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气层的世界

娇小的小行星质量比起它的行星“兄弟”们来自然是小得可怜,最大的谷神星也仅只117亿亿吨。当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重量相比,这还是一个骇人的大数字。可是对于惯于玩弄“天文数字”的天文学家,这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因为连地球的卫星——月球,还比它大62借,如果与地球相比,则还不满地球质量的2/1万!

可是话又得说回来,在小行星的行列中,谷神星还是名符其实的“超级巨人”,因为其他几十万颗小行星揉在一起,总质量可能还没有它大,像赫耳墨斯这样的小行星,差不多要有30亿个才能与它“抗衡”。

我们知道,月球尚且因为其质量太小而没有大气,因此小行星上都没有大气也是必然的,因为引力是与质量成正比的。世界上没有了空气,周围的景象便会“黯然失色”,变得十分“古怪”!首先,不管是白天、黑夜,天穹永远像一个巨大无比的乌黑的黑丝绒帷幕。白天时候虽然阳光灿烂,把大地照得雪亮,可是就在它身旁不远处,万千星星就像五光十色的宝石在闪闪发光!没有了空气,人们就再也见不到妩媚动人的晨曦晚霞、变幻莫测的虹霓云彩;没有了空气也就不存在游龙走蛇的闪电,震撼大地的响雷;没有了空气就永远不会有和煦的春风和美丽的雪花。

由于没有空气的散射,无论日落还是日出,太阳始终发出一样强烈的刺眼的白光,再也没有“一轮红日”之语。但是另一方面,在太阳出没的瞬间,人们却可以见到小小的太阳圆面周围蒙着一层淡淡的形状奇怪的日冕。而且日冕的形状又常在改变,这无疑使神秘的天空增添了不少传奇的色彩。由于没有空气的散射,小行星上没有黄昏和清晨,昼夜交替十分突然,简直是像开、关电灯一般,说亮就亮,说暗便暗,而且即使在白天里,小行星上面也是黑白泾渭分明。阳光照到的地方亮得耀眼,而在石块、山崖后面却又黑得可怕,影子的边缘非常鲜明,黑白反衬十分刺眼,叫人的眼睛很不适应,正如美国阿波罗上的宇航员报告月面景色一样:“这儿不是黑就是白,没有其他的颜色”。

没有空气的小行星上面,也是万籁无声的死寂世界,因为我们耳朵平时听见的各种声音都是靠空气传播的。在真空中声音失去了传播的媒介,所以任凭你敲锣打鼓,放炮炸山,你也只像是在看无声电影。即使你俯身下去,把耳朵贴在地面,也是枉然,因为通过地面和你的身体传过来的声音早已衰减到几乎无法听见了。因此,如果上面真有“小行星人”存在的话,那么他们的语言一定是像聋哑人一样,基本上是靠复杂的手势来交流思想的。

没有大气的世界当然也不会有江河湖海之类的液态水。因为在真空的条件下,液态水会逐渐挥发变为气态而逃逸到宇宙空间。没有大气势必造成小行星上昼夜的温度有剧烈的改变,甚至阴影处与阳光下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没有空气后也永远绝了风,所以地面上一直是宁静的,不会有对流。我们知道,传递热量使物体温度改变的方式仅有3种:对流、传导和辐射。非金属一般都是热的非良导体,传导热量的作用很小,因而在没有对流作用的小行星上,只有微弱的热辐射才会使物体温度缓慢地降低,这也是一种颇为奇妙的现象。

没有了空气也就不会有风化作用,只要没有陨星来捣蛋,它的表面形状就很少会有什么变化。不像我们地球那样屡经沧桑,要不了几千年,几万年,有些地方的地貌就面目全非了,因此小行星表面上的地形肯定比较险峻,山峰陡峭,岩石也一定角尖棱利,形状奇特。在这种条件下,有一个大好处是金属不会轻易被氧化,即使一块铁放在那儿几十年,恐怕也不会有一点锈蚀。要知道在地球上金属的锈蚀是人类的大敌。就以钢铁而言,因为铁锈造成的损失简直无法估量,人们为了防锈费尽了心机,刷漆、镀镍;发兰、镀搪瓷、搞不锈钢,但是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钢仍占年产量的1/5,也就是1亿多吨!

在真空中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管是鸡毛还是石块,也不管它的形状是“流线型”还是“喇叭型”,它们落地的速度都一样,都是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一起下落,一样快慢。在同样的高度,同时下落的纸片或铁锤,总是同时碰到地面!(当然,因为它的引力小,下落的速度一定是很慢的)倘若亚里士多德生活在谷神星或者其他什么小行星上,那他也不会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了。要知道这个似是而非的结论,把人们的头脑束缚了2000多年,一直到伽利略才用比萨斜塔的实验推翻了它!

当然现实地看,小行星上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态水,是不会有什么生命存在的。即使我们要想把生命移植过去也不容易,因为它没有电离层和臭氧层两件“保护衣”,太阳上的紫外线和高能粒子流,宇宙空间的高能射线就会长驱直人,扫荡其表面,把一切有机生命杀得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