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对象、手段、产品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劳动具有了一系列的特点。

  1. 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为教师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投入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的精力来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导致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复杂的。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个别差异的学生和学生集体。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千家万户,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意识、情感、意志、学识与品行。虽然班级教学制度可以对学生的差异作一定的调整、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但即使这样,学生之间个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他们的再生产不可能像物质产品那样,按固定的工艺流程、统一的型号、用一个模子来铸造。而教育教学工作又是具有明确目的、统一标准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不同要求,采用有针对性的不同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同时,学校、教师又不是学生的唯一教育者。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天赋及身体条件的差异、家庭与所处具体社会环境的不同,原有的兴趣、习惯、能力的区别,以及与教师和班集体的关系等,都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影响。学生带着家庭、社会的各种影响来到学校,有的影响是有利的因素,有的影响则相反。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教师若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 不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付出艰苦的劳动,就无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1. 教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把学生教好,即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统一、充分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一职责要求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体力与品德;既要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承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与自然作斗争,又要使他们适应现有的社会关系,适应社会生活。这些复杂繁重的职责,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艰苦细致的劳动去履行。同时,教师加工的产品, 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这种产品是社会的主体,对社会的作用面之广、影响之深,是社会上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产品无法相提并论的。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劳动对象必须高度负责、精益求精。工业劳动可以抛弃不合格的产品,农业劳动可以拨掉病苗,而教师对待自己的劳动对象,既不能“简单淘汰”,也不能“回炉重造”。对于“毛病”众多的对象,不但

不能简单抛弃,相反更需要教师加倍地精心培育,以百倍的热情和耐力认真地加以矫正,努力做到不让一个“不合格产品”流向社会。若对这些学生采取简单的逐出校门的措施,其结果很有可能不仅毁了他们的一生,而且还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1. 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

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是一种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统一的过程。在教师的劳动中, 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换是劳动的主要手段。传递和转换就是使社会所要求的以知识形态表现出来的精神财富,成为学生个人的财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先消化知识,领会、把握知识,然后采用易于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财富。理解、消化知识对教师来说,一般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转化”上。因为学生作为教师劳动的对象,他们不仅是受教育的客体、对象,而且可以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他们时刻在吸收着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实施教育,而且还必须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出发实施教育。而现有发展水平又时常因学生的主观努力等而变化。这就使得教师的“转化”往往显得不容易,就需要教师不仅付出体力的代价,更要付出脑力的代价,以此促进这一“转化”。教师的劳动溶体力、脑力于一体,既要消化知识,又要把握传递知识的方法,亲自去“转化”。

  1. 教师劳动的能力需要是复杂的。

教师劳动的工具是教科书、教具等。教师在使用教科书之前,必须先掌握、理解它,把凝集在教科书中的智能、情感、世界观等完全转化为自身的智能、情感和世界观。这就意味着教师劳动有着比其他专业脑力劳动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与实现知识等转化有关的多种能力,如分析教材的学习能力、把握学生心理动向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板书与绘画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说服人的能力, 等等。正因为当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许多国家都做出了一般院校的毕业生要另外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专业训练方能担任教师的规定。

  1. 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表现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准确地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与进程,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是由教师的劳动对象、资料、手段等变化性特点决定的。

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主要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代组成的学生集体。不仅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个别差异,而且学生一般特点和个别差异都主要是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每年的入学、升级、升学,都使教师面临着不同于原先劳动对象的、具有新的特点的劳动对象。不同时期的人,即使年龄相同,在思想、行为、兴趣、需要等方面, 往往会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

其次,教师劳动的内容和手段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劳动内容的教科书,会因时代的发展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劳动手段也会由于科技的发展而多样化。凡此种种,就使得教师不能年复一年地套用固定的教育教学模式,

而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从表面上看,教师的劳动是年复一年地按照既定的计划、程序,向学生传授既定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重复训练形成学生的某些技能、技巧,并通过大量的言传身教,将学生思想纳入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之中,但从内在机制上看,教师的劳动是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的,教师必须在劳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对教育目的、教材的理解、对教育对象具体特点的全面把握,遵循教育的规律,选择最能奏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这种理解、把握、选择、实现的过程本身,都包含着相当大的创造性。

  1. 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指教师的学识、思想、情感、性格、意志、言行等,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受到学生严格监督的特性。

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

所谓“向师性”是指学生尊重、崇敬教师,乐于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关怀、鼓励,热情而认真负责地教育自己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从幼儿园的幼儿到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都有向师性和模仿教师言行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幼儿和初入小学的儿童那里, 表现为对教师的情感依赖。他们常常把对父母的依恋之情,转化为对教师的爱,不仅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行,而且教师的话在他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的言行是这一阶段学生言行的最高准则,并且经常是因为老师向他们表示了关怀和喜爱,如亲过自己几次脸,摸过自己几次头,表扬过自己几次、给作业本上画过多少个“√”,作为倾向教师程度的砝码。随着年龄与学识的增长,到中学阶段,学生逐渐从满足交往的情感需要,转变为满足求知欲和人格完善的需要,并以此来建立他们与教师的情感。这时, 教师广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成了他们对教师产生热爱、尊敬之情的重要原因。就是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仍然存在这种敬慕老师的心理。不少学生正是受到崇敬的教师的启发、影响,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并奋发进取的。不少有缺点的学生,正是在不断得到教师的积极“注意”下而与昨天告别的。

学生的向师性是由自己的不成熟性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决定的。向师性使得学生坚信教师言行的正确性、权威性,并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主动模仿教师的言行。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 在各方面都堪为楷模。

  1. 教师劳动手段所具有的示范性特征。

知识信息的转换与传递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而这种手段具有显著的示范性特征。

①教师分析教材、演示教材的过程具有示范性

教师分析一篇课文,实际上就是从分析作者当时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入手,把握作者的心境、思想和文章的立意,并通过教师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描绘、分析,把作者的真实思想情感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达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这里,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对课文中人物语言神态与行为的模仿,以及精心的板书设计等,都带有很强的示范性。尤其是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从小学的加减乘除运算、几何图形辨认,到中学、大学的定理、规则的证明与演算,教师都必须设计出一定的

教学方案,绘制图表、制作教具,甚至使用电子仪器设备,一步步地推理论证,一步步地操作,一步步地剖析,一步步地演算,一步步地将抽象定理内部的各种程序、联系、规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由具体、形象、可感的认识开始,进而简单明了地掌握抽象的事物、原理、本质。在这里,教师是否注意运用劳动手段的示范性,以及示范性手段运用得如何,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当代电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更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锦上添花。

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其过程就是教师亲手演示并指导学生参加实验的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示范性劳动,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形之于言与行的德识才学,展示教育内容的本质,把知识、技能、社会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才能、品行的。学生无所不在,消息无所不通,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仪表教态,言行举止,处处、时时、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

  1. 个体性与集体性

教师的劳动基本上是以个体形态表现出来的,不能像在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工人那样,被组织在“一条龙”式的机械设备中进行。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但每个教师在执行和完成各项具体教育教学任务时,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劳动的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教师劳动的这种自主性,是任何人都无法强行限制的。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教师所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教师虽然也有规定的工作时间,上课时间与地点是事先确定的,但是备课的质量、教学的进程、教学的效果等,同样取决于教师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监督。

教师的劳动虽然在形态上是个体性的,但其劳动的成果却是集体性的。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个任务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合作。就学校内部来说,不仅需要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全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密切配合。因此教师劳动的成果——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教师集体劳动的成果,很难说是哪一个教师个人劳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里,教育成果的这种集体性更为突出。现代学校是多学科、多年级、多专业的统一体,只靠少数几个教师的努力是不行的。一个教师的知识再渊博,也只能教一门或几门课,不可能什么课都教。而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多方面的,社会对学生成长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的集体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生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受到许多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每个教师的劳动也只能是整个教师集体劳动中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品德形成方面的情况,不是哪一位教师单独劳动的结果,而是以教师为主的集体劳动的结果。

  1. 时空无限性

教师的劳动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校虽然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学校又不可能限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此学校也就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具有

广延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教师劳动的众多形式,如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组织课外与校外活动、家访、带学生参观等等,就是为了争取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因此就没有明显的上下班界限,没有限定的区域范围。班上、班下都是教师工作的时间, 校内、校外都是教师的工作地点。课堂上、操场上、在校内、在校外,只要是学生活动的地方,只要是有学生的场所,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履行职责。课程表上规定的课堂授课活动只是教师劳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需要争取一切时间和空间,深入到教育对象所在的各种场所与活动中,时时、处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

  1. 紧张性

教师的劳动是生理能量消耗较小的非繁重劳动,但却是心理能量消耗较大的紧张性劳动。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的体力消耗相比,教师劳动主要是消耗智能。从呼吸、脉膊次数、单位热量消耗(千卡/小时)等生理指标来看,教师劳动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均低于相同劳动时间中的体力劳动者的支出。但从中枢神经、神经、肌肉、内分泌和心率等系统机能指标所反映的脑力负荷、情绪负荷及观察、注意、操作等心理指标看,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处在紧张状态。因此,教师劳动具有紧张性的特点,教师劳动是繁重而紧张的脑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