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与死者

作品概览 卫国战争头一天,辛佐夫家,像千百万其它家庭一样,完全措手不及。作为随军记者的辛佐夫必须上前线,他那一岁的女儿却留在距他四昼夜的路程、紧临战场的格罗德诺。妻子玛莎心焦火燎地送丈夫去车站, 极力抑制已经颤抖的声音。辛佐夫抓住妻子的手,久久地吻着,握着,然后跳上车走了。

不幸的是:铁路让德国坦克切断了,辛佐夫只好暂且留在波里索夫印刷所。一天,辛佐夫乘印刷所的车外出分送报纸,半路遭到敌人的空袭。辛佐夫立即指挥民兵及随行人员抢救被击落的受伤的飞行员。可是柯兹列夫,一位飞行中将却误将穿着雨衣的民兵当成德国兵,他举起枪打伤了辛佐夫,然后自杀。辛佐夫立在死者面前十分难过:三天以前他打死一个他想搭救的人, 而此刻另一个他也想搭救的人,险些把自己打死。事情竟会如此凑巧!

辛佐夫躺在医院病床上,无线电收音机传来斯大林的演说。他仔细回味着斯大林演说中的一切细节和刺透人心的“我的朋友们!”这句称呼,心想莫非只有战争这样的悲惨事件才能激起这样的话和这样的感情吗?

两个星期以后,辛佐夫出院,而印刷所早已搬迁了。他决定参加莫吉寥夫城附近的一七六师某团,请求旅长谢尔皮林收留他。谢尔皮林考虑到部队正处在敌人围困之中,不需要记者,没有答应。辛佐夫恳求道:“我厌倦了像兔子一样东奔西跑的生活,战争已经四个星期,我什么也没写成。我是共产党员,我求您把我留在这儿。一旦需要,我会流血牺牲,不会比别人差。”

“以后你可不要后悔。”谢尔皮林用持续很久的眼光打量了他一阵。终于同意了。

谢尔皮林大约 50 岁,他长得并不漂亮,像马一样的长脸上满是深深的皱纹。他是这样一个人,可以受到摧折,但是不卑躬曲膝。他出身于乡村医生的家庭,学过军医,酷爱德文。1937 年,由于同事巴兰诺夫的诬陷,他被捕,判了 10 年徒刑,在狱中呆了 4 年。但他一次也没有责备苏维埃政权,他认为这是骇人听闻的一种误会和错误。战争第一天他回到莫斯科,只想快些到前线去。他领导的部队在前线作战十分出色,给德国人造成重大的伤亡, 尽管目前的情况不妙,他正处于德国人包围之中。但他认为:“属于我们的一切,都会与我们同在!我们要是活下去,就活到将军职位。”

没过半小时,德军开始大肆轰炸。师长扎伊契柯夫受了重伤,被抬进指挥所。谢尔皮林安慰师长说:“你会好的!别忙下命令,既然有活着的师长, 没有人会接任师长职务的。”

第二天,从早到晚,德国人一连进攻了八次。红军所剩的弹药已不多了, 于是谢尔皮林果断地提出突围计划,师长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指挥。谢尔皮林把战壕里所有活着的人编成一营,冲出了敌人的重围,在路上,他们收留了一些失散的友军士兵。谢尔皮林遇见了身为集团司令部副处长的巴兰诺夫,这个懦夫已烧掉了自己的汽车,军官制服和证件,化装成司机。谢尔皮林了解他这一贪生怕死的行为后,立刻把他降为士兵。此刻,谢尔皮林的心情十分沉重:他不愿也不会和巴兰诺夫有什么个人恩怨,如果他勇敢战斗,谢尔皮林就嘉奖他,如果他胆怯逃跑,谢尔皮林就下令枪毙他。

行军休息时,谢尔皮林去看扎伊契柯夫,他的伤势很重,声音十分微弱, 以至谢尔皮林等了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终于没等到这位前任师长在

自己生命的最后关头到底要说什么?他死了。

10 月 1 日,突围人员在叶尔尼亚南部森林找到了自己的部队,谢尔皮林受了重伤,被送往莫斯科医院。辛佐夫害怕失去旅长,颤抖地叫了一声,谢尔皮林却平静地说:“别怕,我不会死,你不是为这而来的。”

根据上级命令,突围者要上缴武器,遣送到后方接受审查和整编。这一决定伤害了战士。“这一切真叫人难堪!”营政委什马柯夫愤怒地握紧拳头, 不客气地回敬少校说:“因为他们没留在德国人那儿,而是打回自己人身边来了。应该相信自己人。不信任这已经不是警惕,而是怀疑,是惊慌失措。” 尽管这样,命令必须服从,什马柯夫最终还是说服战士交出了武器。于是, 辛佐夫把仅有的一支自动枪也上交了。

在遣送途中,辛佐夫遇上曾给巴兰诺夫开车的司机,但大家都不愿提及这个名字——他已自杀了。不知巴兰诺夫是因为害怕战斗,还是羞愧?当辛佐夫汇报时,谢尔皮林却不肯相信,说他可能是擦枪时大意了,走了火。

汽车继续往前开,到了尤赫诺公路,遭到德国人的袭击,一座小桥被炸了。车队被分成前后两半,这几乎是把所有的人,分成生者与死者。车队的后半部惨遭敌人坦克的袭击,由于他们的武器被缴了,无法抵抗,遭到惨重的牺牲。

辛佐夫幸而脱险,他与士兵佐洛塔列夫,将受伤的女军医塔尼雅背到密林中的一个老乡家,安顿后,两人继续在森林里走了六天六夜。第二天,辛佐夫被一颗炮弹炸伤,他两手摊开躺在地上,头和额上都是血,佐洛塔列夫背起辛佐夫走了百米远也倒下了,爬起来咬紧牙关再背又倒下了。终于,他没有力气把辛佐夫拖到自己人那儿。他决定自己先去追赶部队,然后再回头救辛佐夫。他怕辛佐夫受害,就脱掉了他的军装,并带走了他的证件。

辛佐夫醒来,四周是一片死寂。他什么也记不得了,但是证件和制服呢? 寻了很久仍无着落。他猜想:“或许是佐洛塔列夫以为我被打死了,把我的军服脱去⋯⋯。”他摇晃地站起来,却遇上搜林的德国兵,他被俘了。不久, 他又伺机逃脱了。

他走了 12 天,总算碰上自己人。没有证件,上尉克鲁吉科夫不肯信任他。辛佐夫决定自个儿到特工队去。第二天早晨,上尉醒来发现辛佐夫不见了,留下一张纸条,而压在字条上面的恰是上尉本人的手枪,上尉感到羞愧。

辛佐夫在路上兀自走着,意外地碰上战友柳辛,顺路搭上他的车,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当辛佐夫谈到突围,谈到丢失证件⋯⋯柳辛不再说话了, 脸色变白,他开始为自己的轻率举止而懊恼。他终于找个借口把辛佐夫甩在离检查哨半公里的地方。辛佐夫逼视他,大叫:“你真混蛋!那个上尉即使不了解我,难道你⋯⋯简直是可耻的坏蛋!自私自利的家伙!”

  1. 月 16 日,辛佐夫绕过了检查站,回到了莫斯科。在家中,他意外地见到妻子玛莎。此刻,对他来说,世界上最珍贵的是她的信任和帮助。不论他感到多么困难,他还是把一切遭遇向她从头说了一遍。他哽咽地说:“到了这步田地,我才不理解什么命运!不管命运如何,都得去为莫斯科战斗!” 玛莎脸色苍白,她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但她爱他,也许这就是他最需要的回答。辛佐夫搂着妻子,终于发现她穿上了军服。玛莎第二天就要被空投到敌后去做情报工作了。他激动地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多加小心!我恳求你, 我什么也不希望,只希望你活着!”她走了,他没向她挥手,也没喊叫,只是站在窗前,默默地望着她的背影⋯⋯

辛佐夫去找他入党时的区委会,但他没有证件而遭到冷落。在玛里宁的帮助下,共产主义大队的政委古别尔写了一张字条给辛佐夫,让他去区检查院,而区检查院只在条子后面注明辛佐夫来过。古别尔决定收留辛佐夫,他用诙谐的语调对玛里宁说:“万一发生什么事,我拿这张纸条作证,您就拿辛佐夫在战斗中的行为作证!”

共产主义大队的战士被补充到第三十一步兵师,玛里宁当上了连政治指导员。他要求辛佐夫再写一份遗失证件声明交给他,以便转交给师政治部, 辛佐夫写了,但为此,他感到十分苦恼。

接着一场恶战,辛佐夫在一个砖厂附近坚守阵地。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可是伤亡惨重,整个连队只剩下辛佐夫和玛里宁的机枪在响。战斗结束后,玛里宁为辛佐夫请功。师部叫玛里宁和辛佐夫去,辛佐夫心想是否有关他“声明”的事。玛里宁却说:“瞎说!叫你去,是由于这次战斗要给你一枚奖章。”只有玛里宁心里清楚:声明书还在他口袋里,他在寻找一个有利于辛佐夫的机会⋯⋯

  1. 月 7 日,在红场举行了阅兵式,谢尔皮林参加了观礼。他见到克里莫维契,忧伤地提起往事:“我们的人没有全部从您那儿平安无事地逃了出来。一路上,死在坦克之下啦!”接着他生气地想起什马柯夫,“过去这人还像个人,可是到最后关头却像个饭桶。”另外,他心里还有一种沉重的思想, 就是前天同副总参谋长的谈话中,提出了斯大林为什么没能预见到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问题。回家后他又和妻子议论:“我不明白,存心要自己去挨打—

—像斯大林那样的,能够未曾预见已经发生的情况?!”他妻子则深信 1937 年肃反运动和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不好的事,并不是斯大林作出的,仅仅由于他不了解,或者给他的汇报不正确,以至他没能恰当处理。

同一天,辛佐夫也在红场上,他被提升为自动炮排的班长,但却无动于衷。玛里宁似乎猜透了他的心思,劝他写份申请书:“我认为你应当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之前恢复党籍。”他从怀里掏出笔记本交给辛佐夫:“拿着。我在这上面给你写了,跟申请书附在一起吧。⋯⋯因为我相信你!”他把手伸给辛佐夫紧握了一会说:“我们连里只留下我们两个了⋯⋯”辛佐夫从他眼里看出一种渴望:全都想活着,连玛里宁也一样。

从 11 月 15 日早晨算起,红军与德军激战了 15 个昼夜,德国人用他们全部力量再次进攻莫斯科,他们占领了克林、伊斯特拉⋯⋯直达莫斯科西北二十五公里处。在战斗间隙处,辛佐夫写信给妻子,尽管他知道她收不到, 但希望别人转告她:“你丈夫活着而且健康。”他漫步经过贵族住宅的废墟, 这里阳光温暖,天色蔚蓝,他是多么愿意活着,哪怕是趴在地上,哭着乞求再有一天,两天,一周的这样安全与宁静,这样,你就不会死去⋯⋯由于辛佐夫的战功,团部准备给他颁发奖状,但团党委没有通过辛佐夫恢复党籍的申请。玛里宁连夜抽空写了一封信为他申诉。一天,谢尔皮林的雪橇从辛佐夫身边经过,辛佐夫没有追赶前去,尽管玛里宁在旁提醒他:“谢尔皮林有可能使辛佐夫的党籍问题的处理简单化,但辛佐夫希望他问题的解决不是因为相信谢尔皮林将军的话。谢尔皮林所了解的是作为政治指挥员的辛佐夫, 那时,他还有党证,他希望的是彻底相信他自己——现在是上士的辛佐夫。

谢尔皮林在 12 月初被委任为第三十一步兵师师长,这时苏军对德军发动了全面反攻。出发前,谢尔皮林接见了巴兰诺夫的妻子,尽管巴兰诺夫是他于 1937 年出事的肇祸人之一,但他从这女人眼里发现比她坐在他面前痛哭

还有更多的悲伤,于是他努力克制自己,勉强撒了个谎:“他,英勇牺牲了⋯⋯”

在莫斯科近郊,经过短暂战斗,夺回了叶尔尼亚。部队继续前进,攻打沃斯克勒辛斯科耶车站。这场战斗十分艰巨,伤亡很大,德国人每次都用迫击炮和机枪的火力阻止苏军前进。辛佐夫所在的那个营也参加了战斗,他们袭击了从车站后撤的德军后勤部队,使敌人无法顺公路逃走。

战斗一开始,玛里宁就受了伤,他伤心地想到,战争实在是“万恶的生活”。战争每一小时都在使人们离别,有的是永别,有的是暂时分别,有的由于死亡,有的由于受伤、残废。他把辛佐夫叫来,对他说:“可惜不能为我自己把你留下,我前天写过信了⋯⋯”,这时,密集的枪声响起,辛佐夫抓起枪,来不及向玛里宁告别就投入了战斗。玛里宁躺着,听着枪声,轻松地想敌人的进攻已被打退⋯⋯

沃斯克勒辛斯科终于被攻下了。辛佐夫望着远处的烟柱,努力地要使自己习惯于这个十分沉重的想法;尽管他们已经经历了那么许许多多的遭遇, 而巨大的战争还在前面⋯⋯

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描绘了卫国战争的画面, 并围绕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展开三条线索。小说的主人公仍是谢尔皮林,在斯大林格勒前线,他已从旅长升任为师长、集团军参谋长。在作战指挥中, 他坚持爱护士兵的每一滴血的原则,不让士兵做无谓的牺牲。为了抵制仅为壮军威而在建军节发动尚未准备好的进攻的错误命令,他不惜丢掉师长的职务;为了指挥一次重要的战斗,他推迟了探望病危的妻子的行期,后来妻子死了。谢尔皮林冒着坐牢的风险上书斯大林,为在肃反中蒙冤的战友申诉。另一条线索是辛佐夫,他在谢尔皮林的集团军中,已从排长升任到营长。他亲自率领侦察兵穿过地道潜入斯大林格勒德军指挥部俘虏了一名德军少将, 成为第一个抓到德国将军的英雄。小说通过辛佐夫从一个文人、普通士兵成长为英勇善战的营长这一事实,点明“军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战斗中锻炼出来的这一主题。第三条线索则是有关女军医塔尼雅的经历。突围时,她因病被辛佐夫安置在森林中一个伐木工人的家里,后来在敌占区当了游击队员。她受重伤被送回莫斯科治疗,伤愈后归队,来到了斯大林格勒前线的谢尔皮林的集团军,与辛佐夫巧遇。这时,辛佐夫得知自己的妻子已遇难,他与塔尼雅产生了爱情,他们期待着战争早日结束。

第三部《最后一个夏天》,描写 1944 年夏苏军在 1941 年撤退的地方, 组织白俄罗斯战役,收复了莫吉廖夫和明斯克,把法西斯匪徒赶出国土。这正是卫国战争的“最后一个夏天”。谢尔皮林由于战功显赫,为人正直,赢得斯大林的信任,被提升为中将集团军司令。在计划部署和具体指挥白俄罗斯战役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华,而他与巴兰诺娃的爱情,反映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小说结尾:部队乘胜追击,而谢尔皮林在乘车前往视察的途中中弹牺牲。至于小说的另一主人公辛佐夫,他与塔尼雅婚姻中感情一直很好。一天塔尼雅终于得知辛佐夫的原妻玛莎还活着,经过激烈而痛苦的思想斗争,塔尼雅忍痛离开辛佐夫。

鉴赏与分析 在众多的以伟大的卫国战争为题材的作家中,西蒙诺夫是一个富于创作个性的作家。他写战争,不是给人展示战争的悲剧和苦难,而

是揭示人们在困境中是怎样奋斗,在苦难中怎样挣扎,以至成熟,变得沉稳而坚强,从容地走出战争的“沼泽”。因而,他的作品给人的是一种悲壮感。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他的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注重于情节的提炼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而是注重于真实地反映出战争期间人类心灵成熟的历史,从而告诉人们战争究竟是什么。

那么,西蒙诺夫笔下的战争是什么呢?小说一天头就将读者带入战争突然爆发而造成的混乱的气氛中:“战争头一天,辛佐夫家,像千百万其他家庭一样,完全措手不及了。”苏联红军由于对突如其来的法西斯进攻缺乏思想和物质上的充分准备而节节败退,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作者写道:“红军几乎全线崩溃”,“被俘人员的行列往往长得令人痛心疾首地难受,仿佛整个俄罗斯都被俘了。”“战争每一小时都在使人们离别,有的是暂时分别, 有的是永别,有的是由于死亡,有的是由于残废,有的是由于受伤。”这些客观冷静的描述,既真实地再现了苏联人民在战争初期所面临的深重的苦难,同时也给作品增添了无比悲壮的情调。

使得这一悲剧情调进一步加强的是 1937 年肃反运动的扩大化,它直接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投下了阴影。小说描写谢尔皮林率领部队冒死突出重围,回到自己部队,却被缴了械。营政委什马科夫愤慨地说:“应该相信自己的人。不信任这已经不是警惕,而是怀疑,是惊慌失措!”辛佐夫丢失了证件之后得不到组织的信任,甚至同他一起在报社工作的柳辛,一听说他没有证件,脸色发白,拒绝带他回到莫斯科报社。这种行为生动地表明了肃反扩大化错误所造成的人人自危,明哲保身的消极心理。辛佐夫在莫斯科到处奔走,无法恢复党籍。他以列兵的身分重上前线,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立了战功,仍得不到信任,不能恢复党籍。辛佐夫愤怒地说:“什么更贵重些,是人还是纸片?”

然而,西蒙诺夫不是在渲染悲剧。他敏锐地意识到: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刻,更能充分表现这个民族的精神品质和性格力量, 增强苏联人民取得卫国战争胜利的悲壮色彩。所以西蒙诺夫自信地指出,苏联的失利是暂时的,紧接着他描写了苏联人民迅速从惊慌失措中清醒过来, 纷纷奔赴前线与德国法西斯进行殊死的浴血斗争。于是小说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幕又一幕苏军将士顽强抵抗的场面:谢尔皮林旅在莫吉寥夫的顽强坚守,在尤赫诺夫路上的突围,五名炮兵战士护卫着全师剩下的唯一的一门大炮,步行四百俄里赶上部队。在一次莫斯科近郊战斗中,辛佐夫所在的连队顽强抵抗,最后阵地上仅剩连指导员玛里宁和辛佐夫两人活着,其余的不是受伤就是牺牲了⋯⋯显示红军战士在困境面前不惜自己生命为国捐躯的顽强个性。至于辛佐夫,他没有因为不公平待遇而抱怨,他仍旧渴望以自己的行为得到信任。他,做为一名战士没有动摇自己的信仰,勇敢地活着,显示他性格中顽强、忍辱负重的一面,显示了俄罗斯人的人格力量。作者从战争失利着笔,既表现了作者的写实的勇气,同时从艺术上说,又能更深刻揭示苏联人的灵魂世界,因为它不仅写了战争,而且反映了那些年代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从而加强作品反映现实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赋予了作品以史诗的特征。

无论是描写战争,还是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西蒙诺夫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捕捉富有时代特征的东西,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作广泛而精当的概括,显示作家考察问题的敏锐与深刻。因而大至重要战役的规模小

到个人的生活细节,都能做到生活的真实与时代特征的统一。在他笔下,历史重大事件,个人的悲欢离合,主人公的坎坷际遇,丰富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僵化而教条的思维方式,浩然正气的道德情操,卑劣无耻的苟且偷生和明哲保身的自私行为⋯⋯这一切都被巧妙地组合起来,小中见大,大小结合,局部与全景的谐调统一,通过个别人物的命运反映历史事件,又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来烘托主人公的丰满心灵,揭示了苏联人民的精神本质和人格,从而真实地再现了战争年代社会生活的风貌。

丰富而多彩的英雄人物画廊,是《生者与死者》的另一特色。其中最感人的是谢尔皮林的形象。

他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思想敏锐,做事精明,调查周密,指挥果断,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又善于用兵,懂得爱惜士兵的生命,对下属既严格要求,又通情达理,绝不让战士做无谓的牺牲。他始终认为指挥员要有责任与良心,“祖国要求自己的儿子建立功勋,却不要求自己的儿子毫无意义地丧命”。在守卫莫吉寥夫战斗中,谢尔皮林最怕接到过迟的撤退命令, 在弹药用尽,伤亡惨重,整个莫吉寥夫仅剩谢尔皮林这一团在孤军奋战的危急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地提出突围计划。他凭着他的胆略,责任与良心,把全团仅剩的一百四十三人(包括受伤者),带出了莫吉寥夫,为军队保存了战斗力。

谢尔皮林为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从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作者写道:“谢尔皮林,生平就是这样一个人,可以受到摧折,但是不卑躬曲膝。⋯⋯他一生只致力于一件事——按照军人的天职,尽力为革命服务。” 作为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布尔什维克,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肃反时, 他被莫须有地扣上“德国间谍”的罪名,不经审讯,便关进了监狱。但“他一次也没有责备苏维埃政权,他认为这是骇人听闻的一种误会、错误,一种蠢事。而对他来说,共产主义依旧是至高无上、白璧无暇的事业”。卫国战争爆发后,他才得平反,不等恢复党籍和军衔,便立即要求上前线。他无私无畏,为了抵制上级的错误指挥,他敢冒丢官的风险,他向副总参谋长伊凡·阿

历克塞耶维奇坦露胸怀:斯大林为什么没有能预见到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这一切显示他的正直和勇气。谢尔皮林的形象“体现了他这一代人——肩负过革命的使命、经受过战前艰苦的历史环境考验的一代人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作者赋予这个形象以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内容。

谢尔皮林形象的刻画充分体现了西蒙诺夫“表现人的多方面”的主张, 谢尔皮林将巴兰诺夫降为列兵。他这样做不是出自个人恩怨,(尽管后者曾诬告过谢尔及林),而是不能容忍巴兰诺夫的贪生怕死的行为。后来,巴兰诺夫感到无地自容自杀了。谢尔皮林强忍内心的厌恶没有把实情告诉他的妻子。当师长扎伊契诃夫不幸身亡,“谢尔皮林慢慢地脱下帽子,他光着脑袋跪了一会儿,随后吃力地伸直了膝盖,站起身来,没有说一句话,走了出去”。这都表现出他对已故师长的沉痛的悼念之情。

本书的另一主人公辛佐夫,作者着重刻画他的心理活动。他在战争中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死了自己人,其动机却是想救人,之后他又被一个他想救的人打伤了,于是觉得战争毫无意义。他任性、果敢、柔而不顺,虽然遭到不公正待遇,这种不被人信任的痛苦像条毒蛇一样牢牢缠着他的魂灵,但他的爱国热情并没削减,他渴望战斗,渴望和平与生存,渴望和妻子团聚⋯⋯ 但他更渴望在为国战争中尽力,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富有价值,重新赢得信任。

而营政委玛里宁,作者则突出他的优点:相信自己的同志,敢于为他人负责。他是辛佐夫丢失证件之后第一个敢于接纳并给予信任的人。他帮助辛佐夫重返前线,为他请战功,帮助他恢复党籍⋯⋯他所作的这一切并不是图辛佐夫的感谢,而是出自对同志的信任。即使在受重伤的时刻,他也没忘记叫住辛佐夫,告诉他已经写信给政治部为他申请恢复党籍了。这一切都令辛佐夫受到振奋,是促使他勇敢战斗的力量源泉。苏联人民要克服战争的困境和肃反运动带来的创伤,需要的就是这种信任。信任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勇气,而这一切都在西蒙诺夫笔下得到了生动而有力的表现。

关于小说的结构,有的评论家认为是一部“事件小说”。《生者与死者》中确实“事件”一个接一个,令人目不暇接,人物的性格、命运退居第二位。但这样写既巧妙地表现了法西斯军队的突然入侵给苏联造成的混乱局面和人们的惊慌失措,对于揭示 1941 年苏军失利的真实情况,也是一种艺术创造。当作者的笔锋深入分析事件的根源,触及到深刻的社会问题时,自然涉及到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因为社会矛盾毕竟是通过人集中表现出来的。辛佐夫的遭遇,谢尔皮林坎坷的一生等都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这样由单纯写“事件”变为写“事件结合命运”,这在当代苏联文学中具有开拓意义。

写战争的真实也是西蒙诺夫的一贯风格。他“努力遵循生活的真实”, “以非常现实主义的笔调描写战争”。在塑造人物上,他避免使用任何“豪言壮语”,而是“通过士兵和军官们的日常劳动来表现英雄主义”。在情节安排方面,他反对脱离生活,“一味大编特编”。他说:“写战争,一方面要让那些没有亲眼见过战争的人对战争有个真实的概念;另一方面又不致使那些清楚了解这场战争的人指责写得不真实。”西蒙诺夫的可贵就在于他努力地做到了这一点:写出了真实的战争。他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作家,敢于抗拒传统写作的框框,没有循规蹈距地遵守情节的规范,编出一套“严整的情节”,相反他的小说是没有结尾的。作者坦率地说:“我有许多偶尔出现的人物,有许多甚至不是偶尔出现的人物,都是在小说中昙花一现便消失了, 只是在后来在某个地方微微传出他们命运的遥远的回声,有时甚至连这点回声也没有。”于是有人指责这部小说没有故事,不连贯,缺少艺术感染力等。我们认为这恰恰是作者的特点,是他与众不同之处。

(林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