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仁和尚始创墨梅画法
在宋代,苏东坡、王安石等文人都十分喜爱梅花,赋予了梅花许多高洁的人格。在宋代还有一个叫仲仁的和尚,他也最爱梅花,总是在自己床前放置着梅花,时时观察梅花的颜色和神韵。
每当夜色来临,月光之下的梅花疏影横斜,仲仁和尚就用笔墨描摹梅花的形状,结果他发现,只要他用墨一点染,就可以表现出梅花的韵味,因此他首创了墨梅的画法。
墨梅讲究的是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浓淡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就可以用来表现梅花的精神,并以水墨晕写梅花的各种姿态,因此自成一格。
当时著名诗人黄庭坚称仲仁和尚所画的梅花是:
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
当时著名诗僧惠洪也极其欣赏水墨描绘的梅花,称仲仁和尚的墨梅为:
华光作此梅,如西湖篱落间烟重雨昏时节。
后来,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在墨梅题跋中称:
世之论墨梅者,皆以华光为称首。
华光,正是仲仁和尚的法号。仲仁和尚十分喜爱梅花,最终老于梅林之中。但是,他创下的墨梅画法却没有失传,后代画家都对他独具一格的墨梅画法啧啧称奇。
仲仁突破前人技法,以水墨晕写梅花的各种姿态而自成一格,墨梅遂成为花鸟画领域中的新品种,对于我国绘画题材与技法的开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的,梅花在漫天飞雪的隆冬盛开,不畏严寒,象征君子威武不屈,不畏强暴,是自古以来很多画家钟爱的花朵。据有关画史记载,之前的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时期,画梅就成了一种风气,其中最有名的主是仲仁和尚。
仲仁和尚还著有一本《华光梅谱》传世,对宋代画梅理论具有突出的贡献,后来著名的南宋词人与画家和书法家扬无咎和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王冕皆源于此。
年轻时的扬无咎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如数间屋”的老梅树,苍皮藓斑,繁花如簇。他经常对着梅树临画写生,深得梅花真趣。因此,在梅花画法上,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的画法。
正当年轻,雄心勃勃的扬无咎也曾将自己的梅花图进献于宫廷,却不得宫廷赏识,被当时的徽宗皇帝斥为“村梅”。
来自宫廷的嘲讽,却并没有影响扬无咎对自己艺术风格的坚持。从此,他干脆在自己的画上题以“奉敕村梅”,既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自傲。他继续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钻研墨梅艺术。
扬无咎非常善于学习前人的艺术成就。曾经有位来自华光寺的僧人来清江慧力寺修行,将仲仁和尚的墨梅画法带到了这里。扬无咎经常前往交流,虚心学习。
仲仁的画法给了扬无咎极大启发,在这难得的艺术切磋中,扬无咎结合自己的艺术经验,将前人的墨梅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善画,但他并不以作画求名逐利。
和大多数喜爱梅花的诗人一样,扬无咎也喜欢赏梅饮酒。醉后的扬无咎往往不管什么场合都能挥毫泼墨,如果没有兴致,想求得扬无咎一幅画,却很难。
南宋学者曾敏行所著的宋代史料笔记《独醒杂志》记载:
绍兴初,花光寺僧来居清江慧力寺,士人杨补之、谭逢原与之往来,遂得其传。补之所作,后益超出,格韵尤高,然觞次醉馀,虽娼优墙壁肯为之,他有求者往往作难。
喝醉的扬无咎能在任何一堵墙上涂画自己的墨梅,但是如果是别人特意带着重金去求画,扬无咎却很少同意。
据说,扬无咎曾乘兴在临江的一家驿馆的墙壁上画了一幅折枝梅,吸引了不少往来的文人士大夫,驿馆一时也生意兴隆。但这块画了折枝梅的屋壁后来居然被人窃走,使得这家驿馆顿时车马稀少,门庭冷落。扬无咎艺术的魅力于此也可见一斑。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刘克庄曾经评价扬无咎说:
扬补之,其墨梅擅天下,身后寸纸千金,所制梅词柳梢青十阙,不减花间、香奁,及小晏、秦郎得意之作,词画既妙,而行书姿媚精绝……
扬无咎最著名的传世花卉作品是《四梅花图》,又叫《四清图》,是他晚年的作品,画分4段,可分可合,每段自成一幅,有独立的内容和章法,从自跋中可知作者创作此图的初衷是要完成一位挚友的命题:
要余画梅四枝,一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均各赋词一首。
这个独特的命题激发了扬无咎的兴致,使他在创作中表现出了应有的大家手笔。画梅花“未开”,在疏枝斜干上突出描绘了花苞的聚五攒三,以少胜多。画梅花“欲开”,在枝干上布了些整朵梅花,花瓣清晰可数而不露其花蕊,以求含蕴。
画梅花“盛开”,则极写其雨浴脂浓,烟笼玉暖之致。画梅花“将残”,则堕溷飘零,偃蹇自嗟。即使留在枝上的残梅,也是蕊托外露,已无一瓣可寻!四段梅花图,将梅花的盛衰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经过仔细揣摩观察,是无法具备如此准确传神表现力的。
《四梅花图》的花用线勾,不设色。枝干不用双勾,以运墨中的自然枯、湿变化,表现老干新枝的差异。在构图上,4幅图都以疏朗自然取胜,瘦枝冷蕊,清气逼人,写出了梅花的真魂。
最妙的是,每幅枝干的穿插取势不同,枝梢的趋向也不同,显示出扬无咎娴熟的艺术技巧和高妙的构图能力。《四梅花图》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集中展现了艺术家的诗、书、画三绝,画幅上四首寄调《柳梢青》的词作,既表达了画家对梅花品格的感受,又紧扣画意。
扬无咎以他广受称道的清劲小楷,录下这自谱的4首梅花词,还题上一段作画缘起的自述。这种在画作上留下大段题画文字的做法,在宋代以前的绘画中,是十分罕见的,无疑是一种章法和观念上的创新。
因此后人在《明画录》中说:
华光一派,流传至南宋扬补之,始极其致。
扬无咎的墨梅在古代绘画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历代仿效他的人很多。南宋时期花鸟画家赵孟坚,扬无咎的从子季衡、外甥汤正仲、汤叔用等都是他的传徒。后代的花鸟名家徐禹功、王冕等都是他的嫡系。他们都以画来赞赏梅的风姿,表现梅的精神。
[旁注]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还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在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在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题跋 指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书、画的“题跋”是作品的一部分。其内容与形式及位置要与作品密切配合。书、画,题跋、印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增益,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曾敏行(1118年~1175年)南宋学者,从小聪明颖慧,才思敏捷,但是在20岁那年大病一场,放弃了学业转而著书。曾敏行上通朝廷典章,下晓稗官杂记,里读巷记,无不记览。他还喜阴阳五行之说,能悬腕作行草书法,工画虫鸟花草,还花大力气研究医学和建筑设计。
《独醒杂志》 宋代史料笔记。《独醒杂志》的体例是无门类、无统系、无条目篇名的笔记,是逐条排列的记录。《独醒杂志》全书分10卷,共有255条,其内容可分为宋代政事及典章沿革、宋代著名人物的逸事、有关江西地方志的史实和有关谶语、因果、神仙、宗教、链丹、法术等的记载。
南宋 是北宋灭亡后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同时,南宋也是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
赋 古代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起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时期。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而且必须要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明画录》 清代画史著作,全书共8卷,仿夏文彦《图绘宝鉴》,参证《画史会要》写成,是明末清初人编写的明代画史。《明画录》依宋元时期画史体例,先分门类,次按时代先后,为明代870余名画家一一列传。《明画录》既概述了明代绘画的客观面貌,也发挥了作者自己的艺术见解。
徐禹功(1141年~?)南宋时期画家,自号辛酉人,工画梅竹。徐禹功爱写梅、竹,以清高自励。画史本无考,唯从赵孟坚在其《雪中梅竹图》卷后的题跋中得知其为扬无咎的及门弟子,得扬无咎潇洒之趣。在扬无咎“奉敕村梅”的传人中,徐禹功算是比较有成就的一位画家。
[阅读链接]
仲仁是北宋末年以善画墨梅著称的花光和尚,传说他偶然看见月光将梅花的影子映照在纸窗上,梅花影子是那么素雅和高洁,于是,他就创作了以墨晕作梅花的画法,就是以笔墨摹其状,颇得梅之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