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巴楚余韵的湘西阳戏
湘西阳戏是一种流行于湘西的地方小戏剧种,阳戏又被人称为“杨花柳”或“柳子戏”,它是一种由湘西傩戏与四川梁山小调、花灯戏等地方小调演变融合而成的地方戏剧种类。
湘西古为楚地边陲,楚文化的许多精彩积淀在那些僻远的崇山峻岭之中。湘西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那里居住着汉、土家、苗、侗、白、回、瑶、壮等多种民族。
楚文化的余绪,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以及踩堂戏或傩堂戏,都给阳戏以特别的艺术滋养。在湘西山野的樵歌、秧歌、炉歌、船歌、傩歌、采茶歌以及其他民族民间歌舞和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影响下,形成了湘西阳戏。
阳戏是傩戏系统中戏剧表演因素更趋完备的剧种,在湘西农村常有演出,据说阳戏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之间。
阳戏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是种田人、种阳春人演的戏,艺人大多是农村农民,并且长期在农村演出,所以称之为“阳戏”。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傩戏与阳戏同班演出,傩戏是为娱乐鬼神而演,故称“阴戏”,阳戏显然也有还傩愿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阳戏,主要是娱人,故称之为“阳戏”。
阳戏全称是“舞阳神戏”,简称“阳戏”,即在祭祀仪式中进行若干戏剧性表演。举行阳戏神祀活动,一般先叩许信愿,然后再还愿,因而称“还阳戏”,又称为“愿戏”。
阳戏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主要是做法事,外坛主要是唱戏。阳戏内坛“二十四戏”,即“二十四坛法事”,为迎神、酬神、送神仪式。
“外坛二十四戏”,主要是戏剧表演,常演的剧目为:赐福戏、贺寿戏、仕进戏、婚娶戏、送子戏、逗乐戏等。祭祀仪式的淡化和消失,戏剧娱乐因素的强化是阳戏的重要特征。
面具是傩戏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早期阳戏演出都要戴面具,后来逐渐演化为涂面化装表演,只有个别地方的演出仍戴面具,保存阳戏早期演出形态。
从民间歌舞发展成为戏曲剧种,阳戏经历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当戏”等阶段。
阳戏在清代道光年间发展成为“二小阳戏”,有小丑和小旦两种角色扮演。小丑头扎冲天钻发型,鼻梁上画有蛤蟆图,显得俏皮、轻快,饶有风趣。
小旦由男人扮演,模仿女性打扮,头包人字头巾,插纸花,戴耳环,搽白粉、画青眉、涂朱唇,妖艳妩媚,风韵动人。
至清代咸丰年间,二小阳戏发展为三小阳戏,有小丑、小旦和小生三种角色扮演,表演技艺大大提高,服装道具逐步使用,表演技艺逐渐复杂化,更具有戏剧特色。
清代末期,三小阳戏发展为三生、三旦、一丑一净,有八种角色扮演的多行当戏剧,人称“八顶网子”。
阳戏发展过程中,受到民间花灯、傩戏、辰河戏等艺术形式的影响。阳戏传统小戏中,有不少载歌载舞的剧目,都具有民间花灯表演的特点,而《盘花》、《捡菌子》、《掐菜苔》等剧目,则直接来自花灯。
不少阳戏艺人兼演花灯,甚至是白天唱花灯,晚上唱阳戏。
傩堂戏经常与阳戏同台演出,两者在艺术上也是互相影响。阳戏移植傩戏剧目,吸收傩戏唱腔;傩戏借鉴阳戏脸谱化妆,去掉脸子壳;一些阳戏老艺人会演傩戏的《打求财》、《扛杨公》等剧目,傩堂戏的“三女戏”《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也为各地的阳戏剧团演出。
辰河戏对阳戏发展的影响也是较为明显的。早期阳戏以演小戏为主,后来从地摊走上舞台,从农村流入城市,逐渐上演大戏。
角色行当日渐丰富,有些行当直接取自辰河戏,音乐上采用了辰河戏的一些过场音乐牌子,移植了一些辰河戏的剧目,引入了辰河戏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和表演程式。
阳戏形成于少数民族地区,艺人中也有不少来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一些艺术形式,也给阳戏的艺术发展带来影响。
土家族的“打溜子”,苗族的歌舞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情歌、民间故事等都给阳戏剧目增添了特别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情。
早期的阳戏主要活跃在山间田野,虽在清代末期民初进入了城市,但其演出活动大都还是季节性的,班社也多是临时组合,艺人是半农半艺、半工半艺,演出场地主要是草台、祠堂、庙台、堂屋。
根据艺术风格的不同,阳戏可以分为北路和南路两个艺术流派。
历史上,南路阳戏流行于吉首、泸溪、凤凰、麻阳、怀化、芷江、黔阳、会同、新晃、溆浦以及贵州的松桃、铜仁、玉屏、天柱、锦屏、黎平等地区;北路阳戏则流行于沅陵、古丈、永顺、大庸、桑植、龙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鹤峰、来凤,四川的酉阳、秀山等地区。
阳戏还曾经以县定名,按照流行的县名称,称为大庸阳戏、酉阳阳戏、吉首阳戏、凤凰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黔阳阳戏等。
从整体上看,北路阳戏因与荆河戏合班演出,故而演出剧目以大本戏为多,小戏较少,表演上也吸收了许多地方大戏剧种的表演程式,声腔自成一体。
南路阳戏因多与傩堂戏、花灯同台演出,演出剧目以小戏为多,大本戏较少,表演上也较多吸收花灯的表演技艺,音乐曲牌丰富,男女分腔,行当分腔,声腔亦自成一体。
阳戏的音乐唱腔以曲牌连缀体为主,辅以板式变化,南北两路各有特点,按流行地域又分为4个流派,各有各的主要曲调,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声腔结构相同。
流行于大庸、沅陵、桑植、永顺等地的“澧河阳戏”,流行于保靖、花垣、古丈、龙山等地的“酉河阳戏”,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俗称“金钱吊葫芦”,每一句腔的腔末用小嗓高八度唱,很有特色。
阳戏的表演很有特点。由于阳戏剧目的题材大多是反映的农村生活,艺术上主要植根于湘西花灯等民间歌舞,所以其表演艺术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地方特色十分鲜明。
表演技艺中,不少是来自民间歌舞的身段和语汇,还有直接采用花灯的各类扇子、手巾表演技艺以及花灯的手法,步法身段组合和场面调度。
另外,也有不少来自某些生活、劳动动作的艺术提炼,如捡田螺、舞板凳龙等。并且还向弹戏、辰河高腔等剧种学习借鉴了口条、水袖、武打等功夫。
阳戏的念白也有地方特色,北路阳戏以大庸话为主,南路阳戏则有凤凰、吉首、黔阳口音等区别。
阳戏角色齐全,配套完整。有三生、三旦、一丑一净八种角色。有全套乐器锣、鼓、胡琴等齐全的服装和道具。
唱腔朴质粗犷,节奏明快,曲调幽雅,道白地方口语,通俗易懂。内容光泛,剧情幽默风趣,多为反映当地民众生活劳作及风土人情,很有艺术感染力,深受民众喜爱。
阳戏表演上特别讲究手法和眼法的运用,手法除一般各行常用的兰花手、剑指、虎掌、抖指之外,还有姜爪子、荷包手、摘袖手、佛手、勾子手、丫口手,叠掌等。
眼法上则有鼓、斜、泪、对、睐等不同眼法,表现各类角色的喜、怒、哀、乐、惊等不同情感。
阳戏表演中的步法很有特点。
如小丑的鸭步、猴步、碎步、梭步、小跳步、矮子步,小旦的跻步、碎步、蹉步、云步、十字步、轻盈步、小踏步、叠叠步,再加上上山步、下山步、鬼魂步、捡田螺步等,可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按照角色行当的情况,阳戏剧目可分为小阳戏和大阳戏两类。小阳戏,即“二小戏”和“三小戏”,大阳戏为多角色的大本戏。
阳戏的传统剧目有150多个。内容主要是反映普通的人伦物理、家庭生活、劳动故事、男女爱情和妖狐鬼神故事。
[旁注]
丑 由宋金代杂剧院本中杂班之“纽元子”而来。丑虽居生、旦、净、末、丑的最后一位,实际上它的起源最古,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可称是戏剧角色之祖。
辰河戏 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南省沅水上、中游一带,其表演原始粗犷,豪放明快,幽然深情,一般是用高台、低台、围鼓堂三种形式演出。唱腔分高、低、唱、弹四大类,并以高腔为代表。以唢呐代替人声帮腔,即高亢、粗犷,又饱和、浓郁,起到人声难尽的妙处。
荆河戏 在湘西北及湖北省荆州、沙市等地流行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等名称。荆河戏音乐南北交融,别具韵味,唱腔保留有由秦腔向弹腔衍变过渡后期的呔腔,属荆河戏独有的特殊唱腔。
水袖 水袖功是我国戏剧的特技之一。水袖是演员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时放大、延长的手势,是力与美的结合。水袖的姿势有数百种,不胜枚举。如:抖袖、掷袖、挥袖、拂袖、抛袖、扬袖、荡袖、甩袖、背袖、摆袖等。
[阅读链接]
阳戏的剧目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一是历史上阳戏艺人积累的剧目。有阳戏艺人自己编演的,也有地方小戏共同流传的,这类剧目是阳戏剧目的主体;二是来自傩堂戏的剧目。如三女戏,即《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三是来自花灯的传统剧目,如《捡菌子》、《掐菜苦》、《盘花》、《打猪草》、《扯笋子》等;四是移植地方大戏或木偶戏的剧目。如《白蛇传》、《平贵回窑》、《游龙戏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