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古溯今太阳系
太阳家族,除了“家长”太阳外,我们几乎毫无遗漏地简述了一遍。各类成员都在各自的位置上不停息地运动着、变化着。人类千百年来,不断地探索它们,认识它们,总结它们的规律,思考着各种问题。太阳系存在已有多久?太阳系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就是研究太阳系起源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要了解树木的年龄可以看年轮,要了解牲口的年龄可以看牙口,那么要了解太阳系的年龄看什么呢?
地质学家通过放射性元素,可以测定岩石的年龄。同样,用这个方法也可以测定陨星的年龄,人们根据陨星的年龄就可推知太阳系的年龄,因为科学家们认为陨星应是太阳系形成之初形成的。科学家测定,各种陨星的年龄相当一致,大约都有46亿年。因此这个数字,一般就定为太阳系的年龄,也就是太阳系存在的漫长岁月。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关于太阳系的起源,自从1755年康德提出第一个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以来,已经有四十多种学说产生,但是一直没有一种学说比较完善并能够被普遍接受。太阳系的起源学说能否成立,关键是要能说明行星物质的来源和形成这两个基本问题。
太阳系起源的各种学说,基本上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灾变说,认为行星物质是因为某一偶然巨变事件从太阳中分出来的。例如由于另一恒星走过太阳或碰到太阳,或者由于太阳爆发,因而从太阳中分出来一部分物质,形成了行星。第二类为俘获说,认为太阳从恒星际空间俘获的物质,形成原始星云,后来演变为行星。第三类为共生说,认为整个太阳系的大体(包括太阳),都是由同一个原始星云形成的。星云中心部分的物质形成太阳,外围部分的物质形成行星等天体。因为俘获说和共生说都是认为星云形成行星等天体,所以常合称为星云说。
我国已故天文学家戴文赛教授,很早就开始注意太阳系的起源问题。他系统地分析了国外四十多种太阳系起源学说,利用新的资料和理论,发展了星云说的基本论点,形成了自己的新的星云学说。
戴文赛教授认为,太阳系是由比太阳质量大几千倍的星际云分裂出来的一个原始星云产生的。这个原始星云一开始就有自转,并且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收缩,中心部分因为收缩而形成太阳,外部因为转动而变扁,成为星云盘,九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都是由星云盘形成的。星云盘的不同部分凝聚出不同成分的尘粒和小冰粒,它们彼此碰撞,聚集成很多颗粒,然后这些颗粒逐渐沉降到星云盘赤道面附近,形成薄薄的“尘层”。尘层里的颗粒密集之后,遇到一点扰动就分裂成很多颗粒团。各颗粒团由于自身引力又收缩成一个个固体四块,称为星子。星子经过多次碰撞结合,就逐渐聚集成行星和卫星。
戴文赛教授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新学说,能够比较好地解释太阳系的一些主要特征的由来和各类天体的起源。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曾获得全国科技大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