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训练五 教学示波器及其演示实验

【训练目的】

  1. 熟悉教学示波器的结构。

  2. 练习在教学中运用教学示波器。

【实验仪器】

J2458 型教学示波器一台,J2460-1 型电子开关一台,低压电源(J1201型)一台,电阻(24K)一个,电容(“0.1μF,6.3V”“0.2μF,6.3V”, “10μF,10V”各一只)。电感是较大的电感线圈一只,三相手摇发电机(J2420 型)一台,导线若干。

【仪器简介】

1.J2458 型教学示波器

J2458 型教学示波器,是按照教育部标准“JY3-78 教学示波器技术条件(试行)”设计制造。主要供中学物理演示实验使用。

J2458 型教学示波器外形结构如图 4-44 所示。图 4-44

一、技术指标

  1. 垂直系统

频率响应:直流:DC~2mHz≤3dB; 交流: 5H~2mHz≤3dB;

灵敏度: ≤20mVpp/格;

输入阻容: 1mΩ//40pF;

衰减倍率: 1、10、100、1000、四档±10%; 输入耐压: 400V(DC+ACpp)。

  1. 扫描系统

扫描频率:10Hz~100kHz;

分 四 档 : 10Hz~100Hz;

100Hz~1kHz; 1kHz~10kHz; 10kHz~100kHz。

同步:内正同步;内负同步。3.水平系统

频率响应:DC~500kHz≤3dB; 灵敏度: ≤64mVpp/格;

输入阻容:1mΩ//60pF。4.校准信号

波形: 方波;

频 率 : 1000Hz±10%; 幅 度 : 100mVpp±5% 。5.示波管

型 号 : 13SJ 38J;

显示有效面积:8 格×12 格 12 格=0.8cm

余辉:

中。

6.其他

使用电源:

220V±10%、50Hz;

消耗功率:

约 50VA;

工作时间:

连续 8 小时;

机箱尺寸:

220×320×420(mm)3

重量:

约 10kg。

二、工作原理

J2458 型教学示波器工作方框图如图 4-45 给出。虚线标出了三大方框。第一方框为主机部分,包括示波管、示波管控制电路、电源消隐电路、校准信号发生器等。第二方框为垂直部分,包括输入耦合开关、衰减器、垂直放大器等。第三方框为水平部分,由扫描发生器、水平放大器等组成。垂直部分的控制旋钮都集中在仪器面板左边标有 Y 的蓝框线内;水平部分的控制旋钮都集中在画板右边示有 X 的蓝框线内;面板上半部分为主机部分控制旋钮及示波管荧光屏。

  1. 示波器

J2458 型示波器采用 13SJ 38J 示波管。这种示波管的特点是

荧光屏直径较大,ϕ=133mm。同时管内还设有第四阳极,又称为后加速阳极,提高了示波管的亮度。

  1. 垂直放大器

由两级电子管差动放大器组成。输入级用一只 6N3 型双极管。这一极设有垂直位移电位器,Y 增益调节器 R 平衡调节电位器。平衡调节电位器的中心头接一负电压,以加强这级差动放大器的稳定性。输出级用两只 6J5 型束射四极管,以增加垂直放大器的放大量,总放大量可达 600 倍以上。放大后的信号由输出级平衡地输送到垂直偏转板。

  1. 扫描放大器

扫描放大器,用于产生与时间成正比的锯齿形电压,是由一只 6N3 型双三极管组成的板栅耦合不对称多谐振荡器。扫描范围分为五档。置“外 X”档时,扫描发生器停止工作。用电位器来实现扫描微调。

  1. 水平放大器

J2458 型示波器水平系统频率响应要求从直流开始,因此水平放大器采用两级直流耦合差动放大器。放大器的总量约为 280 倍,以保证水平系统灵敏度优于 64mVpp/格。

输入级由一只 6N3 型双三极管组成,电路和垂直放大器输入级相同。这一级设有水平位移电位器和 X 增益电位器,输出级由一只 6N1 型双三极管组成。经水平放大后的信号,反相接到示波管垂直偏转板,这是为了将扫描产生器产生的随时间减小的锯齿波倒转过来,使扫描线符合从左到右扫的要求。

  1. 消隐电路

扫描发生器在回扫时,示波管荧光屏上光点很快地从水平方向返回原起始点。回扫时间虽然比扫描时间短得多。但荧光屏上也会出现回扫

线。回扫线叠加在被测波形上,会影响被测波形的观察。特别在观察较高频率信号,当回扫期和被测信号周期可以相比拟时,回扫线在垂直方向也产生上下移动,对被测波形干扰更大。最好的办法是让示波管在回扫时电子枪不发射电子。回扫线就不会显示出来。示波器中起这个作用的电路称消隐电路。

扫描发生器在回扫期间,有一负脉冲产生。将这个负脉冲取出。经消隐电路中的放大器放大并倒相成正脉冲,经高压电容耦合到示波管阴极。阴极得到正脉冲时,相当于控制栅极比阴极负很多。此时阴极发射的电子不能通过控制栅极,电子枪不发射电子束,荧光屏上就没有光迹显示。在扫描期间,正脉冲消失,阴极发射的电子正常通过控制栅极, 电子枪发射出电子束,于是荧光屏显示出光迹。这就是消隐电路的工作原理。

  1. 校准信号发生器

校准电路信号发生器由晶体管电路组成。两只晶体三极管组成典型自激多谐振荡器,产生频率为 1kH 的方波。一只晶体三极管组成整形放大器,整形后的方波经电位器调到 100mV,输送到衰减器开关上。当示波器测试时,校准信号发生器电源被切断,电路就停止工作。

  1. 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供给示波管以正、负高压以及线路部分用的正、负电压。正负电压是经半波三倍压整流而成的。其余电压都是经全波整流,π形阻容滤波后供给。使用 J2458 型示波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使用时应先检查一下垂直放大器平衡是否正常。仪器开机后,将扫描线调到坐标片垂直方向正中,再转动 Y 增益旋钮,如这时扫描线产生较大的上下移动,则表示垂直放大器已失去平衡,需要进行平衡调整。

具体调节平衡方法是:

将 Y 增益旋钮逆时针方向转到底,用小起子调面板上平衡电位器起子孔,使扫描基线处于荧光屏坐标片垂直方向正中位置。然后将 Y 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底,如扫描线不产生较大的上下移动,则电路已属平衡。如仍产生较大的上下移动,可转动垂直位移旋钮“↑↓”,使扫描线移到荧光屏正中,然后再将 Y 增益旋钮逆时针转到底,这里扫描线离开了正中位置,再调平衡电位器使扫描线移到正中位置。这样反复调几次就可以使电路达到平衡。一般当转动 Y 增益旋钮时,扫描线移动小于 1 格(0.8cm),即可认为垂直放大器已达到平衡。

②教学示波器显示辉度较亮,如果不作课堂演示,不宜将辉度调到最亮。当光点停留在一点时,应注意将辉度减弱,关机时应先关灭辉度。

③前几年出厂的 J2458 型教学方波器,校准信号是采用 50H 交流正弦波削波放大后成为方波的,其方波上升,下降时间较慢,荧光屏显示的方波上升下降迹线很明显。近两年出厂的示波器校准信号已改为 1kHz 方波,上升下降时间短,因而在荧光屏上方波上升下降迹线很淡,这是正常现象,表明校准信号是良好的。

④过去出厂的 J2458 型示波器,为了配合 J2461 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使被测的晶体管能显示出正确的极性,特地将示波器垂直放大器极性与水平扫描方向都反接。这种示波器在 Y 输入端加正极性信号时,荧光屏垂直方向显示向下移动,加负极性信号时向上移动。将扫描频率放

慢到 10Hz 时,可看到荧光屏上扫描线是由右向左扫,而不是习惯要求的那样由左向右扫,这对观察一般重复频率信号,关系不大,但在测量带极性的信号及测量信号相差时,应注意这个问题。在进行这方面测试前, 为了避免搞混,可以将方波器侧盖打开,将垂直放大器接到示波管垂直偏转板两根线对调焊接,水平放大器接到示波管水平偏转板的两根线也对调焊接,那么垂直放大器显示的极性与水平放大器扫描方向都改正过来了。如果配合 J2461 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使用时,欲显示晶体管的正确极性,可将两对接线再改焊过来。

⑤示波器使用时,输入电压不应超过规定的最大输入耐压400V(DC+ACpp)如果信号为直流,则应小于 40OV;如果信号为正弦交流, 其峰-峰值应小于 400V,有效值应小于 142V。如果信号为直流加交流, 则其直流和交流峰值之和应小于 400V。特别要注意当 Y 衰减开关放到“1”时,应防止过大的被测信号加入输入器,以免损坏仪器。

2.J2460 及 J2460-1 型电子开关

J2460 型电子开关主要是与 J2458 型教学示波器配套,供演示实验使用。只能显示一个信号波形的单线示波器,配上电子开关使用后,就可以同时显示两个信号的波形,作为双踪示波器使用。

J2460-1 型电子开关外形如图 4-46 所示。

从原理上来讲,电子开关可以看作是一种快速自动的单刀双掷开关,它自动地控制两个信号的通断时间,当 A 信号导通时,B 信号被切断; B 信号导通时,A 信号被切断。于是在输出端,两信号断续或交替地合成一个信号,送入示波器,使示波器显示出双踪波形。

使用电子开关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输出”与“地”接线柱用短导线接到示波器的“Y 输入”与“地”。

②电子开关“A 增幅”、“B 增幅”两旋钮都逆时针方向转到底。

③“频率范围”开关扳到“(5K~50K)Hz”,“频率细调”旋钮顺时针方向转到底。

④调整示波器:输入耦合开关扳至“DC”;“Y 轴衰减”开关放到“10”; “Y 轴增益”置适中位置;“扫描范围”开关扳至“(10~100)Hz”;打开示波器开关预热。

⑤打开电子开关电源,荧光屏上会显示出两条扫描线,这就说明单踪示波器通过电子开关的作用已变成了双踪显示。

⑥当被测信号频率在 10Hz~50kHz 时,可将观察比较的两个信号分别接到电子开关“A 输入”,“B 输入”和“地”接线柱之间。电子开关频率一般应高于被测信号频率的 10 倍以上。慢慢地顺时针方向转动“A 增幅”,“B 增幅”旋钮,使示波器荧光屏 Y 方向两个波形有合适大小的显示即可,再调节示波器“扫描范围”与“频率微调”旋钮,使被测波形稳定显示。

【实验内容】

一、练习调整示波器

用 J2458 型教学示波器来做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1.了解面板上各控制器的名称和作用

“开”是电源开关,用它接通或断开电源。当把手柄扳向“开”时, 电源接通,经预热(3~5)分钟,即可工作。

“¤”旋钮是辉度调节旋钮,也叫亮度调节旋钮。用它来控制荧光屏上光点的亮度。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亮度增加,反时针旋转时

亮 度 减 弱 。 “⊙”旋钮是聚焦调节电位器。调节它可以使电子射线恰好聚焦在

荧光屏上,形成一个明亮清晰的小圆点。调节聚焦时,应将“Y 轴衰减” 和“扫描范围”旋钮分别置于“1000”和“外 X”档,并将“X 增益”旋钮逆时针方向转到底。

“○”旋钮是辅助聚焦调节电位器,它通常与聚焦旋钮配合使用。“↑↓”旋钮是 Y 轴位移电位器,用它来调节光点在荧光屏垂直方

向上的位置。顺时针方向旋转,光点向上移动;反时针方向旋转,光点向下移动。

“→←”旋钮是 X 轴位移电位器,用它调节光点在荧光屏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顺时针方向旋转,光点向右移动;反时针方向旋转,光点向左移动。

“Y 输入”和“地”接线柱是示波器 Y 轴系统的输入端。被观察和测量的信号电压从这里输送到 Y 轴放大器里。

“AC”、“DC”是 Y 轴输入耦合开关。置于“AC”时,输入信号经耦合电容输送到 Y 轴放大器,隔绝了信号中的直流成分,使屏幕上显示的波形,不受直流电压的影响,适用于观察纯交流信号。置于“DC”位置时,输入信号直接送到 Y 轴放大器里,适于观测低频以及含有直流分量的信号。

“Y 轴衰减”旋钮,它的作用是衰减输入信号电压,以便在荧光屏上得到大小适中的信号图形。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扳动选择开关,可使输入到 Y 轴放大器的实际电压分别为“Y 输入”接线柱所加信号电压的1/10、1/100、1/1000。开关置“1”档时,输入到 Y 轴放大器的实际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一致。

当这个开关扳到“校准”档时,荧光屏上可显示一个幅度为 250mV 的正弦波图形,以此来检验示波器工作是否正常以及做测量时的增益校准等。

“Y 增益”旋钮的作用是连续改变 Y 轴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使在荧光屏垂直方向得到大小适当的信号图形。

“扫描范围”旋钮的作用是选择电子射线在水平方向的扫描频率。当置于外接档时,扫描停止。可由“X 输入”接线送入被观测的信号,并在荧光屏水平方向上得到显示。

“扫描微调”旋钮的作用是微调扫描频率以达到稳定波形的目的。“X 输入”和“地”接线柱是 X 轴系统的输入端,只有当“扫描范围”

旋钮置于“外 X”档时,才能使用。

“X 增益”旋钮,用它来连续改变水平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电压,以控制水平方向迹线的长度。

“同步”是步极性选择开关,置于“+”时,扫描电压是由被测信号的正半周同步;置于“-”时,由被测信号的负半周同步。

2.使用前的调整步骤

首先把面板上各控制器和开关等,按表 4-8 所列的位置放好。

表 4-8

实验电路

R(Ω)

2

3

5

10

15

20

30

60

内电阻r

(Ω)

电动势ε

(V)

(一) 图 2-2

I(A)

0.578

0.423

0.268

0.143

0.100

0.079

0.057

0.027

/

0.36

1.53

U(V)

1.32

1.38

1.43

1.48

1.49

1.50

1.51

1.52

1.54

(一) 图 2-3

I(A)

0.570

0.420

0.265

0.143

0.100

0.079

0.056

0.027

/

0.54

1.54

U(V)

1.22

1.31

1.39

1.46

1.48

1.49

1.50

1.51

1.53

(一) 图 2-4

I(A)

0.578

0.428

0.270

0.145

0.100

0.078

0.056

0.026

/

0.60

1.54

U=IR

(V)

1.16

1.28

1.35

1.45

1.50

1.56

1.68

1.56

/

(一) 图 2-5

U(V)

1.30

1.36

1.41

1.48

1.49

1.50

1.50

1.51

1.52

0.39

1.51

I = U

R(A)

0.650

0.453

0.282

0.148

0.099

0.075

0.050

0.025

/

然后,将电源开关扳向“开”,即接通电源,指示灯发光。过(3~ 5)分钟待示波器进入工作状态后,顺时针方向转动辉度控制旋钮,使荧光屏上出现一个亮度适当的光点。再缓慢地分别调节位移、聚焦和辅助聚焦等旋钮,使光点位于荧光屏的中心,并且最小、最清晰,这样示波器就调整好了。

二、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的波形

准备一台低压电源,选择交流输出,输出电压选择“2V”。用一只电阻 R=24K,电容(0.1~0.22)μF 一个,如图 4-47 所示,按低压电源交流输出 2V,另一端准备接入示波器。

图 4-47

将已调整好的示波器再作如下调节: 衰减 置“10”;

Y 输入耦合开关 置“AC”; 同步开关 置“+”;

扫描范围 置“10~100”;

Y 输入、地 按上图接好。

演示时,先打开示波器开关预热(2~3)分钟,再开低压电源开关。适当调节“Y 增益”旋钮,示波器的显示屏上即出现 50Hz 交流电的正弦波形,再缓慢地转动“扫描微调”,等旋钮,使波形为(3~4)个并稳定清晰。如图 4-48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交流电是周期性变化的,从 0~01、0~02、02~03 的时间为 1 周期。交流电电压的大小和方向也是随时间变化的,U 为交流电的瞬时值,Um 为交流电的最大值。

这里有 Y 输入端接一个 RC 电路是为了防止高频谐波对 50Hz 交流的干扰而设置的滤波电路。往往不接 R、C 的情况下,波形要发生失真,如图 4-49 所示,影响演示效果。

三、观察三相交流电波形

用一台 J2420 型手摇三相交流发电机,从“A”、“B”、“C”三根相线中的任意两条引出导线接于电子开关的“A 输入”和“B 输入”,再从它的“O”线上引出导线,接在电子开关的“地”。示波器的“Y 输入” 和“地”分别与电子开关的“输出”、“地”接线柱连接起来。如图 4-

50 所示。

演示时,把电子开关的“频率范围”置于“5K~50K”Hz 档,示波器的“Y 轴衰减”、“扫描范围”分别置于“10”和“10~100”Hz 档,“扫描微调”旋钮逆时针方向转到底,使屏上呈现清晰而缓慢移动的扫描迹线。这时把手摇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大皮带轮迅速转动起来,使其发电。适当调节电子开关中的“A 增幅”、“B”、“相对位移”以及示波器里的“Y 增幅”等旋钮,在显示屏上就显出三相交流电在任意两项的波形。可以看出两相线间的相位差是 120 度。

交换任意一相,重新观察,都可以得出同样的结果。

四、用示波器观察阻尼振荡

如图 4-51 所示电路,C 为电容(0.1μF、0.2μF,6.3V 各一个;10 μF、10V 一个),L 为电感量足够大带有铁芯的线圈。

演示时,先把示波器的“Y 轴衰减”分别置于“10”和“10~100” Hz 档。再把图 4-51 中的开关 K 扳至“1”,用低压电源直流 6V 给电容(0.1 μF、6.3V)充电。然后将 K 扳至“2”,接通振电路 LC,同时适当调节“扫描微调”、“Y 增益”、“X 增益”等有关旋钮,在荧光屏上就显示出一个清晰的幅度随时间逐渐减小的正弦波形,即阻尼振荡的波形。每扳动 K 至“1”充电,又扳至“2”放电,都可以看到阻尼振荡的波形。如图 4- 52(甲)所示。

把 C 换成“0.2μF、6.3V”的电容,再重复上述过程,可以看到阻尼振荡的周期随之变大。这样就能定性地说明阻尼电磁振荡以及振荡周期:

T = 2π

的关系。

若将 C 换成“10μF、10V”的电解电容器,则屏上会出现图 4-52(乙) 所示的波形。这是一非周期性地振荡,不再是周期性的阻尼振荡了。从而说明,产生振荡必须满足电路中损耗电阻R<2 L / C的条件。也说

明要增大振荡电路的周期,必须增大电感 L 而不能无限制地加大电容 C。

【思考题】

  1. 如果示波器是很好的,但由于各个旋钮位置并未调好,荧光屏上看不到亮点。问哪几个旋钮位置不合适就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2. 还是使用这个练习的实验仪器,你能演示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相位的影响吗?画出实验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