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河北梆子的繁荣发展

1946年,八路军冀中军区成立了梆簧合演的培新剧社。在当时剧社里,河北梆子的主要演员有金桂芬、金紫云、高凤英、向月樵等。

与此同时,冀中第八分区也建立了河北梆子剧团,主要演员有孟翠英、冀桂云、田志中、冀宽等,后来又有筱翠云、梁达子等著名演员加入。

这两个戏曲团体的创立,为河北梆子的复兴积蓄了力量。此外,在解放区农村,许多流散的艺人,在民主政权的关心下,生活也得到了保障,农民业余剧团纷纷成立,许多艺人参加了业余剧团。

据后来的天津《进步日报》刊登载文回顾,河北梆子在农村里配合胜利形势的进展,也火热地发展起来,各个较大的农村,都成立了农村剧团,其中,河北梆子剧团最多。

1949年初,即新中国成立前夕,石家庄地区的平山、元氏、获鹿、晋县、束鹿5个县的统计,141个旧剧团中,就有51个梆子剧团。

这些农村剧团,虽然是业余性质,但它却使散落在农村的河北梆子艺人有了归宿,同时也为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演出了不少配合民主革命的戏,如《血泪仇》、《白毛女》、《九件衣》等,都是农村业余河北梆子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梆子开始了全面复苏。在那时,河北的原省会保定,原冀中军区培新剧社改建为河北省实验剧院。改建后的实验剧院,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三剧合演。此后不久,河北省实验剧院又改建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也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的河北梆子剧团。据统计,仅专区级的演出团体就有保定、沧州、天津、衡水、石家庄等专区河北梆子剧团。县级的则有定县、蠡县、满城、雄县、任丘、河间、饶阳、迁西、怀来、兴隆、丰宁等县的河北梆子剧团。

1955年河北省有关部门又建立了河北省戏曲学校,以保障河北梆子事业后继有人。这是河北有史以来的第一所由国家兴办的,以培养河北梆子人才为主的戏曲教育机构。该校的第一二届毕业生,后来大多成为各地河北梆子演出团的骨干。

经过短暂的恢复时期,河北梆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至20世纪60年代初,河北梆子逐渐形成全面复兴的局面。全省专业的河北梆子演出团体,发展到30余个。

其中影响较大的演出团体有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河北省沧州专区河北梆子剧团等。其著名演员,老一代的有银达子、韩俊卿、贾桂兰、刘香玉、孟翠英、金宝环、筱翠云、王玉罄、赵鸣岐等。

银达子本名王庆林,祖籍天津西郊大孙庄。他12岁起随师达子红学演梆子,出师后在天津、河北和东北地区享有盛名。

银达子的嗓音柔润甘甜,有如银铃清新悦耳,故取名银达子。他的演唱非常讲究吐字和发声,严格掌握尺寸板眼,演唱时有起有伏、层次井然、情词并茂、疏密相间。

他的艺术成就在男声唱腔改革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他最初的唱法基本上是师承小元元红一派,但又对京剧、京韵大鼓、太平歌词等各派兼收并蓄,为己所用。

银达子青年时代因噪音条件近似魏联升而私下里学魏派唱法,擅演剧目也与魏联升大体相同。当时,他以《四郎探母》、《辕门斩子》、《战北原》、《芦花计》、《打金枝》等著称。

银达子中年嗓音开始失常,于是他潜心于传统声腔基础上另辟蹊径,经过反复实践、改进,他终于创造出一种以中低音为主要行腔音区,唱白相间的演唱方法,当时人称“达子腔”。从此,他的嗓音在梆子领域自成一派,影响极广。

韩俊卿出生没多久就被父母给了河北梆子艺人韩月恒夫妇。此后,她就跟随养父母在流动的戏班里练功、学戏。若干年后,经过终年苦练的韩俊卿,年增艺长,成了著名的河北梆子演员。

韩俊卿13岁进入天津唱戏,很快便红紫于时。可惜好景不长,她因为生天花依旧日夜两场演出,声带疲劳过度导致败嗓。即便如此,她为了负担一家人的生活,还得登台作艺。这时银达子慧眼识珠把她接到了他们的戏班里。

韩俊卿来到这个戏班,先以花旦应工。她嗓音不担活,只能走平腔、低腔,尽量避免高腔、花腔。同行耻笑她是唱戏没“本钱”的“半拉子”演员,她对此也不加理会,坚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独特风格。

她一连演出了《辛安驿》、《采花赶府》、《翠屏山》、《小放牛》等几出折子戏之后,观众的反应很强烈。因为,她虽然嗓音不佳,演技却相当出色。

如有一出戏《采花赶府》,是《麟骨床》中的一折。故事大意是张府的丫环牛文嫣,羡慕贵族生活,在花园里以夸花作暗喻,戏诱张员外,遭到斥责,羞恼交加啜泣起来。但她仍不死心,遂扯破衣衫,抓乱头发,到老夫人面前谎说被张员外调戏,乞求老夫人收留她做妾。

韩俊卿在演出《采花赶府》时,她扮演的牛文嫣,情绪变化纷繁,喜怒哀乐颇多变化。她的表演,或哭或笑,或真或假,神情姿态都是那样的妩媚动人。

当演到牛文嫣有了主意破涕为笑时,她泪眼生辉,微动嘴角,以手帕轻轻拭泪,再得意地笑出声来。这哭笑变化,内涵深刻,把一个俊俏、机灵却又轻狂的年轻女子的心理,揭示得惟妙惟肖。

韩俊卿在演到牛文嫣采花时,她以熟练的外部技巧,表现人物内心的得意,恰到好处。摘花时一只手舞弄手帕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另一只手向前猛地一反腕,一朵鲜花突然在手中出现,连续4次,红、粉、白、黄4种颜色,当场出彩。那速度之快,手法之巧,每次演出都博得观众的满堂喝彩。

韩俊卿对此并不满足,她把扮演花旦只是作为探索新路的过渡,最终目的是要根据嗓音变坏后的实际条件,在声腔和唱法方面闯出一条新路来。

她认为,作为唱功演员,嗓音条件固然重要,但却只是演唱艺术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方面。嗓音高低并不等于演唱技法的优劣,只有在自己的音域之内做到亢坠自如,才是最理想的歌唱。

韩俊卿一面演出花旦戏以维持生活,一面坚持喊嗓练声,试验新的唱法。她的声腔不再以高亢取胜,而是在低回委婉方面下功夫,扬自己宽音、厚音、中低音之所长,避高音撕裂之所短,不到不得已时,绝少使用花腔、高腔。

经过反复实践,韩俊卿逐渐形成一种行腔多在中音区,真声与假声结合使用的演唱方法,其声腔旋律平易淳朴,感情深沉真挚,既长于叙事,又适宜抒情,许多唱段经她唱来,浑厚饱满,声韵苍凉,颇有味道。

在技巧方面,她严格控制气息,留有余量,音断而气不绝,对于声音的虚实、收放、轻重、疾缓8个字掌握得体,做到了字真、收清、送足、达远。

同时,韩俊卿还虚心向前辈艺人请教四声音韵,学习以字行腔、以腔达意的奥妙所在,使声腔、字音、情绪三者融为一体。

在不断的实践、改进过程中,她不仅赢得了观众的赞誉,也得到了同行们的首肯。她那以平腔低调、缠绵悱恻为特色的唱法,世称“韩派”,成为梆子旦行的新流派。

1952年,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天津市选派韩俊卿、银达子、金宝环等名角进京,与河北省的贾桂兰、北京的李桂云等名角一起,联合组成河北梆子代表团参演。

在这次有23个剧种、近百个剧团1600多位各地演员参演的盛会,韩俊卿主演《秦香莲》,她以特色独具的声腔和丰富细腻的情绪表演塑造的善良果敢、爱憎分明的古代妇女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和戏曲界同行。

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在观摩演出座谈会上,由衷地赞叹说:“同是表现秦香莲的故事,韩俊卿同志演得那样真情动人。我们京剧《铡美案》,怎么就演不过韩俊卿的梆子呢?”

韩俊卿的表演细腻传神,唱腔低回婉转,她的高音略带沙音,中低音浑厚甘甜,吐字清晰,气息控制自如。她擅演剧目有《秦香莲》、《打金枝》、《三上轿》、《荒山泪》、《孔雀东南飞》、《窦娥冤》等。

除了银达子和韩俊卿,有河北梆子“第一花旦”美称的金宝环也是那一时期最重的代表。金宝环出生于宝坻县黄庄,其父亲金季亭在京津冀鲁和东北三省颇有名气的梆子演员。她9岁开始练功学戏,拜名演员李志亭为师,还得到金灵仙等名家的指教,出道后大受群众欢迎。

金宝环天赋出众,身材适中,两只眼睛透着机敏,扮出戏来特别讨人喜欢。她嗓音甜美,高音不躁,落音不飘,唱青衣腔收放自如,唱小旦腔则婉转俏皮。

金宝环会戏多,花旦、武旦、闺门旦乃至武生无所不演,而且梆子、京剧兼通,尤其以花旦戏最为拿手。她演《红梅阁》李慧娘,既长于唱、做,又有扑、跌的功夫,还能熟练地表演喷火等特技。

金宝环扮演的《大英节烈》陈月英,前头是唱做繁重的花旦,中间女扮男装,穿厚底,扎硬靠,表演许多武生技巧,还要与王福刚开打,难度很大。

尽管这样,金宝环总是一人演到底,而且演得层次分明,节奏有序,于袅娜娉婷中显出刚健劲挺,勇武却不失女性的柔媚。她扮演闺门旦端庄娴雅,扮演玩笑旦伶俐活泼,扮演泼辣旦动作夸张却不俗气。

新中国成立后,金宝环带头参加国营剧团,她在加紧对传统剧目除旧布新的同时,积极排演新戏。

金宝环先是主演了《王贵与李香香》,后又陆续排演了《洞庭英雄》、《翠娘盗令》、《棠棣之花》、《红娘子》等一大批新编剧目,还把京剧《红楼二尤》、《梅玉配》、《红娘》以及川剧《柳荫记》等移植成河北梆子上演。

除了银达子、韩俊卿、金宝环等这些为河北梆子在20世纪50年代转而中兴以及后来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艺人外,还涌现出了裴艳玲、张淑敏、张惠云、齐花坦、刘俊英、阎建国、王伯华等众多的后起之秀,这其中以裴艳玲等成就最大。

裴艳玲出生在梨园之家,她的父亲裴园是京剧著名武生,继母袁喜珍为著名河北梆子旦角演员。裴艳玲受家庭熏陶,出身梨园世家的裴艳玲从小就痴迷戏曲。

除了裴艳玲的父母外,她的远亲近邻,伯伯、叔叔们,很多都能粉墨登台。4岁的小裴艳玲整天追随着大人,看他们练功、排戏、吊嗓子。

不久,人们就发现:这孩子特灵。大段的唱腔、台词,她能倒背如流,身段、场面、锣鼓经……也说得头头是道。

对武戏更是情有独钟,跑虎跳,砸踺子,串小翻,拧旋子,几乎是无师自通。自从随父母一起外出演戏,更是白天黑夜,滚在舞台上,泡在剧场里。

1952年秋,裴元、袁喜珍随剧团在盐山县红山村演出。那天的戏码是《金水桥》,临开演时演秦英的演员突然患急病,不能上场了,换戏已经来不及了。大家正在焦急想办法时,小裴艳玲钻进大人圈里,仰头说:“我能演秦英!”

众人惊讶:“你能演秦英?”

小裴艳玲坚定地说:“能!”

情况实在太紧急了,不妨先试试,救场如救火,勾脸、勒网子、对戏词、试戏装,后台一下子忙得不可开交……

前台已开戏,后台的裴元还在为自己的女儿捏了一把冷汗。裴艳玲一个叫板、亮相,观众就是连声叫“好”。哪见过这么小的秦英啊?只见这个小演员,举手投足,有规有矩;念白行腔,有板有眼。

一旁配戏的母亲也一下子放心了,裴艳玲的表演也随着戏中的剧情更加兴奋激扬,从容自如,戏越演越顺,整场戏掌声不断,观众沸腾了!从此,秦英这个角色非小裴艳玲莫属了。

后来,小裴艳玲拜著名艺人李崇帅为师。李崇帅是个功底扎实、教学有方的好老师,对弟子尤其严厉。在他的规定下,7岁多的小裴艳玲每天必须凌晨4点多起床练早功,扳腿、踢腿、下腰……一练就是3个半小时。

吃完早饭后,小裴艳玲随琴师吊嗓子,下午再练功,晚上散戏以后,再学文戏。一天下来,连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了。

俗话说一分付出得一分收获,一年下来,这个不足8岁的小女孩不仅腿功了得,一次能拧上百个旋子;而且学会了从老生戏《群英会》、《甘露寺》、《徐策跑城》等到武生戏《四杰村》、《柴桑关》、《十八罗汉》等,再到猴戏《水帘洞》、《弼马温》、《安天会》等四五十出经典戏码;甚至连台上台下的场面调度、锣鼓经、对手演员的接口等都无一不通。

1956年,9岁的小裴艳玲随父亲在河北省灵寿县京剧团搭班时已经成为主演了。1960年,裴艳玲进入省河北梆子剧院,拜李少春、侯永奎、郭景春为师。

裴艳玲艺术天赋极佳,嗓音高亢嘹亮,行腔似行云流水,动作边式干净利落,武功出众,舞蹈动作令人叫绝,表演突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内心情感,出神入化。

裴艳玲所饰演《宝莲灯》中的沉香,《哪吒》中的哪吒,《八大锤》中的陆登、陆文龙,《夜奔》中的林冲,《武松》中的武松,《翠屏山》中的石秀,《南北合》中的杨八郎,《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火烧连营》中的黄忠、关兴、刘备、赵云,《钟馗》中的钟馗,《龙凤呈祥》中的乔玄、张飞,《王安石拜相》中的王安石,《响九霄》中的“响九霄”,无不栩栩如生。

人称“活钟馗”、“活林冲”、“活武松”,极具艺术魅力,为河北梆子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被当时的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称为“国宝”。

在裴艳玲及其他众多河北梆子艺术家的努力下,河北梆子再次走向了兴盛,1978以后,河北梆子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到了1982年,河北省的河北梆子演出团体达到45个,从业人员达4000人左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全省河北梆子演出团体和从业人数最多的时期。

此时,在舞台上也涌现了新编的《朱元璋斩婿》、《反杞城》、《哪吒》等优秀剧目,显示出河北梆子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旁注]

筱翠云(1903年~1962年),原名耿慧玲,艺名金飘香。她7岁时拜李岭荀为师学习青衣。筱翠云早期艺术活动深受“元派”艺术影响,她的嗓音似哑非哑,哑中透亮,行腔委婉跌宕,气口舒适,喷字有力,音韵洒脱,字正腔圆。她做功细腻,以演袍带戏见长。

贾桂兰(1911年~1998年),艺名小金刚钻,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她6岁即从师张吉祥、杨桂亭学戏,11岁登台演出,以高远激越、委婉细腻的唱腔,朴实大方、优美动情的表演征服观众。其代表剧目有《三娘教子》、《花田错》、《翠屏山》、《拾万金》、《哭长城》等。

京韵大鼓 又叫“京音大鼓”,是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的。它形成于京津两地,广泛流行于河北省和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太平歌词 是一种从属于相声艺术的曲艺形式,约形成于清代初叶,其曲调是从莲花落演变成的,流行于京津两地。20世纪20年代就有艺人在露天演唱,它一直被作为相声的基本功,也是相声艺人招揽观众的主要手段之一。

《小放牛》 流行于河北民间的歌舞小戏。是民间歌舞小戏《小放牛》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对唱。内容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难的对答情景。它由4个乐句组成,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曾流传全国汉族地区,且常被融于戏曲音乐之中。

李桂云 幼年从杜元庆、张吉祥习艺,并曾拜梅兰芳为师。她1927年加入奎德社,经常演出《拾万金》、《王春娥》、《柜中缘》等传统剧目及《少奶奶的扇子》、《战地之花》、《一元钱》、《啼笑姻缘》等文明戏。她表演细腻,唱腔委婉,有“搭调”、“反梆子”等新的创造,其代表作《蝴蝶杯》已摄成影片。

周信芳(1895年~1975年),著名京剧老生演员,艺名麒麟童。他嗓音苍劲、沙朗,艺术造诣深厚,在广泛吸收前辈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艺术创造,形成了真实生动、刚劲有力、节奏鲜明、韵味浓郁的麒派艺术风格。其戏路很广,代表作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四进士》等。

川剧 是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其中,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5种声腔组成。

张淑敏(1937年~1974年),河北梆子女演员。她幼年学艺,先后拜李桂云、贾桂兰为师。她的唱腔艺术,集各家各派之长,取姊妹艺术精华,具有时代精神气质,别开生面,独树新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向前大大发展了一步。其代表剧目有《杜十娘》、《陈三两》等。

齐花坦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第一批戏曲学员之一,是“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的入室弟子。她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共演出剧目近百部,塑造主要角色几十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齐派艺术风格。其代表剧目有《宝莲灯》、《蝴蝶杯》、《窦娥冤》等。

《徐策跑城》 戏曲传统剧目。其剧情为:唐代徐策养子薛蛟持徐策书信到韩山,搬来薛刚、纪鸾英夫妇人马,欲反上长安。徐策闻报大喜,不顾年迈,上城观望,见薛家兵精马壮,更为欢悦,飞跑入朝,代其雪冤。并迫使朝廷杀了当年在元宵节与薛刚无理取闹的奸相张天佐之子张泰。

李少春(1919年~1975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出身梨园世家,能演各种行当的各种角色。李少春文戏师承余派,武戏宗法杨派,其行腔以圆熟婉转和低沉回荡取胜,念白跌宕有致,演靠把戏、短打戏、红生戏各具特色,得心应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李派艺术。

钟馗 是我国道教和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被尊奉为赐福镇宅圣君。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赐福镇宅,跳钟馗舞祈福祛邪。古书记载他虽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却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

[阅读链接]

王云菊是河北泊头市人,1974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在此后舞台生涯中,她先后排练主演了《红灯记》、《杜鹃山》、《蝶恋花》、《断桥》、《张羽煮海》、《李慧娘》、《宝莲灯》、《陈三两》、《杜十娘》等多个大中型经典剧目,塑造了无数个生动鲜明、颇具个性且深受观众喜爱的舞台艺术形象。

她扮相典雅俊秀,嗓音圆润甜美,表演细腻传神,一举一动颇具大家风度,是河北梆子舞台上颇有建树的杰出人才。

王云菊师承齐花坦,继承和发展了齐派艺术,由她主演的《李慧娘》就曾轰动燕赵大地,在省城河北剧场连续上演了23场,创造了当时河北梆子剧院有史以来连续上演场次最多的一个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