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绽放——艺彩纷呈
湘西文化硕果累累,以桑植民歌、湘西土家族打溜子、苗族鼓舞、侗族大歌、瑶族长鼓舞为主要代表的大湘西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湘西土家族地区的戏剧,较诗歌、歌舞要产生得晚二些。“改土归流”以前,在歌舞小演唱中已出现戏剧的萌芽。“改土归流”以后,出现了傩愿戏、土地戏等。
而后,酉戏、南戏、川戏通过传播吸收、改造,已成为土家族喜爱的地方剧种。其中《茅古斯》是影响较大的原始戏剧。
原始古朴的土家族茅古斯舞
茅古斯舞是湘西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土家族语称为“古司拨铺”,大意即“浑身长毛的打猎人”,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是我国舞蹈及戏剧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
从其服饰、道具至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舞真实地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十国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状况。
茅古斯舞主要于每年岁首参与土家族摆手舞中做穿插性表演,也有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
以近似戏曲写意、虚拟、假定等技术手法,表演土家族人祖先渔猎、农耕、生活等内容,既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蹈。
相传古代时候,湘西土家族地区森林莽莽,荆棘遍野,人烟稀少,土家族先民为了觅食,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捕鱼。
后来,他们又从渔猎生活步入农耕时代。
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独自下山去学习农耕技能,之后急于赶回山寨传授技能,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荆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时已是夜晚,正逢土家族人“调年”,即过年,举行跳摆手舞等活动。
这个青年衣不遮体,不好露面,便躲在调年场旁的杂草丛中观看调年活动。不料几个参加调年活动的小伙子在草丛中发现了他,他只好走出来,急中生智地扯了一些茅草披在身上,参加到调年活动的人群中去。
于是,这个青年用舞蹈的形式向乡亲们传授所学到的农耕技能。从此,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传授农耕技能的先祖,每逢还愿、祭祖等活动时,都要表演茅古斯舞,有时也单独表演。
茅古斯也相传为茹毛饮血时代的土家先民的名字,后来把他们所创造的舞蹈也叫“茅古斯”。是土家族人为了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绩的一种原始戏剧形式,流行于湘西永顺、龙山、古丈等土家族居住地区。
茅古斯舞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虽然还不是成熟的戏剧形式,但已有模拟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故事情节,并通过舞蹈、道白来表达内容。
每逢正月,土家族村民结稻草为服,扮演原始初民渔猎农耕等故事,用以祭祀祖先创业功德,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表演茅古斯的人数一二十人不等,一人身着土家族服饰,饰老茅古斯,土家语叫“巴普”,代表土家族先祖,由他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动,其余为小茅古斯,代表子孙后代。
他们都身披稻草扎成的草衣,赤着双脚,面部用稻草扎成的帽子遮住,头上用稻草和棕树叶拧成冲天而竖的单数草辫。
茅古斯舞的表演内容以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为主,诸如“扫堂”、“祭祀请神”、“打猎”、“挖土”、“钓鱼”等,首先是“扫堂”,意为扫除一切瘟疫、鬼怪,使后代平安。
其次是“祭祖”、“祭五谷神”、“示雄”,表现全家族人民的生存和繁衍,之后是“祈求万事如意”等几个大段落。每个段落中细节繁多,如祝万事如意的表演中,有打露水、修山、打铁、犁田、播种、收获、打粑粑、迎新娘等。
茅古斯舞表演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及一定的表演程式,以村落或姓氏为单位轮流举办,持续5天至9天不等。
茅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时屈膝抖身,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刷刷”的响,头上5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
根据表演的动作内容,可一目了然,如“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
茅古斯舞的歌唱部分全用古代土家语演唱,以至有些土家语无法翻译。其动作原始粗犷,滑稽有趣,粗线条地勾勒出土家族从远古中走来的一步步发展历史。
剧目有《做阳春》、《赶肉》、《捕鱼》、《抢亲》、《甩火把》等。
如“赶肉”时,为了表现分配公平,防止挑选,每份肉用棕叶穿好,一份肉一条棕叶提索,将所有分好的肉放在簸箕内,让提索露在外面,再盖上一只簸箕,见索不见肉。
而后将簸箕用手摇转几圈,各人拿索取肉,是好是差都没有意见。
舞蹈最突出的特色是服饰原始,身穿草衣树皮,古老大方,颇有原始人的形象;表演者的动作古朴健康,对话时要求变腔怪调,使观者辨认和监听不出表演者是谁,这是舞蹈者最大的成功。
土家人跳摆手舞时,茅古斯的扮演者们事先装扮好,在摆手舞场不远的树林中等待,摆手舞跳到一定的时候,他们轰然入场,摆手舞立即停止,为之让场,说是“祖先爷”来了。
整个茅古斯舞的演出有情节、有人物、有语言及其他的故事内容,基本具备了戏剧形态雏形,因而说它是原始戏剧;但它又没有戏剧的基本规范。
茅古斯舞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它让人们领略到五荒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土家族虽无文字,但“毛古斯”代代相传不衰,并在传承中不断完善,成为土家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旁注]
五代十国 在唐代灭亡至北宋时期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5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朝廷。五代及宋代初期,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10个割据政权,合称十国。
五谷丰登“五谷”指5种谷物。古代说法不同,有的说是稻、黍、稷、麦、菽;有的说是稻、稷、麦、豆、麻。总之是指几种主要的农作物。“丰登”是丰年之意。五谷丰登,预祝农业丰收,以表现人们在生活上的美好愿望。
赶肉 土家族称围山打猎为“上山赶肉”。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为聚众“赶肉”的旺季。每当打到猎物,将其抬回山寨,首先摆在“猎王神位”前奠祭猎神,然后倒挂在猎主的堂屋中间等到“赶肉”成员到齐,再对猎物进行分配。
[阅读链接]
茅古斯舞实录了父系社会初期至五代时期的“酉溪人群”的渔猎、农耕的生产生活,婚姻习俗情况,以及湘西原始毛人的生存繁衍状况,说明中华文明不止5000年,还应上溯得更远。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茅古斯舞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古老遗产。从戏剧发生学来说,茅古斯舞是我国戏曲的一条古根,从中可以找到戏曲的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基本性的创始缘由和载歌载舞表演形式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