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

在日益加剧的社会斗争影响下,萧伯纳开始对人民英雄的形象发生了兴趣,在剧中,他以讽刺嘲笑的方式,猛烈地攻击卑鄙的征服者,挖苦虚伪的爱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

大战之初坚持创作

在巴克与丽拉·麦卡锡离婚,又与美国女富豪结合之后,萧伯纳失去了合作的伙伴。在解除了与考特剧院的合作关系而未找到新的合伙人的过渡时期内,他又写了著名的《伤心之家》和一出《千岁人》。

《伤心之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1913年开始酝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萧伯纳花了三年时间,到1916年才完成,是萧伯纳最优秀的最富有读音的剧本之一。它的剧本结构复杂,愤怒的讽刺与抒情的诗意相结合,表现出作者构思的巧妙与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高明。

整个剧本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伤心之家”其实就是战争时期欧洲的缩影。萧伯纳费尽心思创作出这一剧本,就是为了把现实社会的活动情景搬上舞台,让人们看清形势,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伤心之家》还有一个副标题叫“俄国风格英国主题的狂想曲”。据说它是模仿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名剧《樱桃园》创作的。萧伯纳自己在《序言》中指出:

这是大战前夕文明而懒散的整个欧洲的写照。我要向天才的列夫·托尔斯泰求教,向伟大的戏剧诗人和人道主义者契诃夫求教。描写出正在呻吟、毁灭的欧洲人的家。

《伤心之家》通过船长肖特非家中的颓废生活,揭露了大英帝国的日暮途穷。剧中描了的肖特非船长一家的混乱和胡闹,剧中真实的情况和奇异的、荒诞无稽的虚构交织在一起,成功地描写出英国资产阶级与知识分子中一些人的窘迫、狼狈的状态。

肖特非的家是座船形的庄园住宅,肖特非看透了社会的虚假而心灰意冷,半似疯癫,对自己的女儿、亲人都视同陌路。他的大女儿和她的丈夫过着颓废淫靡的生活。二女儿离家23年,回来看到一切都是那样混乱,幻想彻底破灭,外来的人也大都精神颓废,道德沉沦。

船长肖特非是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儿,他是一个正面人物,是那个罪恶世界即将毁灭的预兆,他已经预感到革命即将来到。而曼根是个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企业主,他也预感到自己不可避免的必然结局。

所有人都是在凄凉、惨淡、绝望的气氛中生活着,挣扎着,似乎都在等待着毁灭的来临。

肖特非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对那些“把宇宙当作赡养所”的市侩的憎恨,并以极其尖锐的语调责备贪婪凶狠的守财奴曼根。

在剧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飞机出现在“伤心之家”的屋顶。曼根和一个流氓骗子“两个强盗”一起躲在肖特非船长堆放火药的地洞里,人们反而把屋子的灯打开。随着一阵炸弹的轰响,房屋倒塌了,但炸弹恰好就落在地洞的上面,曼根和强盗一命呜呼了。

从这两个强盗的下场中,可以看出萧伯纳的立场。他预言:战争之后并不是平静,而是更强烈的爆炸,最后将使“伤心之家”归于毁灭。

这个剧本把“伤心之家”比喻为一只铁板脱落、木板腐败的船,一只即将触礁沉没的船,说明资本主义的衰亡是大势已去,不可挽回在的。这寓意是深刻的。

剧中人物都满怀忧虑,看不出生活的冷酷无情。他们恬不知耻,暴露了自己卑鄙、可耻的行为后还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伤心之家”是“无依无靠的家,是伤心落泪的家”,剧中没有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幸福,他们只是“一群伤透了心的笨蛋”,一切都摇摆不定,仿佛堕入充满瘴气的沼泽一样。

曼根死后,恢复了平静,幸存下来的人们,“安然无恙,只是突然间又感到无聊得要命。”明显地暴露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资产阶级知识看不到前途的悲观的情绪。

《伤心之家》成功地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危机和不可逃避的历史惩罚,深刻地指出了建立在压迫、谎言与欺骗基础上的现实世界的荒谬与恐怖,预示了那条不知去向的“船”、那个人们心灵的牢狱,时刻都有撞得粉碎的可能。

就在巴克的公司关门大吉之后,一个名叫巴里·杰克逊的外省人也在经营剧院,并且从经营巡回演出剧团进而发展到建造伯明翰剧院,定期换演剧本,事业正飞黄腾达。

1916年,在巴里·杰克逊的剧院演出了《伤心之家》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位外省富翁便向萧伯纳提出建议,要上演《千岁人》一剧。

刚开始,萧伯纳为他的举动深感吃惊,但当萧伯纳得知巴里·杰克逊喜欢投资剧院,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之后,他们之间便建立了合作关系。

萧伯纳找到了新的伙伴,并且这种关系持续了很久,这使他们的事业在伦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还创办了“莫尔文戏剧节“,主要演出萧伯纳的戏剧。