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谢孝苹 注译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1〕其先曰李信,〔2〕秦时为将,逐得燕 太子丹者也。〔3〕故槐里,徙成纪。〔4〕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5〕 匈奴大入萧关,〔6〕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7〕用善骑射,〔8〕杀首虏多, 为汉中郎。〔9〕广从弟李蔡亦为郎,〔10〕皆为武骑常侍,〔11〕秩八百石。〔12〕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13〕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 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注释】〔1〕“陇西成纪”,成纪县汉初属陇西郡,后来改属天水郡。本传仍按旧属作陇西成纪人。故地在今甘肃省秦安县北。〔2〕“李信”,秦将。李信逐得燕太子丹事,载在《史记·王翦列传》和《刺客列传》。〔3〕“燕太子丹”,燕王喜太子。燕王喜二十三年(秦始皇十五年)太子丹为质于秦,逃回燕国。秦始皇二十年,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二十一年,秦破燕,斩太子丹。〔4〕“故槐里,徙成纪”,槐里,秦时名废丘。刘邦平定三秦,消灭章邯的地方。故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汉书·李广传》无“故槐里,徙成纪”六字。〔5〕“孝文帝十四年”,孝文帝,刘恒,刘邦中子。公元前一七九年至前一五七年在位。孝文帝十四年,当匈奴老上单于九年。〔6〕“萧关”,故地在宁夏固原县东南。〔7〕“良家子”,应是西汉时资历的名称。旧释为“清白人家之子”,不妥。西汉时社会地位低下的七种人:吏有罪、亡命、赘婿、贾人、故有市籍、父母有市籍和大父母有市籍,称为“七科谪”。良家子不属于上面七种人,有一定的身份。禁中羽林期门多从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个郡中的良家子甄选。西汉名将李广、赵充国、冯奉世都出身于六郡的良家子。〔8〕“用”, 因为。〔9〕“中郎”,天子禁中亲近的人,在给事禁中的郎中中,地位最高。他的职掌是出入禁闼,补过拾遗。〔10〕“从弟”,同祖兄弟,今曰堂兄弟。“郎”,禁中诸郎的通称。〔11〕“武骑常侍”,由郎官补授的实职,担任皇帝身边高级侍卫武官。《汉书·百官表》无武骑侍郎,文景时置此官。成帝阳朔二年废。〔12〕“秩八百石”,“秩” 是官阶。西汉官吏的实俸用粮食计算。秩八百石的月俸是八十斛。有一时期也曾用钱计俸。秩八百石奉钱是月九千二百。〔13〕“陷”,冲锋陷阵。“折”,音 zhé,挫败。“关”,本义为栓门横木。借为防止之意。“折关”,退却防守。“格”,相拒而杀。
及孝景初立,〔1〕广为陇西都尉,〔2〕徙为骑郎将。〔3〕吴、楚军时,〔4〕 广为骁骑都尉,〔5〕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6〕取旗,显功名昌邑下。〔7〕 以梁王授广将军印,〔8〕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9〕匈奴日以合战。
〔10〕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11〕“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
数与虏敌战,恐亡之。”〔12〕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13〕后广转为边郡太 守,徙上郡。〔14〕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15〕皆以力 战为名。
【注释】〔1〕“孝景”,汉孝景皇帝刘启,是文帝的太子。公元前一五六年至前一四一年在位。〔2〕“陇西都尉”,陇西,汉郡名,故地在今甘肃省东南部。“都尉”, 是地方政府典掌武职的官,秦时叫郡尉,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秩比二千石。〔3〕“骑郎将”,西汉时职掌皇帝外出时的车驾骑尉的宿卫近官,叫做外郎,又称骑郎。“骑郎将”是直接统领外郎的长官,秩比千石。〔4〕“吴、楚军时”,“吴”谓吴王刘濞, 刘邦兄刘仲的儿子。刘邦败灭黥布后,立为吴王。“楚”谓楚王刘戊,是刘邦异母少弟刘交的孙子,嗣位为楚王。“吴、楚军时”说的是景帝前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春正月,吴王濞、楚王戊、胶西王卬、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七国举兵和孝景皇帝刘启争夺中央统治权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经过三个月始平息。〔5〕“骁骑都尉”,西汉中央军制,都尉是属于高级将领下的中级武官。诸都尉官的名目繁多,“骁骑都尉”是其一。〔6〕“太尉”,是西汉初期中央政府掌管军事的最高武官。“亚夫”,西汉功臣周勃的次子。孝景三年吴楚反,周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
〔7〕“昌邑”,汉初属梁国。山东金乡县西北。〔8〕“梁王”,梁孝王刘武,与景帝同母。梁王立二十五年吴楚七国反。〔9〕“上谷太守”,“上谷”西汉时郡治在沮阳, 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太守”是一郡的最高官吏,上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下监督属县。秦时称为郡守。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10〕“匈奴日以合战”,“以”,与。
《汉书》作“数与匈奴战”。景帝时虽与匈奴和亲,然边境仍不时有小冲突。〔11〕“典属国公孙昆邪”,“典属国”是掌管边境及域外民族朝觐和归附的官。“公孙昆邪”是南窌侯公孙贺的父亲,击吴楚有功,以陇西太守封为平曲侯。〔12〕“恐亡之”,恐为匈奴所杀伤。〔13〕“上郡太守”,“上郡”,秦郡。汉高祖元年改为翟国,后仍称上郡。故地在今陕西延安、榆林一带。〔14〕“徙上郡”,《汉书·李广传》无此三字, 可能是衍文。〔15〕“北地”,春秋时义渠戎国之地,秦置郡,汉因之。在今甘肃东南部和宁夏南部一带。“雁门”,战国赵地,秦置郡,汉因之。今山西北部皆其地。郡治在今山西右玉西北。“代郡”,西汉郡区,在内蒙古兴和、山西灵丘、河北怀安、涞源一带。郡治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云中”,秦置郡。汉分云中郡东北部置定襄郡, 西南部仍为云中郡,郡治在云中县,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
匈奴大入上郡,〔1〕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2〕中贵人将骑 数十纵,〔3〕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4〕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5〕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6〕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7〕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8〕望匈奴有数千骑, 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9〕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
我为大军诱之,〔10〕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 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11〕奈 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12〕于是 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13〕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14〕李 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15〕
【注释】〔1〕“匈奴大入上郡”,《汉书·李广传》作“匈奴入上郡”,无“大” 字。据本书《匈奴列传》:“孝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终孝景时,时小入盗边,无大寇。”证明《汉书》的记载不误。本传“匈奴大入上郡”的“大”字是衍文。〔2〕“中贵人”,朝中贵臣。旧注谓为宦官,非。“勒习兵”, 训练作战部队。〔3〕“纵”,《汉书·李广传》“纵”作“从”,二字古通。“纵” 谓出击。古时作战,用鼓声和金声(钲)进行指挥。听到鼓声则出击,听到金声则收兵, 故有“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的记载。〔4〕“还”,音xuán。“还射”,环绕中贵人及其数十骑而射之。〔5〕“走”,趋走。〔6〕“雕”,猛禽,似鹰而大,黑褐色, 非善射者很难射获。〔7〕“从”,即纵。“往驰三人”,急速鞭马追逐三个匈奴人。
〔8〕“已”,已而,随即。〔9〕“陈”,与“阵”通。上山布阵以待李广。〔10〕“诱之”,《汉书·李广传》作“之诱”。“诱”即上文“见广以为诱骑”所说的“诱骑”。
《史》《汉》两文皆可通。〔11〕“即”,若。〔12〕“用”,介词,同“以”。《史》
《汉》文凡“用”多为“以”义。〔13〕“纵马”,放马。〔11〕“平旦”,清晨。〔15〕“故弗从”,“从”,同“纵”。因不知李广去向,无目标可以出击。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1〕左右以为广名将也,〔2〕于是广以上郡 太守为未央卫尉,〔3〕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4〕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 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5〕就善水草屯,舍止,〔6〕 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7〕莫府省约文书籍事,〔8〕然亦远斥候,〔9〕 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10〕军不得 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11〕无以禁 也。而其士卒亦佚乐,〔12〕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13〕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14〕为人廉,〔15〕 谨于文法。〔16〕
【注释】〔1〕“孝景崩,武帝立”,景帝后三年正月二十七日崩。同日,孝武帝立为皇帝。时为庚子年,西历纪元前一四一年。〔2〕“左右以为广名将也”,王叔珉曰:“以”字疑浅人所加。“为”,犹谓也。《汉书》作“左右言广名将也”可证。按: 王说是。〔3〕“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孝武元
光元年,李广以陇西太守为卫尉。《汉书·李广传》只云:“由是入为未央卫尉”,没有说“由上郡太守入为未央卫尉”。疑《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是正确的。本文“广以”二字倒置,“上郡太守”四字为衍文。“未央”,宫名。高帝七年萧何主持营造, 故址在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西南角。“卫尉”,管理宫门屯卫。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 后元年复为卫尉。〔4〕“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史》《汉》均无传,唯在《武安侯传》、亦程、李并称。“长乐”,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本秦兴乐宫增饰而成,为太后所居,称为西宫。李广所在未央宫为东宫。〔5〕“而广行无部伍行陈”,《汉书·李广传》作“而广行无部曲行陈”,“部伍”与“部曲”义同, 是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陈”,同阵。〔6〕“屯”,扎营。“舍止”,休息。〔7〕“刀斗”,即鐎(音 jiāo)斗,铜制釜具,有柄,故曰斗。白日行军时作炊具,夜行军则击之以鸣道。〔8〕“莫府省约文书籍事”,《汉书·李广传》作“莫府省文书”, “莫府”是将军处理事务的府署,因行军无常处,以帷幕为府署,称为“幕府”,就是将军府的代称,类似现在的“司令部”。莫、幕古字通用,“莫府”就是“幕府”。“省”,少。“籍”,簿册。“省约文书籍”谓簿册文书皆从简易,以适应战争时的特殊环境。
〔9〕“斥候”,侦察兵。〔10〕“士吏”,军中低级办事人员。“军簿”,军中文书簿册。“明”,显著、清楚。〔11〕“卒”,同“猝”。〔12〕“佚乐”,“佚”与“逸” 同。逸乐谓安闲逸豫。〔13〕“而苦程不识”,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14〕“太中大夫”,为光禄勳的属官。光禄勳即秦和西汉初年的郎中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勳, 总领宫内一切事务,机构庞大,属官多。大夫掌议论。太中大夫秩比千石。〔15〕“廉”, 不苟取,是贪的对义辞。〔16〕“文法”,法令条文。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1〕使大军伏马邑旁谷,〔2〕而广为骁骑将军, 领属护军将军。〔3〕是时单于觉之,〔4〕去,汉军皆无功。其后四岁,〔5〕 广以卫尉为将军,〔6〕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 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 络而盛卧广。〔7〕行十余里,广详〔8〕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9〕广 暂腾而上胡儿马,〔10〕因推堕儿,〔11〕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 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12〕射杀追骑, 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13〕为虏所生得,当斩, 赎为庶人。〔14〕
【注释】〔1〕“马邑城”,汉属雁门郡,在今山西朔县境。“单于”,匈奴军臣单于。〔2〕“使大军伏马邑旁谷”,武帝元光二年夏六月,武帝采纳大行王恢的建议, 在马邑伏兵三十万以待匈奴,事泄未成。《史》《汉》《匈奴传》、《韩长孺传》均详载其事。〔3〕“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西汉时为适应对外作战需要,临时设置名目繁多的列将军,又称杂号将军,如李广的“骁骑将军”,韩安国的“护军将军”。元光二年的马邑伏击战,韩安国是主将,是前敌作战的总指挥,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四将军皆属其节制,故曰“领属护军将军”。〔4〕“是时,单于觉之”,
匈奴军臣单于既入汉塞,进至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见到遍野牲畜,而无人放牧,已经有所怀疑。不久,作战中俘获雁门尉史,尉史将汉伏兵马邑的秘密,告诉军臣单于。军臣单于立即指挥军队撤退,没有中王恢布置在马邑的埋伏。〔5〕“其后四岁”,汉武帝元光六年。〔6〕“广以卫尉为将军”,李广自元光元年为未央卫尉至为将军,前后计六年。〔7〕“络而盛卧广”,“络”,麻织的网。李广伤病不能起坐,故以络盛之,卧于马背。〔8〕“详”,假装,同“佯”。〔9〕“睨”,音 nì,斜视。〔10〕“暂腾”,“暂”,猝然。“腾”,跳跃。〔11〕“推堕儿”,《汉书·李广传》作“抱儿”, “抱”,读“抛”,与推堕义同。〔12〕“行”,因此。颜师古释“行取胡儿弓”,曰“且行且射”,未得其义。〔13〕“当”,裁决。〔14〕“当斩,赎为庶人”,按死刑可以出赀赎罪,《周官·司寇》有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吕刑》有大辟疑赦,其赎千锾的规定。西汉死罪赎为庶人之金额不详。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1〕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2〕霸陵尉醉,〔3〕呵止广。〔4〕广 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5〕败韩将军,〔6〕后韩将军徙右北平。
〔7〕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8〕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9〕
【注释】〔1〕“颍阴侯孙”,颍阴侯灌婴之孙名彊。“屏野居”,《汉书·李广传》、《风俗通·穷通篇》“屏”下并无“野”字。“野”应是衍文。“屏居”,隐居。“蓝田南山”,今陕西蓝田县东。蓝田南山是显官屏居游乐的地方。魏其侯窦婴谢病, 亦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2〕“霸陵亭”,“霸陵”为汉京兆尹属县,文帝陵所在, 今陕西长安县东。“亭”是城市中县以下里以上的地方行政组织。十里一亭,设亭长一人,专为防范盗贼,不主民事。〔3〕“霸陵尉”,“尉”是县一级的行政长官,职主盗贼。霸陵是文帝陵寝所在,霸陵县尉经常巡行所属亭里,以加强治安保卫。李广出饮夜行,碰上了霸陵县尉。〔4〕“呵”,音 hē,大声喝斥。同诃。〔5〕“辽西”,郡名,秦置郡,汉因之,郡区在今河北迁西县、乐亭县以东,长城以南,大凌河下游迤西地带。郡治且虑,今河北卢龙县。匈奴入汉,杀辽西太守在武帝元朔元年秋。〔6〕“韩将军”,韩安国。〔7〕“后韩将军徙右北平”,“右北平”,汉郡,郡区在今河北省东北部。郡治平刚,河北省平泉县。韩安国徙右北平,于元朔二年中卒。〔8〕“请”, 奏请。〔9〕“至军而斩之”,《汉书·李广传》载广斩尉自劾,武帝不加责备,反而颁嘉奖的诏书。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
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1〕视之石也。因复更 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2〕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 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注释】〔1〕“中石没镞”,“镞”,音 zú,箭头。一作“没羽”。《汉书·李广传》作“中石没矢”。唐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即用李广射虎中石事。〔2〕“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西京杂记》记李广出猎射虎,没矢饮羽事。《吕览·精通篇》、《新序·杂事》均有类似记载。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1〕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 十余年,〔2〕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猨臂,〔3〕其善射亦天 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4〕与人居则画地为军 陈,射阔狭以饮。〔5〕专以射为戏,竟死。〔6〕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7〕宽缓不苛,士以此爱 乐为用。其射,见敌急,〔8〕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注释】〔1〕“麾”,音 huī。“麾下”,将旗之下,引申为部下。〔2〕“为二千石四十余年”,《汉书·李广传》作“广历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太守秩为二千石。故“为二千石四十余年”,指李广历任七郡太守事。按:二千石为西汉习俗语,义为高官。《汉书·酷吏传》云:“仕不至二千石,贾不至千万,安得为人乎!”〔3〕“猨臂”,“猨”,音 yuán,同“猿”。猿臂长可以运转自如,便于引弓发矢。〔4〕“讷”,音nè。“讷口”,语言迟钝。〔5〕“射阔狭”,古射法,其法不详。“以饮”, 持酒以饮不胜者。〔6〕“竟死”,谓终竟广身至死以为常。〔7〕“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淮南子·兵略篇》云:“古之善将者,军食熟然后敢食,军井通然后敢饮,辄以同饥渴也。”〔8〕“见敌急”,泷川资言《考证》云:
《汉书》无“急”字,此疑衍。按:见敌急,犹神态自若,度不中不发,此李将军神勇过人处,泷川说未谛。
居顷之,石建卒,〔1〕于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2〕元朔六年,广复 为后将军,〔3〕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4〕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 者,〔5〕而广无军功。后二岁,〔6〕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 张骞将万骑与广俱,〔7〕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8〕 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9〕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 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10〕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 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11〕而广 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12〕杀数人,胡虏益解。〔13〕会日暮,吏士皆无人 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14〕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 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15〕无赏。
【注释】〔1〕“石建卒”,石建是万石君石奋的长子。建元二年,以石建为郎中令,石建卒年在武帝元朔六年。〔2〕“于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据《汉书·百官
公卿表》,元朔六年,右北平太守李广为郎中令。“郎中令”是掌管宫殿门户的官,但实际权力很大,是皇帝禁内的主要职能官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勳。〔3〕“后将军”,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的高级武官。据《西汉会要》中《西汉职官秩禄表》, 前、后、左、右将军,秩皆万石。〔4〕“定襄”,县名,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5〕“中”,合,应。“首虏”,所获敌人首级。“率”, 标准,法。“中首虏率”,谓符合首虏法规。据本书《冯唐列传》,云中守魏尚报战功时,“首虏”差了六级,受到削爵的处分,可见西汉战争打扫战场时,清点敌人首级是非常严格的。〔6〕“后二岁”,元狩二年夏。他本有误作“后三岁”的。〔7〕“博望侯张骞”,本书《卫将军骠骑列传》附《张骞传》云:“将军张骞,以使通大夏。还, 为校尉,从大将军有功,封为博望侯。“俱”,同行。〔8〕“左贤王”,匈奴单于以下权力最大的侯王,大多由单于的兄弟或子侄辈充当。左贤王管辖匈奴东部地区。〔9〕“其子敢”,李敢,李广第三子。广死,代广为郎中令。怨大将军对待李广不公平,击伤大将军。敢亦为骠骑将军射杀。〔10〕“与”,取。〔11〕“持满毋发”,注矢于弩弓,引满之,不发矢。所谓“引而不发”。〔12〕“大黄”,是一种强力的角弩,色黄体大,射程亦远。古诗“挽弓当挽强”,就是指这种强力弩。“裨将”,匈奴官名。〔13〕“益”,渐渐。“解”,松懈。〔14〕“罢”,音“疲”,义亦同。〔15〕“自如”, 言功过相当。广军失亡多,而杀虏亦相当,故曰“自如”。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1〕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
〔2〕孝武帝时至代相。〔3〕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4〕从大将军击右贤王,
〔5〕有功中率,〔6〕封为乐安侯。〔7〕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8〕
蔡为人在下中,〔9〕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10〕而 蔡为列侯,位至三公。〔11〕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12〕广尝与望气 王朔燕语,〔13〕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14〕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15〕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16〕
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17〕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18〕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注释】〔1〕“初,广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汉文帝时,李广为汉中郎, 李蔡亦为郎。不久,皆擢为武骑常侍。〔2〕“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二千石”是西汉秩禄的等级。秩二千石,月得谷百二十斛。秩二千石的官职,位次于九卿。李蔡积功事迹不详。杨树达先生云:“积功至二千石,谓为代相。”亦于事不合。蔡为代相在武帝时,此言景帝时事。〔3〕“代相”,谓代清河王义之相。李蔡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为代相当在元光五年至元朔四、五年之间。〔4〕“轻车将军”,西汉在作战时任命的列将军。〔5〕“右贤王”,是统治匈奴西部的侯王,权势仅次于单于。〔6〕
“中率”,谓中首虏率。上文有“诸将多中首虏率为侯”的记载。〔7〕“封为乐安侯”, 据《史表》,元朔五年四月丁未(二十日)封李蔡为乐安侯。〔8〕“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弘、菑川薛人,以建元元年为博士,罢归,年六十。元光五年以博士为左内史,年七十一。元朔二年召为御史大夫,年七十五。元朔五年为丞相,年七十七。元狩二年二月薨于丞相位,年八十。“丞相”,高帝置,后更名相国。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哀帝时,更名大司徒。〔9〕“蔡为人在下中”,“下中”,即《汉书古今人物表》之第八等,下等之中。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卜算子》词云:“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又《鹧鸪天》词云: “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皆用此故事,而为李广鸣不平。〔10〕“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爵邑”,爵位和封邑。“九卿”,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西汉时代的九卿是:太常、光禄勳、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李广曾任卫尉和郎中令(即光禄勳),故曰“官不过九卿”。〔11〕“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李蔡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又代公孙弘为丞相,故曰“位至三公”。“三公” 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个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12〕“诸”,凡。〔13〕“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望气”,谓望云气。古人根据云气的形态和色相以决吉凶。“王朔”是西汉著名占卜气象的阴阳家。《天官书》云:“夫汉自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又云:“王朔所候,决于日旁。”可见王朔观察云气,还包括看日晕。“燕”, 同“宴”。〔14〕“广不为后人”,李广自谓凡事居先,不落人后。〔15〕“且固”, 抑乃,或者是。〔16〕“恨”,懊悔。〔17〕“羌”,散居在甘肃、新疆南部、青海、西藏东北部和四川南部的古老民族。景帝时羌豪研种留何率族人徙居陇西郡狄道、安故、临洮、氐道、羌道等县。李广守陇西时造反的羌人,当是研种留何族人。〔18〕“祸莫大于杀已降”,《吴越春秋》吴王曰:“吾闻诛降杀服,祸及三世。”按:白起长平之战,坑赵降卒数十万人,武安君后亦悔恨而自杀。
事具《白起列传》。后二岁,〔1〕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2〕 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3〕是岁元狩四年也。
【注释】〔1〕“后二岁”,元狩四年。〔2〕“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 为卫青。“骠骑将军”为霍去病。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在西汉将领中地位最高,秩禄相等。元狩四年,又在大将军名号上,冠以大司马的头衔。不久,骠骑将军也获得大司马的头衔。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在西汉王朝的地位,都和丞相相当,而宠信则过之。
〔3〕“前将军”,金印紫绶,地位和上卿相当,是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高级将领。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1〕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2〕出东道。〔3〕东道少回远,〔4〕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5〕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6〕今乃一得当单于,〔7〕臣愿居前,先死单于。”〔8〕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9〕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10〕为中将军从大将军,〔11〕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12〕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
之,固自辞于大将军。〔13〕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14〕曰:“急诣部,如书。”〔15〕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16〕或失道,〔17〕后大将军。〔18〕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 弗能得而还。南绝幕,〔19〕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20〕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21〕广未对,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莫府对簿。〔22〕广曰:“诸校尉无罪,〔23〕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注释】〔1〕“走”,音 zòu,疾行以趋。〔2〕“右将军”,大将军麾下最高级将领。时以主爵赵食其(音 yìjī)为右将军。〔3〕“东道”,大将军出定襄当单于。 “东道”乃定襄之东道。欲以迂回之势,合围包抄伊稚斜单于。〔4〕“东道少回远”, “少”,稍稍。谓东道稍稍迂回而道远。〔5〕“其势不屯行”,“屯”,同顿,谓止息宿营。其势不利于宿营和行军。〔6〕“且”,抑,或。“结发”,即束发,今曰拢头,是成童的标志。结发和“冠”有区别。冠是成年的标志。李广年十五、六时,即从军与匈奴战,所以说是结发。〔7〕“今乃一得当单于”,李广自少年即束发与匈奴战, 但一直未和单于相遭遇,今年已六十余,始侦知单于所在,可以一较长短。“当”,指和单于对阵的机会。“单于”,伊稚斜单于。〔8〕“臣愿居前,先死单于”,谓愿作前锋,拚一死以与单于战。〔9〕“数奇”,“奇”,音jī,古代占卜,以偶为吉,以奇为凶。“数”谓命数。〔10〕“公孙敖新失侯”,公孙敖义渠人,是卫青少年时的朋友。元朔五年,以校尉从大将军有功,封为合骑侯。元狩二年,以将军出北地后骠骑期, 当斩,赎为庶人。“新失侯”指此。〔11〕“为中将军从大将军”,汉大将军以下高级将领有前、后、左、右将军,而无“中将军”。《史》《汉》卫、霍传,是岁出塞,亦不载中将军。而本书《公孙敖传》则为“是岁以校尉从大将军”。敖新失侯,初起用擢为校尉为合理。本传“中将军”误。〔12〕“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卫青初发迹时,大长公主囚青,欲杀之。公孙敖时为骑郎,与壮士劫狱救青,得不死,卫青感激公孙敖的冒死相救,此次出塞,有意使公孙敖当单于以立功。又阴受上诫,不让李广当单于。故徙广使出东道。此一石双鸟之策。“俱”,共同。〔13〕“固自辞于大将军”, 谓亲自向大将军陈述自己的意见。〔1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长史”,是大将军幕府的高级幕僚,秩千石。“莫府”,见前注。卫青和李广都各有自己的幕府。李广自辞于大将军,必在卫青幕府陈辞,故此“莫府”,应是李广的幕府。〔15〕“急诣部,如书”,卫青不采纳李广的建义,不愿和广当面争辩,所以叫他快快回到自己的军部去,按照书面下达的命令执行。〔16〕“亡导”,向导逃走。〔17〕“或”,迷失方向,通作“惑”。〔18〕“后大将军”,后于大将军进入战斗序列,于军法曰“失期”, 而失期则当斩。〔19〕“绝”,渡过。“幕”,沙漠。〔20〕“糒”,音 bèi,干饭。“醪”,音 láo,浊酒。〔21〕“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汉书·李广传》“军” 字上有“失”字。李广、赵食其与大将军军相失,故曰“失军”。“曲折”,言委曲而行回折,简言之,即经过。〔22〕“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莫府对簿”,“之”,前往。“簿”指文书法令。这里的“莫府”,有两种可能性,一为卫青的幕府,一为李广的幕
府。两幕府都有文书为依据,皆可对质。按:此“莫府”当为卫青的幕府。前人仍以为是李广的幕府,似胶柱鼓瑟。〔23〕“诸校尉无罪”,西汉军制,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李广为前将军,亦有部曲。李广军中,也是一部一校尉,故曰“诸校尉”。
至莫府,〔1〕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2〕遂引刀自刭。〔3〕广军士大夫一 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4〕当死,赎为庶人。
【注释】〔1〕“至莫府”,李广的幕府。〔2〕“刀笔之吏”,主办文案的官吏。后世称讼师为刀笔,是说这种人笔利如刀,能伤害人。〔3〕“刭”,音jǐng,用刀割颈。〔4〕“右将军”,谓主爵赵食其。
广子三人,曰当户、椒、敢,〔1〕为郎。〔2〕天子与韩嫣戏,〔3〕嫣少 不逊,当户击嫣,嫣走。于是天子以为勇。当户早死,拜椒为代郡太守,皆先广死。当户有遗腹子名陵。广死军时,敢从骠骑将军。〔4〕广死明年,〔5〕 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园壖地,〔6〕当下吏治,〔7〕蔡亦自杀,不对狱,国除。
〔8〕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9〕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
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10〕代广为郎中令。〔11〕顷之,怨大将军青之 恨其父,〔12〕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13〕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14〕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 触杀之。〔15〕居岁余,去病死。〔16〕而敢有女为太子中人,〔17〕爱幸,敢 男禹有宠于太子,〔18〕然好利,李氏陵迟衰微矣。
【注释】〔1〕“当户”,匈奴官名。李广生长子之年,可能有击败匈奴虏获当户之功,故以名其子。〔2〕“郎”,为禁中中郎、郎中、外郎的总称。中郎的职掌是出入禁闼,补过拾遗。郎中的职掌是执戟殿下,宿卫皇宫。外郎的职掌是皇帝外出时的车驾骑尉。李广三子皆贵幸为天子近臣。〔3〕“韩嫣”,“嫣”,音 yān,韩嫣字王孙,弓高侯韩颓当之孙,案道侯韩说之弟,为武帝所宠信。后以奸发,皇太后赐之死。《汉书》入嫣《佞幸传》。〔4〕“广死军时,敢从骠骑将军”,元狩四年,霍去病率五万骑出击,军中无裨将,以李敢为大校,当裨将。广死军中。亦在元狩四年。〔5〕“广死明年”,元狩五年。〔6〕“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园壖地”,“壖”,音 ruán,空地, 余地,庙内垣外的游地。元狩五年,有诏赐李蔡二十亩冢地,李蔡乘机盗取三顷地,卖掉得钱四十余万。又盗取孝景陵园神道外余地一亩作葬地。此处叙李蔡贪佞不法事,应前文“蔡为人在下中”。〔7〕“当下吏治”,“当”,裁决、判决。句义为依法交付法庭审理。〔8〕“蔡亦自杀,不对狱,国除”,《汉书·功臣表》云:“安乐侯李蔡四月乙巳(十八日)封,六年,元狩五年,坐以丞相侵卖园陵道壖地,自杀。”〔9〕
“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大将军地位崇高,常将六将军或四将军出征, 六将军、四将军皆大将军“裨将”。骠骑将军无裨将,以校尉李敢为大校,当裨将。李广生时,李敢已充当裨将,说明李敢在军中的地位很高,故广死,代广为郎中令。本文李敢称“校尉”,是按照正常编制而言。本书《霍去病传》曰“大校”,则就其战时情况而论,皆不误。〔10〕“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关内侯”,属爵制十九级。前人谓关内侯无国邑。证之李敢,关内侯虽无国,而有食邑在近畿。〔11〕“代广为郎中令”,李敢代广为郎中令在元狩五年。〔12〕“怨大将军恨其父”,“恨”,音 hěn,违背,不听从,不作“怨恨”解,说见王先谦《汉书补注·刘向传》。〔13〕“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雍”,秦行营都邑,今陕西凤翔。时武帝连岁幸雍,故敢从之。“甘泉宫”,秦宫,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又名“云阳宫”,在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陈直以为“上雍”二字连文,为汉人称云阳的习俗语。〔14〕“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 霍去病是卫青姊少儿子。青与少儿、卫皇后子夫,皆平阳侯妾卫媪同胞产。去病与青谊属甥舅,故曰“有亲”。用“有亲”二字说明姻戚关系,一直沿用至今。〔15〕“讳”, 音huì,隐讳。〔16〕“居岁余,去病死”,元狩六年。〔17〕“中人”,宫女。〔18〕“敢男禹有宠于太子”,李禹有宠于太子事,《汉书·李广传》记述较详。李禹后来受到李陵的株连,下狱死。
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1〕监诸骑。〔2〕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 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3〕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4〕将丹阳楚人五千人,〔5〕教射酒泉、张掖以屯 卫胡。〔6〕
【注释】〔1〕“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建章宫,汉武帝太初元年建,位于未央宫西,在现在的陕西长安县西。同年,置建章宫骑,后更名羽林骑。建章监统率羽林骑,是建章卫尉的属官。卫青未显时,也曾任建章监。按:“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 以下,前人疑非司马迁所撰,而是后人增续。〔2〕“监诸骑”,“骑”谓建章宫羽林骑,是保卫皇帝车驾的骑卫,汉初称作骑郎。统率骑郎的长官,称作骑郎将。汉武帝时名称不固定,故曰“监诸骑”。至宣帝时,称作“羽林监”。〔3〕“居延”,县名, 属张掖郡。故城在甘肃额济纳旗西北。武帝太初三年使路博德在居延附近筑塞,防匈奴入侵,名遮虏障。遗址在今甘肃省,南起合黎山麓,北抵居延故城。有时亦泛称遮虏障为“居延”。〔4〕“都尉”,是西汉高级将领下面的中级武官,其品秩为比二千石, 地位相当于列卿。〔5〕“将丹阳楚人五千人”,“丹阳”,春秋楚地。一为熊绎所封, 在湖北秭归县东,曰西楚。一为楚文王徙都之地,在湖北宜都县西,曰南楚。统称荆楚。
《汉书·李陵传》作“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亦丹阳为荆楚之证。有的注家释“丹阳楚人”为苏皖浙交境的楚人,失据。〔6〕“酒泉”,今甘肃酒泉县。“张掖”,甘肃张掖县。关于河西四郡建立的年代,由于《汉书·武帝纪》和《地理志》的记载不同,现在有许许多多的说法,互为枝梧,不相统一。今从略。
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
山,〔1〕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2〕欲以分匈奴兵,
毋令专走贰师也。〔3〕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 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4〕连斗八日, 还未到居延百余里,〔5〕匈奴遮狭绝道,〔6〕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 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
【注释】〔1〕“贰师”,西域大宛地名。大宛有善马匿在贰师城,不肯献。武帝太初元年,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取善马。“李广利”,中山人,女弟李夫人有宠于上。“祁连天山”,指甘肃省祁连山的张掖县西南的一段,不是新疆境内的天山。另一说祁连天山是蒲类海附近之天山。蒲类海,哈密以北之巴里坤湖。〔2〕“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可千余里”,据《汉书·李陵传》的记载,李陵出居延进军千余里,行程共计三十日,最终到达浚稽山(蒙古人民共和国图拉河与鄂尔浑河之间) 宿营。〔3〕“毋令专走贰师也”,武帝不欲贰师独当右贤王军,命李陵率偏师以牵制之。〔4〕“且引且战”,《汉书·李陵传》作“且战且引”。“引”,开弓。李陵与匈奴力战,兵矢皆尽,故引弓虚作欲射状。李陵《答苏武书》作“空■”,说的就是这种“且引且战”的战况。〔5〕“还未到居延百余里”,据《汉书·李陵传》,未到居延百余里处,当是遮虏障西北百八十里的鞮汗山。〔6〕“匈奴遮狭绝道”,匈奴在鞮汗山狭窄的通道和谷口,积木垒石,以断绝李陵的归路。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
陵母妻子。〔1〕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2〕
【注释】〔1〕“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梁玉绳曰:“族陵家,在陵降岁余之后。匈奴妻陵,又在族陵家之后。而此言单于得陵,即以女妻之,汉闻其妻单于女,族陵母妻子,并误也。且汉之族陵家,因公孙敖误以为李绪教单于兵为李陵之故,不关妻单于女。”按:李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2〕“用”, 以。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2〕口不能道辞。〔3〕及死之日, 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4〕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5〕
【注释】〔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传曰”, 书传记载。见《论语·子路篇》。说的是从政者应当身为表率,方能令行禁止。否则, 虽有法令,不能推行。〔2〕“悛”,音 xún,通“恂”。“悛悛”,谨厚貌。〔3〕“口不能道辞”,本传云:“广讷口少言。”〔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实至名归。〔5〕“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司马相如《谏猎书》也有类似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