年1月31日晚上,在第一舞台有一场轰动京城的义务戏。在诸多京剧名家中,老调名旦小莲花有一席之地。

这晚上的戏,有被称为“武生泰斗”的杨小楼演的《恶虎村》;有被称为“通天教主”的京剧花衫行当创始人王瑶卿和其弟京剧名老生王凤卿合演的《万里缘》;有京剧“刘派”老生创始人刘鸿声演出的《斩黄袍》;有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和京剧著名武旦“九阵风”阎岚秋合演的《虹霓关》;有在当时京剧“无腔不学谭”的“谭派”创始人谭鑫培的儿子、著名京剧老生谭小培,和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合演的《回龙阁》;有京剧名花旦于连泉演的《贵妃醉酒》;有京剧名武生俞振庭演的《挑滑车》。在诸多京剧名角中,小莲花独树一帜,演老调《东游八扯》。由此可见,当时年仅25岁的小莲花在北京戏坛上的名望了。

1927年,小莲花随继父张洛耀的戏班在保定马号的文明茶园演戏。小莲花在文明茶园一连演了一个月,观众争相观看。保定的几家照相馆都挂着他的放大剧照。尤其是他演的《卖凤簪》一戏,更为观众叫好。

在保定演完,小莲花又先后到天津、张家口、东北的二道河、沈阳、四平等地演出。老调这产生在河北一带的地方戏,在东北颇受欢迎。再加上戏班有小莲花这样的名旦角,所到之处,观众竞相观看。在哈尔滨演出时,更是轰动,每天戏院里座无虚席。小莲花演出为哈尔滨的戏曲舞台增添了光彩。

[旁注]

木板大鼓 又名“鼓子快书”,是吸收了冀中民歌及当地做买卖“吆喝”等曲调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曲艺形式。它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腔简练有力。演唱时可以单口唱,也可以对口唱,伴奏只用木板和一面小鼓,不用其他乐器,很受人们欢迎。

潘龄皋(1866年~1954年),河北省保定人。潘龄皋幼时天资聪颖,1881年考中秀才。后外出受聘做塾师,白天教书,夜晚自学深造,兼习书法。他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喜读唐诗宋词、明清古文,尤擅书法。

拔贡 古时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清代时,初定6年一次,乾隆时改为12年一次,每府学两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调寇》 又名《清官册》,是老调传统剧目《下边庭》的一折。讲的是为审问潘洪陷害杨老令公父子的案子,调寇准进京审案。寇准刚上任,便收到潘妃差人送来的礼单,寇准不敢收,便进宫面见八王爷。八王爷让他大胆来审,并许以吏部天官之职。

刘鸿声(1879年~1921年),早期京剧老生名家。他以嗓音高亢、挺拔、流利而著名,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刘派”。其代表剧目有《辕门斩子》、《斩马谡》、《斩黄袍》和《李陵碑》所习称的“三斩一碰”等剧。

八贤王 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和话本杨家将中的文学人物。其原型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赵德芳,被后世虚构为八贤王,常出现在有关杨家将的演义或戏剧中。其正气凛然,仗义执言,诙谐、机智,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孙菊仙(1841年~1931年),京剧老生,是半途转业、30岁以后才由票友下海的著名艺人。孙菊仙的唱腔唱法,以大气磅礴、不拘细节为主要特色,世称“孙派”,是清末重要的老生流派之一。

韩世昌(1897年~1976年),著名北方昆曲演员。他戏路极宽,除工正旦、闺门旦外,兼精刺杀旦。尤擅运用手势、眼神和面部丰富的表情,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其代表剧目有《闹学》、《思凡》等。

阎岚秋(1882年~1930年),京剧演员,艺名九阵风。他出身艺人家庭,演武旦,兼演花旦。他的腰功柔软,蹻功稳健,武功出手迅疾,深受观众爱重。其代表剧目有《泗州城》、《蟠桃会》、《取金陵》、《演火棍》等剧。

[阅读链接]

1929年4月,周福才到保定地区的安国县城演出。正巧,这时安国县城驻扎一支刚从外地开拔来的军阀队伍。他们见人们这样爱看名叫周福才的戏,又听说周福才的戏演得如何好,就传令要周福才为军队演戏。

这天演的是周福才的拿手戏《临潼山》。《临潼山》的剧情是隋炀帝杨广欲夺李渊的妻子,李渊怒打了杨广惧罪回原籍太原,杨广派军兵在临潼山伏击李渊。

戏中有一场叫《劝军》,是李渊面对杨广派来拦杀他的军兵,劝说他们不要再为隋炀帝卖命当兵。周福才出身于贫苦家庭,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周福才演唱吐字清晰达远,一字一句都能送到观众的耳朵里。台下的军兵看着台上的周福才感情真切的表演,听周福才清楚的唱腔,一个个鸦雀无声。

周福才演唱的《劝军》一场戏,在驻扎安一县城的这支军阀队伍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当天夜里,不少军兵丢下枪,开了小差跑回家。

周福才唱《劝军》劝散一营兵说法在群众中广为传说。这虽不免有些夸张,但却说明周福才的演唱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所以后来周福才被奉为老调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