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振动与波实验教具制作
一、受迫振动
如图 7-23 所示。
图 7-23
用手有节奏地压铁片,使下面的振子在周期性策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策动力的周期就等于振子受迫振动的周期。改变手压铁片的频率,振子受迫振动的频率亦随之改变
【制作方法】
材料:空高橙饮料瓶一个、小铁皮一块、小木塞(或橡皮塞一个)倔强系数一大一小的弹簧各一个(倔强系数小的弹簧可以用橡皮筋代替)、直径 15mm 的小铁球一个(玻璃球亦可)、细铁丝一小截。
先剥掉高橙瓶的外壳包装纸,使其透明。将小木塞中心钻一个小孔, 按前图的方法把它们装配起来。注意细铁丝下端与倔强系数小的弹簧固定,上端穿过倔强系数大的弹簧与铁皮固定,铁皮略大于弹簧直径,平放在弹簧上。
【实验方法】
-
用铁夹子夹住铁丝伸出小木塞处,使其不能上下移动。将瓶子拿起来上下摇动数下,放回桌面,此时振子振动起来,且振幅逐渐减小, 几分钟之后停下来。这种振幅越来越小的振动即是阻尼振动。
-
用一个周期性的力压铁皮,振子会在这种周期性的策动力作用下持续振动起来。这种物体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
以不同频率的策动力压铁皮,振子就以不同的频率持续振动。这说明物体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而跟物体固有频率无关。
二、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测定
【实验原理】
波在传播时,波速、波长与频率有如下关系:
v=λf
如果我们已知波的频率 f,测出波的波长λ,就可以求出波速 v。假设在一长玻璃管口有一已知频率的声源,管口装有可以调节高度
的水柱。声源发出的波在玻璃管口传播会经水面反射到管口,入射波与反射波互相叠加,产生声波的干涉现象。如果我们改变水柱的高度,我们可以在管口一次、再次、第三次⋯⋯听到最强的声音。
相邻两次听到最强声音的水柱面高度之差(参看图 7-24)一定等于半个波长。
1
即:l2 - l1 = 2 λ;
l 3 − l2
⋅
⋅
⋅
1
= 2 λ;
1
l n − l n−1 = 2 λ。
测量出 l1、l2、l3、⋯、ln-1 代入上式,可以测出声波的波长(取平均值)λ。
前面假设声源的频率 f 已知,故可求出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速 v。
【制作方法】
材料:40W 废日光灯管、一次性输液软管、空高橙饮料瓶、木板(5
×80cm2)、废圆珠芯一支、音叉、粘胶等。
用钳子轻轻除去日光灯管两端的铝皮,然后把一端锉开口,另一端保留抽气小玻璃管。从锉开的一端倒出管内杂物,装进少量细沙与水, 沿管轴方向摆动,利用水和沙洗管壁内的荧光粉,把水和沙倒出洗净管壁。
用饮料瓶作一个连通器。在饮料瓶下部用铁钉烫一小口,插入一空圆珠笔芯管,用胶粘牢。把软管一端插在圆珠笔芯管上,一端与日光灯保留的玻璃管相接。
在木板上贴一张白纸,并画出刻度线,将日光灯管固牢在木板一侧。最后在木板顶端开一小孔,以便插入音叉的手柄,并使音叉置于管口上方。饮料瓶要能在支架杆上调节高度并固牢。整个装置如图 7-25 所示。
【实验方法】
-
利用饮料瓶连通器向管里注水,直至接近管口。
-
敲击音叉,并使饮料瓶自上而下移动,使水柱面下降。在管口听到声音最强时停止移动饮料瓶,固定其高度,记下此时刻度尺上的读数。
-
重复步骤 2,找到相邻声音最强时刻度尺的读数。
-
利用前面的公式,算出声波波长值,再由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式计算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改用不同频率的音叉,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较一下。
注意:可以不用音叉,把扬声器固定在管口处,扬声器再接学生信号源,信号源调节到一定的频率输出信号,使扬声器作为声源。
(邹维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